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
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

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世良,温海燕,张连阳主编;王子卫等编写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6668260
  • 页数:5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介绍大肠癌的现代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和临床结合,内容注重新颖实用。
《现代大肠癌诊断与治疗》目录

第1章 结肠、直肠及肛管解剖 3

1.1 结肠 3

目录 3

前言 3

第一篇 大肠癌外科基础 3

1.1.1 盲肠和阑尾 4

1.1.3 横结肠 6

1.1.2 升结肠 6

1.2 直肠 7

1.1.5 乙状结肠 7

1.1.4 降结肠 7

1.2.1 直肠分段 8

1.2.3 直肠腹膜、系膜和韧带 9

1.2.2 直肠形态 9

1.3.2 肛管的结构 12

1.3.1 肛管形态 12

1.2.4 直肠的毗邻 12

1.3 肛管 12

1.4 盆底 13

1.4.1 盆底肌肉 14

1.4.2 盆筋膜 19

1.4.3 盆底及会阴间隙 21

参考文献 22

2.1.1 肠系膜上动脉 24

2.1 肠系膜上、下动脉 24

第2章 结肠、直肠及肛管血管解剖 24

2.1.2 肠系膜下动脉 25

2.2.4 左结肠动脉 26

2.2.3 中结肠动脉 26

2.2 结肠动脉 26

2.2.1 回结肠动脉 26

2.2.2 右结肠动脉 26

2.2.5 乙状结肠动脉 27

2.3 直肠与肛管的动脉 28

2.2.6 结肠边缘动脉弓 28

2.3.3 肛门动脉 29

2.3.2 直肠下动脉 29

2.3.1 直肠上动脉 29

2.4.2 髂总动脉 30

2.4.1 骶正中动脉 30

2.4 盆部动脉 30

2.4.4 髂内动脉 31

2.4.3 髂外动脉 31

2.5.1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33

2.5 大肠相关的腹盆静脉 33

2.5.2 门静脉系统 35

2.6 直肠手术相关的静脉丛 37

2.5.4 直肠、肛管的静脉 37

2.5.3 结肠的静脉 37

2.6.4 子宫静脉丛 38

2.6.3 阴部静脉丛 38

2.6.1 膀胱静脉丛 38

2.6.2 骶前静脉丛 38

参考文献 39

2.6.6 直肠静脉丛 39

2.6.5 阴道静脉丛 39

3.1.2 结肠的区域淋巴结 40

3.1.1 结肠壁内淋巴管 40

第3章 结肠、直肠及肛管淋巴解剖 40

3.1 结肠的淋巴解剖 40

3.1.3 左、右半结肠淋巴引流的区别 41

3.1.4 结肠前哨淋巴结定位检测的研究 42

3.2.2 直肠的区域淋巴结 43

3.2.1 直肠壁内淋巴管 43

3.2 直肠、肛管的淋巴解剖 43

3.2.3 直肠的淋巴引流 44

参考文献 45

3.2.4 肛管的淋巴引流 45

4.2.1 交感神经分布 46

4.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腹腔、盆腔中的分布 46

第4章 结肠、直肠、肛管及盆底神经 46

4.1 大肠神经的类型及特征 46

4.2.2 副交感神经分布 47

4.3.3 结肠传入神经 48

4.3.2 副交感神经 48

4.3 结肠神经 48

4.3.1 交感神经 48

4.4.1 骨盆神经丛 49

4.4 直肠肛管神经 49

4.4.4 直肠的感觉神经 50

4.4.3 直肠的副交感神经 50

4.4.2 直肠的交感神经 50

参考文献 51

4.4.5 肛管的神经 51

5.1.1 结肠内细菌、粪便和气体 52

5.1 结肠消化 52

第5章 结肠、直肠及肛管生理 52

5.1.2 细菌发酵底物和代谢产物 54

5.2.1 吸收功能及调节 55

5.2 结肠吸收与分泌 55

5.2.2 分泌功能 56

5.3.1 结肠运动的形式 57

5.3 结肠动力 57

5.3.2 结肠运动的调节 58

5.4.1 排便生理 59

5.4 排便和肛门自制 59

5.4.2 肛门自制生理 60

参考文献 63

6.2.1 与大肠癌有关的疾病因素 64

6.2 大肠癌癌前病变 64

第6章 大肠肿瘤病理学 64

6.1 组织学简介 64

6.1.1 大肠组织学 64

6.1.2 肛管黏膜组织学 64

6.2.2 大肠腺瘤和息肉的分类和病理诊断 66

6.2.3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的关系 68

6.3.1 大肠癌的组织发生 69

6.3 大肠癌病理 69

6.3.3 大肠癌的部位及大体类型 71

6.3.2 早期大肠癌的概念及大体类型 71

6.3.4 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及诊断 72

6.3.5 大肠癌的病理分期 74

6.3.6 大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75

6.4.1 恶性淋巴瘤及相关病变 76

6.4 大肠非上皮性肿瘤病理 76

6.4.2 平滑肌肿瘤 77

6.4.5 脂肪瘤和脂肪瘤病 78

6.4.4 神经鞘瘤(neurilemoma)及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78

6.4.3 间质细胞瘤 78

6.5.1 恶性肿瘤 79

6.5 肛管及肛缘肿瘤及瘤样病变病理 79

6.5.2 上皮内肿瘤(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81

6.5.4 瘤样病变 82

6.5.3 良性肿瘤 82

