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杭太俊主编;于治国,范国荣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4049
  • 页数:583 页
图书介绍: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本科第七轮规划教材,供药学专业本科用。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本科第七轮规划教材,供药学专业本科用。本书主编单位依然是中国药科大学,但主编更换成杭太俊教授。杭太俊教授为中国药大药物分析中青年专家的领军人物,他在本次教材编写中结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分析学科发展、药物分析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做了大胆尝试,将第六版大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章节数量也有原来的17章,变为23章。
《药物分析》目录

绪论 1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1

二、药品质量与管理规范 3

三、药物分析的发展概略 8

四、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 9

第一章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11

第一节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 13

第二节 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一、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 13

二、药品质量标准术语 13

三、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20

四、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 21

五、药品稳定性试验原则和内容 44

六、药品标准的制定与起草说明 50

七、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的长期性 53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55

一、国家药品标准 55

二、企业药品标准 56

三、严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 56

第四节 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57

一、中国药典的内容 57

二、中国药典的进展 59

第五节 主要外国药典简介 61

一、美国药典 61

二、英国药典 63

三、欧洲药典 64

四、日本药局方 65

五、国际药典 65

第六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66

一、检验机构 66

二、检验程序 66

三、法律责任 68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70

第一节 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与目的 70

第二节 鉴别试验的项目 70

一、性状 70

二、一般鉴别试验 72

三、专属鉴别试验 75

第三节 鉴别方法 75

一、化学鉴别法 75

二、光谱鉴别法 76

三、色谱鉴别法 86

四、显微鉴别法 88

五、生物学法 89

六、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91

第四节 鉴别试验的条件及方法验证 94

一、溶液的浓度 94

二、溶液的温度 94

三、溶液的酸碱度 94

四、试验时间 94

五、鉴别方法的验证 94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97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97

一、药物的杂质与纯度 97

二、药物杂质的来源 98

三、药物杂质的分类 99

四、杂质的限量 100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102

一、杂质的研究规范 102

二、杂质的常用检查方法 104

第三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118

一、氯化物检查法 118

二、硫酸盐检查法 119

三、铁盐检查法 119

四、重金属检查法 120

五、砷盐检查法 122

六、干燥失重测定法 125

七、水分测定法 127

八、炽灼残渣检查法 128

九、易炭化物检查法 129

十、残留溶剂测定法 129

十一、溶液颜色检查法 134

十二、溶液澄清度检查法 134

第四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方法 135

一、特殊杂质的研究规范 135

二、特殊杂质的鉴定 137

第四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143

第一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144

一、容量分析法 144

二、光谱分析法 147

三、色谱分析法 152

第二节 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157

一、不经有机破坏的前处理方法 158

二、经有机破坏的前处理方法 159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164

一、准确度 165

二、精密度 165

三、专属性 166

四、检测限 167

五、定量限 168

六、线性 168

七、范围 168

八、耐用性 169

九、验证内容的选择 169

第五章 体内药物分析 174

第一节 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贮藏 175

一、体内样品的种类 175

二、体内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76

三、体内样品的贮存与处理 179

第二节 体内样品分析的前处理 179

一、体内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180

二、常用体内样品预处理方法 181

第三节 体内样品分析方法与方法验证 188

一、分析方法的建立 188

二、分析方法的验证 189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198

第一节 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198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 198

二、主要理化性质 201

第二节 鉴别试验 202

一、与三氯化铁反应 202

二、缩合反应 203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203

四、氧化反应 204

五、水解反应 204

六、特征元素的反应 204

七、光谱法 204

八、色谱法 205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206

一、阿司匹林及双水杨酯中游离水杨酸与有关物质的检查 206

二、甲芬那酸中2,3-二甲基苯胺的检查 209

三、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209

四、萘普生中6-甲氧基-2-萘乙酮等有关物质的检查 210

五、对乙酰氨基酚中氨基酚和对氯苯乙酰胺的检查 211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12

