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环境毒理学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环境毒理学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环境毒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志明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5184703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一版曾是国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环境毒理学》教材。为了提高环境毒理学的教学质量,这次再版将吸收有关院校教学的经验和要求,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并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原书有些章节进行必要修订,力争反映环境毒理学发展的动向。本书实验指导,这次修订拟增添一些常用的、实用性强的、一般实验室均分开设的环境毒理学实验内容。本次再版,还添加了二维码资源,丰富了内容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环境毒理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环境毒理学及其发展 1

第二节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 2

第三节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3

第四节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5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8

第一节 概述 8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9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14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9

第一节 污染物的生物转运 19

第二节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28

第三节 污染物的代谢动力学 39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6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46

第二节 毒作用机制 52

第三节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56

第五章 环境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 65

第一节 急性毒性实验 65

第二节 蓄积毒性实验 71

第三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73

第四节 致突变试验 76

第五节 致畸试验 88

第六节 致癌试验 93

第六章 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 99

第一节 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 99

第二节 健康危险度评价 114

第二篇 各论Ⅰ——不同环境因素的毒作用 121

第七章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121

第一节 多环芳烃类 121

第二节 芳香胺类化合物 125

第三节 N-亚硝基化合物 127

第四节 烷化剂 129

第五节 黄曲霉毒素 131

第八章 金属的环境毒理学 134

第一节 汞 134

第二节 镉 138

第三节 铅 141

第四节 铬 145

第九章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151

第一节 概论 151

第二节 有机氯农药 156

第三节 有机磷农药 160

第四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67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170

第十章 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 174

第一节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特点及来源 174

第二节 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及野生生物的危害 177

第三节 内分泌干扰物的毒作用机制 178

第四节 内分泌干扰物筛检方法 179

第十一章 纳米材料的环境毒理学 184

第一节 纳米毒理学的特征 184

第二节 纳米毒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 185

第三节 纳米材料的细胞毒理效应 187

第四节 纳米材料的体内毒理效应 189

第十二章 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 192

第一节 环境噪声污染 192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 195

第三节 电磁辐射污染 200

第三篇 各论Ⅱ——环境毒理学的分支科学 203

第十三章 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203

第一节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分类 203

第二节 大气颗粒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204

第三节 有害气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206

第十四章 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213

第一节 土壤污染的来源 213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残留 215

第三节 土壤污染的生物效应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7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诊断 221

第十五章 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231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其特点 231

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污染的自净 233

第三节 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34

第四节 水体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236

第五节 水体中污染物环境安全性评价 239

第四篇 实验指导 244

第一部分 环境毒理学实验操作技术 244

实验一 动物试验的一般操作技术 244

第二部分 急性毒性试验 252

实验二 哺乳动物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252

实验三 鸟类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255

实验四 蚯蚓急性毒性试验 255

实验五 水生生态系统藻类毒性试验 259

实验六 枝角类的急性中毒试验 263

实验七 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试验 263

实验八 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267

实验九 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270

第三部分 体外细胞培养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 275

实验十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试验 275

实验十一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79

第四部分 生物酶类的测试技术 282

实验十二 生物标志物实验——水生动物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测定 282

实验十三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体外抑制试验 286

第五部分 致畸试验 287

实验十四 哺乳动物致畸试验 287

实验十五 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 287

第六部分 致突变试验 290

实验十六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试验(Ames试验) 290

实验十七 蚕豆(vicia faba)根尖微核测试技术 297

实验十八 紫露草微核试验 301

实验十九 紫露草雄蕊毛突变生物测试 305

实验二十 原生生物刺泡突变试验 305

实验二十一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305

实验二十二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309

实验二十三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309

实验二十四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 310

实验二十五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314

实验二十六 显性致死突变试验 319

实验二十七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319

实验二十八 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 323

第七部分 生物组学试验 323

实验二十九 基于核磁共振的小鼠血清代谢组毒性检测 323

实验三十 小鼠蛋白组毒性的双向电泳-质谱检测试验 327

实验三十一 小鼠基因组毒性的基因芯片检测试验 3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