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微生物药品化学与分析
微生物药品化学与分析

微生物药品化学与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觉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1210069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
《微生物药品化学与分析》目录

上篇 微生物药品化学 1

第一章 微生物药品化学概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药品的由来 1

一、微生物药品的定义 1

二、微生物药品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 1

三、医用微生物药品应具备的条件 2

第二节 微生物药品的分类 3

一、抗生素的分类 3

二、维生素类药物 6

三、氨基酸类药物 6

四、核苷酸类药物 7

五、酶与辅酶类药物 7

一、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微生物药品的生产能力 8

第三节 微生物药品的研究趋向 8

六、激素类药物 8

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设计新抗生素 9

三、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10

第二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2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和特征 12

一、分类 12

二、命名法 14

三、物理性质 15

四、化学性质 16

第二节 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17

一、溶解度 17

二、抗菌活性 18

四、稳定性 19

三、吸湿性 19

六、降解反应 20

五、酸碱性 20

七、青霉素化学结构的改造 23

八、聚合反应 26

九、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27

第三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27

一、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27

二、头孢菌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31

三、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37

第四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42

一、影响细胞壁生成的抗生素 42

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45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与特性 48

第三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8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50

一、链霉素的理化性质 50

二、卡那霉素的理化性质 56

三、庆大霉素的理化性质 58

四、巴龙霉素的理化性质 58

五、新霉素的理化性质 59

六、春雷霉素的理化性质 60

七、青紫霉素的理化性质 60

八、妥布拉霉素、威他霉素等 61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62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类型与特性 62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 63

二、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63

四、几种主要的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6

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68

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69

二、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过程的抗生素 71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延长过程的抗生素 71

第四章 四环类抗生素 72

第一节 四环类抗生素的结构和特性 72

第二节 四环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72

一、物理性质 72

二、化学性质和降解反应 74

第三节 四环类抗生素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78

一、四环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 78

第四节 四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79

二、临床应用的四环类抗生素活性及作用特点 79

第五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81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和特性 81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84

一、红霉素的理化性质 84

二、柱晶白霉素的理化性质 87

三、麦迪霉素的理化性质 88

四、螺旋霉素的理化性质 89

五、交沙霉素的理化性质 89

六、蔷薇霉素的理化性质 90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90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93

一、短杆菌肽 94

第一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分类和特征 94

第六章 多肽类抗生素 94

二、短杆菌素 95

三、放线菌素 95

四、缬氨霉素 96

第二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96

一、多粘菌素的理化性质 96

二、杆菌肽的理化性质 98

三、万古霉素的理化性质 99

四、卷须霉素的理化性质 99

五、紫霉素的理化性质 100

六、放线菌素的理化性质 101

七、博莱霉素的理化性质 102

八、结核放线菌素N的理化性质 103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 104

第四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05

一、影响细菌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 105

二、抑制DNA模功能或肽多糖合成的抗生素 106

三、抑制DNA合成的抗生素 107

第七章 多烯类和非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108

第一节 多烯类抗生素的特性 108

第二节 多烯类抗生素的结构和性质 109

一、两性霉素B的理化性质 109

二、制霉菌素的理化性质 110

三、曲古霉素的理化性质 110

四、克念菌素的理化性质 112

五、球红霉素的理化性质 112

第三节 两性霉素B的构效关系 113

第四节 多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13

第一节 林可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114

第八章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14

第二节 林可霉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115

一、糖分子部分的化学改造 115

二、脯氨酸部分的化学改造 116

第三节 半合成林可霉素 116

第四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18

第九章 环桥类抗生素 119

第一节 环桥类抗生素的结构与特性 119

第二节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121

第三节 几类主要的半合成利福霉素 122

一、利福平 122

二、芳核的改造 122

一、脂肪链环桥的改造 122

二、利福定 123

三、利福喷丁 123

四、螺哌啶利福霉素 123

第四节 环桥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24

第十章 蒽环类抗生素 125

第一节 蒽环类抗生素的结构与特性 125

第二节 蒽环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125

一、柔红霉素的理化性质 125

二、阿霉素的理化性质 125

三、洋红霉素 126

四、正定霉素 126

五、阿克拉霉素 126

第三节 蒽环类抗生素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 127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 128