参考文献 83

7.1.2 Ras基因 85

7.1.1 APC基因和MCC基因 85

第7章 大肠癌生物学 85

7.1 大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85

7.1.5 p53基因 86

7.1.4 c-myc基因 86

7.1.3 DCC基因 86

7.1.8 细胞周期 87

7.1.7 TGF-β信号途径 87

7.1.6 微卫星体不稳定性(MSI)和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87

7.1.9 细胞凋亡 88

7.2 大肠肿瘤增生力学变化 89

7.1.11 DNA甲基化 89

7.1.10 端粒酶 89

7.3.2 浸润转移的分子基础 90

7.3.1 概述 90

7.3 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 90

7.3.3 血管生成的作用 92

7.3.5 大肠癌-宿主相互作用 93

7.3.4 转移抑制基因的改变 93

参考文献 94

8.1.2 性别差异 96

8.1.1 发病率 96

第8章 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96

8.1 发病趋势 96

8.1.5 解剖部位的差异 97

8.1.4 移民及种族差异 97

8.1.3 年龄差异 97

8.2.1 饮食因素 98

8.2 发病因素 98

8.2.3 非甾体类抗炎药 99

8.2.2 生活方式 99

8.2.5 遗传因素 100

8.2.4 家族史 100

8.3.1 一级预防 101

8.3 预防措施 101

8.2.6 其他 101

参考文献 102

8.3.2 二级预防 102

9.1.2 直肠肛管癌的临床表现 107

9.1.1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107

第二篇 大肠癌诊断 107

第9章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107

9.1 临床表现 107

9.2.2 肛管、直肠和会阴部检查 108

9.2.1 全身检查 108

9.2 体格检查 108

参考文献 109

10.1.2 免疫法隐血试验 110

10.1.1 化学法隐血试验 110

第10章 大肠癌实验室检查 110

10.1 粪便隐血检查 110

10.2.1 肿瘤相关抗原 111

10.2 肿瘤标志物检测 111

10.2.2 肿瘤基因标志 113

10.2.3 生物芯片 114

10.3.2 大肠癌微转移标志物 115

10.3.1 微转移的概念及检测方法 115

10.3 大肠癌微转移的检测 115

10.4.3 血常规检查 116

10.4.2 肾功能检查 116

10.4 生化和血液学常规检查 116

10.4.1 肝功能检查 116

参考文献 117

11.1.1 肠道准备 119

11.1 结肠镜检查术前准备 119

第11章 大肠癌内窥镜检查 119

11.1.3 无痛肠镜 120

11.1.2 其他准备 120

11.2.3 大肠肿瘤诊断 121

11.2.2 插镜方法 121

11.2 结肠镜检查方法 121

11.2.1 适应证和禁忌证 121

11.2.6 结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123

11.2.5 结肠镜检查的常见并发症 123

11.2.4 大肠癌浸润深度的判断 123

11.3.2 染色内镜 124

11.3.1 放大内镜 124

11.3 结肠镜辅助诊断技术 124

11.3.4 超声内镜 125

11.3.3 光感荧光内镜 125

参考文献 126

12.1.2 大肠单对比造影 127

12.1.1 腹部透视及平片 127

第12章 大肠癌X线检查 127

12.1 检查技术 127

12.1.4 大肠血管造影 128

12.1.3 大肠双对比造影 128

12.2.1 进展期大肠癌 129

12.2 X线表现 129

12.2.4 血管造影表现 131

12.2.3 息肉与息肉病 131

12.2.2 早期大肠癌 131

12.3.3 肠结核 132

12.3.2 黏膜下肿瘤 132

12.3 鉴别诊断 132

12.3.1 正常变异 132

参考文献 133

12.3.8 早期大肠癌的X线鉴别诊断 133

12.3.4 Crohn病 133

12.3.5 溃疡性结肠炎 133

12.3.6 急性缺血性肠炎 133

12.3.7 腺瘤 133

13.1.2 正常大肠超声图像 135

13.1.1 检查方法及技术 135

第13章 大肠癌超声检查 135

13.1 大肠超声检查方法及正常图像 135

13.2.1 大肠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136

13.2 大肠癌及其转移灶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136

参考文献 137

13.2.2 大肠癌转移的超声声像图 137

14.1.1 常规扫描技术 139

14.1 检查技术 139

第14章 大肠癌CT检查 139

14.1.2 CT仿真结肠镜 140

14.2.3 各型大肠癌的CT表现 141

14.2.2 大肠癌并发症的CT表现 141

14.2 大肠癌的CT表现 141

14.2.1 基本CT征象 141

14.2.4 不同部位大肠癌的CT诊断 143

14.2.6 淋巴结转移 144

14.2.5 浆膜及邻近器官受侵 144

12.2.8 术后复发 145

12.2.7 腹膜转移 145

参考文献 146

15.1.1 常规MRI检查 148

15.1 检查技术 148

第15章 大肠癌MRI检查 148

15.1.5 MR灌注成像肿瘤微血管定量 149

15.1.4 直肠内MRI 149

15.1.2 MR全结肠水成像 149

15.1.3 MR仿真结肠镜 149

