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训诂方法新探
训诂方法新探

训诂方法新探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0073868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围绕中国传统学科训诂学的核心——训诂方法进行了筚路蓝缕的研究工作,推陈出新,提出三点原则、十二种方法,力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突出可操作性。
《训诂方法新探》目录
标签:训诂 方法

一 概论 1

(一)训诂与训诂学 1

训诂的含义1训诂学的含义 2

(二)训诂学的功用 2

对“无赖”的误解 3

对“极”的误解 3

“经、行、道、由”的虚化途径 4

“窈窕”有漫游义 4

“崎岖”有跋涉义 4

“素面朝天”的原义 5

对“自割其股”的误解 5

语文学未可轻视 6

(三)训诂方法 7

传统的三种方法 8

郭在贻的八种方法 8

本书的十二种方法 10

二 训诂的基本原则 12

(一)普遍性原则 12

“昭假”新解 13

“风马牛不相及”正诂 14

“养生主”正解 16

“沧海一粟”之“粟”不是沙子 16

“抱薪救火”非抛薪救火 17

“左右流之”之“流”的本字 18

“行李”的理据 18

(二)共时性原则 19

《百喻经》的“他”是第三人称代词吗 20

“赴汤蹈火”的“赴汤”是热水里游泳吗 21

“搂其处子”是搂抱处女吗 22

“去”的“前往”义出现于何时 23

“床头屋漏无干处”该怎样理解 24

(三)本原性原则 25

古人文章原本也会有错 26

“修贡”之“修”非“羞”之借字 27

“修禊”不应连读 27

“尽规”之“尽”非“进”之借字 27

“将自及”之“及”非“岌”之借字 27

要“成训”必须“增文” 27

“苛政”非“苛征” 28

“解”有离散义 28

“既伐于崇”之“于”非“邘”之借字 29

“夫口论以分明为公”之“公”非“工”之借字 29

“蹈其背”训释的历史教训 29

“执礼”非艺礼 30

“彼观其意”的误读 30

“和于身”之“和”非“知”之误字 30

三 训诂方法析论 33

静态训诂方法 33

(一)因形求义法 33

1.考求词的本义或早期意义 33

“本义”的不同理解 33

“卧”的本义是睡觉闭目而非身体倒伏 34

“卧薪尝胆”源于后人对“卧”的误解 35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辞” 35

“化”的本义为生育 36

“化益”即“后益” 38

“毓、化、后”同源 39

义同换读 39

义关借用 40

2.梳理义位之间的源流关系 40

“姑”之姑且义的由来 40

“背”因“倍”而得名 42

“寡”的本义为顾视 42

“修”的修长义来自“脩” 43

3.寻求正字 43

量词“副”本字为“福” 43

“奔波”之“波”为正字 43

“同侠”之“侠”是“浃”之形误 44

“三昌五祖”之“昌”为“曾”之讹误 45

“拨?”即“拨刺” 45

“四”“三”互讹 46

“流”讹作“杯” 46

“央”讹作“中” 46

“庶”讹作“度” 47

“我”误作“乘” 47

“罙”误作“罕” 48

“暏”讹作“睹” 49

“抇”讹作“相” 49

“揵”讹作“捷” 49

“眂”讹作“眠” 49

“乂”讹作“大” 49

“赵璧”的讹误 49

4.因形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50

“求”与“裘”原本无关 50

“论”之编次义的来源 50

“天”的本义不是头顶 51

实义造字和联想造字 53

“塞备”之“备”本字可通 54

“具罪”之“具”是治办的意思 54

(二)因声求义法 55

1.因声求义法概说 55

因声求义的历史 55

2.考索语源 56

考索语源的途径 56

“葱、窗、聰”同源 56

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57

任何词语理论上都是可以论证的 58

有些方言中包子何以称为“馒头” 58

漏壶的承水器何以称为“踟蹰” 60

“荴露”解诂 60

“模棱”的语源 63

3.寻求本字 65

“庞”之杂乱义来自“尨” 65

“坳堂”之“堂”为“塘”之借字 66

“酒宗”非“酒宍”之误 67

“波逃”之“波”为“播”之借字 67

4.因声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68

源义素不能独立应用 68

同一右文可表示不同语源 69

“胫”的语源义是“小” 69

不能据今音妄加串通 70

判断古音相同相近要考虑到方言因素 71

古今字不能说成通假 72

“窨”是“阴”的后起本字 72

本字可通不言通假 72

“慎”通“审”说不可取 72

“备行伍”之“备”非“服”之借字 72

“制国”之“制”不通“治” 73

(三)词例求义法 73

1.词例求义法概说 73

什么是词例 73

“依、偎、隐”的词例 73

“怜、悯、惜、哀、爱、憮、念”的词例 74

2.同义词例 75

词例在已知词义解析中的作用 75

“说、解、释、喻”喜悦义的由来 75

“孔、良、雅、好、杠”甚义的由来 76

“怨”的蕴积义非“蕴”之通假 78

“诘朝”的理据 79

“侵晨”的理据 80

“便宜”、“相因”的理据 80

磨损义的“勚、鋊、易”何为本字 81

词例有助于发现和求证未知词义 81

“宛笃”为郁积义 81

“应”有判罪义 82

“抵”有判罪义 83

“通”有完毕义 83

“填”有补偿义 84

“塞责”的本义是偿还欠债 84

“晒”公开义的由来 84

3.反义词例 85

“都”之高雅美丽义的由来 85

“祖”、“妣”、“地”因生殖器而得名 86

“也”之女阴义未可否认 87

4.类义词例 88

“掉嘴”为鼓动嘴唇 88

称谓由尊贵到普通的演变模式 89

“子”为尊美之称的由来 90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可能源于面部语义场的词汇 91

