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治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舒良,田成华主编;田成华,司天梅,刘平,舒良编者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349448
- 页数:728 页
第1章 精神药理学一般原理 1
1 药代动力学 1
目录 1
1.1 吸收 2
1.3 代谢 3
1.2 分布 3
2 药效动力学 4
1.4 消除 4
3 药物相互作用 5
3.1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6
3.2 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 7
4.1 药物选择 14
4 临床指导 14
4.4 治疗失败 15
4.3 治疗试验 15
4.2 未批准的剂量和用途 15
5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 16
5.2 特定精神障碍的联合治疗 17
5.1 反向移情 17
6.3 老年病人 19
6.2 儿童 19
6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19
6.1 有躯体疾病的病人 19
7.1 常见的不良反应 20
7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20
6.4 怀孕和哺乳期妇女 20
7.2 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22
8 服药过量及其处理 23
9 精神药物的类别 30
1 抗精神病药发展简史 35
第2章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35
2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分类及化学特性 36
2.1 酚噻嗪类 37
3 药代动力学 40
2.4 其他 40
2.2 硫杂蒽类 40
2.3 丁酰苯类 40
3.3 代谢与消除 41
3.2 分布 41
3.1 吸收 41
3.5 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 42
3.4 长效抗精神病药 42
4 药效动力学 43
5.1 急性精神病 44
5 临床药物试验 44
6 适应证 45
5.2 精神病的维持治疗 45
7.1 神经系统 46
7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6
7.2 心血管系统 50
7.6 对皮肤和眼睛的影响 51
7.5 肾脏和泌尿功能 51
7.3 消化系统 51
7.4 血液 51
7.9 妊娠 52
7.8 对性功能的影响 52
7.7 内分泌系统 52
7.11 耐受、依赖和戒断症状 53
7.10 用药过量 53
8.2 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 54
8.1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54
7.12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54
8 药物相互作用 54
9.1 急性期治疗及巩固治疗 55
9 剂量与用法 55
9.2 常用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和用法 57
9.4 老年痴呆病人的精神病与行为紊乱的治疗 58
9.3 维持治疗 58
1 氯氮平(Clozapine) 60
第3章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60
1.1 化学 61
1.2 药代动力学 62
1.3 药效动力学 63
1.5 适应证 64
1.4 临床药物试验 64
1.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65
1.7 药物相互作用 69
2.3 药效动力学 70
2.2 药代动力学 70
1.8 剂量与用法 70
2 利培酮(Risperidone) 70
2.1 化学 70
2.4 临床药物试验 71
2.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72
2.5 适应证 72
2.8 剂量与用法 73
2.7 药物相互作用 73
3.3 药效动力学 74
3.2 药代动力学 74
3 奥氮平(Olanzapine) 74
3.1 化学 74
3.4 临床药物试验 75
3.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76
3.5 适应证 76
4.1 化学 77
4 喹硫平(Quetiapine) 77
3.7 药物相互作用 77
3.8 剂量与用法 77
4.4 临床药物试验 78
4.3 药效动力学 78
4.2 药代动力学 78
4.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79
4.5 适应证 79
4.7 药物相互作用 80
5.2 药代动力学 81
5.1 化学 81
4.8 剂量与用法 81
5 齐拉西酮(Ziprasicone) 81
5.4 临床药物试验 82
5.3 药效动力学 82
5.7 药物相互作用 83
5.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83
5.5 适应证 83
6.3 药效动力学 84
6.2 药代动力学 84