15.2.2 直肠癌基本MRI表现 150

15.2.1 正常直肠壁结构MRI表现 150

15.2 直肠癌MRI表现 150

15.2.3 MRI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和限度 151

参考文献 152

15.2.4 MRI对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152

16.1.1 骨显像 154

16.1 SPECT显像 154

第16章 肿瘤的核医学影像学诊断 154

16.1.2 淋巴显像 155

16.2.2 显像剂 156

16.2.1 肿瘤PET显像原理 156

16.2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56

16.2.5 临床应用 157

16.2.4 18F-FDG影像分析 157

16.2.3 18F-FDG显像方法 157

参考文献 158

17.2.3 取材方法 159

17.2.2 观察与记录 159

第17章 大肠癌临床病理检查方法与诊断 159

17.1 病理小组织活检及息肉(腺瘤)切除活检 159

17.2 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159

17.2.1 标本固定 159

17.4.2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应用 160

17.4.1 常用于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的特殊染色及意义 160

17.3 细胞学检查 160

17.4 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应用 160

参考文献 161

17.5 大肠癌病理诊断模式 161

18.1.4 与其转移灶互相误诊 162

18.1.3 误诊为良性肿瘤 162

第18章 大肠癌误诊 162

18.1 误诊的概念 162

18.1.1 延误诊断 162

18.1.2 漏诊 162

18.2.2 误诊的客观原因 163

18.2.1 误诊的主观原因 163

18.2 误诊的原因 163

18.3.5 合理使用相关辅助检查 164

18.3.4 加强随访 164

18.3 误诊的对策 164

18.3.1 加强卫生常识的宣传 164

18.3.2 提高对大肠癌的警惕性 164

18.3.3 重视直肠指诊 164

18.3.6 诊断的过程中要采用循证医学的理念 165

参考文献 166

19.1.2 早期大肠癌与可治愈性大肠癌的概念 167

19.1.1 大肠肿瘤的自然病史 167

第19章 大肠癌的筛查与诊断策略 167

19.1 有关大肠肿瘤筛检的几个概念 167

19.2.1 病史及直肠指诊 168

19.2 大肠肿瘤筛检方法与试验 168

19.1.3 筛检、诊断和监视的概念 168

19.1.4 一般危险人群和高危人群的概念 168

19.1.5 筛检的效率、偏倚和效/价比 168

19.2.3 粪便生化和免疫学试验 169

19.2.2 粪便隐血试验 169

19.2.6 结肠镜与钡剂灌肠 170

19.2.5 粪便中大肠脱落细胞检测 170

19.2.4 粪便微量白蛋白 170

19.2.8 大肠癌标志物检查 171

19.2.7 激光诱发荧光技术对肠镜活检的引导作用 171

19.3.1 大肠癌危险人群概念及筛查策略 173

19.3 大肠肿瘤诊断策略与评价 173

19.2.9 超声检查 173

19.3.3 大肠癌临床诊断路径 174

19.3.2 大肠癌筛检方案 174

参考文献 175

20.1.2 大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术前评估 181

20.1.1 对大肠癌病变状况的术前评估 181

第三篇 大肠癌外科治疗 181

第20章 大肠癌术前准备 181

20.1 术前评估 181

20.2.1 术前检查 185

20.2 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185

20.2.2 术前准备 186

20.3.2 术前肠道用药 187

20.3.1 肠道清洁度与分级 187

20.3 肠道准备 187

20.3.3 机械性肠道清洁 189

参考文献 190

21.1 心脏病患者的术前准备 191

第21章 特殊大肠癌病人的术前准备 191

21.1.1 冠心病 192

21.1.2 高血压病 193

21.1.4 心脏瓣膜病 194

21.1.3 慢性心力衰竭 194

21.1.5 心律失常 195

21.2.1 术前肺功能评价 196

21.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术前准备 196

21.1.6 先天性心脏病 196

21.2.2 术前准备 197

21.3.2 围手术期的主要危险因素 199

21.3.1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 199

21.3 糖尿病患者的术前准备 199

21.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术前准备 200

21.3.3 术前准备 200

21.4.3 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201

21.4.2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201

21.4.1 抗甲亢治疗 201

21.5.1 肥胖症的诊断 202

21.5 肥胖症患者的术前准备 202

21.4.4 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 202

参考文献 203

21.5.3 围手术期处理 203

21.5.2 术前评价 203

