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祝恒琛,谢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6726033
  • 页数:563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白血病防治110问下一篇:药理学
《亚健康》目录
标签:亚健康 主编

目 录 1

第一章概念 1

第一节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概念 3

一、健康概念与标准 3

二、亚健康概念与标准 9

三、疾病概念与标准 19

第二节亚健康研究意义 23

一、研究亚健康的深远意义 23

二、亚健康学的临床指导意义 26

一、远期目标——人人健康的无医世界 32

第三节研究亚健康的目的 32

二、近期目标——预防医学发展新阶段 34

三、亚健康学——Ⅱ级预防 37

四、亚健康学——Ⅰ、Ⅲ级预防 39

第四节亚健康学作用 41

一、亚健康态好发人群分析 41

二、丰富预防医学内涵 44

三、新的健康观促进医学检测手段的发展 45

四、亚健康学导致医学向深层次发展 48

五、亚健康学对疾病早期、超早期防治的积极作用 49

七、亚健康学研究促进相关边缘学科发展 50

六、亚健康学促进中医未病学发展 50

八、亚健康学发展促进早期健康教育 52

第五节亚健康学研究方向与前景 54

一、亚健康学研究方向 54

二、亚健康学前景 57

第二章亚健康病因及病理生理 58

第一节亚健康病因及特征 58

一、主要病因 59

二、亚健康态特征 63

一、亚健康是病理信息量变过程 65

第二节亚健康病理信息质量互变和趋势 65

二、亚健康态发病演变过程规律 66

第三节亚健康态病理信息阈值 67

一、外因性发病阈值 69

二、元素的发病阈值 72

三、水、电解质、维生素、激素发病阈值 74

四、脏腑结构功能发病阈值 75

第四节亚健康态是健康态、疾病态系统关键 76

层次 76

一、遗传病发病层次系统 77

二、癌症发病层次系统 78

三、疾病病机层次系统 80

第五节亚健康态是遗传变异的隐性态 81

一、生物遗传变异规律 81

二、遗传显性、隐性规律 82

三、交叉遗传规律 83

四、基因表达与疾病 83

五、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阈值 83

状态 84

一、中介状态 84

第六节亚健康态是健康与疾病的中介、耗散 84

二、耗散状态 86

第七节亚健康是内稳系统调节代偿状态 88

一、阴平阳秘,稳动有序 89

二、协同调控,动中稳定 89

第八节亚健康态是隐潜病理信息态 94

一、隐潜信息 94

二、潜信息阈值 96

三、潜病理信息意义 96

第九节亚健康态是不确定的黑箱状态 97

二、生命复杂性 98

一、亦此亦彼性 98

第三章亚健康学诊断技术方法 100

第一节全息分析法 101

一、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 101

二、分泌物、排泄物信息 102

三、体气信息 112

四、五官先露征兆 115

五、体表先露征兆 122

六、体型体位步态信息 129

七、生命体征信息 130

第二节微医学信息分析法 133

一、微医学分析亚健康态病征(证、症) 134

二、细胞形态结构分析亚健康态 136

三、癌症超早期病理信息分析 141

四、微医学检测和筛选亚健康态 143

五、微量元素预测亚健康态 149

六、染色体、基因标记物信息对亚健康态 151

分析 151

七、免疫信息分析亚健康态 154

八、影像信息分析亚健康态 158

九、“纳米”神探及“导纳式”无创伤诊断 159

一、统计学分析法 161

第三节统计、趋势、量化分析法 161

二、预测分析法 164

三、经时空分析法 165

四、运气分析法 170

五、黑箱分析法 170

六、症状体征量化分析法 171

第四节遗传学分析法 177

一、基因诊断 177

二、染色体诊断法 181

三、遗传生化分析法 181

四、遗传毒理分析法 182

五、遗传药理分析法 185

六、遗传工程分析法 186

七、遗传免疫分析法 187

第五节环境医学及心理医学分析法 188

一、环境医学分析法 188

二、医学心理分析法 193

第四章亚临床疾病 199

第一节亚临床型肝炎 199

一、亚临床肝炎病机 200

一、肾炎临床及病理分类 201

