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喜烈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233145X
  • 页数:1529 页
图书介绍: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目录

第一篇 冠心病总论 3

一、冠状动脉的开口部位 3

第一节 动脉 3

第一章 冠状血管解剖学 3

第一篇 冠心病总论 3

一、冠状动脉的开口部位 3

第一节 动脉 3

第一章 冠状血管解剖学 3

第一篇 冠心病总论 3

第一章 冠状血管解剖学 3

第一篇 冠心病总论 3

第一章 冠状血管解剖学 3

二、左冠状动脉 4

二、左冠状动脉 4

三、右冠状动脉 6

三、右冠状动脉 6

四、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8

四、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8

五、冠状动脉的异常 9

五、冠状动脉的异常 9

六、心壁内动脉 11

六、心壁内动脉 11

七、一些特殊区域的动脉 12

七、一些特殊区域的动脉 12

一、心静脉系统的分支 16

第二节 静脉 16

第二节 静脉 16

一、心静脉系统的分支 16

二、心静脉的配布类型 18

二、心静脉的配布类型 18

三、心静脉瓣膜的配布 19

三、心静脉瓣膜的配布 19

四、心肌窦样管或称心肌窦间隙 20

四、心肌窦样管或称心肌窦间隙 20

第三节 心脏的血管吻合 20

第三节 心脏的血管吻合 20

第二章 冠状循环的生理及病理生理 24

第一节 冠状循环的生理 24

第二章 冠状循环的生理及病理生理 24

一、冠状循环的生理特点 24

一、冠状循环的生理特点 24

第一节 冠状循环的生理 24

第二章 冠状循环的生理及病理生理 24

第二章 冠状循环的生理及病理生理 24

二、冠状循环的调节 26

二、冠状循环的调节 26

一、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平衡 31

二、冠状动脉痉挛 31

第二节 冠状循环的病理生理 31

二、冠状动脉痉挛 31

一、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平衡 31

第二节 冠状循环的病理生理 31

四、心肌梗塞时的冠状侧支循环 35

三、冠心病时血管内皮损伤和冠状循环 35

四、心肌梗塞时的冠状侧支循环 35

三、冠心病时血管内皮损伤和冠状循环 35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38

第一节 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过程及其病理变化 38

一、初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38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38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38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38

第一节 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过程及其病理变化 38

一、初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38

一、脂质的作用 39

二、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9

第二节 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的主要发病因素 39

二、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9

第二节 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的主要发病因素 39

一、脂质的作用 39

二、内皮细胞的作用 41

二、内皮细胞的作用 41

四、平滑机细胞的作用 42

三、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 42

四、平滑机细胞的作用 42

三、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 42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和发病机理 43

一、对损伤的反应假说 43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和发病机理 43

一、对损伤的反应假说 43

二、单克隆假说 44

二、单克隆假说 44

三、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问题 45

三、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问题 45

第四章 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 48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48

一、心肌缺血的病因学 48

第四章 心肌缺血与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 48

第四章 心肌缺血与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 48

第四章 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 48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48

一、心肌缺血的病因学 48

二、心肌缺血时的代谢改变 50

二、心肌缺血时的代谢改变 50

三、心肌缺血向心肌坏死的发展——可逆向不可逆的转折 52

三、心肌缺血向心肌坏死的发展——可逆向不可逆的转折 52

四、心肌缺血时心功能的变化 53

四、心肌缺血时心功能的变化 53

五、心肌缺血时的形态变化 55

五、心肌缺血时的形态变化 55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 57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57

二、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57

二、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57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57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 57