22.1.2 结直肠癌急症手术 205

22.1.1 病情评价 205

第22章 大肠癌手术治疗原则 205

22.1 安全性原则 205

22.2.1 整块切除原则 206

22.2 根治性原则 206

22.1.3 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6

22.2.3 无瘤操作技术 208

22.2.2 不接触技术 208

22.3.3 保存肛门括约肌手术 210

22.3.2 腹腔镜切除术 210

22.3 功能性原则 210

22.3.1 局部切除术 210

参考文献 211

22.3.4 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切除术 211

23.1.2 术前准备 212

23.1.1 适应证和禁忌证 212

第23章 大肠肿瘤内镜治疗 212

23.1 结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 212

23.1.3 基本手术方法 213

23.1.5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15

23.1.4 息肉切除术后的评价 215

23.2.3 术前准备 217

23.2.2 禁忌证 217

23.1.6 结肠镜治疗后的随访及监测 217

23.2 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支架放置 217

23.2.1 适应证 217

23.3.2 复位方法 218

23.3.1 适应证 218

23.2.4 方法 218

23.2.5 常见并发症 218

23.3 结肠扭转复位术 218

参考文献 219

24.2 急诊探查 220

24.1.2 探查步骤 220

第24章 大肠癌剖腹探查 220

24.1 择期探查 220

24.1.1 探查适应证 220

参考文献 221

24.2.3 探查程序 221

24.2.1 术前准备 221

24.2.2 切口选择 221

第25章 自动缝合技术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222

25.1.1 圆形吻合器 223

25.1 自动缝合器的基本构造和临床应用 223

25.1.2 直线形切割缝合器 226

25.1.3 直线形缝合器 228

25.1.4 荷包缝合器 230

25.1.6 其他相关器械 231

25.1.5 腔内切割缝合器 231

25.2.1 器械故障 232

25.2 自动缝合器应用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232

25.2.2 吻合口漏 233

参考文献 234

25.2.4 吻合口出血 234

25.2.3 吻合口狭窄 234

26.1.1 肠造口目的和适应证 236

26.1 肠造口手术原则 236

第26章 肠造口及护理 236

26.1.2 肠造口类型 237

26.1.3 肠造口位置 239

26.2.1 单腔造口 240

26.2 肠造口手术术式 240

26.1.4 造口肠道 240

26.2.2 双腔造口 243

26.2.3 造口还纳术 245

26.3.2 肠造口狭窄 246

26.3.1 肠造口坏死 246

26.3 肠造口手术并发症及防治 246

26.3.4 肠造口脱垂 247

26.3.3 肠造口回缩 247

26.3.5 造口旁疝 248

26.3.6 肠造口周围皮肤炎 249

26.4.1 肠造口用品的选择及用法 250

26.4 肠造口护理 250

26.4.3 康复期肠造口护理 253

26.4.2 术后早期肠造口护理 253

26.4.4 肠造口病人的饮食护理 255

参考文献 256

27.1.4 体位 258

27.1.3 麻醉 258

第27章 结肠癌手术 258

27.1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258

27.1.1 适应证 258

27.1.2 切除范围 258

27.1.5 手术步骤 259

27.2.3 麻醉 260

27.2.2 切除范围 260

27.2 横结肠癌根治术 260

27.2.1 适应证 260

27.2.5 手术步骤 261

27.2.4 体位 261

27.3.2 切除范围 262

27.3.1 适应证 262

27.3 结肠脾曲癌及降结肠癌根治术 262

27.4.2 切除范围 263

27.4.1 适应证 263

27.3.3 麻醉 263

27.3.4 体位 263

27.3.5 手术步骤 263

27.4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63

27.4.5 手术步骤 264

27.4.4 体位 264

27.4.3 麻醉 264

27.5.5 手术步骤 265

27.5.4 体位 265

27.5 全结肠切除术 265

27.5.1 适应证 265

27.5.2 切除范围 265

27.5.3 麻醉 265

27.6 姑息性结肠癌手术 266

参考文献 267

27.6.3 伴肝转移的手术 267

27.6.1 未切除原发灶的手术 267

27.6.2 只切除原发灶的手术 267

28.1.1 直肠癌手术现状概论 268

28.1 直肠癌手术现状概论与根治性手术治疗原则 268

第28章 直肠癌手术 268

28.1.3 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原则 269

28.1.2 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 269

28.1.4 联合脏器切除原则 270

28.1.5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原则 271

