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保健与医疗按摩技巧大全
保健与医疗按摩技巧大全

保健与医疗按摩技巧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耿鹏,刘夷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485806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
《保健与医疗按摩技巧大全》目录

目 录 3

第一篇基础篇 3

第一章概论 3

第一节 保健与医疗按摩的特点及分类 3

一、保健与医疗按摩的特点 3

二、按摩的分类 4

第二节 保健与医疗按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

一、适应证 4

二、禁忌证 5

第三节 按摩力度与注意事项 5

一、按摩刺激量的大小 5

二、按摩施术过程的注意事项 6

第二章保健与医疗按摩的作用机制 7

第一节 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机制 7

一、对肌肤的作用 8

第三节 对肌肤关节筋骨的作用机制 8

第二节 对气血作用的机制 8

二、对关节的作用 9

三、对筋骨的作用 9

第四节 现代医学对按摩作用机制的研究 9

一、对皮肤的作用 9

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0

三、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0

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1

五、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1

六、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11

七、对增强大脑智能的作用 11

第三章保健与医疗按摩常用俞穴 13

第一节经络概说 13

一、十二经脉 13

二、奇经八脉 16

五、十二经筋 18

四、十二经别 18

三、十五络脉 18

六、十二皮部 19

第二节 保健与医疗按摩常用俞穴 19

一、手太阴肺经 20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

三、足阳明胃经 25

四、足太阴脾经 27

五、手少阴心经 28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

七、足太阳膀胱经 30

八、足少阴肾经 33

九、手厥阴心包经 34

十、手少阳三焦经 35

十一、足少阳胆经 36

十二、足厥阴肝经 37

十三、任脉 38

十四、督脉 39

十五、经外奇穴 41

第四章保健与医疗按摩基本手法 44

第一节 摩擦类手法 45

一、推法 45

二、摩法 47

三、擦法 47

四、扫散法 48

五、拘刮法 48

六、搓法 49

七、抹法 50

第二节 摆动类手法 51

一、揉法 51

二、?法 52

三、一指禅法 53

四、拨法 54

一、按法 55

第三节 挤压类手法 55

二、捏挤法 56

三、拿法 58

四、捻法 59

五、理筋法 60

六、掐法 60

第四节 振动类手法 61

一、颤法 61

二、抖法 62

第五节 叩击类手法 63

第六节 运动类手法 64

一、摇法 64

二、扳法 66

三、拔伸法 69

第七节 复合类手法 70

一、足推法 71

第八节 踩法 71

二、足压颤法 72

三、足揉拨法 72

四、足击法 73

第二篇保健按摩篇 77

第五章健身保健按摩 77

第一节 头部保健按摩 77

一、头部保健按摩的作用 77

二、头部保健按摩操作手法 77

第二节 颈肩部保健按摩 78

一、颈肩部保健按摩的作用 78

二、颈肩部保健按摩操作手法 78

第三节 腰背部保健按摩 79

一、腰背部保健按摩的作用 79

二、腰背部保健按摩操作方法 79

一、胸腹部保健按摩的作用 80

二、胸腹部保健按摩操作手法 80

第四节 胸腹部保健按摩 80

第五节 上肢部保健按摩 81

一、上肢部保健按摩的作用 81

二、上肢部保健按摩操作手法 81

第六节 下肢部保健按摩 82

一、下肢部保健按摩的作用 82

二、下肢部保健按摩操作手法 82

四、皮肤科疾病 (1 82

第七节 全身整体保健按摩 83

一、俯卧位保健手法 83

二、仰卧位保健手法 83

三、坐位保健手法 83

第六章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84

第一节 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起源与展望 84

一、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发展史 84

二、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展望 85

二、手部反射区的疾病诊断与预测 86

第二节 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特点与疾病诊断及预测 86