一、酸碱滴定法 213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15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216

第五节 体内药物分析 217

一、血浆中阿司匹林与水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217

二、人血浆中布洛芬的HPLC测定与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 219

第七章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 222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222

第二节 鉴别试验 224

一、与铁盐的反应 224

二、与甲醛-硫酸反应 224

三、还原性反应 224

四、氨基醇的双缩脲反应 225

五、脂肪伯胺的Rimini试验 225

六、吸收光谱特征 226

第三节 特殊杂质与检查 226

一、酮体杂质的检查 226

二、光学纯度的检查 226

三、有关物质的检查 227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28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 228

二、溴量法 232

三、亚硝酸钠法 233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比色法 233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 234

第五节 体内药物分析 234

一、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的测定 234

二、人血浆中特布他林的LC-MS/MS分析 235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239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239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 239

二、酰苯胺类药物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 240

三、主要理化性质 240

第二节 鉴别试验 241

一、重氮化-偶合反应 241

二、与金属离子反应 242

三、水解产物反应 243

四、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 243

五、吸收光谱特征 243

第三节 特殊杂质与检查 245

一、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245

二、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和光解产物的检查 245

三、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2,6-二甲基苯胺及其他杂质的检查 246

四、盐酸罗哌卡因的光学纯度检查 247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48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 248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250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250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251

第五节 体内药物分析 251

第九章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 254

第一节 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254

一、常见药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254

二、主要理化性质 257

第二节 鉴别试验 257

一、化学鉴别法 257

二、分光光度法 258

三、色谱法 259

第三节 有关物质的检查 259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60

一、铈量法 260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61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261

第五节 体内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分析 261

第十章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264

第一节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264

一、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264

二、鉴别试验 270

三、特殊杂质检查 272

四、含量测定 273

五、巴比妥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 277

第二节 苯并二氮杂?类药物的分析 281

一、苯并二氮杂?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281

二、鉴别试验 283

三、特殊杂质与检查 285

四、含量测定 286

五、体内苯并二氮杂?类药物分析 289

第十一章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 291

第一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291

一、基本结构 291

二、主要理化性质 293

第二节 鉴别试验 295

一、化学法 295

二、光谱法 298

三、色谱法 299

四、其他方法 300

第三节 有关物质检查 300

一、盐酸氯丙嗪及其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查 300

二、奋乃静及其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查 304

第四节 含量测定 305

一、酸碱滴定法 306

二、分光光度法 307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309

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312

第十二章 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314

第一节 喹啉类药物的分析 314

一、喹啉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314

二、鉴别试验 317

三、纯度检查 318

四、含量测定 321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中的氯喹 322

第二节 青蒿素类药物的分析 324

一、青蒿素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325

二、鉴别试验 326

三、纯度检查 327

四、含量测定 329

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双氢青蒿素浓度 330

第十三章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333

第一节 莨菪烷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 333

一、典型药物 333

二、主要理化性质 335

第二节 鉴别试验 335

一、托烷生物碱类的Vitaili鉴别反应 335

二、与硫酸-重铬酸钾的反应 335

三、与生物碱显色剂或沉淀剂的反应 336

四、光谱鉴别法 336

五、色谱法 336

六、硫酸盐和溴化物的反应 337

第三节 特殊杂质与检查 337

一、氢溴酸东莨菪碱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337

二、硫酸阿托品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339

第四节 含量测定 339

一、酸性染料比色法 339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342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342

第五节 体内莨菪烷类药物分析 343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345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345

