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强民,庄小强,谭树生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7634355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治疗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的总结,还包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肌筋膜触发点病理生理的研究和认识,以及传统中医对其的治疗方法。本书对推动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推广,促进广大医务工作者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疼痛的背景 1

1.2 疼痛的基本知识 3

1.2.1 疼痛的神经学基础 4

1.2.2 痛觉学说 13

1.2.3 疼痛产生的原因 16

1.2.4 疼痛感觉的分类 18

1.2.5 疼痛的主要病理概述 18

1.2.6 疼痛与神经递质 19

1.2.7 疼痛的评定方法 19

1.3 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概述 21

1.3.1 药物疗法 21

1.3.2 针刺疗法 23

1.3.3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针刺疗法 26

1.3.4 物理疗法 26

1.3.5 运动锻炼疗法 27

1.3.6 手法技术 27

1.4 骨骼肌功能失调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概述 28

1.4.1 发病机制 29

1.4.2 病理生理学 30

1.4.3 临床特点 31

1.4.4 诊断条件 32

1.4.5 治疗方法 33

1.5 建立综合性疼痛单元的设计 37

1.5.1 骨科康复技术 39

1.5.2 理疗 39

1.5.3 骨科技术 40

1.5.4 四级疼痛单元的团队结构 40

1.6 本章小结 40

第2章 肌神经系统的功能解剖 42

2.1 骨骼肌 42

2.1.1 肌肉的运动定义 42

2.1.2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和运动时的相互关系 42

2.1.3 肌肉的运动原理 43

2.1.4 骨骼肌纤维的结构 44

2.1.5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47

2.1.6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47

2.1.7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49

2.2 肌肉运动杠杆 52

2.2.1 平衡杠杆 52

2.2.2 省力杠杆 52

2.2.3 速度杠杆 53

2.3 筋膜的分类 53

2.4 骨骼肌局部解剖 54

2.4.1 头面部肌肉的解剖 55

2.4.2 颈部肌肉的解剖 55

2.4.3 躯干肌肉的解剖 58

2.4.4 上肢肌肉的解剖 65

2.4.5 下肢肌肉的解剖 68

2.5 本章小结 72

第3章 神经的基本结构和机能 88

3.1 神经的基本机能 88

3.1.1 适应(orientation) 88

3.1.2 协调(coordination) 88

3.1.3 思维(conceptualthought) 89

3.2 神经系统的解剖简介 89

3.2.1 神经组织 89

3.2.2 神经 91

3.2.3 神经束 92

3.2.4 神经节 92

3.2.5 神经核团和神经中枢 92

3.2.6 周围神经末梢 93

3.3 神经元的机能 93

3.3.1 神经元的特性 93

3.3.2 突触 95

3.4 运动单位 96

3.4.1 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 96

3.4.2 运动神经元的特性 98

3.4.3 神经肌肉联系的特性 100

3.4.4 运动单位的类型 102

3.5 神经反射 103

3.5.1 感觉受体 103

3.5.2 反射弧 106

3.6 本章小结 108

第4章 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和病理 111

4.1 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 111

4.1.1 引起肌筋膜触发点的原因和分类 112

4.2 肌筋膜触发点发病的因素 114

4.2.1 发病因素分类及简述 114

4.2.2 导致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各种因素 116

4.3 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28