28.2.1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肛管切除、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Miles术) 272

28.2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272

28.2.3 腹会阴同时切除术(Lloyd-Davies术) 277

28.2.2 腹会阴分期切除术 277

28.3.1 直肠癌局部根治性切除术(Morsan手术) 278

28.3 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 278

28.2.4 会阴腹部联合切除术(Gabriel手术) 278

28.3.2 保留外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术 279

28.3.3 经腹肛管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手术) 281

28.3.4 经腹腔肛管拖出式直肠癌切除吻合术(Bacon手术) 283

28.3.5 经腹腔直肠癌切除腹膜外吻合术(Dixon手术) 285

28.3.6 经腹腔、肛管拖出式直肠癌切除吻合术(Turnbull-Cutait手术) 287

28.3.7 直肠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术(Maunsell-Weir手术) 288

28.3.9 经腹游离,经肛门直肠癌切除、保留肛管括约肌和提肛肌的手术 290

28.3.8 经腹低位切除,腹膜外套式吻合术(Lockhart-Mummery手术) 290

28.3.10 经腹直肠切除后双吻合器吻合术 291

28.4 经腹直肠癌切除、左下腹结肠造口术(Hartmann手术) 292

28.3.11 经前方耻骨路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292

28.5 经骶骨入路直肠癌切除手术 293

28.6 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 294

28.7 直肠癌根治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 296

28.8 直肠肛管切除后肛管直肠重建术 298

28.9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 305

参考文献 309

29.1 病理学特点和TNM分期 313

第29章 肛管癌手术 313

29.4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314

29.3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314

29.2 局部切除术 314

29.4.1 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清扫术 315

29.4.2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317

参考文献 318

30.1.1 腺瘤性息肉的治疗 319

30.1 大肠息肉的治疗 319

第30章 特殊大肠肿瘤手术 319

30.2.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手术治疗 322

30.2 大肠息肉病的治疗 322

30.1.2 非腺瘤性息肉的治疗 322

30.2.3 Turcot综合征 323

30.2.2 Gardner综合征 323

30.3.1 概述 324

30.3 多原发性大肠癌的治疗 324

30.2.4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324

30.2.5 Peutz-Jeghers综合征 324

30.4.1 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325

30.4 其他少见大肠肿瘤的治疗 325

30.3.2 治疗 325

30.4.3 大肠类癌 326

30.4.2 脂肪瘤和脂肪肉瘤 326

30.4.4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 327

参考文献 328

30.4.5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 328

31.1.1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329

31.1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概述 329

第31章 腹腔镜大肠癌手术 329

31.1.2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方式和基本技术 330

31.1.3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331

31.1.4 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332

31.2.2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333

31.2.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333

31.2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333

31.3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334…31.3.1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 334

