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近代色谱分析
近代色谱分析

近代色谱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若农,顾峻岭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8018732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
《近代色谱分析》目录

第一节 色谱的历史 1

1.1.1 色谱方法的问世 1

1.1.2 色谱的发展简史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节 色谱分析法在国民经济和科研中的地位 2

1.2.1 色谱分析法在国民经济和科研中的作用 2

1.2.2 色谱分析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第三节 色谱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和配合 3

1.3.1 色谱分析法的特点和优点 3

1.3.2 色谱分析法和其他方法的配合 4

第四节 色谱分析和色谱仪的定义与分类 4

1.4.1 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对色谱分析分类 5

第五节 现代色谱分析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6

1.4.2 按使用领域不同对色谱仪分类 6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9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 9

2.1.1 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 9

2.1.2 气相色谱仪主要部件的结构和性能 11

2.1.3 气相色谱仪的生产厂家 23

第二节 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25

2.2.1 色谱分离的本质 25

2.2.2 色谱分离的塔板理论 27

2.2.3 气相色谱中常用的术语和参数 27

2.2.4 气相色谱的束率理论 33

第三节 气-液色谱用载体和固定液 38

2.3.1 气-液色谱载 38

参考文献 38

2.3.2 载体的种类 39

参考文献 42

2.3.2 气-液色谱用固定液 42

参考文献 56

第四节 气相色谱条件选择 56

2.4.1 气相色谱条 56

2.4.2 色谱柱材料、柱形和柱径 56

2.4.3 载气种类和流速 57

2.4.4 柱漫的选择及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59

2.4.5 检测器和气化室温度的选择及对分析结果的曩响 60

参考文献 61

第五节 气-固色谱法 61

2.5.1 气-固色谱法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61

2.5.2 气-固色谱用固定相 63

参考文献 73

第六节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73

2.6.1 气相色谱的定性分析 73

2.6.2 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 77

参考文献 83

第三章 毛细管气相色谱 84

第一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发展 84

3.1.1 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发展历史 84

3.1.2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类型 85

第二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与填充柱气相色谱的比较 86

3.2.1 比渗透率 86

3.2.2 毛细管柱与一般填充柱性能的比较 87

3.2.3 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填充柱气相色谱仪的比较 88

3.2.4 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的进样系统 90

8.8.1 仪器 95

3.2.5 范氏方程和高雷方程的比较 95

3.3.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材料 96

第三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96

3.3.3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预处理 98

3.3.2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拉制 98

3.3.4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涂渍 105

3.3.5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交联 108

第四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评价 110

3.4.1 评价色谱柱的指标和测试物 110

3.4.2 评价色谱柱的柱效 111

第五节 大内径厚液膜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112

3.5.1 大内径毛细管柱的特点 112

3.5.2 大内径毛细管柱的主要柱参数 112

参考文献 113

第四章 裂解气相色谱 114

第一节 裂解气相色谱的发展原理及特点 114

4.1.1 裂解气相色谱的发展过程 114

4.1.2 裂解气相色谱的特点和局限性 115

4.1.3 裂解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16

第二节 裂解气相色谱的裂解器 117

4.2.1 裂解气相色谱对裂解器的要求 118

4.2.2 裂解气相色谱裂解器的分类 118

4.2.3 常用的裂解气相色谱裂解器 119

第三节 裂解气相色谱在兵器科学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24

4.3.1 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聚合物梯度折射材料 124

4.3.2 用裂解气相色谱方法研究发射药的势分解 128

参考文献 129

第五章 顶空气相色谱法 130

第一节 顶空气相色谱法的概念和类别 130

5.1.1 顶空气相色谱的概念 130

5.1.2 顶空气相色谱的类别和特点 130

5.2.2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中的校正因子 132

5.2.1 顶空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第二节 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132

5.3.2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的装置 134

5.3.1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的装置 134

第三节 顶空气相色谱的装置 134

第四节 顶空气相色谱的应用 135

5.4.1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体液中的苯类化合物 135

5.33 固相萃取和膜渗透蓄取与顶空气相色谱结合的方法 135

5.4.2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血样中的酒精 136

5.4.3 用动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饮用水中的有机物 137

5.4.4 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固体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138

参考文献 138

6.1.1高液相色谱的出现 139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9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 139

6.1.1 高效液相色谱的出现 139

6.1.3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比较 140

6.1.2 高效液相色谱和古典液相色谱的比较 140

6.1.3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较 140

6.1.2 高效液相色谱和古典液相色谱的比较 140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141

