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古代精神现象学  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
中国古代精神现象学  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

中国古代精神现象学 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安仑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020709X
  • 页数:22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精神现象学 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目录

第一章 庄子思想:中国古代特殊形态的精神现象学 1

一、引言 1

二、人类的精神苦闷及其解脱 5

(一)生与死 6

(二)有情与无情 13

(三)入世与出世 19

三、精神现象与客观本质 25

(一)精神现象与社会本质 26

(二)精神现象与自然本质 30

(三)精神现象与人的本质 33

四、直观体验与理性把握 35

五、精神境界、道德力量、审美心理的净化与提升 41

(一)精神境界 42

(二)道德力量 45

(三)审美心理 48

六、精神主体论与精神本体论 49

第二章 庄子思想微观考察(上):《庄子·内篇》篇义论微 52

一、《逍遥游》释义 52

(一)有待 55

(二)无待 56

(三)无己、无名、无功 57

(四)无所可用,安所困苦 58

二、《齐物论》释义 60

(一)“吾丧我” 62

(二)人籁、地籁、天籁 63

(三)道枢、天钧、两行 64

(四)齐一以“明” 66

(五)相与为类,与彼无异 68

(七)和之以天倪 70

(六)大道不称 70

三、《养生主》释义 71

(一)生命与知识 72

(二)所好者道 73

(三)县解 74

四、《人间世》释义 75

(一)心斋 76

(二)无用之用 77

五、《德充符》释义 79

(一)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79

(二)形与情 80

六、《大宗师》释义 82

(一)真人与道 82

(二)死生 83

(三)道论 84

(四)坐忘 86

七、《应帝王》释义 87

(一)未始入于非人 88

(二)正而后行 89

(三)顺物自然 89

(四)明王之治 90

(五)至人 91

(六)无为 92

第三章 庄子思想微观考察(下):《庄子·外杂篇》篇义选论 94

一、《在宥》释义 94

(一)无为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95

(二)至道 97

二、《天地》释义 99

(一)德与道 99

(二)审美 100

三、《天道》释义 101

(一)宇宙的根本规律与朴素之美 102

(二)天乐的哲学概括与美学概括 103

(三)美与大 104

四、《天运》释义 105

(一)天运 105

(二)至乐与天乐之美及美感效应 107

(三)西施?美 109

五、《刻意》释义 110

(一)圣人 110

(二)真人 111

六、《秋水》释义 112

(一)万物一齐 112

(二)鱼之乐 115

(一)至乐无乐 116

七、《至乐》释义 116

(二)死生为昼夜 118

八、《知北游》释义 120

(一)贵 120

(二)大美不言 121

(三)无所不在 122

九、《庚桑楚》释义 123

(一)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 124

(二)卫生之经 125

(三)以无有为首 126

第四章 庄子的哲学思想 128

一、逍遥以游 130

(一)现实目的与逻辑起点 130

(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和与造物者游 133

(三)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136

(一)从自然事物的不齐一中求齐一 139

二、万物齐一 139

(二)从社会事物的不齐一中求齐一 142

(三)彼是方生 145

三、道 147

(一)自本自根 148

(二)体道 151

四、再论 154

(一)心斋与坐忘 155

(二)养生 158

(三)无为 160

第五章 庄子的美学思想 165

一、庄子的美论 168

(一)“大美不言”与“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168

(二)“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171

(三)“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175

(四)“人之所美”与“西施矉美” 178

二、庄子的美感论 181

(一)“惧”、“怠”、“惑” 181

(二)“至乐无乐” 188

(三)“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190

三、庄子的艺术创造论 193

(一)“技”、“神”、“道” 193

(二)“真“与“法天贵真” 198

(三)庄子精神现象学与庄子哲学对艺术创造的美学启示 200

第六章 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 202

一、庄子精神和文章与中国文人和文学 203

二、庄子美学与中国艺术 217

(一)恬淡虚静,无名无功 218

(二)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20

(三)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2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