第四节 蒽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28

二、蒽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129

第十一章 维生素 131

第一节 维生素的作用及分类 131

第二节 维生素B2 131

一、物理性质 132

二、化学性质 132

第三节 维生素B12 134

一、物理性质 135

二、化学性质 135

第四节 维生素C 137

一、物理性质 139

二、化学性质 139

第二节 氨基酸的通性 144

一、物理性质 144

第十二章 氨基酸类药物 144

第一节 氨基酸类药物的结构和特性 144

二、化学性质 145

第三节 药用氨基酸 146

一、物理性质 146

二、化学性质 146

第四节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148

一、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及衍生物 148

二、治疗消化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148

三、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及其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149

四、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149

五、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149

一、三磷酸腺苷 150

第二节 三磷酸腺苷 150

第十三章 核苷酸 150

第一节 核苷酸和核酸 150

二、三磷酸腺苷二钠 151

第三节 肌苷(次黄嘌呤核苷) 151

一、物理性质 151

二、用途 151

第十四章 微生物酶 152

第一节 辅酶A 152

一、组成(结构)、性质 152

二、生产工艺 152

第四节 天冬酰胺酶 153

二、生产工艺 153

一、组成(结构)、性质 153

第三节 双链酶 153

第二节 溶栓酶(链激酶) 153

第十五章 激素 154

第一节 醋酸可的松 154

第二节 氢化可的松 155

第三节 醋酸泼泥松 156

下篇 微生物药品分析 158

第一章 微生物药品分析概论 158

第一节 抗生素等微生物药品的发展 158

第二节 微生物药品分析的任务 159

第三节 微生物药品分析的内容 160

第四节 微生物药品分析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61

第二章 药典检测项目介绍 162

第一节 药典发展概况 162

二、英国药典及英国副药典 163

一、美国药典及美国国家处方集 163

第二节 国外药典简介 163

三、日本药局方及日本药局方解说书 164

四、国际药典 165

五、欧洲药典 165

六、苏联药典 165

第三章 抗生素药品效价的微生物检定 166

第一节 微生物效价检定概述 166

一、微生物效价检定法 166

二、抗生素标准效价单位 166

第二节 管碟法 169

一、基本原理 169

二、效价测定计算 169

三、影响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管碟法)的因素 175

四、效价检定方法操作技术 176

第三节 稀释法 179

第四节 微生物检定—比浊法 180

一、基本原理 180

二、影响因素 181

三、操作技术 182

四、微生物比浊法效价检定方法 182

第四章 容量法的应用 186

第一节 酸碱滴定法 186

一、青霉素含量测定 186

二、乙氧萘青霉素含量测定 187

第二节 碘量法 188

一、测定原理 188

二、操作方法 188

三、青霉素效价的测定 190

二、标准曲线的绘制 190

第五章 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90

一、原理 190

第一节 旋光法 190

第二节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91

一、可见光比色分析 194

二、紫外光谱定量分析 195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 197

一、定性分析 197

二、定量分析 200

第六章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201

第一节 基本原理 201

一、吸收色谱 201

一、柱色谱法 202

第二节 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202

三、离子交换 202

二、分配色谱 202

二、纸谱法 203

三、薄层色谱法 203

四、在微生物药品分析中的应用 211

第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214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214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15

第八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析 221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21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 222

一、纸层析 222

二、紫外 222

二、碘量法 223

一、旋光法 223

三、旋光性 223

第三节 含量测定 223

四、红外光谱 223

三、化学比色法 225

四、分光光度法 227

五、薄层扫描法 229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 230

第四节 杂质检查 233

参考文献 236

第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 237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37

二、呈色反应 238

一、旋光性 238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 238

三、纸层析 240

四、薄层层析 241

五、红外光谱 242

第三节 含量测定 242

一、化学比色法 242

二、分光光度法 246

三、旋光分析法 249

四、碘量法 249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 250

第四节 杂质检查 251

参考文献 251

第一节 四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53

第十章 四环类抗生素分析 253

第二节 四环类抗生素的鉴别 255

一、旋光性 255

二、紫外光谱 255

三、荧光反应 255

四、纸层析 255

五、薄层色谱 256

第三节 含量测定 257

一、荧光法 257

二、比色法 259

三、分光光度法 263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264

五、一阶导数光谱法 264

第四节 杂质检查 266

参考文献 267

第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析 268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68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鉴别 268

一、组元数归类 268

二、旋光性 268

三、呈色反应 268

四、纸层析 269

五、薄层色谱法 270

六、紫外吸收光谱鉴别法 271

七、红外光谱 272

第三节 效价测定 272

一、化学比色法 272

二、旋光法 274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275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276