4.3.1 潜在的肌筋膜触发点概念 128

4.3.2 骨骼肌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制 129

4.3.3 触发点的功能单位扩散和转移 130

4.3.4 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及其脊髓机制 131

4.3.5 神经运动控制紊乱和局部生物力学平衡失调 137

4.4 本章小结 139

第5章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评估 141

5.1 肌筋膜触发点产生的背景 141

5.1.1 触发点存在的证据 141

5.1.2 触发点的活动 141

5.1.3 触发点疼痛的临床关联 142

5.1.4 系统观点诊断触发点 143

5.2 肌筋膜触发点的临床特征 143

5.2.1 疼痛和牵涉痛 144

5.2.2 原发、继发和关联触发点 145

5.2.3 触发点的局部抽搐反应 146

5.2.4 上半身肌筋膜触发点的临床特点 147

5.2.5 下半身肌筋膜触发点的临床特点 148

5.2.6 交感神经症状 149

5.2.7 触发点与阿是穴 149

5.2.8 触发点与经络穴位 150

5.2.9 肌电图和影像学的检查 150

5.2.10 其他特点 150

5.3 临床诊断依据或标准 151

5.3.1 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 151

5.3.2 不同部位肌筋膜触发点的临床症状 155

5.3.3 不能忽视引起肌筋膜触发点的原发疾病 155

5.4 骨骼肌触发点疼痛的评估 156

5.4.1 触发点疼痛部位描绘 156

5.4.2 触发点疼痛的评估 157

5.5 常见引发肌筋膜触发点疾病的诊断 160

5.5.1 肌骨骼系统疾病 161

5.5.2 炎症性疾病 163

5.5.3 营养性疾病 166

5.5.4 内分泌疾病 172

5.5.5 其他疾病 175

5.6 本章小结 175

第6章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治疗技术 177

6.1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177

6.1.1 确定和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177

6.1.2 治疗引起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病理病变 178

6.1.3 MTrPs的灭活 178

6.2 针法治疗 184

6.2.1 湿针技术 187

6.2.2 干针技术 192

6.3 牵张疗法 195

6.3.1 单纯牵张疗法 195

6.3.2 牵张和冷喷技术 197

6.3.3 动力性牵张疗法 198

6.3.4 骨骼肌的自我牵张方法 198

6.4 按摩疗法 199

6.4.1 按摩的普遍手法 199

6.4.2 指压疗法 201

6.4.3 颈部肌触发点的按摩要点 202

6.5 理疗疗法 202

6.6 运动疗法 203

6.6.1 悬吊式锻炼技术 204

6.6.2 震动训练技术 205

6.6.3 Swiss球锻炼 205

6.7 药物辅助疗法 207

6.8 本章小结 208

第7章 躯干部疼痛触发点 209

7.1 头部和颈部疼痛 209

7.1.1 头面部疼痛和头面部肌有关的牵涉痛 209

7.1.2 颈部疼痛和颈部肌有关的牵涉痛 213

7.2 背部疼痛和背部肌有关的牵涉痛 222

7.2.1 冈上肌触发点 222

7.2.2 冈下肌触发点 224

7.2.3 大圆肌和小圆肌触发点 224

7.2.4 背阔肌触发点 225

7.2.5 肩胛下肌触发点 226

7.2.6 菱形肌触发点 227

7.2.7 锯肌触发点 227

7.2.8 胸腰椎脊柱旁肌肉触发点 229

7.3 胸部疼痛和胸部肌有关的牵涉痛 230

7.3.1 锁骨下肌触发点 231

7.3.2 胸骨肌触发点 231

7.3.3 胸大肌触发点 231

7.3.4 胸小肌触发点 232

7.3.5 肋间肌和膈肌触发点 233

7.4 腹部疼痛和腹部肌有关的牵涉痛 234

7.4.1 腹直肌触发点 234

7.4.2 其他腹肌触发点 235

7.5 下背部疼痛和腹后壁肌肉有关的牵涉痛 236

7.5.1 髂腰肌触发点 236

7.5.2 腰方肌触发点 237

7.6 会阴部疼痛和盆底肌有关的牵涉痛 239

7.7 本章小结 240

第8章 四肢疼痛触发点 242

8.1 上肢疼痛触发点 242

8.1.1 上臂疼痛和上臂肌触发点有关的牵涉痛 242

8.1.2 前臂疼痛和前臂肌触发点有关的牵涉痛 247

8.1.3 手指疼痛和手部肌触发点有关的牵涉痛 252

8.2 下肢疼痛触发点 254

8.2.1 臀部疼痛和臀部肌触发点有关的牵涉痛 254

8.2.2 股部疼痛和股部肌触发点有关的牵涉痛 257

8.2.3 腘窝疼痛触发点 266