一、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特点 86

第三节 手部反射区按摩的作用机制 87

一、平衡阴阳 87

二、调节神经 87

三、加强代谢 88

四、对经络系统的调节 88

五、生物全息作用 89

三、平推法 92

一、揉法 92

二、单指握拳法 92

第四节 手部反射区保健按摩手法 92

四、搓擦法 93

五、捏拿法 93

六、捻搓法 93

七、弹打法 93

八、一指禅法 93

十二、扳按法 94

第五节 手部反射区的定位 94

九、叩击法 94

十一、拔推法 94

十、钳拿法 94

一、手掌面反射区 98

二、手背部反射区 108

三、前臂部反射区 114

第六节准确寻找反射区与自我按摩辅助工具 114

一、准确寻找反射区是治病保健的关键 114

二、手部自我按摩的辅助工具 115

第七节 常见病的治疗与自我保健 116

一、呼吸系统疾病 116

三、神经系统疾病 117

二、消化系统疾病 117

四、心脑血管疾病 118

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18

六、五官科疾病 119

七、运动系统疾病 119

八、妇科疾病 119

九、皮肤病及其他杂病 120

第八节 手部自我运动和卫生保健 121

一、自我灵活运动双手 121

二、手部卫生保健 123

第七章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125

第一节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125

一、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起源 125

二、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发展 126

第二节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 127

一、疏通经络作用 127

二、调节神经反射作用 128

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129

四、心理治疗作用 130

第三节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手法 130

一、拇指平推法 130

四、拇指握拳法 131

七、双指钳法 131

六、双拇指推法 131

五、食指钩掌法 131

三、食指握拳法 131

二、一指禅推法 131

九、双掌握推法 132

第四节足部反射区按摩操作常规 132

一、按摩操作顺序 132

二、选择反射区的原则 132

八、拇指揉按法 132

三、操作时间及疗程 133

四、注意事项 134

第五节 足部反射区的位置 134

一、足部与脏腑器官对应区 134

二、足部反射区的定位 136

第六节 常见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150

一、呼吸系统疾病 150

二、消化系统疾病 150

四、泌尿系统疾病 151

五、生殖系统疾病 151

三、循环系统疾病 151

六、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 152

七、运动系统疾病 152

八、神经系统疾病 153

九、五官科疾病 153

十、皮肤科疾病 154

十一、其他疾病对症处理 154

第八章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155

第一节 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的作用机制 155

一、祖国医学对其机制的探讨 155

二、现代医学对其机制的探讨 157

三、生物控制论学说 158

第二节 耳廓的解剖形态及结构 158

一、耳廓的解剖形态 158

二、耳廓结构 160

第三节 耳部反射区的位置 162

一、耳部反射区的特点 162

二、耳部反射区的分布(图8-4) 163

第四节 耳部反射区的位置与作用 165

第五节 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 178

一、点掐法 178

二、按压法 178

七、捻揉法 179

九、按揉法 179

八、滑动捏挤法 179

六、旋推或指偏峰推法 179

五、指端推法 179

四、搓摩法 179

三、捏揉法 179

十、提拉法 180

第六节常见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180

一、伤科疾病 180

二、内科疾病 180

五、保健美容 182

三、妇科疾病 182

第九章日式保健按摩 184

第一节 日式保健按摩手法 184

一、单手拇指压法 184

二、双手拇指压法 184

三、单手多指压法 185

四、双手握拿扳法 185

五、单掌按压法 185

六、双掌对挤按压法 185

七、跪压法 185

八、足踩法 185

第二节 日式保健按摩操作程序及要领 185

一、俯卧位项部手法 185

二、俯卧位肩背部手法 186

三、俯卧位腰部手法 187

四、俯卧位臀及下肢部手法 188