二、亚临床肝炎诊断标准 201

第二节隐匿性肾炎 201

二、隐匿型肾炎或/及肾病的亚临床表现 202

第三节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 203

亢进 203

一、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 203

二、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 203

第四节隐性心绞痛及心脏疾病 204

第五节亚健康态猝死分析 206

一、病理生理因素 207

第六节隐匿性静悄悄疾病 207

二、病变性质因素 208

三、技术因素 209

四、衰老及其他因素 209

五、代偿、修复、替补、调节因素 209

第七节前血液病 210

一、前缺铁性贫血 210

二、白血病前期 211

三、白细胞减少症 212

四、止血、凝血、抗凝血功能异常 213

一、胃肠菌群失调 214

第八节亚临床胃肠疾病 214

二、吸收不良综合征 215

三、胃肠道激素功能障碍 215

四、十二指肠淤滞症间歇期 216

五、慢性浅表性胃炎 216

六、肠易激综合征 216

七、肝曲脾曲双曲综合征 217

第九节传染性疾病潜伏期、前驱期 217

一、潜伏期 218

第十节妇产科亚临床病症 219

三、恢复期 219

二、前驱期 219

一、月经紊乱 220

二、不孕症 220

三、产道畸型、生殖器官畸型或损伤 220

四、前置胎盘、羊水过多、母子Rh血型不配等 221

五、经前综合征 221

第十一节隐潜性地方病 221

第十二节隐潜性职业病 222

第五章亚临床病症 224

第一节疲劳、疲劳征、过劳死 224

一、疲劳 225

二、疲劳综合征 234

三、过劳死 237

第二节疼痛 238

一、疼痛病理信息 239

二、头痛 240

三、心灵呻吟 241

第三节不正常出血、眩晕、耳鸣等 243

一、不正常出血 243

二、眩晕 245

三、晕厥 245

五、亚临床水肿 246

四、耳鸣 246

六、痒症 248

七、麻木 250

第六章亚健康体质、生物钟、代谢障碍 253

第一节体质概念及影响体质因素 253

一、体质及影响体质因素 253

二、免疫态体质 256

三、过敏体质 258

四、虚弱体质 259

五、戒断态体质 260

六、阴阳平衡体质 261

七、五行人体质 262

八、五态人体质 263

九、运气与体质 264

十、衰变态体质 267

第二节亚健康生物钟 269

一、生物钟临床意义 270

二、时差综合征 275

三、心率变异、血压变异 277

四、内分泌生理机能时间节律 281

五、免疫、酶活性昼夜节律 283

七、血、尿、唾液成分含量的昼夜节律 286

六、单胺类递质的昼夜节律 286

第三节亚临床脂质、糖类代谢性障碍 290

一、亚临床脂质代谢障碍 291

二、亚临床糖代谢障碍 298

第四节亚临床钙代谢障碍 303

一、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305

二、骨质疏松症和骨刺增生症 308

三、代谢性骨病 314

第七章亚健康临床心理 316

第一节亚健康心理概念 316

一、亚健康心理与正常、疾病心理 317

关系 318

二、心理反应、心理不良与心理障碍相互 318

第二节不良人格概念 320

一、不良人格、正常、变态人格区别 320

二、人格类型及表现 322

第三节医学心理与健康心理概念 323

一、医学心理作用范围 323

二、健康心理标准 324

三、健康心理与病态心理 326

第四节心理因素在治疗中作用 327

一、心理饥饿 329

第五节亚健康心理基本类型 329

二、心理印迹 330

三、心理饱和 330

四、心理压抑 331

五、心理危机 332

六、心理老化 332

第六节适应不良及类型 333

一、适应不良表现 333

二、适应不良综合征 333

二、焦虑症发作间歇 334

第七节心理障碍发作间歇 334

一、癔病性发作间歇 334

三、抑郁症发作间歇 335

四、疑虑症发作间歇 335

五、强迫症发作间歇 335

六、恐惧症发作间歇 336

七、波动性发作间歇 336

八、厌生性发作间歇 336

十、情感障碍间歇 337

第八节类神经症表现 337

九、青春挫折不良 337

一、焦虑感 338

二、恐惧感 340

三、疑虑表现 344

四、强迫表现 345

五、睡眠不良与神经衰弱症 345

六、贪食、厌食 347