5.词例的形成机制 92

“相因生义”说不能成立 92

“吹牛皮”的由来 94

词例的产生机制 95

眼珠何以称为“瞳子” 96

“脚”何时指足 96

“综”的考察义源于“踪” 97

“仅”将近义的由来 98

词汇共性 98

6.词例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99

词例求证法具有或然性 99

“扫”有尘垢、垃圾义 99

“形民之力”即考量民力 99

“便”之屎尿义的来源 100

“赤子”之“赤”非“尺”之假借 101

(四)方言求义法 102

1.方言求义法概说 102

“卧”有捂盖义 102

方言中有“飢”轻“饿”重之别 103

“大发”之“发”的本字 104

“优柔寡断”之“柔”为迟缓义 105

四部大型方言词汇著作 107

2.利用方言解证词义 108

“娆固”有烦扰、戏弄二义 108

“蘑菇”的本字为“磨固” 109

“寡”有空虚义 110

3.利用方言探求词的理据 111

“杜撰”理据的各种解释 111

“杜田”和“杜园” 112

“杜”有自己、自家义 113

“杜”的自己义来自“土” 114

对猴子称“马留”的各种解释 115

“马留”因敏捷机灵而得名 117

“马溜”敏捷义的由来 118

4.方言读音对古汉语词语研究的价值 119

“血旺”之“旺”的本字 119

阴阳对转的成因 119

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规律 119

叠音词音变造成联绵词 122

方言材料的缺陷 122

软弱义之“熊”的本字 123

(五)异语求义法 123

1.异语求义法概说 123

传统训诂方法对有些词语无能为力 123

古人对异语求义法的运用 124

2.利用亲属语言进行求证 125

“沐猴、猕猴、马猴”的理据 125

云雨之神为何叫“冯夷” 125

“木瓜、木桃、木李”构词方式是原始汉藏语的遗存 126

“鸟”的上古音的争论 127

“鸟”在上古有男根义 128

尾部名称与阴部互通 129

尾字本义应为男阴 129

两性人为何叫“二尾子” 129

解决“鸟”的上古音问题的两条思路 131

3.利用非亲属语言进行求证 133

“风、岚、葻、飞廉、焚轮”之间的关系 133

“橐驼”的理据 135

“琵琶”的理据 135

“胡簏”的理据 135

“站”源于蒙古语的问题 136

“阿练、练儿”源于梵语 137

“摩睺罗”的词源 138

4.异语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145

不同语言中音义偶然相同相近的词 145

“钵头”不是借词 146

“砂糖”不是梵汉合璧词 148

“骟”为梵语音译词之说难以成立 148

“牙”不是借词 150

“江”、“河”借词说难以成立 152

“狮蛮”不是借词 153

“得恼”不是借词 154

“爪子”不是借词 154

“西瓜”不是借词 156

汉外对应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157

“倭奴”音译说有疑 158

“胡同”是汉语自源词 158

“好歹”之“歹”外来说难以成立 162

动态训诂方法 164

(六)连文求义法 164

1.连文求义法概说 164

“连文”的不同含义 164

复音词中同义连文占主流的原因 165

“靡曼”、“委随”不是联绵词 166

“少益者食”正解 167

“患苦”为同义连文 167

2.连文对词义的兆示意义 168

“巧”有虚伪义 168

“感”有悲伤义 169

“装象”之“象”不是样子 170

“配伍”之“伍”的理据 170

“穷”有忧愁义 171

“荡”有空无义 171

“引”有退却义 172

“荒唐”的理据 172

“张致”的理据 173

3.连文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174

不能仅据位置上的相连就断定同义 174

“苦饥”非同义连文 174

同一连文可能有多种含义 174

“刑杀”有二义 174

连文还有同于何义的问题 176

“礼貌”并非同于貌义 176

“罪罟”并非同于罗网义 177

(七)对文求义法 177

1.对文求义法概说 177

什么是对文 177

“对酒当歌”的含义 178

2.对文的类型及其利用 178

句内对文和句外对文 178

“望白署空”的含义179“转弯抹角”之“抹”为转义 179

“不择细流”之“择”为拒绝义 181

“笃于时”之“笃”为限制义 181

“取予”和“耻辱”的理解 182

同义对文、类义对文和反义对文 183

“身体力行”的“体”也是行义 183

“脩太常”正解 183

“事之候”的理解 184

“图画省识春风面”之“省”为不义 184

“委身曲附”正解 185

“实事求是”的原义185“消昏攸睹”应为“消昏假暏” 186

钱大昕对“顽夫廉”的误解 186

“浧儒”义为刚柔 187

3.对文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188

“顺之和起”之“和”非“利”字之误 188

“常年”、“常日”非往年、往日 188

“埃土”之“埃”非“晞”之借字 188

“金鼓以声气”的理解 189

“系累”、“勉强”并无衍文 190