参考文献 277

第十二章 多烯类抗生素和非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分析 279

第一节 多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79

第二节 多烯类抗生素的鉴别 279

一、结构中共轭双键呈色反应 279

二、纸层析 279

三、薄层色谱法 280

四、紫外、红外光谱法 280

第三节 多烯类和非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化学效价测定 281

一、比色法 281

二、分光光度法 282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283

参考文献 284

第十三章 多肽类抗生素分析 285

第一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85

第二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鉴别 285

一、呈色反应 285

二、纸层析 287

三、薄层色谱 287

四、紫外、红外光谱 288

第三节 含量测定 289

一、杆菌肽的次溴酸钠-间苯三酚比色法 289

二、多粘菌素的双缩脲比色法 290

三、发酵液中多粘菌素的效价测定 290

四、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粘菌素B的含量 290

六、万古霉素的酚试剂比色法 291

五、卷曲霉素的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291

七、放线菌素的分光光度法 292

八、平阳霉素的荧光比色法 292

九、放线菌素D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92

参考文献 293

第十四章 蒽环类抗生素与醌类抗生素分析 294

第一节 蒽环类抗生素及醌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294

第二节 蒽环类抗生素及醌类抗生素的鉴别 294

一、呈色反应 294

二、纸层析 295

第三节 含量测定 296

二、正定霉素薄层目视比色分析法 296

一、正定霉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296

四、紫外光谱 296

三、薄层色谱 296

三、阿霉素盐酸盐的薄层-分光测定法 297

四、阿霉素盐酸盐的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法 298

五、光辉霉素发酵液的含量测定 298

六、丝裂霉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298

七、链黑霉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299

八、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的血浆中阿霉素和羟基阿霉素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十五章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分析 301

第一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结构特征 301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鉴别 301

一、呈色反应 301

二、纸色谱 301

二、比色法 302

一、旋光法 302

三、薄层色谱 302

第三节 含量测定 302

三、分光光度法 303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304

参考文献 305

第十六章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分析 306

第一节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结构特征 306

第二节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鉴别 306

一、呈色反应 306

二、纸色谱 307

三、薄层色谱 307

第三节 含量测定 308

一、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差示分光测定 308

四、紫外特征峰 308

二、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薄层-分光测定 309

三、利福平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310

参考文献 311

第十七章 其它类抗生素分析 312

第一节 新生霉素 312

一、新生霉素的结构特征 312

二、新生霉素的鉴别 312

三、新生霉素的含量测定 313

第二节 环丝氨酸 314

一、环丝氨酸的结构特征 314

二、环丝氨酸的鉴别 315

三、环丝氨酸的含量测定 315

二、赤霉素的理化特性 316

第三节 赤霉素 316

一、赤霉素的化学结构 316

三、含量测定 317

参考文献 319

第十八章 维生素 321

第一节 维生素B2 321

一、鉴别方法 321

二、含量测定 323

第二节 维生素B12 326

一、鉴别方法 327

二、含量测定 328

第三节 维生素C 334

一、鉴别方法 334

二、含量测定 336

参考文献 342

第十九章 氨基酸、核苷酸、微生物酶 344

第一节 氨基酸 344

一、L-赖氨酸的含量测定 344

二、L-天门冬氨酸及L-丙氨酸的含量测定 344

三、谷氨酸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344

四、L-脯氨酸的检验和含量测定 345

五、L-胱氨酸的含量测定 345

第二节 核苷酸、微生物酶的含量测定 345

一、核苷酸、核酸 345

二、三磷酸腺苷 347

三、肌苷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349

四、L-天门冬酰胺酶的活力测定 349

五、辅酶A的鉴别和活力测定 350

第一节 激素的结构特征 353

第二十章 激素类药物 353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显色反应 354

第二节 甾体激素药物的理化分析法 354

二、荧光分析法 357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 358

四、薄层色谱法 359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 361

参考文献 362

第二十一章 微生物药品质量标准与GMP 363

第一节 概述 363

第二节 我国现行各级药品质量标准 363

一、中国药典 363

二、部颁标准 363

第三节 微生物药品质量标准与GMP 364

三、地方标准 364

【附录】 365

一、酸溶液的配制 365

二、碱溶液的配制 365

三、专用缓冲液及普通缓冲液的配制 366

四、常用指示剂的配制及变色范围 368

五、常用溶剂性质 370

六、层析法预试抗生素化学成分 371

七、常用层析显色剂及使用 371

八、高效液相色谱的常用担体 375

九、抗生素质量分析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379

十、药典检测的常规方法 386

十一、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订的《英汉、汉英药品词汇》(1984版)中所收载的抗生素名词 3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