五、仰卧位头面部手法 190

六、仰卧位颈部手法 191

七、仰卧位胸部手法 191

八、仰卧位腹部手法 192

九、仰卧位下肢部手法 193

十、仰卧位足部手法 194

十一、仰卧位上肢部手法 195

第十章泰式保健按摩 197

第一节 泰式保健按摩手法 197

一、压法 197

二、拿法 197

三、搂法 197

七、叩法 198

十、足蹬手拉法 198

九、牵拉法 198

八、背法 198

六、踩法 198

五、跪背法 198

四、扳法 198

第二节 泰式保健按摩操作程序 199

第三节 泰式保健按摩具体操作手法 199

一、仰卧位足部手法 199

二、仰卧位下肢部手法 201

三、仰卧位上肢部手法 203

四、侧卧位下肢部手法 204

五、侧卧位背腰部手法 205

六、侧卧位上肢部手法 205

七、俯卧位下肢部手法 206

八、俯卧位背腰部手法 207

九、坐位手法 208

十、结束手法 208

第十一章运动保健按摩 211

第一节 运动前保健按摩 211

一、赛前焦虑症 211

二、赛前热症 212

三、赛前冷症 213

第二节运动中保健按摩 214

一、运动或比赛中短时间歇的按摩 214

二、运动或比赛中较长时间间歇的按摩 215

第三节运动后保健按摩 215

一、运动后全身按摩法 215

二、运动后局部按摩法 217

第一节毛发保健 223

第十二章各部位保健按摩 223

第三篇健美按摩篇 223

第二节 面部保健 224

第三节 眼部保健 226

第四节 口腔保健 227

第五节 颈部保健 228

第六节 肩部保健 229

第七节 胸部保健 230

一、额部美容按摩 231

第八节 腹部保健 231

第九节 腰部健美 232

第十节 肘部保健 233

第十一节 腕部保健 234

第十二节 手部保健 235

第十三节 臀部保健 236

第十四节 腿部保健 238

第十五节 膝部保健 239

第十六节 踝部与足部保健 241

第十三章美容保健按摩 243

第一节 面部生理解剖 243

一、面部皮肤结构 243

二、面部肌肉 244

三、面部神经 244

四、面部血管 244

第二节 面部皮肤生理作用与面部皮肤分类 245

一、面部皮肤的生理作用 245

二、面部皮肤的分类 246

第三节 面部皮肤的保健 246

第四节 倒模按摩与美容 247

一、倒模按摩的具体操作方法 248

二、注意事项 249

第五节 美容按摩程序及手法 249

一、美容程序 249

二、美容按摩手法操作方法 250

三、注意事项 251

第六节 面部各部位按摩 251

二、眼皮美容按摩 252

三、眼眶美容按摩 252

四、面颊部美容按摩 252

五、鼻部美容按摩 253

六、嘴部美容按摩 253

七、下颌部美容按摩 253

二、粉刺 254

一、皱纹 254

第七节 面部疾患美容按摩 254

三、瘢狼 255

四、黑色素沉着 255

五、皮肤粗糙 256

第八节 面部自我美容按摩 256

一、常规面部自我美容按摩 256

二、自我摩面美容法 257

三、浴面驻颜法 257

四、五步抗衰按摩法 257

五、擦面美容法 257

六、陆地仙经美容法 257

七、自我推搓除皱法 258

第十四章减肥按摩 259

第一节 肥胖的判断及分类 259

一、肥胖的判断标准 259

三、肥胖症的分类 260

二、肥胖形成的原因 260

四、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61

第二节 面部与颈部减肥按摩 262

一、面部减肥按摩 262

二、颈项部减肥按摩 262

第三节 背腰部减肥胺摩 263

一、背部减肥按摩 263

二、腰部减肥按摩 264

三、自我按摩腰部减肥 264

第四节 胸腹部减肥按摩 264

一、胸部减肥按摩 264

二、自我按摩胸部减肥 265

三、腹部减肥按摩 265

四、自我按摩腹部减肥 265

五、自我按摩阴部减肥 265

二、腿部减肥按摩 266

一、臀部减肥按摩 266

第五节 臀部及下肢部减肥按摩 266

三、自我按摩腿部减肥 267

四、膝部减肥按摩 267

五、自我按摩膝部减肥 267

六、足部减肥按摩 268

第六节 健美减肥操 268

一、龙门健美减肥操 268

二、太极气功减肥操 268

三、增强腹肌减肥操 269

四、马王堆补气减肥操 270

五、站式九段减肥操 270

六、青蛙翻浪减肥功 271

七、莲花坐功 271

八、玉蟾翻浪功 271

九、自我拍击减肥功 271

第十五章 内科疾病治疗与保健按摩 275

第一节 感冒 275

第四篇疾病医疗与保健按摩篇 275

第二节 咳嗽 276

第三节 哮喘 277

第四节 失音 279

第五节 头痛 280

第六节 高血压病 282

第七节低血压 283

第八节 冠心病 284

第九节 神经衰弱 285

第十节 呕吐 286

第十一节 胃痛 288

第十二节 腹痛 289

第十三节 泄泻 291

第十四节 便秘 293

第十五节 慢性胆囊炎 294

第十六节 慢性阑尾炎 296

第十七节 胃下垂 297

第十八节 前列腺肥大 298

第十九节遗精 299

第二十节 阳痿 301

第二十一节 消渴 302

第二十二节 遗尿 303

第二十三节 中风 305

第二十四节 痿证 307

第二十五节 痹证 308

一、颈椎病 311

第十六章伤科疾病治疗与保健按摩……………………………………………(311 )第一节 脊柱部疾病 311