“而征一国”之“而”不可读为“能” 190

“以”无“益”的意思 190

“曾是”有始知义 190

“绝甘分少之“绝”无分义 190

“落花生芳春”之“落”为孤独义 191

“落霞”的理解 191

“负”有拥有和欠缺二义 192

(八)文例求义法 192

1.文例求义法概说 192

前人对“文例”一词的使用情况 192

文例的分类 194

怎样获取文例 195

2.文例在训诂中的运用 195

个体词语文例 195

“求若所欲”的“若”该怎样理解 195

“觳觫若”不能连读 195

“妇故送新衣与”连读不合《世说》文例 196

通行文例 197

“击鸣鼓”有三种可能的理解 197

句式文例 199

“血如豆比五六枚”正解 199

“次当行”正解 200

段落文例 202

“是臣说之行也”解析 203

“是”有但、只义 204

3.文例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204

“余”作“而”用说不能成立 204

“捷于肌肤”解析 205

“无害”有无比、优秀义 206

“害”为“介”之假借 209

(九)异文求义法 211

1.据正订误 211

“做露”为“故露”之误 211

“其州”为“廿卅”之误 212

“藥”为“欒”之误 212

“社”为“祖”之误 212

“都”误作“部”、“郡” 212

“紬”误作“续” 212

“狐死正丘首”的讹误 213

“望洋”不是联绵词 213

2.据熟知生 215

“遭”有恰巧义 215

“民以食为天”的“天”是什么意思 215

“忧”有爱义 216

“约”有因循、依照义 217

“讵”有不、无义 217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的理解 218

3.据显知隐 219

“发露”指解开衣服露出肉体 219

“而有志焉”之“志”非志愿 220

“索我于枯鱼之肆”之“索”不是穿在绳索上 220

“翳桑”究竟该怎样理解 220

“奖率”有勉励、率领二义 221

“直接去上”的含义 222

4.异文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223

“其”有为义说不能成立 223

“绩”非误字 223

“势不可入”和“议不可对”的理解 224

“慈母”非“慈父”之误 225

“志远”非“志事”之误 225

“以修身自名”原文可通 225

“积行拟衰”之“行”非“穀”之误 225

(十)义理求义法 226

1.义理求义法概说 226

“语境”的概念 226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 226

2.单一语境中求义 227

“郁栖”就是粪堆 227

“茹毛饮血”之“毛”不是草木 227

3.多重语境中求义 228

“筛”有热酒义 228

“浇愁”之“浇”不是浇洒 229

“偏讳”正解 230

“卒乘”之“乘”不是战车 232

“必以情”的理解 233

“产难”为分娩说站不住 235

4.义理求义法应注意的问题 235

“子姓”指子女 236

“端正”、“端严”有漂亮义 236

“多历年所”之“所”为语气助词 236

“念”的诵读义出现于南北朝 238

“欲为《论》,念张文”的理解 239

“海曲”不是海湾 239

(十一)名字求义法 240

1.名字求义法概说 240

名之字何以叫字 240

同义关系的名字 240

关涉关系的名字 240

反义关系的名字 240

前人用名字考求词义 241

2.名字资料可以弥补文献例证的不足 241

“身”在春秋时期已有“我”义 241

“奊”即歪斜之斜的本字 242

“豰有小豚义 242

“为”有猕猴义 242

“浸”有暗昧义 243

“釁寿”为同义连文 243

“且”有男根义 243

“?”即“施”之分别文 245

女媭为神话传说中人物 246

3.名字资料有助于说明词义的由来 246

“由”有行走义 246

“繇、道、术、徒(途)”引申轨迹相同 247

“?”是“繇”的后出分别文 247

“首施”为首尾解证 247

4.名字求义法的缺陷 249

名字的意义关系存在多种可能性 249

名耕字牛是牛耕的反映吗 250

孔子名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250

“元叉”还是“元义” 252

“荆勋”指伍子胥 254

(十二)文化求义法 256

1.文化求义法概说 256

文化词语在词汇中占多数 256

“膑脚”内涵的历史变化 257

“徐趋”不是慢慢向前跑 258

2.“第一部”与唐代音乐制度 259

“第一部”为第一流说行不通 259

唐代对宫廷演员有定级制度 260

“第一部”指第一级 261

3.“社鼠”与古代祭祀礼俗 262

“社鼠”不是社庙中的老鼠 262

社的古文何以从木 263

禁字何以从林 264

社主的内涵 264

社鼠是藏身于社主之树的老鼠 265

4.“长鬛”、“狐疑”与古代民俗观念 265

“长鬛”还是“长儠” 265

古以长须为美 266

狐性多疑是中外皆有的民俗观念 267

“狐疑”、“嫌疑”不是联绵词 268

后记 26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