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措施的实验探索 60

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措施的实验探索 60

二、冠心病人群监测 65

二、冠心病人群监测 65

一、冠心病患病率调查 65

第一节 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65

第五章 冠心病流行病学 65

第一节 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65

一、冠心病患病率调查 65

第五章 冠心病流行病学 65

第五章 冠心病流行病学 65

第五章 冠心病流行病学 65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66

一、地区分布 66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66

一、地区分布 66

二、时间分布 67

二、时间分布 67

三、人群分布 68

三、人群分布 68

一、高血压 71

第三节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71

第三节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71

一、高血压 71

二、血清胆固醇与膳食成分 73

二、血清胆固醇与膳食成分 73

三、吸烟 75

三、吸烟 75

四、饮酒 76

五、肥胖和超重 76

五、肥胖和超重 76

四、饮酒 76

六、缺乏体力劳动和活动 77

六、缺乏体力劳动和活动 77

七、糖尿病 78

七、糖尿病 78

八、钠盐和盐类 79

八、钠盐和盐类 79

九、软水和矿物质 80

九、软水和矿物质 80

十、行为模式 81

十、行为模式 81

十二、性别 82

十一、遗传因素 82

十一、遗传因素 82

十二、性别 82

十六、危险因素的联合 83

十四、白细胞数 83

十三、止血因素 83

十五、高尿酸血症 83

十三、止血因素 83

十四、白细胞数 83

十五、高尿酸血症 83

十六、危险因素的联合 83

第四节 京沪监测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变动情况 84

第四节 京沪监测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变动情况 84

第五节 预防措施 85

一、我国冠心病防治对策 85

第五节 预防措施 85

一、我国冠心病防治对策 85

二、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86

二、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86

第二篇 冠心病诊断学 93

第六章 冠心病的体检诊断 93

第一节 一般检查 93

第二节 血压与脉搏 93

第六章 冠心病的体检诊断 93

第二篇 冠心病诊断学 93

第一节 一般检查 93

第二节 血压与脉搏 93

第二篇 冠心病诊断学 93

第六章 冠心病的体检诊断 93

第二篇 冠心病诊断学 93

第六章 冠心病的体检诊断 93

第三节 心脏检查 94

第三节 心脏检查 94

第一节 心电产生的原理 96

第七章 冠心病的心电图学及心电向量图学 96

第七章 冠心病的心电图学及心电向量图学 96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 96

第七章 冠心病的心电图学及心电向量图学 96

第一节 心电产生的原理 96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 96

第七章 冠心病的心电图学及心电向量图学 96

第二节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点 101

一、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心肌坏死 101

二、心电向量的概念 101

第二节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点 101

一、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心肌坏死 101

二、心电向量的概念 101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103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103