二、落枕 313

三、胸椎后关节紊乱症 314

四、急性腰扭伤 315

五、慢性腰肌劳损 317

六、腰椎骨质增生症 318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319

八、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22

九、棘上韧带劳损 324

第二节 上肢部疾病 325

一、肩关节周围炎 325

二、冈上肌肌腱炎 327

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329

四、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 330

五、肱骨外上髁炎 332

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333

七、腕关节扭挫伤 334

八、腕管综合征 336

第三节 下肢疾病 337

一、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337

二、弹响髋 339

三、股四头肌损伤 339

四、股四头肌萎缩 340

五、股内收肌综合征 341

六、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342

七、髌下脂肪垫损伤 343

八、膝部半月板损伤 345

九、踝关节扭伤 346

十、跖管综合征 348

第十七章妇科疾病治疗与保健按摩 350

第一节 妇科疾病生理病理及治疗特点 350

一、生理特点 350

二、病理特点 351

三、治疗特点 351

第二节 月经病 352

一、月经先期 352

二、月经后期 353

三、经期延长 354

四、痛经 355

五、闭经 357

六、崩漏 358

第三节 带下病 360

第四节 妊娠病 361

一、恶阻 362

二、妊娠肿胀 363

三、妊娠咳嗽 364

四、妊娠小便不通 365

第五节 产后病 366

一、产后腹痛 367

二、产后发热 368

三、产后身痛 369

四、缺乳 370

五、乳痈 371

第六节 妇科杂病 373

一、慢性盆腔炎 373

二、阴挺(子宫脱垂) 374

三、更年期综合征 375

一、小儿按摩的由来 377

第一节 基础知识 377

第十八章小儿疾病治疗与保健按摩 377

二、小儿生理及生长发育特点 378

三、小儿心理发育特点 380

四、小儿疾病的诊断 381

五、小儿按摩的注意事项 383

第二节 小儿按摩常用穴位 384

一、头面部穴位 384

二、胸腹部穴位 386

三、腰背部穴位 388

四、上肢部穴位 389

五、下肢部穴位 392

第三节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393

一、小儿感冒 394

二、小儿咳嗽 394

三、小儿哮喘 395

四、小儿百日咳 396

六、小儿麻疹 397

五、小儿肺炎 397

第四节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398

一、小儿口疮 398

二、小儿呕吐 399

三、小儿厌食 400

四、小儿腹泻 400

五、小儿便秘 401

六、小儿痢疾 402

七、小儿脱肛 402

八、小儿疳积 403

第五节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404

一、小儿遗尿 404

二、小儿尿频 405

三、小儿癃闭 406

四、小儿尿血 406

六、小儿疝气 407

五、小儿偏坠 407

七、小儿水肿 408

第六节 小儿杂病 408

一、小儿夜啼 409

二、小儿发热 409

三、小儿惊风 410

四、小儿斜颈 411

六、小儿麻痹症 412

五、佝偻病 412

七、小儿癫痫 413

八、小儿多汗 414

九、小儿斜视和近视 415

十、小儿生长病 415

第七节 小儿保健按摩 416

一、小儿头面部按摩保健 416

二、小儿颈项部按摩保健 417

四、小儿手部按摩保健 418

五、小儿胸腹部按摩保健 418

三、小儿上肢部按摩保健 418

六、小儿背腰部按摩保健 419

七、小儿下肢部按摩保健 419

第十九章五官科疾病治疗与保健按摩 421

第一节 近视 421

第二节 眼睑下垂 422

第三节 麦粒肿 423

第四节 流泪症 424

第五节 鼻衄 425

第六节 鼻渊 426

第七节 酒渣鼻 427

第八节 慢性鼻炎 428

第九节 口腔溃疡 429

第十节 牙痛 430

第十一节 咽喉肿痛 431

第十二节 三叉神经痛 432

第十三节 面瘫 434

第十四节 面肌痉挛 435

第十五节 耳鸣耳聋 436

第二十章其他杂病治疗与保健按摩 438

第一节老年痴呆症 438

第二节 消瘦 439

第三节 精神疲劳综合征 441

第四节 帕金森综合征 442

第五节 肌肉挛缩 443

第六节 斑秃 444

第七节 按摩对常见急症处理 445

一、中暑 446

二、休克 446

三、昏迷 447

四、高热 447

五、触电 448

六、心绞痛 449

七、溺水 449

参考文献 4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