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泓等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61708068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
《普通化学》目录
标签:编著 化学

绪论 1

第一章 溶液 胶体 3

1-1 溶液 3

1-1-1 分散系的基本概念 溶液 3

1-1-2 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3

1-1-3 过饱和溶液 重结晶 4

1-1-4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 5

1-1-5 分配定律与萃取 5

1-2 溶液的浓度 5

1-2-1 重量百分浓度与P.P.M 5

1-2-2 摩尔分数浓度 6

1-2-3 重量摩尔浓度 体积摩尔浓度 6

1-2-4 浓度的有关计算 6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7

1-3-1 水的相图 水的蒸气压 7

1-3-2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8

1-3-3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9

1-3-4 溶液的渗透压 10

1-4 胶体 11

1-4-1 溶胶的制备 11

1-4-2 胶体溶液的特性 11

1-4-3 胶团的结构 12

1-4-4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3

习题 14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和化学平衡 15

2-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5

2-1-1 热力学常用术语 15

2-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6

2-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 19

2-1-4 热化学 21

2-2 化学反应的方向 26

2-2-1 自发过程 26

2-2-2 熵与熵变 27

2-2-3 自由能与自由能变化 29

2-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31

2-3-1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31

2-3-2 平衡常数 32

2-3-3 平衡常数与自由能变化 39

2-3-4 化学平衡的移动 41

习题 46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50

3-1 化学反应速度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50

3-2 化学反应速度测定方法简介 52

3-3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52

3-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52

3-3-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56

3-3-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59

3-4 反应速度理论 59

3-4-1 分子碰撞理论 59

3-4-2 过渡状态理论 60

3-5 反应机理 61

习题 64

第四章 酸碱反应 67

4-1 酸碱的定义 67

4-2 酸碱反应的实质 68

4-3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及水溶液的pH值 69

4-3-1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及离子积常数K10 69

4-3-2 水溶液的pH值 70

4-4 酸碱的强弱 酸常数Ka和碱常数Kb 70

4-4-1 酸碱的强弱 70

4-4-2 酸常数Ka和碱常数Kb 71

4-4-3 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 71

4-4-4 水的拉平效应 72

4-5 影响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因素 72

4-5-1 温度的影响 72

4-5-2 同离子效应 72

4-6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73

4-6-1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73

4-5-3 盐效应 73

4-6-2 多元弱酸弱碱溶液 75

4-7 缓冲溶液 76

4-7-1 缓冲机制 76

4-7-2 缓冲溶液pH值计算 77

4-7-3 缓冲溶液的性质 79

4-8 酸碱理论的发 79

4-8-1 酸碱电子理论 79

习题 80

4-8-2 硬软酸碱(HSAB)规则 80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 82

5-1 沉淀溶解平衡 82

5-1-1 溶度积常数Kτp 82

5-1-2 溶度积规则 83

5-2 溶度积(Kεp)和溶解度(S) 84

5-2-1 由溶解度计算溶度积 84

5-3 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85

5-2-2 由溶度积计算溶解度 85

5-3-1 同离子效应 86

5-3-2 盐效应 86

5-3-3 溶解度与晶体大小 87

5-4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88

5-4-1 酸度对沉淀生成与溶解的影响 88

5-4-2 氧化还原反应对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影响 91

5-4-3 配合物的生成对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影响 92

5-5 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93

5-5-1 分步沉淀 93

5-5-2 沉淀转化 94

习题 96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98

6-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98

6-1-1 氧化数 98

6-1-2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99

6-1-3 常用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00

6-1-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01

6-2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105

6-2-1 原电池 105

6-2-2 电极电位 107

6-2-3 原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变化 110

6-2-4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112

6-3 电极相位的应用 116

6-3-1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16

6-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17

6-3-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 119

6-3-4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119

6-3-5 元素电位图 120

6-4 应用电化学 122

6-4-1 化学电源 122

6-4-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24

习题 126

7-1-1 氢原子光谱 130

7-1 氢原子光谱和能级的概念 130

第七章 原子结构 130

7-1-2 玻尔理论 131

7-2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波粒二象性 133

7-2-1 德布罗德预言 133

7-2-2 电子衍射实验 133

7-2-3 测不准原理 133

7-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34

7-3-1 波函数--原子轨道 134

7-3-3 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图像 136

7-3-4 四个量子数 139

7-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 141