三、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 104

三、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 104

第三节 动态心电图 138

一、动态心电图的仪器设备 138

第三节 动态心电图 138

一、动态心电图的仪器设备 138

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139

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139

第八章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142

三、冠状动脉对心脏各结构的血液供应 142

第八章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142

第一节 心脏的血液供应 142

一、冠状动脉在心脏的分布 142

二、冠状动脉的侧支吻合 142

三、冠状动脉对心脏各结构的血液供应 142

第八章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142

第八章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142

第一节 心脏的血液供应 142

一、冠状动脉在心脏的分布 142

二、冠状动脉的侧支吻合 142

四、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基础 143

第二节 超声检查心脏的方法 143

四、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基础 143

第二节 超声检查心脏的方法 143

一、M型超声心动图 143

一、M型超声心动图 143

二、二维型超声心动图 144

三、脉冲和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44

三、脉冲和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44

二、二维型超声心动图 144

五、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显像 145

四、超声心肌显像 145

五、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显像 145

四、超声心肌显像 145

一、左心室容量 146

六、血管内超声显像 146

一、左心室容量 146

第三节 心脏功能检查 146

六、血管内超声显像 146

第三节 心脏功能检查 146

二、左室收缩功能 148

二、左室收缩功能 148

三、左室舒张功能 152

三、左室舒张功能 152

四、心血管压力测定 153

四、心血管压力测定 153

五、左室重量测定 155

五、左室重量测定 155

六、右心功能测定 156

六、右心功能测定 156

第四节 心绞痛 157

二、超声诊断要点 157

一、病理生理 157

第四节 心绞痛 157

二、超声诊断要点 157

一、病理生理 157

三、负荷性超声心动图 158

三、负荷性超声心动图 158

第五节 心肌梗塞 160

一、病理生理 160

第五节 心肌梗塞 160

一、病理生理 160

二、超声诊断要点 161

二、超声诊断要点 161

三、超声对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163

一、室壁瘤 163

第六节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163

三、超声对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163

第六节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163

一、室壁瘤 163

二、假性室壁瘤 164

三、附壁血栓 164

三、附壁血栓 164

二、假性室壁瘤 164

一、冠心病超声诊断的要点 166

第七节 超声对冠心病诊断及其它应用的价值 166

四、室间隔穿孔 166

五、乳头肌断裂 166

七、右室梗塞 166

六、乳头肌功能不全 166

第七节 超声对冠心病诊断及其它应用的价值 166

一、冠心病超声诊断的要点 166

四、室间隔穿孔 166

五、乳头肌断裂 166

六、乳头肌功能不全 166

七、右室梗塞 166

二、冠心病的超声鉴别诊断 167

二、冠心病的超声鉴别诊断 167

三、超声在冠心病其它方面的应用价值 168

三、超声在冠心病其它方面的应用价值 168

第一节 心肌显像 171

第九章 冠心病核医学检查 171

一、心肌灌注显像 171

第九章 冠心病核医学检查 171

一、心肌灌注显像 171

第一节 心肌显像 171

第九章 冠心病核医学检查 171

第九章 冠心病核医学检查 171

二、急性心肌梗塞灶阳性显像 183

二、急性心肌梗塞灶阳性显像 183

三、心肌代谢显像 186

三、心肌代谢显像 186

第二节 心血池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 187

一、平衡法心血池平面显像 187

一、平衡法心血池平面显像 187

第二节 心血池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 187

二、平衡法心血池断层显像 194

二、平衡法心血池断层显像 194

三、首次通过法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室功能 195

三、首次通过法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室功能 195

四、心血池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196

四、心血池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196

第十章 运动心电图试验 200

第一节 运动的心血管反应 200

第十章 运动心电图试验 200

一、肌肉运动分类 200

第十章 运动心电图试验 200

一、肌肉运动分类 200

第一节 运动的心血管反应 200

第十章 运动心电图试验 200

二、等张运动的心血管反应 201

二、等张运动的心血管反应 201

第二节 运动试验分类、计量单位、评价指标 202

三、体育锻炼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02

一、运动试验分类 202

一、运动试验分类 202

第二节 运动试验分类、计量单位、评价指标 202

三、体育锻炼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02

二、运动计量单位 203

三、评价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可靠性的一些指标 203

二、运动计量单位 203

三、评价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可靠性的一些指标 203

一、马氏二级梯心电图运动试验 204

二、活动平板试验 204

第三节 常用的运动心电图试验 204

一、马氏二级梯心电图运动试验 204

二、活动平板试验 204

第三节 常用的运动心电图试验 204

三、踏车运动试验 205

三、踏车运动试验 205

第四节 分级运动试验 206

一、操作步骤 206

一、操作步骤 206

第四节 分级运动试验 206

二、监护导联系统 207

三、观察指标 207

二、监护导联系统 207

三、观察指标 207

四、运动终点、禁忌证 210

四、运动终点、禁忌证 210

第五节 运动心电图在冠心病的应用 210

第五节 运动心电图在冠心病的应用 210

一、对胸痛原因不明者的诊断价值 211

二、对完全无症状者的诊断价值 211

二、对完全无症状者的诊断价值 211

一、对胸痛原因不明者的诊断价值 211

四、对已确诊为冠心病者运动心电图的意义 212

三、Bayes原理 212

四、对已确诊为冠心病者运动心电图的意义 212

三、Bayes原理 212

五、急性心肌梗塞后运动试验 213

五、急性心肌梗塞后运动试验 213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217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症 217

第一节 概述 217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217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症 217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217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217