一、结构与性质 346

二、鉴别试验 347

三、含量测定 348

第二节 维生素B1的分析 358

一、结构与性质 358

二、鉴别试验 359

三、含量测定 360

第三节 维生素C的分析 362

一、结构与性质 362

二、鉴别试验 363

三、杂质检查 365

四、含量测定 366

第四节 维生素D的分析 368

一、结构与性质 368

二、鉴别试验 369

三、杂质检查 370

四、含量测定 371

第五节 维生素E的分析 374

一、结构与性质 374

二、鉴别试验 375

三、杂质检查 376

四、含量测定 377

第六节 复方制剂中多种维生素的分析 379

一、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种维生素 380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9种水溶性维生素 380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注射液中4种脂溶性维生素 382

第十五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385

第一节 基本结构与分类 385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386

二、雄性激素与蛋白同化激素 387

三、孕激素 387

四、雌激素 388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鉴别试验 389

一、性状特征 389

二、化学鉴别法 390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92

四、红外分光光度法 392

五、色谱法 393

第三节 特殊杂质与检查 394

一、有关物质的检查 394

二、硒的检查 395

三、残留溶剂的检查 396

四、游离磷酸盐的检查 396

第四节 含量测定 397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397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98

三、比色法 398

第五节 体内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402

第十六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405

第一节 概述 405

一、抗生素类药物的定义和特点 405

二、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类 406

三、抗生素类药物的细菌耐药性 407

四、抗生素药物的质量分析 408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409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410

二、鉴别试验 415

三、检查 417

四、含量测定 421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23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423

二、鉴别试验 426

三、有关物质及组分分析 429

四、含量测定 433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434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434

二、鉴别试验 437

三、杂质检查 438

四、含量测定 439

第五节 抗生素类药物中高分子杂质的检查 440

一、抗生素药物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定义、来源与分类 440

二、高分子杂质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40

三、高分子杂质的控制方法 443

四、高分子杂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44

第六节 抗生素药物体内药物分析应用示例 445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448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448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448

二、鉴别试验 450

三、特殊杂质检查 451

四、含量测定 454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 456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456

二、鉴别试验 458

三、特殊杂质检查 459

四、含量测定 460

第三节 体内合成抗菌药物分析 461

一、水产品中残留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的检查 461

二、左氧氟沙星的血浆浓度测定 464

第十八章 药物制剂分析概论 466

第一节 药物制剂类型及其分析特点 466

一、药物制剂类型 466

二、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466

第二节 片剂分析 469

一、性状 469

二、鉴别试验 470

三、剂型检查 470

四、含量测定 474

第三节 注射剂分析 475

一、性状 476

二、鉴别试验 476

三、剂型检查及安全性检查 476

四、含量测定 484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487

第十九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493

第一节 概述 494

一、中药的特色与分析特点和对策 494

二、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 497

三、中药分析用样品制备方法 498

第二节 中药的鉴别 501

一、性状鉴别法 502

二、显微鉴别法 502

三、理化鉴别法 504

四、色谱鉴别法 505

第三节 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 507

一、杂质检查法 507

二、水分测定法 508

三、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509

四、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法 509

五、农药残留量测定法 510

六、有关杂质的检查 511

七、其他 511

第四节 中药及制剂中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整体控制 512

一、中药及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512

二、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整体控制和中药指纹图谱 519

第五节 中药的体内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 524

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524

二、中药的代谢组学研究 527

第二十章 生物制品分析 531

第一节 生物制品的分类 531

第二节 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 532

第三节 鉴别试验 533

第四节 生物制品检查内容 534

第五节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实例 538

第二十一章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 543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及其应用 543

一、CE的主要分离模式 544

二、应用 546

第二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及其应用 550

一、UPLC技术与特点 551

二、应用 553

第三节 手性HPLC技术与应用 555

一、手性药物拆分方法与机制 556

二、手性HPLC应用 560

第四节 GC-MS技术与应用 566

一、GC-MS定量分析方法 567

二、GC-MS应用 568

第五节 LC-MS技术与应用 570

一、接口技术 570

二、LC-MS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571

三、应用示例 572

第六节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579

一、方法特点 579

二、基本操作模式 579

三、应用示例 5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