5.8 剂量与用法 84
6 舍吲哚 84
6.1 化学 84
6.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85
6.5 适应证 85
6.4 临床药物试验 85
7.1 其他新型药物 86
7 抗精神病药的研究方向 86
6.7 药物相互作用 86
6.8 剂量与用法 86
7.2 新型研究方法 87
7.3 将来的研究方向 88
1 化学 91
第4章 抗胆碱能药和金刚烷胺 91
2.2 金刚烷胺 92
2.1 抗胆碱能药 92
2 药代动力学 92
3 药效动力学 93
4.1 临床研究 94
4 临床药物研究 94
4.2 预防性研究 95
5.1 急性肌张力障碍 96
5 适应证 96
5.2 帕金森综合征及长期用药问题 97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98
5.4 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直接影响 98
5.3 静坐不能 98
7 剂量与用法 99
1 化学 102
第5章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 102
2.2 分布容积 103
2.1 吸收 103
2 药代动力学 103
2.4 肝脏代谢 104
2.3 血浆蛋白结合 104
2.5 稳态浓度 105
3.2 受体敏感性改变 106
3.1 阻断再摄取 106
2.6 线性动力学 106
2.7 年龄影响 106
3 药效动力学 106
3.3 继发效应 107
4.1 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 108
4 临床药物试验 108
4.2 药物剂量、血浆浓度和疗效的关系 110
6.1 中枢神经系统 111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11
5 适应证 111
6.2 自主神经系统 112
6.6 致畸作用 114
6.5 药物过量 114
6.3 肝脏 114
6.4 其他不良反应 114
7.2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115
7.1 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 115
7 药物相互作用 115
8 剂量与用法 116
第6章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20
1.1 化学 122
1 氟西汀(Fluoxetine) 122
1.3 药效动力学 123
1.2 药代动力学 123
1.4 临床药物试验 124
1.5 适应证 128
1.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29
1.7 药物相互作用 130
2.2 药代动力学 131
2.1 化学 131
1.8 剂量与用法 131
2 氟伏沙明(Fluvoxamine) 131
2.4 临床药物试验 132
2.3 药效动力学 132
2.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33
2.5 适应证 133
2.7 药物相互作用 134
3.1 化学 135
3 帕罗西汀(Paroxetine) 135
2.8 剂量与用法 135
3.3 药效动力学 136
3.2 药代动力学 136
3.4 临床药物试验 137
3.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40
3.5 适应证 140
3.7 药物相互作用 141
4.2 药代动力学 142
4.1 化学 142
3.8 剂量与用法 142
4 舍曲林(Sertraline) 142
4.3 药效动力学 143
4.4 临床药物试验 144
4.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46
4.5 适应证 146
4.7 药物相互作用 147
5.1 化学 148
5 西酞普兰(Citalopram)与左旋西酞普兰(Escitalopram) 148
4.8 剂量与用法 148
5.4 临床药物试验 149
5.3 药效动力学 149
5.2 药代动力学 149
5.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51
5.5 适应证 151
5.8 剂量与用法 153
5.7 药物相互作用 153
5.9 左旋西酞普兰 154
2 药代动力学 166
1 化学 166
第7章 选择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166
4.1 文拉法辛(Venlafaxine) 167
4 临床药物试验 167
3 药效动力学 167
4.3 度洛西汀(Duloxetine) 169
4.2 米那普仑(Milnacipran) 169
6.1 文拉法辛 170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70
5 适应证 170
6.4 其他注意事项 171
6.3 度洛西汀 171
6.2 米那普仑 171
8 剂量与用法 172
7 药物相互作用 172
2.1 吸收与分布 176
2 药代动力学 176
第8章 米氮平(Mirtazapine) 176
1 化学 176
3 药效动力学 177
2.2 代谢与消除 177
4.1 治疗重性抑郁障碍 178
4 临床药物试验 178
4.2 伴有睡眠紊乱的重性抑郁障碍 181
4.5 焦虑障碍 182
4.4 伴有认知障碍的重性抑郁 182
4.3 伴有焦虑的重性抑郁 182