第九节类精神病现象 348

一、抑郁 348

二、自卑与孤独 350

三、嫉妒 350

四、易激惹性 351

五、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 352

六、错觉与幻觉 352

七、体象心理不良 353

八、注意力——多动现象 354

九、人格解体现象 355

十、躁狂现象 356

十一、电脑迷 356

十二、幼稚现象及其他 357

第十节社会心理不良表现 358

一、社会心理素质 359

二、社会心理修养 362

三、社会性退缩表现 363

四、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364

五、社交能力不足 364

六、人际交往不良 365

七、心理成熟度低 366

八、成功者不良心态 366

九、亚健康性格 367

十、类神经症表现与类精神病现象的心理异常 369

一、生殖健康定义及内容 371

第十一节性不良表现 371

二、性功能不良类型及症状 374

三、性生活和谐的基本要求 375

四、性功能不良主要表现 376

五、常见性功能不良举例 377

第八章亚临床心身、身心疾病 380

第一节亚临床心身疾病 380

一、心身疾病的病因及机制 380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383

三、心身疾病诊断原则及标准 385

四、心身疾病类型及例举 387

第二节亚临床身心疾病 392

一、与心身疾病相关性 393

二、身心疾病特征 395

三、身心疾病研究意义 397

四、身心疾病治则 398

五、常见身心疾病 399

第九章隐匿性遗传病症(征) 411

第一节亚健康功能基因分析 413

一、易感基因是亚健康态的物质基础 413

二、基因组测序密码破译疾病功能基因 419

一、基因多态性 420

第二节功能基因特性 420

二、基因“开关”与“基因钟” 423

三、基因活性 424

第三节亚临床病症功能基因 425

一、疾病家族先症(证)研究 425

二、染色体功能基因剔除、克隆及模型制作 426

三、基因综合调控网络 427

四、染色体功能基因定位 428

第四节疾病、健康、行为基因 429

一、肿瘤疾病基因及相关基因 429

二、血液病基因及相关基因 434

三、代谢性疾病基因及相关基因 436

四、血管疾病基因及相关基因 438

五、免疫性疾病基研究 441

六、精神病基因研究 443

七、肝炎、肝硬化基因研究 443

八、呼吸系疾病基因研究 445

九、流产、不育及性别相关基因研究 446

十、性格、行为、智力、性状、体型等基因研究 447

十一、皮病及艾滋病等基因研究 450

十二、疾病耐药基因研究 451

一、延缓衰老过程 452

第五节衰老基因控制研究 452

二、延长细胞寿命 453

第十章亚健康防治 455

第一节构建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 456

一、亚健康防治观念 456

二、生活方式和习惯 459

三、按生物钟安排生活 465

四、全面均衡适当营养 472

五、戒烟、限酒、忌毒 482

一、健康心理使你冲出“亚健康城围” 484

第二节保持健康心理 484

二、提高心理素质、消除心理危机 487

三、调节不良心态 488

四、培养健康心理 489

五、亚健康心理防治 491

六、心身疾病、身心疾病的不良心理防治 497

第三节亚临床疾病、病症及代偿调节防治 498

一、亚临床疾病防治 498

二、亚临床病症防治 499

四、亚健康生物钟调拨 500

三、亚健康代谢紊乱防治 500

第四节适应社会与和谐人际交往 501

一、适应社会 501

二、友好人际交往 502

第五节养生宁心与运动健体 507

一、心理养生 508

二、运动健身 513

三、药、膳养生 522

第六节清除环境污染 531

一、环境污染 531

二、心灵污染 540

三、充分调动体内清道夫作用 542

四、具有深远意义的另类污染 543

第七节亚健康中医防治 544

一、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544

二、亚健康防治思想体系 546

三、亚健康证候特征 548

四、亚健康防治方法 549

INFERIOR HEALTH ABSTRACT 552

参考资料 5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