6.2.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程 141

6.2.2 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 141

6.2.3 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 141

第二节 高液相色谱仪 141

6.2.3 流动相贮罐 142

6.2.4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泵 143

6.2.5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梯度洗脱 146

6.2.6 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 148

第三节 高效注相色谱法的各种模式 154

6.3.1 液相色说粉类 154

6.3.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154

6.3.3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 158

6.3.4 离子交换色谱 163

6.3.5 离子色谱 166

6.3.6 离子对色谱 169

6.3.7 体积排阻色谱 172

6.3.8 疏水作用色谱 174

6.3.9 胶束液相色谱 177

6.4.1 总论 179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 179

6.4.2 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的基质 180

6.4.3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182

6.3.4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填充 188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 188

6.5.1 总论 188

6.5.2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溶的物理性质 189

6.5.3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溶的极性 191

6.5.4 混合溶 192

6.5.5 溶的选择性和溶剂的分类 193

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选择 193

6.6.1 色谱模式的选择 193

6.6.2 色谱条年的选择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七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199

第一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发生和发展 199

7.7.1 概述 199

7.1.2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发生和发展 200

7.1.3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一般流程 200

第二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原理和仪器结构 201

7.2.1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原理 201

7.2.23 SFC仪器的结构 201

7.3.1 超临界流体色谱填充柱 202

第三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色谱柱 202

7.2.3 SFC仪器的性能 202

7.3.2 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柱 203

7.4.1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流动相 204

第四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流动相和改性剂 204

7.4.2 SFC超临界流体的改性剂 207

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应用 208

7.5.1 填充柱和毛细管柱SFC的应用 208

7.5.2 SFC的应用的举例 210

第六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 210

7.6.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概念 210

7.6.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设备 210

7.6.3 SFE在火炸药中的用例 211

7.6.4 SFE在火炸药中的应用的问题 213

参考文献 214

第八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 215

8.1.1 电泳及电泳法 215

第一节 概述 215

8.1.2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发展 216

8.1.3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18

第二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理论 219

8.2.1 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19

8.2.2 电渗现象和电渗流 220

8.2.3 淌度 228

8.2.4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析参数 229

8.2.5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区带展宽——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 233

第三节 毛细管电泳的仪器 245

8.3.1 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组成 248

8.3.2 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式 249

第四节 毛细管电泳的操作模式 251

8.4.2 胶束电动色谱 252

8.4.1 毛细管区带电泳 252

8.4.3 毛细管凝胶电泳 263

8.4.4 毛细管等电聚焦 265

8.4.5 毛细管等速电泳 267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268

8.5.1 缓冲溶液的选择 268

8.5.2 进样量和进样方式 273

8.5.3 工作电压 273

8.5.4 缓冲溶液添加剂 274

第六节 毛细管涂层 280

8.6.1 毛细管内壁涂层的种类 280

8.6.2 涂层毛细管柱的性能 281

第七节 毛细管电泳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兵器科学中的应用 282

8.7.1 氨基酸的分析 282

8.7.2 蛋白质的肽图 283

8.7.3 核酸成分分析、核酸片段分析太DNA排序 285

8.7.4 临床医学和药物分析 286

8.7.5 手性化合物分离 287

8.7.6 无机及有机物分析 291

8.7.7 离子价态及离子存在形态的分析 292

8.7.8 毛细管电泳在火炸药分析中的应用 294

第八节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新进展 295

8.8.2 联用技术 297

8.8.3 新的毛细管电泳技术 297

8.8.4 新型分离材料——杯坏芳烃 300

参考文献 302

第九章 毛细管电色谱 303

第一节 概述 303

9.1.1 毛细管电色谱的发展 303

9.1.2 毛细管电色谱的类型 304

第二节 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原理 308

9.2.1 分离机理 308

9.1.3 毛细管电色谱的特点 308

9.2.2 分离效率 311

第三节 毛细管电色谱实验条件的选择 311

9.3.1 操作电压 311

9.3.2 缓冲溶液PH值 312

9.3.3 背景电解质浓度 312

9.3.4 有机溶剂 312

9.3.5 采用分步梯度洗脱 313

第四节 毛细管电色谱柱 314

9.4.1 拉制法 314

9.4.2 填充法 314

9.4.3 填充毛细管柱塞子的制备 314

9.5.1 多环芳烃及药物中间体的分离分析 315

第五节 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 315

9.5.2 手性分离 316

9.5.3 样品富集和预浓缩 317

9.5.4 毛细管电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317

参考文献 319

第十章 激光色谱 320

第一节 概述 320

10.1.1 光色谱 320

10.1.2 激光搏集 320

第二节 激光色谱的原理 321

10.2.1 基本原理 321

10.2.2 影响激光色谱分离的因素 323

102.3 激光色谱的分离效果 323

第三节 激光色谱的特点 323

参考文献 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