参考文献 335

31.3.2 腹腔镜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 335

32.1.2 骶前静脉丛损伤 337

32.1.1 血管损伤 337

第32章 大肠癌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 337

32.1 常见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337

32.1.3 输尿管、膀胱损伤 338

32.2.1 术后出血 340

32.2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40

32.1.4 前列腺与后尿道损伤 340

32.2.3 早期炎性肠梗阻 341

32.2.2 吻合口漏 341

32.2.4 机械性肠梗阻 342

32.2.6 大便控制障碍(大便失禁) 343

32.2.5 吻合口狭窄 343

32.2.7 肛门口黏膜外翻(肛门脱垂) 344

32.2.9 尿失禁与尿潴留 345

32.2.8 会阴腔感染 345

32.2.10 男性性功能障碍 350

32.2.11 深静脉血栓 355

参考文献 356

33.1.1 局部复发类型 357

33.1 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病理 357

第33章 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357

33.1.2 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 358

33.2.1 症状与体征 360

33.2 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60

33.2.3 特殊检查 361

33.2.2 肿瘤标记物 361

33.3.1 外科治疗 362

33.3 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 362

33.2.4 细胞组织学检查 362

33.2.5 局部复发的诊断 362

33.3.2 放射治疗 363

参考文献 364

34.1.1 诊断依据 365

34.1 肝转移 365

第34章 大肠癌远处转移的外科处理 365

34.1.2 治疗 366

34.2.1 诊断依据 368

34.2 肺转移 368

34.2.2 治疗 369

34.3.1 诊断依据 370

34.3 骨转移 370

34.4.1 诊断依据 371

34.4 脑转移 371

34.3.2 治疗 371

34.5.1 诊断依据 372

34.5 卵巢转移 372

34.4.2 治疗 372

参考文献 373

34.5.2 治疗 373

35.1.2 临床表现 375

35.1.1 病理特点 375

第35章 大肠癌外科急症 375

35.1 大肠癌性肠梗阻 375

35.1.4 治疗 376

35.1.3 诊断 376

35.2.3 治疗 377

35.2.2 诊断 377

35.2 大肠癌性穿孔 377

35.2.1 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 377

35.3.3 治疗 378

35.3.2 诊断 378

35.3 大肠癌性出血 378

35.3.1 临床表现 378

参考文献 379

参考文献 383

第36章 大肠癌化疗概论 383

第四篇 大肠癌化学治疗 383

37.1.4 正确选择化疗方案 384

37.1.3 合理制定治疗周期 384

第37章 大肠癌化疗原则、相关指征和注意事项 384

37.1 化疗原则 384

37.1.1 大肠癌分期与治疗选择 384

37.1.2 联合用药 384

37.5 化疗的注意事项 385

37.4 化疗的停药指征 385

37.2 化疗的适应证 385

37.3 化疗的禁忌证 385

参考文献 386

38.1 单一用药 387

第38章 大肠癌全身化疗 387

38.2 联合用药 388

38.3 生理周期化疗 389

38.4 肿瘤休眠疗法 390

39.2 动脉化疗 392

39.1 肠腔化疗 392

参考文献…………………………………………………………………390 … 392

第39章 大肠癌区域性化疗 392

39.2.2 介入放射学法 393

39.2.1 外科插管法 393

39.3 门静脉灌注化疗 395

39.5 淋巴靶向治疗 396

39.4.2 肝动脉栓塞(HAE)与门静脉栓塞(TPE)的联合应用 396

39.4 肝动脉与门静脉介入治疗的联合应用 396

39.4.1 肝动脉插管与门静脉插管联合化疗 396

参考文献 397

40.1.2 理论基础 399

40.1.1 腹腔化疗的概念与发展史 399

第40章 大肠癌腹腔灌注化疗 399

40.1 大肠癌腹腔内化疗的理论基础 399

40.2.2 大肠癌腹腔内化疗容量及药物的选择基础 400

40.2.1 腹腔化疗的适应证 400

40.2 大肠癌腹腔内化疗的临床应用 400

40.2.3 大肠癌腹腔内化疗方案与实施 401

参考文献 403

40.3 大肠癌腹腔化疗的毒性反应及并发症 403

41.1.2 临床应用 405

41.1.1 理论基础 405

第41章 大肠癌新辅助化疗和术中、术后化疗 405

41.1 新辅助化疗 405

41.3 术后化疗 406

41.2 术中化疗 406

参考文献 407

42.1.3 晚期大肠癌化疗的研究进展 409

42.1.2 治疗原则 409

第42章 难治性大肠癌的化疗 409

42.1 晚期大肠癌的化疗 409

42.1.1 适应证 409

42.2 大肠癌肝转移的化疗 410

参考文献 412

42.3 骨转移的治疗 412

43.2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开普拓) 414

43.1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Xeloda,TM) 414

第43章 大肠癌化疗新药 414

43.3 S1(TS-1) 415

43.5 拓扑替康(topotecan,金喜素) 416

43.4 奥沙利铂(Oxaliplatin,eloxatin,OXA,L-OHP,乐沙定,草酸铂) 416

43.7 人参皂甙(Rg3) 417

43.6 基质金属蛋白酶(Marimastat) 417

参考文献 418

43.8 三氧化二砷 418

44.1.2 抗肿瘤药物,特殊的不良反应 420

44.1.1 抗肿瘤药物共有的不良反应 420

第44章 大肠癌化疗不良反应及对策 420

44.1 不良反应及分度标准 420

44.1.3 抗肿瘤药物治疗后期的不良反应 421

44.2.2 骨髓抑制 422

44.2.1 药物外渗 422

44.2 常见不良反应的治疗 422

44.2.6 心脏毒性 423

44.2.5 腹泻 423

44.2.3 恶心、呕吐 423

44.2.4 口腔炎 423

参考文献 424

44.2.7 泌尿系毒性 424