8.2.4 小腿疼痛和小腿肌触发点有关的牵涉痛 267

8.2.5 足部肌触发点 273

8.3 本章小结 276

第9章 常见骨科疼痛的解析和病案 277

9.1 常见骨科、神经科、康复科和运动医学科疼痛的解析 277

9.1.1 偏头痛 277

9.1.2 眩晕 277

9.1.3 颈椎病 278

9.1.4 胸廓上口综合征 279

9.1.5 肩周炎 279

9.1.6 网球肘 280

9.1.7 腕管综合征 280

9.1.8 桡骨茎突炎 280

9.1.9 尺骨茎突炎 280

9.1.10 上、中背部疼痛(背寒痛) 281

9.1.11 下背痛(下腰痛) 281

9.1.1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和急性腰扭伤 282

9.1.13 腰肌疲劳综合征 282

9.1.14 臀上皮神经炎 282

9.1.15 坐骨神经痛和梨状肌综合征 283

9.1.16 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283

9.1.17 膝关节疼痛 283

9.1.18 踝关节周围疼痛 284

9.1.19 跟腱疼痛 285

9.1.20 跟痛症 285

9.1.21 第一跖趾关节炎 285

9.2 触发点疼痛病例介绍 285

第10章 肌筋膜触发点推拿手法治疗 293

10.1 推拿手法与触发点 293

10.1.1 触发点手法的作用 293

10.1.2 触发点推拿手法的种类 294

10.1.3 触发点手法操作的要求 302

10.1.4 触发点手法的适应症、慎用症和禁忌症 303

10.2 推拿手法与头项部触发点 304

10.2.1 头痛 304

10.2.2 颈椎病 306

10.2.3 落枕 308

10.2.4 胸廓上口综合征 308

10.3 推拿手法与肩臂部触发点 310

10.3.1 肩周炎 310

10.3.2 肱骨外上髁炎 311

10.3.3 肱骨内上髁炎 312

10.3.4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312

10.3.5 腕管综合征 313

10.4 推拿手法与胸背部触发点 314

10.4.1 胸肋迸伤 314

10.4.2 背寒症 315

10.5 推拿手法与腰臀部触发点 316

10.5.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16

10.5.2 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317

10.5.3 腰肌劳损 318

10.5.4 臀上皮神经炎 319

10.5.5 梨状肌综合征 319

10.5.6 阔筋膜紧张症 320

10.6 推拿手法与下肢部触发点 322

10.6.1 膝关节疼痛 322

10.6.2 踝关节周围疼痛 323

10.6.3 跟腱周围炎 324

10.6.4 跟痛症 324

第11章 肌筋膜触发点中医药治疗 327

11.1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 327

11.1.1 风寒湿热邪为患 327

11.1.2 阴血亏虚 328

11.1.3 肝郁脾虚 328

11.1.4 正气亏虚 328

11.1.5 劳损及损伤 328

11.2 病理机制概括 329

11.3 辨证论治 329

11.3.1 中药内治 329

11.3.2 中药外治 330

第12章 肌筋膜触发点针灸治疗 332

12.1 触发点针刺治疗 332

12.1.1 体针选穴 332

12.1.2 针具选择 332

12.1.3 进针与刺法 333

12.1.4 针刺的感觉 333

12.1.5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的补泻法 333

12.2 触发点灸法治疗 334

12.2.1 艾灸的制作 334

12.2.2 操作方法 334

12.3 十二经穴位与肌筋膜触发点的关系 334

12.3.1 手太阴肺经穴与触发点 334

12.3.2 手阳明大肠经穴与触发点 337

12.3.3 足阳明胃经穴与触发点 341

12.3.4 足太阴脾经穴与触发点 348

12.3.5 手少阴心经穴与触发点 352

12.3.6 手太阳小肠经穴与触发点 354

12.3.7 足太阳膀胱经穴与触发点 357

12.3.8 足少阴肾经穴与触发点 369

12.3.9 手厥阴心包经穴与触发点 373

12.3.10 手少阳三焦经穴与触发点 375

12.3.11 足少阳胆经穴与触发点 379

12.3.12 足厥阴肝经穴与触发点 386

12.4 常见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针灸治疗 389

12.4.1 头颈部痛 389

12.4.2 上肢痛 390

12.4.3 腰臀部痛 391

12.4.4 下肢痛 391

12.5 本章小结 3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