6.1 中枢神经系统 183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83
5 适应证 183
6.4 血液系统 184
6.3 胃肠道系统 184
6.2 心血管系统 184
6.7 用药过量 185
6.6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185
6.5 内分泌系统 185
8 剂量与用法 186
7 药物相互作用 186
6.8 妊娠 186
1 化学 189
第9章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189
1.2 选择性与可逆性 190
1.1 肼类与非肼类化合物 190
2.1 MAO酶系统的特性 192
2 药效动力学 192
2.2 血小板MAO 193
2.3 MAOIs对脑内胺和酸水平的影响 194
3.2 苯环丙胺(Tranylcypromine) 195
3.1 苯乙肼(Phenelzine) 195
3 药代动力学 195
3.3 司来吉兰(Selegiline) 196
3.4 吗氯贝胺(Moclobemide)和溴法罗明(Brofaromine) 197
4 适应证 198
5.1 高血压危象 199
5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99
5.4 失眠 200
5.3 低血压 200
5.2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200
6 药物相互作用 201
5.7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201
5.5 其他不良反应 201
5.6 撤药综合征 201
7.2 MAO和MAOI研究的新进展 203
7.1 MAOIs的规格和推荐剂量 203
7 剂量与用法 203
1 化学 206
第10章 奈法唑酮(Nefazodone) 206
3 药效动力学 207
2.3 代谢 207
2 药代动力学 207
2.1 吸收 207
2.2 分布 207
4.1 重性抑郁障碍 208
4 适应证 208
4.2 惊恐障碍和其他焦虑障碍 210
4.4 疼痛 211
4.3 经前期综合征 211
5.1 中枢神经系统 212
5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12
5.2 泌尿生殖系统 213
5.5 药物过量 214
5.4 其他系统 214
5.3 心血管系统 214
6 药物相互作用 215
5.6 在躯体功能受损病人中的应用 215
7 剂量与用法 217
2 药代动力学 219
1 化学 219
第11章 曲唑酮(Trazodone) 219
3 药效动力学 220
4.1 重性抑郁 221
4 临床药物试验 221
4.2 失眠 222
4.4 强迫症 223
4.3 精神分裂症 223
4.6 进食障碍 224
4.5 焦虑障碍 224
4.7 慢性疼痛 225
4.9 性功能障碍 226
4.8 阿尔兹海默病和老年认知障碍 226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27
5 适应证 227
4.10 其他疾病 227
6.2 泌尿生殖系统 228
6.1 心血管系统 228
6.6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229
6.5 药物过量 229
6.3 中枢神经系统 229
6.4 致畸 229
8 剂量与用法 230
7 药物相互作用 230
1 化学 233
第12章 安非他酮(Bupropion) 233
3.1 作用机制 234
3 药效动力学 234
2 药代动力学 234
2.1 吸收 234
2.2 分布 234
2.3 代谢与消除 234
4 临床药物实验 235
3.2 血浆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 235
5 适应证 236
6.1 中枢神经系统 237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37
6.6 体重 238
6.5 性功能 238
6.2 心血管系统 238
6.3 血液 238
6.4 肝脏 238
7 药物相互作用 239
6.9 用药过量 239
6.7 皮肤 239
6.8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239
8 剂量与用法 240
1 化学 243
第13章 锂盐(Lithium) 243
3.1 对各种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 244
3 药效动力学 244
2 药代动力学 244
3.2 锂盐对信号传递过程的影响 247
4 临床药物试验 250
5.1 双相情感障碍 251
5 适应证 251
5.2 重性抑郁障碍或复发性抑郁障碍 253
5.5 酒依赖 254
5.4 攻击行为 254
5.3 分裂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254
5.6 其他适应证 255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58
6.1 神经系统反应 258
6.2 锂中毒症状 259
6.5 肾脏反应 260
6.4 心血管反应 260
6.3 甲状腺反应 260
6.6 其他反应 261
6.8 不同人群中锂盐治疗的注意事项 262
6.7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262
7.5 利尿剂 265
7.4 抗炎药 265
7 药物相互作用 265