45.1.2 药敏试验与临床肿瘤化疗 425

45.1.1 大肠癌药敏试验的理论基础 425

第45章 大肠癌化疗进展 425

45.1 化疗药敏试验的研究 425

45.2 抗肿瘤的微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426

45.1.3 药敏试验存在的问题 426

45.3 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427

45.4.2 常用的化学预防药物 428

45.4.1 大肠癌预防的对象 428

45.4 化学预防的研究 428

45.4.3 大肠癌的化学预防 429

参考文献 430

46.2 放射治疗的物理特性 433

46.1 放射治疗学的早期发展过程 433

第五篇 大肠癌放射治疗 433

第46章 大肠癌放射治疗学基础 433

46.3 放射治疗的生物学特性 434

46.3.2 X线对细胞的生物作用 435

46.3.1 X线对组织的生物作用 435

46.3.4 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 437

46.3.3 放射线对恶性肿瘤的作用 437

46.4.1 增敏化合物 438

46.4 放射反应修饰剂 438

46.3.5 大肠癌的放射敏感性 438

46.5.2 总剂量 439

46.5.1 分次量 439

46.4.2 化学治疗剂 439

46.4.3 放射保护剂 439

46.5 生物学原理的临床应用 439

46.5.3 照射体积 440

46.5.5 改变分割计划 441

46.5.4 剂量/时间及其影响 441

46.6.3 肿瘤治疗中放射线的运用 442

46.6.2 能量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442

46.6 放射治疗的实施 442

46.6.1 治疗计划 442

参考文献 444

46.6.5 结论 444

46.6.4 放射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 444

47.1.1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生物学基础 446

47.1 直肠癌的术前放疗 446

第47章 直肠癌的放射治疗 446

47.1.4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治疗方法 447

47.1.3 直肠癌术前放疗适应证 447

47.1.2 直肠癌术前照射的目的和作用 447

47.1.5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疗效 449

47.2.2 直肠癌术后放疗适应证 450

47.2.1 直肠癌术后照射的目的和作用 450

47.1.6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并发症 450

47.2 直肠癌的术后放疗 450

47.2.4 直肠癌术后放疗的疗效 451

47.2.3 直肠癌术后放疗的治疗方法 451

47.3.2 直肠癌根治性放疗技术 452

47.3.1 直肠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452

47.2.5 直肠癌术后放疗的并发症 452

47.3 直肠癌根治性放射治疗 452

47.4.3 直肠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治疗方法 453

47.4.2 直肠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453

47.4 直肠癌的近距离放射治疗 453

47.4.1 直肠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目的和作用 453

参考文献 454

47.4.4 直肠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454

48.3.1 肛管癌放疗的照射技术 455

48.3 肛管癌放疗的治疗方法 455

第48章 肛管癌的放射治疗 455

48.1 肛管癌放疗的目的和作用 455

48.2 肛管癌放疗的适应证 455

参考文献 456

48.5 肛管癌放疗的疗效并发症及其处理 456

48.3.2 肛管癌放疗的剂量 456

48.4 肛管癌放疗的疗效 456

49.1.1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学基础 457

49.1 直肠癌的术中放疗(IORT) 457

第49章 放射治疗在大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457

49.1.3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目的和作用 458

49.1.2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生物学基础 458

49.1.6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治疗方法 459

49.1.5 术中放疗的特点 459

49.1.4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59

49.1.7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 460

49.2 直肠癌“三明治”式放疗 461

49.1.8 直肠癌术中放疗的并发症 461

参考文献 462

49.3.2 直肠癌放疗联合热疗 462

49.3 直肠癌放疗联合化疗及热疗 462

49.3.1 直肠癌放疗联合化疗 462

50.4 剂量 464

50.3 定位 464

第50章 放射治疗在大肠癌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464

50.1 大肠癌的姑息放疗适应证 464

50.2 单纯放疗照射范围 464

50.5.5 延长生存期 465

50.5.4 缩小肿块 465

50.5 放射治疗在大肠癌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465

50.5.1 争取手术机会 465

50.5.2 缓解疼痛 465

50.5.3 止血作用 465

参考文献 466

50.8 结肠癌的放疗 466

50.6 大肠癌单纯放疗的禁忌证 466

50.7 大肠癌单纯放疗的并发症 466

51.1.2 立体定向治疗的实现 467

51.1.1 新放射源的开发和应用 467

第51章 大肠癌放射治疗进展 467

51.1 放射技术的进展 467

51.1.4 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 468

51.1.3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468

