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星光,田媛,贾琼,季桂娟,齐菊锐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040416268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2 分析化学发展简史 1

1.3 分析方法的分类 2

1.4 定量分析过程 4

1.4.1 取样 4

1.4.2 试样的分解 4

1.4.3 消除干扰 5

1.4.4 测定 5

1.4.5 计算分析结果 5

1.5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6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7

2.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7

2.2 滴定分析法的类型 7

2.3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8

2.4 滴定方式 8

2.5 标准溶液 10

2.5.1 标准溶液的配制 10

2.5.2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2

2.6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13

2.6.1 计算方法 13

2.6.2 质量分数的计算 14

2.6.3 计算示例 15

习题 18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20

3.1.1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20

3.1.2 误差与偏差的表示方法 22

3.2 准确度与精密度 25

3.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6

3.3.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6

3.3.2 减少测量误差 27

3.3.3 消除系统误差 27

3.4 误差的传递 29

3.4.1 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 29

3.4.2 随机误差的传递 30

3.4.3 极值误差 32

3.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3

3.5.1 有效数字 33

3.5.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34

3.5.3 运算规则 34

3.6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36

3.6.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36

3.6.2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42

3.6.3 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46

3.6.4 显著性检验 49

3.6.5 可疑值取舍 55

习题 57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60

4.1 酸碱质子理论 60

4.1.1 水的解离平衡 61

4.1.2 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62

4.2 分布分数 63

4.2.1 一元弱酸 64

4.2.2 多元弱酸 65

4.3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67

4.3.1 质子条件式 67

4.3.2 强酸(强碱)溶液pH的计算 69

4.3.3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计算 69

4.3.4 多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计算 72

4.3.5 多元弱碱溶液pH的计算 74

4.3.6 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75

4.3.7 混合溶液pH的计算 76

4.4 对数图解法 78

4.4.1 浓度对数图的绘制方法 78

4.4.2 对数图解法的应用 81

4.5 酸碱缓冲溶液 82

4.5.1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理 82

4.5.2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82

4.5.3 缓冲容量 84

4.5.4 缓冲范围 86

4.5.5 缓冲溶液的配制 87

4.6 酸碱指示剂 87

4.6.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87

4.6.2 指示剂的用量 89

4.6.3 指示剂的选择 90

4.7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91

4.7.1 强酸强碱的滴定 91

4.7.2 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93

4.7.3 多元酸或混合酸的滴定曲线 96

4.8 终点误差 98

4.8.1 强碱滴定强酸的终点误差 98

4.8.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终点误差 100

4.8.3 强碱滴定多元弱酸的终点误差 102

4.8.4 强碱滴定混合酸的终点误差 104

4.9 酸碱滴定的应用 106

4.9.1 混合碱的测定 106

4.9.2 极弱酸(碱)的测定 108

4.9.3 氮的测定 109

4.9.4 磷的测定 110

4.9.5 硅的测定 110

习题 111

第5章 配位滴定法 116

5.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配体 116

5.1.1 无机配体 116

5.1.2 有机配体 117

5.1.3 乙二胺四乙酸 117

5.2 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常数 119

5.2.1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 119

5.2.2 配位化合物各型体在溶液中的分布 121

5.3 副反应系数 123

5.3.1 EDTA(Y)的副反应系数 124

5.3.2 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 126

5.3.3 配位化合物M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128

5.4 条件稳定常数 128

5.5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130

5.5.1 配位滴定曲线 130

5.5.2 金属离子指示剂 133

5.5.3 终点误差 137

5.6 准确滴定的条件 139

5.6.1 单一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 139

5.6.2 混合离子分别滴定的条件 140

5.7 配位滴定的酸度控制 141

5.7.1 单一离子配位滴定的酸度控制 142

5.7.2 混合离子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144

5.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45

5.8.1 利用控制溶液的酸度提高选择性 145

5.8.2 利用掩蔽法提高选择性 146

5.8.3 利用改变配体法提高选择性 150

5.9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50

5.9.1 直接滴定法 150

5.9.2 返滴定法 150

5.9.3 置换滴定法 151

5.9.4 间接滴定法 152

习题 154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57

6.1 氧化还原平衡 157

6.1.1 标准电极电位 157

6.1.2 条件电极电位 158

6.1.3 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 160

6.1.4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62

6.1.5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64

6.2 氧化还原滴定 167

6.2.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67

6.2.2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171

6.2.3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173

6.2.4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175

6.3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77

6.3.1 高锰酸钾法 177

6.3.2 重铬酸钾法 180

6.3.3 碘量法 181

6.3.4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85

习题 186

第7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89

7.1 重量分析法概述 189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189

7.1.2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及对沉淀形和称量形的要求 190

7.1.3 沉淀重量法结果的计算 190

7.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92

7.2.1 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192

7.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94

7.3 沉淀的形成 200

7.3.1 沉淀的类型 200

7.3.2 沉淀的形成过程 200

7.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及沉淀的后处理 202

7.4.1 共沉淀现象 203

7.4.2 后沉淀 204

7.4.3 沉淀沾污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205

7.4.4 沉淀的后处理 205

7.5 沉淀条件的选择 206

7.5.1 晶形沉淀 206

7.5.2 无定形沉淀 207

7.5.3 均匀沉淀法 208

7.6 有机沉淀剂 208

7.6.1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 209

7.6.2 有机沉淀剂的分类 209

7.7 沉淀滴定法 211

7.7.1 滴定曲线 211

7.7.2 莫尔(Mohr)法 214

7.7.3 佛尔哈德(Volhard)法 215

7.7.4 法扬司(Fajans)法 217

习题 219

第8章 吸光光度法 222

8.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22

8.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22

8.1.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225

8.2 吸光光度法的方法和仪器 229

8.2.1 吸光光度法的方法 229

8.2.2 分光光度计 230

8.2.3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33

8.3 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234

8.3.1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234

8.3.2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235

8.4 吸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239

8.4.1 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239

8.4.2 测量条件的选择 243

8.5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244

8.5.1 单组分的测定 244

8.5.2 多组分的测定 245

8.5.3 示差分光光度法 246

8.5.4 弱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248

8.5.5 配位化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250

8.5.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252

习题 254

第9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257

9.1 概述 257

9.2 沉淀分离法 257

9.2.1 无机物沉淀分离 258

9.2.2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 259

9.2.3 共沉淀分离法 260

9.3 溶剂萃取分离法 261

9.3.1 溶剂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261

9.3.2 溶剂萃取分离法的操作方式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67

9.4 离子交换分离法 268

9.4.1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和性质 268

9.4.2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操作方式及应用 270

9.5 色谱分离法 273

9.5.1 柱色谱法 274

9.5.2 纸色谱法 274

9.5.3 薄层色谱法 275

9.6 其他分离方法简介 276

9.6.1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法 276

9.6.2 微波萃取分离法 277

9.6.3 浮选分离法 278

9.6.4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278

习题 278

附录 280

表1 离子的体积参数?值 280

表2 水溶液中的离子活度系数(25℃) 281

表3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282

表4 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 284

表5 EDTA的lgαY(H) 285

表6 金属离子的lgαM(OH) 286

表7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287

表8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289

表9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 289

表10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91

表11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 293

主要参考书 2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