第一节 概述 217

一、冠状动脉解剖 219

第三节 冠状动脉解剖和变异 219

第三节 冠状动脉解剖和变异 219

一、冠状动脉解剖 219

二、冠状动脉和心脏各部分的供血关系 222

二、冠状动脉和心脏各部分的供血关系 222

三、冠状动脉变异 224

三、冠状动脉变异 224

一、放射性影像系统 226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必需设备 226

一、放射性影像系统 226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必需设备 226

二、心电和压力监护系统 227

二、心电和压力监护系统 227

三、造影剂注射系统和加压系统 229

三、造影剂注射系统和加压系统 229

四、急救设备 230

一、投影休位命名 230

第五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体位及选择 230

四、急救设备 230

一、投影休位命名 230

第五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体位及选择 230

三、冠脉造影常用的投影体位 232

二、冠状动脉投影 232

三、冠脉造影常用的投影体位 232

二、冠状动脉投影 232

第六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步骤和方法 236

第六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步骤和方法 236

一、冠状动脉造影器械和导管选择 236

一、冠状动脉造影器械和导管选择 236

二、冠脉造影的插管径路和穿刺技术 238

二、冠脉造影的插管径路和穿刺技术 238

三、冠状动脉造影的处理常规 240

三、冠状动脉造影的处理常规 240

四、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操作步骤 241

四、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操作步骤 241

第七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结果的分析及评价 244

一、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244

一、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244

第七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结果的分析及评价 244

二、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 246

二、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 246

三、冠状动脉痉挛及药物试验 248

三、冠状动脉痉挛及药物试验 248

四、冠脉造影结果判断错误的原因分析 251

四、冠脉造影结果判断错误的原因分析 251

五、左心室造影结果的分析 252

五、左心室造影结果的分析 252

第八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合并症及处理 254

第八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合并症及处理 254

第十二章 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 258

第十二章 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 258

一、历史回顾 258

第一节 总论 258

第十二章 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 258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258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258

第十二章 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 258

第一节 总论 258

一、历史回顾 258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 259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 259

一、漂浮导管的结构和应用 260

第二节 漂浮导管监测 260

一、漂浮导管的结构和应用 260

第二节 漂浮导管监测 260

二、漂浮导管的插入技术 262

二、漂浮导管的插入技术 262

三、压力图形的判断和结果记录 266

三、压力图形的判断和结果记录 266

四、心排血量测定 270

四、心排血量测定 270

一、动脉内导管的插入 272

第三节 动脉内压力监测 272

第三节 动脉内压力监测 272

一、动脉内导管的插入 272

二、动脉压力图形的识别 273

三、减少动脉压监测的并发症 273

三、减少动脉压监测的并发症 273

二、动脉压力图形的识别 273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274

一、监测指标 274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274

一、监测指标 274

二、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76

二、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76

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277

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277

第十三章 磁共振(MRI)和CT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3

第十三章 磁共振(MRI)和CT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3

第十三章 磁共振成像(MRI)和CT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3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MRI)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3

一、心脏和大血管MRI图像的特点 283

二、MRI诊断急性和慢性心肌梗塞的理论基础 283

二、MRI诊断急性和慢性心肌梗塞的理论基础 283

一、心脏和大血管MRI图像的特点 283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MRI)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3

