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  第2版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  第2版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秀珍,朱德妹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88012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问与答的方式编写;读者可以通过问题迅速找到答案。内容涉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规范的建立、建设和管理;微生物样本的规范化采集、输送;病原细菌分离和鉴定的标准程序;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化;WHONET软件的应用;分子遗传诊断方法在细菌鉴定、分类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医院感染监测的规范操作;临床医生如何解读微生物报告;抗菌药物的药效及药动学与细菌的耐药机制等数十个专题。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 第2版》目录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一般管理 1

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一般管理 1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建设 1

第二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2

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 3

第二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专业管理 5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作业指导书编写 5

第二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质量保证管理 6

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信息管理 8

第三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菌株保存和管理 11

第四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优化管理 13

第一节 实验室流程优化管理 13

第二节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14

第二篇 样本采集运送和处理 19

第一章 无菌体液的采集、接种、运送、增菌培养与次代处理 19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接种、运送、增菌培养与次代处理 19

第二节 脑脊液标本的采集、送检、预处理以及接种方案 25

第三节 胸腹水、胆汁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27

第四节 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积液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29

第二章 呼吸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30

第一节 痰标本的采集、送检、初筛、预处理、涂片及接种处理 30

第二节 肺泡灌洗液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35

第三节 鼻咽喉拭子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36

第三章 消化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41

第四章 化脓和创伤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48

第一节 脓肿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48

第二节 创面分泌物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49

第五章 泌尿生殖道标本的采集、送检、筛选和接种处理 52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5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55

第三节 男性生殖系统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59

第六章 组织标本的采集、送检、预处理和接种 61

第一节 浅表组织(皮肤、黏膜、指甲、毛发)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61

第二节 深部组织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62

第三节 尸检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63

第七章 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64

第一节 浅部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64

第二节 深部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66

第八章 结核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前处理 70

第一节 痰标本结核菌检测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70

第二节 分枝杆菌培养其他类型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 75

第九章 厌氧菌标本采集、送检、验收和接种处理 77

第三篇 病原分离及鉴定 79

第一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79

第一节 细菌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79

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82

第三节 细菌的命名和认可 84

第二章 革兰阳性球菌 88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88

第二节 微球菌属及相关菌属 90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92

第四节 肠球菌 93

第五节 链球菌及其他相关革兰阳性球菌 95

第三章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99

第一节 概述 99

第二节 李斯特菌属的分离和鉴定 100

第三节 丹毒丝菌属的分离和鉴定 102

第四节 库特菌属的分离和鉴定 104

第五节 棒杆菌属的分离和鉴定 104

第六节 其他不规则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110

第七节 需氧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112

第八节 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 119

第四章 革兰阴性菌的分离和鉴定 125

第一节 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类 125

第二节 肠杆菌科细菌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126

第三节 肠杆菌科细菌分离和鉴定 128

第四节 埃希菌属 129

第五节 沙门菌属 131

第六节 志贺菌属 133

第七节 克雷伯菌属 135

第八节 肠杆菌属 135

第九节 沙雷菌属 136

第十节 枸橼酸杆菌属 137

第十一节 哈夫尼亚菌属 138

第十二节 变形杆菌属 138

第十三节 普罗威登斯菌属 140

第十四节 摩根菌属 140

第十五节 爱德华菌属 140

第十六节 耶尔森菌属 140

第十七节 其他少见肠杆菌科细菌 141

第十八节 非发酵菌 143

第五章 弧菌科的分离与鉴定 155

第一节 弧菌科的分类 155

第二节 弧菌属的鉴定 155

第三节 气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158

第六章 革兰阴性球菌 160

第七章 革兰阴性苛养菌的分离与鉴定 164

第一节 概述 164

第二节 嗜血杆菌属 165

第三节 放线杆菌属 169

第四节 心杆菌属 172

第五节 艾肯菌属 172

第六节 金氏杆菌属 173

第七节 军团菌属 174

第八节 巴斯德菌属 177

第九节 博德特菌属 178

第十节 布鲁菌属 180

第十一节 弗朗西斯菌属 183

第十二节 巴尔通体属 185

第十三节 阿菲波菌属 186

第十四节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 187

第十五节 链杆菌属 188

第十六节 萨顿菌属 190

第十七节 Dysgonomonas相关细菌 191

第十八节 未命名革兰阴性苛养细菌 192

第八章 分枝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193

第一节 分枝杆菌的分类与命名 193

第二节 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194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195

第四节 分枝杆菌的鉴定 200

第五节 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202

第六节 分枝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03

第九章 厌氧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206

第一节 厌氧菌概述 206

第二节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 208

第三节 厌氧菌的鉴定法则 208

第四节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210

第五节 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212

第六节 革兰阴性厌氧无芽胞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16

第七节 革兰阳性厌氧无芽胞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21

第八节 革兰阳性厌氧有芽胞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30

第十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238

第一节 螺旋体 238

第二节 支原体和脲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241

第三节 衣原体 243

第四节 立克次体的分离和鉴定 245

第十一章 微需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249

第一节 弯曲菌属 249

第二节 螺杆菌属 251

第三节 弓形菌属 252

第十二章 致病性真菌及鉴定特征 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第二节 临床常见深部真菌的致病性及鉴定依据 258