7.1 抗精神病药 265
7.2 抗惊厥药 265
7.3 抗抑郁药 265
7.7 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266
7.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266
8.3 停药 267
8.2 维持剂量 267
8 剂量与用法 267
8.1 起始剂量 267
9 锂浓度的实验室监测 268
8.4 剂量预测 268
1.1 化学 272
1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272
第14章 抗惊厥药 272
1.3 药效动力学 273
1.2 药代动力学 273
1.4 临床药物试验 274
1.5 适应证 275
1.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76
1.7 药物相互作用 279
2 丙戊酸盐(Valproate) 280
1.8 剂量与用法 280
2.3 药效动力学 281
2.2 药代动力学 281
2.1 化学 281
2.4 临床药物试验 282
2.5 适应证 285
2.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86
2.7 药物相互作用 289
2.8 剂量与用法 291
3 新型抗惊厥药 292
3.1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293
3.2 加巴喷丁(Gabapentin) 296
3.3 托吡酯(Topiramate) 298
3.4 其他新型抗惊厥药 299
4 未来发展方向 301
第15章 苯二氮?受体激动剂、拮抗剂与其他镇静催眠药 307
1.2 药代动力学 308
1.1 化学 308
1 苯二氮?类药物 308
1.3 药效动力学 309
1.4 适应证 310
1.5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11
1.7 剂量与用法 314
1.6 药物相互作用 314
2.1 扎来普隆(Zaleplon) 316
2 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316
1.8 血浆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316
2.2 唑吡坦(Zolpidem) 318
2.3 佐匹克隆(Zopiclone) 319
3.3 适应证 321
3.2 药理作用 321
3 氟马西尼(Flumazenil) 321
3.1 化学 321
3.6 剂量与用法 322
3.5 药物相互作用 322
3.4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22
2.1 吸收 325
2 药代动力学 325
第16章 丁螺环酮(Buspirone) 325
1 化学 325
3.1 苯二氮?-GABA系统 326
3 药效动力学 326
2.2 分布 326
2.3 代谢和消除 326
3.5 胆碱能系统 327
3.4 多巴胺系统 327
3.2 5-羟色胺系统 327
3.3 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327
4.1 广泛性焦虑障碍 328
4 临床药物试验 328
4.3 重性抑郁障碍 329
4.2 其他焦虑障碍 329
4.6 攻去行为 330
4.5 精神病 330
4.4 酒依赖 330
6.1 神经系统 331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31
4.7 广泛性发育障碍 331
4.8 经前期综合征 331
4.9 性功能障碍 331
5 适应证 331
6.7 注意事项 332
6.6 其他系统 332
6.2 胃肠道系统 332
6.3 心血管系统 332
6.4 对皮肤的影响 332
6.5 内分泌系统 332
8 剂量与用法 333
7 药物相互作用 333
1.1 化学 336
1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336
第17章 巴比妥类及其他经典镇静催眠药 336
1.2 药代动力学 337
1.3 药效动力学 338
1.5 适应证 339
1.4 临床药物试验 339
1.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41
1.7 药物相互作用 343
1.8 剂量与用法 344
2.2 药代动力学 345
2.1 化学 345
2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345
2.5 适应证 346
2.4 临床药物试验 346
2.3 药效动力学 346
2.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47
3 副醛(Paraldehyde) 349
2.8 剂量与用法 349
2.7 药物相互作用 349
3.5 适应证 350
3.4 临床药物试验 350
3.1 化学 350
3.2 药代动力学 350
3.3 药效动力学 350
3.9 剂量与用法 351
3.8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351
3.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51
3.7 药物相互作用 351
1 化学 354
第18章 抗组胺药 354
2.3 代谢与消除 355
2.2 分布 355
2 药代动力学 355
2.1 吸收 355
5 适应证 356
4 临床药物试验 356