7-4-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41

7-4-2 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143

7-4-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43

7-4-4 原子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148

习题 154

8-1-1 八电子规则及其局限 156

8-1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156

第八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56

8-1-2 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157

8-1-3 离子的特征 157

8-1-4 几种典型的离子晶体 159

8-1-5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163

8-1-6 离子晶体的性质 166

8-2 共价键理论和共价化合物 169

8-2-1 价键理论(VB法) 169

8-2-2 轨道杂化理论 176

8-2-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法) 183

8-2-4 分子轨道理论(MO法)简介 186

8-2-5 分子间的力和氢键 191

8-2-6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198

8-3 金属链和金属晶体 200

8-3-1 金属键理论 200

8-3-2 金属晶体 203

习题 205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 207

9-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07

9-1-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与组成 207

9-1-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210

9-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11

9-2-1 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与异构现象 211

9-2-2 配位化合物的磁性 213

9-2-3 价键理论 214

9-2-4 晶体场理论 217

9-3 配位离解平衡 223

9-3-1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223

9-3-2 稳定常数的应用 224

9-3-3 配离子的生成与破坏 227

9-4 螯合物 229

9-5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230

习题 231

10-1-1 关于氢和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34

第十章 s区和ds区元素 234

10-1 氢和氢化物 234

10-1-2 氢的特性和理想能源 235

10-1-3 氢化物 236

10-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239

10-2-1 概述 239

10-2-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240

10-2-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制备和用途 242

10-2-4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主要化合物 244

10-2-5 水的软化 248

10-2-6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主要离子的鉴定反应 250

10-3 ds区元素 251

10-3-1 IB族元素 252

10-3-2 IIB族元素 257

习题 262

第十一章 p区元素 264

11-1 p区元素通论 264

11-1-5 氢化物 265

11-1-4 p区非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 265

11-1-1 价层电子构型及氧化态 265

11-1-3 单质的晶体结构 265

11-1-2 键型及配位体 265

11-1-6 无机含氧酸的强度--Pauling规则 268

11-1-7 p区半导体元素 268

11-2 卤族元素 269

11-2-1 概述 269

11-2-2 卤素单质 270

11-2-3 卤化氢和氢卤酸 271

11-2-4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272

11-3 氧和硫 274

11-3-1 概述 274

11-3-2 氧、过氧化氢 274

11-3-3 硫及其化合物 276

11-4-2 氮及其化合物 281

11-4-1 概述 281

11-4 氮族元素 281

11-4-3 磷及其化合物 285

11-4-4 砷、锑、铋的化合物 289

11-5 硼、碳、硅 290

11-5-1 概述 290

11-5-2 化合物 291

11-6 铝、锡、铅 296

11-6-1 单质 296

11-6-2 铝、锡、铅的化合物 297

11-7 稀有气体 299

11-7-1 概述 299

11-7-2 氙的化学 300

11-7-3 氙化合物的结构 303

习题 304

第十二章 过渡元素--d区和f区元素 307

12-1 过渡元素的通性 307

12-1-2 金属的活泼性 308

12-1-1 单质的物理性质 308

12-1-3 可变的氧化态 310

12-1-4 离子的颜色 310

12-1-5 配合性 311

12-2 钒 312

12-2-1 五氧化二钒 312

12-2-2 钒酸的缩合 312

12-3 铬副族 312

12-3-1 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12

12-3-2 铬的化合物 313

12-3-3 钼和钨的重要化合物 317

12-4 锰及其化合物 318

12-4-1 锰单质 318

12-4-2 锰的重要化合物 319

12-4-3 锰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e与氧化态图 321

12-5 铁、钴、镍及其化合物 321

12-5-1 铁、钴、镍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322

12-5-2 铁、钴、镍的盐类 323

12-5-3 铁、钴、镍的配合物 326

12-5-4 Fe3+、Co2+、Ni2+、Cr3+、Mn2+、Al3+的分离和鉴定 328

12-6 f分区元素概述 329

12-6-1 镧系元素的电子构型与氧化态 329

12-6-2 镧系收缩 330

12-6-3 离子的颜色 331

12-6-4- 稀土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331

习题 332

第十三章 有机化合物简介 335

13-1 有机物的特征 335

13-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 336

13-2-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337

13-2-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38

13-3 重要有机化学反应 338

13-3-1 氧化反应 338

13-3-2 取代反应 340

13-3-3 加成反应 341

13-3-4 消去反应 343

13-3-5 聚合反应 344

13-4 高分子和天然有机物 344

13-4-1 高分子化合物性质和固体结构 344

13-4-2 高分子和公害 346

13-4-3 天然有机物 346

附录一 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 349

附录三 水在不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 350

附录二 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350

附录四 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351

附录五 一些弱酸和弱碱的Ka和Kb 356

附录六 软硬酸碱分类 356

附录七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357

附录八 标准电极电位表 358

附录九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91--298K) 362

元素周期表 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