第三节 其他真菌鉴定依据 262

第四节 侵袭性真菌病和真菌定植 264

第四篇 药物敏感性试验 265

第一章 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学 265

第一节 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抗菌药的原则及基本知识 265

第二节 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抗菌药种类的确定 269

第三节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270

第四节 稀释法药敏试验 274

第五节 E-test法药敏试验 278

第二章 真菌药敏试验 282

第一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判断标准 282

第二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方法 283

第三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 286

第三章 厌氧菌药敏试验 288

第一节 简介 288

第二节 厌氧菌药敏试验方法 288

第四章 细菌耐药监测软件Whonet5.6的应用 293

第一节 简介及软件安装 293

第二节 软件设置 294

第三节 软件应用 301

第四节 统计功能 305

第五节 BackLink 2导入程序的应用 310

第五章 耐药菌株的实验室检测 318

第一节 耐药菌株的常规检测方法 318

第二节 三维试验 325

第三节 碳青霉烯酶测定 327

第六章 药敏试验相关问题解答 329

第五篇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337

第一章 耐药基因的检测 337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诊断 341

第一节 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341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42

第三节 病原细菌、真菌的DNA测序鉴定 345

第六篇 医院感染控制 349

第一章 医院感染监测的基本概念 349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对象与内容 349

第二节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 349

第三节 医院感染中的消毒和灭菌 351

第二章 消毒灭菌剂(设备)监测 358

第一节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 358

第二节 干热灭菌设备的监测 360

第三节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监测 361

第四节 紫外线消毒设备监测 362

第五节 使用过程化学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363

第三章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66

第一节 消毒灭菌后内镜的监测 366

第二节 环境空气的监测 366

第三节 物体表面的监测 367

第四节 手、皮肤黏膜的监测 368

第五节 医疗器械采样及检查方法 368

第六节 手术室环境的监测 369

第七节 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 371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学进展 372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372

第二节 感染源同源性监测方法学 373

第三节 感染源鉴定方法学 374

第七篇 实验室与临床 379

第一章 感染与致病菌 379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379

第二节 呼吸道标本中致病菌的确定 380

第三节 肠道标本中的致病菌的确定 382

第四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感染 383

第五节 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感染 385

第六节 化脓和创伤标本的微生物感染 386

第七节 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387

第八节 厌氧菌感染 387

第九节 真菌感染 388

第二章 药敏试验与用药 390

第一节 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 390

第二节 药敏试验的局限性 392

第三节 药敏标准和疗效标准 393

第三章 经验用药和病原检测 397

第一节 经验用药依据 397

第二节 微生物实验室数据在特殊治疗方案中的价值 408

第三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 410

第八篇 抗菌药物 413

第一章 作用机制 413

第一节 抗菌药物相关的名词解释 413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414

第三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420

第四节 临床上重要致病菌的耐药性变迁和耐药机制 438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456

第二章 抗菌药物临床药理 459

第一节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 459

第二节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合与临床疗效 462

第三节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 465

第三章 抗生素的分类和名称 468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468

第二节 氨基苷类抗菌药物 471

第三节 喹诺酮类药物 473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 474

第五节 四环素类药物 476

第六节 多肽类 477

第七节 林可酰胺类药物 477

第八节 磷霉素 478

第九节 夫西地酸 478

第十节 利奈唑胺 479

第十一节 利福霉素 479

第十二节 莫匹罗星 480

第十三节 甘氨酰环素 480

第十四节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480

第十五节 达托霉素 481

第十六节 磺胺类 481

第十七节 抗真菌药物 481

第十八节 抗厌氧菌药物 483

第十九节 抗结核药物 484

第九篇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法律法规 485

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通用法规 485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 485

第二节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法规 486

第三节 细菌(毒)种保藏机构法规 487

第二章 特殊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活动生物安全法规 489

第一节 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 489

第二节 结核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 490

第三节 可感染人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运输法规 490

第三章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实验室保留资质法规 492

第一节 卫生部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的最新文件 492

第二节 管理办法总则 492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保藏机构的职责 492

第四节 非保藏高致病性微生物菌(毒)种机构实验活动法规 493

第四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法规 494

第一节 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基本概念和要求 494

第二节 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中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任务和职责 495

第十篇 商品试剂和设备 499

第一章 细菌鉴定和药敏 499

第一节 API鉴定系统 499

第二节 ATB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 501

第三节 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 506

第四节 MALDI-TOP质谱技术 510

第二章 自动血液培养系统 512

第一节 BACTEC 9000系列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512

第二节 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检测系统 512

第三章 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515

第一节 1,3-β-D-葡聚糖测定 515

第二节 念珠菌抗原和抗体测定 517

第三节 曲霉菌抗原和抗体测定 520

第四节 新型隐球菌抗原测定 522

第四章 成品培养基性能评价 524

第一节 首代固体分离培养基性能评价方法学与主要评价指标 524

第二节 药敏培养基性能评价 529

第三节 运送培养基性能评价 530

附录1 WHONET软件中常用抗菌药物中英文对照及其代码 533

附录2 WHONET软件中常用细菌中英文对照及其代码 5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