参考文献 469

51.2 放射生物学进展 469

52.1.1 干扰素 473

52.1 细胞因子治疗 473

第六篇 大肠癌其他治疗 473

第52章 大肠癌生物治疗 473

52.1.4 肿瘤坏死因子 474

52.1.3 集落刺激因子 474

52.1.2 白细胞介素-2 474

52.2.2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475

52.2.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475

52.2 过继性免疫治疗 475

52.3.1 直接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 476

52.3 单克隆抗体治疗 476

52.2.3 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 476

52.4.1 肿瘤细胞疫苗 477

52.4 肿瘤疫苗治疗 477

52.3.2 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的导向治疗 477

52.4.4 基因工程肿瘤细胞疫苗 478

52.4.3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478

52.4.2 肿瘤多肽疫苗 478

参考文献 479

52.4.5 树突状细胞疫苗 479

53.1.3 基因转入的方法 481

53.1.2 基因治疗的概念与分类 481

第53章 大肠癌的基因治疗 481

53.1 基因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81

53.1.1 概述 481

53.2.2 肿瘤基因治疗的实施策略 482

53.2.1 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 482

53.1.4 基因治疗的策略 482

53.2 肿瘤的基因治疗 482

53.2.3 大肠癌的基因治疗 485

53.3.2 造血因子家族 487

53.3.1 干扰素家族(INF) 487

53.3 肿瘤治疗的基因药物 487

53.4 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前景 488

53.3.5 自杀基因前药系统 488

53.3.3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TNF) 488

53.3.4 免疫增强因子 488

参考文献 489

54.1.2 热疗的基础与机理 490

54.1.1 热疗的定义与发展史 490

第54章 热疗 490

54.1 热疗的定义与作用机理 490

54.2.1 热疗的方法与分类 491

54.2 热疗的方法与技术 491

54.2.2 热疗中的物理加热方式 492

54.2.3 温度检测与技术 493

54.3.2 热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 494

54.3.1 单纯热疗 494

54.3 热疗的临床应用 494

54.3.3 热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 495

54.4.4 免疫学变化 496

54.4.3 对呼吸的影响 496

54.4 热疗的机体反应 496

54.4.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496

54.4.2 循环系统的反应 496

54.5 热疗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497

54.4.6 对组织代谢与皮肤的影响 497

54.4.5 血液学变化 497

参考文献 498

55.1 中医文献回顾 500

第55章 中医药辨治大肠癌 500

55.2.4 遗传因素 501

55.2.3 素体因素 501

55.2 中医病因病机 501

55.2.1 饮食因素 501

55.2.2 情志因素 501

55.4 中医诊察辨识 502

55.3 中医临床表现 502

55.2.5 因素转化 502

55.5.1 综合治疗原则 503

55.5 中医辨识论治 503

55.5.2 三辨论治原则 504

55.5.3 中医辨证论治 506

55.6 中医治疗研究 507

参考文献 508

56.1.1 大肠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511

56.1 常用的肿瘤预后分析指标 511

第七篇 大肠癌预后与随访 511

第56章 大肠癌预后 511

56.1.2 肿瘤标志物的预后意义 513

56.2 影响肿瘤预后的因素 513

56.2.1 影响大肠癌预后的病理因素 513

56.2.2 手术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 515

56.2.3 综合治疗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 515

参考文献 517

第57章 大肠癌随访 519

57.1 大肠癌随访监测的意义与目的 519

57.1.1 随访的意义 519

57.1.2 随访的目的 519

57.2 随访监测的对象及基本内容 519

57.2.1 大肠癌随访监测的对象 519

57.2.2 大肠癌随访监测的基本方案 519

57.2.4 病史咨询内容 520

57.2.5 临床查体 520

57.2.6 微转移监测 520

57.2.3 建立病人监测管理基本信息内容 520

57.3.2 监测指标的标准性量化 521

57.3.1 监测模式的建立 521

57.3.3 计算机技术在大肠癌随访监测中的应用 521

57.3 大肠癌随访监测体系的建立 521

57.2.7 影像学监测 521

参考文献 523

1.判定指标 525

【抗癌药物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 525

2.WHO的有关判定标准 525

附录 525

2.成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526

1.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526

【大肠癌随访卡】 526

【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526

【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 527

【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 529

【缩略语】 530

【中文索引】 5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