第十三章 磁共振成像(MRI)和CT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3

三、急性心肌梗塞的MRI表现 284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合并症 284

三、急性心肌梗塞的MRI表现 284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合并症 284

六、缺血性心肌病局部功能改变 285

七、MRI对比剂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285

五、慢性或陈旧性心肌梗塞 285

六、缺血性心肌病局部功能改变 285

五、慢性或陈旧性心肌梗塞 285

七、MRI对比剂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285

八、展望 286

八、展望 286

第二节 CV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7

一、CT机的发展 287

一、CT机的发展 287

第二节 CV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287

二、超高速CV发现冠状动脉钙化 288

二、超高速CV发现冠状动脉钙化 288

四、CT的其他应用 290

三、显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移植血管 290

三、显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移植血管 290

四、CT的其他应用 290

第三篇 冠心病各论 295

绪言 295

第三篇 冠心病各论 295

绪言 295

第十四章 心绞痛 297

第一节 心绞痛征候群 297

一、心绞痛的定义 297

二、心绞痛的症状学 297

第三篇 冠心病各论 297

第十四章 心绞痛 297

第十四章 心绞痛 297

第一节 心绞痛征候群 297

一、心绞痛的定义 297

二、心绞痛的症状学 297

第十四章 心绞痛 297

第三篇 冠心病各论 297

三、心绞痛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98

三、心绞痛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9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29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299

五、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 300

五、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 300

一、临床表现 301

第二节 稳定性劳力心绞痛 301

一、临床表现 301

第二节 稳定性劳力心绞痛 301

三、体格检查 302

二、劳力性心绞痛的分级 302

三、体格检查 302

二、劳力性心绞痛的分级 302

四、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303

四、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303

六、运动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304

五、运动心电图 304

五、运动心电图 304

六、运动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304

七、运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 305

七、运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 305

八、潘生丁试验及其它药物负荷试验 306

九、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306

九、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306

八、潘生丁试验及其它药物负荷试验 306

十、稳定性劳力心绞痛的诊断 307

十、稳定性劳力心绞痛的诊断 307

十一、稳定性劳力心绞痛的治疗 308

十一、稳定性劳力心绞痛的治疗 308

十二、预后 312

十二、预后 312

第三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 314

一、定义和发病率 314

第三节 不稳定性心绞痛 314

一、定义和发病率 314

二、病理 315

二、病理 315

三、发病机制 316

三、发病机制 316

四、临床表现 317

四、临床表现 317

五、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318

六、其他实验室检查 318

五、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318

六、其他实验室检查 318

七、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 319

七、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 319

八、不稳定心绞痛的预后 321

八、不稳定心绞痛的预后 321

三、冠脉病变和发病机制 323

二、临床表现 323

一、定义 323

第四节 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 323

第四节 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 323

二、临床表现 323

一、定义 323

三、冠脉病变和发病机制 323

第五节 变异型心绞痛 325

一、定义和发病机制 325

四、治疗 325

四、治疗 325

五、预后 325

第五节 变异型心绞痛 325

一、定义和发病机制 325

五、预后 325

二、临床表现 326

二、临床表现 326

三、诊断 327

四、治疗 327

四、治疗 327

三、诊断 327

一、卧位心绞痛 328

第六节 卧位心绞痛及餐后心绞痛 328

一、卧位心绞痛 328

五、预后 328

五、预后 328

第六节 卧位心绞痛及餐后心绞痛 328

二、餐后心绞痛(休息) 330

二、餐后心绞痛(休息) 330

第十五章 急性心肌梗塞 331

第十五章 急性心肌梗塞 331

第十五章 急性心肌梗塞 331

第十五章 急性心肌梗塞 331

第一节 病理和发病机制 332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332

第一节 病理和发病机制 332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332

二、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 334

二、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 334

四、冠状动脉痉挛 336

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作用 336

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作用 336

四、冠状动脉痉挛 336

五、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337

五、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337

六、心肌梗塞的病理 338

六、心肌梗塞的病理 338

七、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梗塞 340

七、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梗塞 340

八、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 342

八、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 342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生理 346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生理 346

一、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 347

一、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 347

二、舒张功能的改变 348

二、舒张功能的改变 348

三、心室重构 349

三、心室重构 349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促发因素 350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50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促发因素 350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50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 352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 352

三、急性心肌梗塞的体格检查 353

三、急性心肌梗塞的体格检查 353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实验室诊断 356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实验室诊断 356

五、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363

五、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363

六、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66

六、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66

七、梗塞面积的评估 369

七、梗塞面积的评估 369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373

一、一般处理 373

一、一般处理 373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373

二、对症治疗 375

二、对症治疗 375

三、限制梗塞面积 376

三、限制梗塞面积 376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抗凝治疗 382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抗凝治疗 382