3 药效动力学 356
5.4赛庚啶(Cyproheptadine) 357
5.3 异丙嗪(Promethazine) 357
5.1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357
5.2 羟嗪(Hydroxyzine) 357
7 药物相互作用 358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58
8 剂量与用法 359
1 他克林(Tacrine) 362
第19章 胆碱酯酶抑制剂 362
1.4 临床药物试验 363
1.3 药效动力学 363
1.1 化学 363
1.2 药代动力学 363
1.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64
1.5 适应证 364
1.8 剂量与用法 366
1.7 药物相互作用 366
2.3 药效动力学 367
2.2 药代动力学 367
2 多奈哌齐(Donepezil) 367
2.1 化学 367
2.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68
2.5 适应证 368
2.4 临床药物试验 368
3.1 毒扁豆碱(Physostigmine) 370
3 正在研究中的药物 370
2.7 药物相互作用 370
2.8 剂量与用法 370
3.2 依斯的明(Eptastigmine) 371
3.4 加兰他敏(Galantamine) 372
3.3 卡巴拉汀(Rivastigmine) 372
3.6 石杉碱甲(Huperzine-A) 373
3.5 美曲膦脂(Metrifonate) 373
4 未来的发展方向 374
1 化学 376
第20章 拟交感神经药 376
2 药代动力学 377
4.2 难治性抑郁和躯体性抑郁 378
4.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378
3 药效动力学 378
4 临床药物试验 378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79
5 适应证 379
4.3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379
6.2 心血管系统 381
6.1 中枢神经系统 381
8 剂量与用法 382
7 药物相互作用 382
6.3 内分泌系统 382
6.4 肝脏 382
6.5 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382
第21章 钙通道阻滞剂 386
1 化学 388
3 药效动力学 390
2.3 消除 390
2 药代动力学 390
2.1 吸收 390
2.2 分布 390
4 临床药物试验 392
4.2 复发性、短暂性抑郁障碍 395
4.1 相互作用 395
4.3 疗效预测 396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97
5 适应证 397
8 剂量与用法 398
7 药物相互作用 398
2.1 吸收 402
2 药代动力学 402
第22章 可乐定(Clonidine) 402
1 化学 402
3 药效动力学 403
2.4 消除 403
2.2 生物利用度 403
2.3 分布 403
4.1 阿片样物质戒断综合征 404
4 适应证 404
4.4 Tourette障碍 405
4.3 急性尼古丁戒断综合征 405
4.2 酒精戒断综合征 405
4.7 创伤后应激障碍 406
4.6 注意缺陷障碍和抽动障碍 406
4.5 孤独症 406
4.13 其他精神障碍 407
4.12 麻醉和镇痛 407
4.8 认知功能 407
4.9 心境障碍 407
4.10 焦虑障碍 407
4.11 精神分裂症 407
6 药物相互作用 408
5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08
7 剂量与用法 409
1.1 非亚型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1
1 化学 411
第23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1
1.2 亚型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
2.2 分布 413
2.1 吸收 413
2 药代动力学 413
3.2 血液浓度及其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414
3.1 作用机制 414
2.3 代谢 414
3 药效动力学 414
5.1 神经阻滞剂导致的静坐不能 415
5 适应证 415
4 临床药物试验 415
5.4 物质相关障碍 416
5.3 焦虑障碍 416
5.2 锂盐导致的震颤 416
5.8 抗精神病药增效 417
5.7 抗抑郁药增效 417
5.5 攻击或暴力行为 417
5.6 交流障碍(口吃) 417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18
8 剂量与用法 419
7 药物相互作用 419
1 化学 422
第24章 纳曲酮(Naltrexone) 422
4 临床药物试验 423
3 药效动力学 423
2 药代动力学 423
4.2 阿片样物质依赖 424
4.1 酒依赖 424
4.5 自伤行为 425
4.4 烟碱依赖 425
4.3 阿片样物质脱毒方案 425
6.2 心脏 426
6.1 呼吸系统 426
4.6 进食障碍和肥胖 426
5 适应证 426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26
