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定量生物地层学  单元组合法
定量生物地层学  单元组合法

定量生物地层学 单元组合法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瑞士)J.盖克斯(Jean Guex)著;白俊峰译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2742379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最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的定量生物地层学方法之一。著名的J.盖克斯教授精心设计的这一决策论分析方法的目标是系统地解决化石物种的地层记录本身内在固有的各种矛盾。实践表明,在解决地层学问题上,运用决策论数学模型要比应用统计或概率方法会得到更现实和更合理的结果。本书的前半部分是对解释高度复杂的生物地层资料的理论分析和处理方案,后半部分详细地给出了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单元组合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地层问题的大量实例。在阐述理论模型时,作者J.盖克斯教授都精心和巧妙地将每一数学理论与具体的地层学概念和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加上译者白俊峰博士详尽而简练的翻译和附加的大量注释,都使本书变得通俗易懂。即使对那些不具有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的人来讲,想读懂此书也不算是什么难事。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的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都将从这一新的地层学方法中受益匪浅。对从事地质、石油和煤炭方面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高等院校来讲,这也是一本相当出色的教材。
《定量生物地层学 单元组合法》目录

第1章 生物年代表的特性 1

1.1 引言 1

1.2 离散年代表的特性 1

1.3 理想参考 2

1.4 原始参考 5

1.5 原始参考的年代学解释 6

1.6 离散的生物年代表 9

第2章 参考的半经验法构建 11

2.1 引言 11

2.2 定义 11

2.3 方法 14

2.4 应用实例 16

2.5 小结 20

第3章 生物年代参考和图论 23

3.1 地层关系的表述 23

3.2 定义 26

3.3 描述性和技术性术语的定义 30

3.4 间隔图 32

3.5 最大团和单元组合 33

3.6 方法论概述 35

3.7 符号含义概述 37

3.8 一个具体问题:南斯拉夫llerdian阶的蜂窝虫 38

第4章 转换生物地层图 38

4.1 引言 38

4.2 寻找虚拟共生 39

4.3 判定G 中的环和循环 41

4.4 向图G中添加虚拟边 46

第5章 原始参考、参考和对比 46

5.1 引言 46

5.2 构建单元组合 47

5.3 排序单元组合 48

5.4 图Gk和原始参考 51

5.5 辨Stj单元组合 53

5.6 最佳生物年代分带 58

第6章 BioGraph程序 58

6.1 引言 58

6.2 约定和定义 58

6.3 方法 61

6.4 BioGraph程序应用实例 67

第7章 判定再沉积 67

7.1 引言 67

7.2 定义 68

7.3 方法 71

7.4 对蜂窝虫问题的结语 73

7.5 对再沉积问题的结语 74

第8章 化石记录的质量 74

8.1 引言 74

8.2 定义 75

8.3 系数 77

8.4 系数之间的关系 80

第9章 矛盾的生物年代对比 80

9.1 Salt山脉的下三叠统 80

9.2 岩石地层框架和菊石带 80

9.3 牙形石的地层分布 82

9.4 生物年代解释 84

第10章 海进一海退旋回 85

10.1 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地区的早第三纪底栖有孔虫 85

10.2 基本注释 85

10.3 数据库 85

10.4 单元组合和对比 85

10.5 地层学解释 89

10.6 物种的化石记录质量 90

10.7 问题的复杂性 91

10.8 一个综合生物年代学的例子 93

第11章 穿时的基准数据 96

11.1 加利福尼亚早第三纪的超微浮游生物 96

11.2 数据库 96

11.3 对比和分带 96

11.4 第一个结论 97

11.5 基准数据的生物年代离散性 99

11.6 与Deboo的数据的比较 105

11.7 问题的复杂性 106

11.8 建造一个基准数据系列 107

第12章 LAD的穿时性:可能的原因 113

l 2.1 前言 113

12.2 地中海新第三纪超微浮游生物 113

12.3 与加利福尼亚的超微浮游生物的比较 117

12.4 结论 117

第13章 特提斯放射虫岩的时代 119

13.1 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 119

13.2 特提斯地区的放射虫带 119

13.3 生物年代对比和地质解释 119

13.4 动物群的交替速率 121

第14章 单元组合和菊石带 124

14.1 引言 124

14.2 原始数据 124

14.3 分带 124

14.4 方法的精度 124

14.5 有争议的虚拟共生 129

14.6 古生物学方面的注释 131

第15章 定量生物地层学 133

15.1 一般性评论 133

15.2 多变量法 134

15.3 概率论法 136

l 5.4 决策论法 138

15.5 延限表的比较 141

第16章 带、层型和争论 144

16.1 引言 144

16.2 奥佩尔带和单元组合 144

16.3 系统发育序列和系统发生带 145

16.4 奥佩尔带、间隔带和基准数据 146

16.5 标准带 149

16.6 顶峰带和高峰带 150

16.7 层型 150

16.8综合生物年代学和标准选择 152

16.9化石带的有效性 152

附录 154

附录A Palmer(1965)的数据库 154

附录B Drobne(1977)的数据库 157

附录C Sweet(1970)的数据库 160

附录D Deboo(1965)的数据库 162

附录E Sullivan(1964,l 965)的数据库 170

附录F Muller(1978)的数据库 178

附录G Baumgartner(1984a)的数据库 183

附录H Dommergues和Meister(1987)的数据库 185

附录I Schaaf(1985)的数据库 188

参考文献 192

主题索引 1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