6.8 妊娠 427
6.7 致癌和致突变 427
6.3 平滑肌 427
6.4 肝脏 427
6.5 内分泌系统 427
6.6 胃肠道症状 427
6.10 精神症状 428
6.9 泌尿生殖系统 428
8 剂量与用法 429
7 药物相互作用 429
1 历史 432
第25章 阿片受体激动剂 432
2 化学 433
3 药理作用 434
4.1 维持治疗的早期研究 435
4 临床药物研究 435
4.3 美沙酮维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436
4.2 美沙酮、左醋美沙朵和丁丙诺啡维持治疗对照临床试验 436
6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37
5 适应证 437
6.2 妊娠期 438
6.1 药物过量 438
8.1 临床应用的不同结果 439
8 剂量与用法 439
7 药物相互作用 439
9.1 酒精、苯二氮?类药物和镇静剂滥用 441
9 美沙酮维持期间酒精和其他药物的滥用 441
8.2 治疗时间 441
9.2 可卡因滥用 442
12 管理和政策问题 443
11 治疗终止 443
10 伴发精神障碍 443
1 历史 448
第26章 电抽搐治疗 448
2.1 电抽搐治疗刺激器 449
2 电抽搐治疗的电学因素 449
2.2 癫痫发作阈值 451
3 电抽搐治疗的机制 452
4.1 重性抑郁障碍 454
4 适应证 454
4.2 躁狂 457
4.3 精神分裂症 458
5.1 知情同意 459
5 一般病人的处理 459
4.4 紧张症 459
4.5 神经系统疾病 459
5.3 电抽搐治疗的麻醉 460
5.2 电抽搐治疗前的评定 460
5.4 电极位置 463
5.5 电抽搐治疗的过程 464
7.1 电抽搐治疗对心血管的影响 465
7 不良反应与危险 465
6 禁忌证 465
7.3 认知损害 466
7.2 死亡 466
7.6 电抽搐治疗的其他不良反应 467
7.5 自发性癫痫发作 467
7.4 脑损伤 467
8 电抽搐治疗与精神药物 468
9 电抽搐治疗的前景 469
1 历史 471
第27章 神经外科治疗 471
2.2 前扣带回切断术 472
2.1 次尾状束切断术 472
2 手术方法 472
3.1 适应证与禁忌证 473
3 病例选择 473
2.3 边缘系统脑白质切断术 473
2.4 前囊切断术 473
6 临床研究 474
5 术后治疗 474
3.2 多学科病历复习 474
4 术前准备 474
7.2 前扣带回切断术 475
7.1 次尾状束切断术 475
7 治疗结果 475
7.4 前囊切断术 476
7.3 边缘系统脑白质切断术 476
7.5 各种现代神经外科手术 477
1 快速经颅磁刺激 479
第28章 其他生物学疗法 479
2 光疗 480
4 睡眠剥夺 481
3 针灸和按摩疗法 481
5 草药、维生素和氨基酸 482
5.1 维生素B1(Vitamine B1)、维生素B12(Vitamine B12)和叶酸(Folic acid) 486
5.2 氨基酸(Amino acids) 487
6.1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 488
6 内分泌治疗 488
5.3 草药 488
6.2 雌激素(Estrogen) 494
6.5 睾酮(Testosterone) 495
6.4 褪黑激素(Melatonin) 495
6.3 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495
7.1 瑞波西汀(Reboxetine) 496
7 其他药理学方法 496
7.2 溴隐亭(Bromocriptine)和左旋多巴(Levodopa) 497
7.3 芬氟拉明(Fenfluramine)和右芬氟拉明(Dexfenfluramine) 498
7.5 丹曲林(Dantrolene) 499
7.4 育亨宾(Yohimbine) 499
7.7 阿坎酸(Acamprosate) 500
7.6 双硫仑(Disulfiram) 500
7.8 西地那非(Sildenafil) 501
7.10 莫达非尼(Modafinil) 502
7.9 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 502
7.11 药物辅助性检查 503
7.12 安慰剂 504
8.3 持续睡眠疗法 505
8.2 诱导昏迷疗法 505
8 具有历史意义的治疗方法 505
8.1 化学惊厥疗法 505
8.5 解毒治疗 506
8.4 致幻剂治疗 506
附录1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试行) 511
附录2 精神药物英文通用名、中文通用名及所在章节 718
附录3 精神药物中文通用名、英文通用名及所在章节 723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睡眠障碍》赵静波主编 2019
- 《生物化学》田余祥主编 2020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细胞生物学 第2版》梁卫红 2019
- 《灭绝生物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编著 2018
-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李平兰主编 2019
- 《海州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晁敏主编 2018
- 《微生物学》杨革主编 201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