五、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的治疗 383

五、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的治疗 383

一、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394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症的诊疗 394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症的诊疗 394

一、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394

二、心肌梗塞延展 403

二、心肌梗塞延展 403

三、心肌梗塞伸展 405

三、心肌梗塞伸展 405

四、乳头肌功能不全和乳头肌断裂 406

四、乳头肌功能不全和乳头肌断裂 406

五、室间隔穿孔 407

五、室间隔穿孔 407

六、心室游离壁破裂 408

六、心室游离壁破裂 408

七、室壁瘤形成 409

七、室壁瘤形成 409

九、静脉血栓形成 410

九、静脉血栓形成 410

八、左室附壁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 410

八、左室附壁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 410

十、肺栓塞 411

十、肺栓塞 411

十一、梗塞后综合征 412

十一、梗塞后综合征 412

第六节 特殊类型心肌梗塞 415

一、右室梗塞 415

第六节 特殊类型心肌梗塞 415

一、右室梗塞 415

二、心房梗塞 418

二、心房梗塞 418

三、Q波和非Q波心肌梗塞 419

三、Q波和非Q波心肌梗塞 419

四、再梗塞 421

四、再梗塞 421

第七节 心肌梗塞的预后与二级预防 423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及远期预后 423

第七节 心肌梗塞的预后与二级预防 423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及远期预后 423

二、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 425

二、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 425

第十六章 其他类型冠心病 428

第一节 缺血性心肌病 428

一、临床表现 428

二、治疗 428

第十六章 其他类型冠心病 428

第十六章 其他类型冠心病 428

第一节 缺血性心肌病 428

一、临床表现 428

二、治疗 428

第十六章 其他类型冠心病 428

第二节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30

第二节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30

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定义与分型 430

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定义与分型 430

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431

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431

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432

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432

四、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 434

四、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 434

五、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 436

五、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 436

第三节 心肌顿抑与冬眠心肌 437

第三节 心肌顿抑与冬眠心肌 437

一、心肌顿抑 438

一、心肌顿抑 438

二、冬眠心肌 442

二、冬眠心肌 442

一、X综合征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445

二、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445

第四节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和X综合征 445

二、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445

一、X综合征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445

第四节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和X综合征 445

三、X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46

三、X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46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及其预防 448

一、猝死的定义和机制 448

一、猝死的定义和机制 448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及其预防 448

二、猝死的影响因素 449

二、猝死的影响因素 449

三、猝死的预防和治疗 450

三、猝死的预防和治疗 450

第六节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452

一、冠脉循环的先天性畸形 452

一、冠脉循环的先天性畸形 452

第六节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452

二、冠状动脉血管瘤 454

二、冠状动脉血管瘤 454

三、对冠状动脉循环的机械损伤 455

三、对冠状动脉循环的机械损伤 455

四、进行性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性闭塞性疾病 457

四、进行性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性闭塞性疾病 457

一、历史和现状 463

第一节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总介 463

第十七章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463

第一节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总介 463

第四篇 冠心病治疗学 463

第十七章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463

第十七章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463

第四篇 冠心病治疗学 463

第四篇 冠心病治疗学 463

第四篇 冠心病治疗学 463

第十七章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463

一、历史和现状 463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简介 465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简介 465

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评价 467

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评价 467

四、展望 469

第二节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469

第二节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469

四、展望 469

一、概述和历史回顾 470

一、概述和历史回顾 470

二、PTCA的作用机理 471

二、PTCA的作用机理 471

三、PTCA的设备要求 473

三、PTCA的设备要求 473

四、PTCA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75

四、PTCA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75

五、冠脉造影在PTCA中的作用 478

五、冠脉造影在PTCA中的作用 478

六、PTCA的器械和选择 480

六、PTCA的器械和选择 480

七、PTCA的步骤和方法 488

七、PTCA的步骤和方法 488

八、PTCA的疗效评定 494

八、PTCA的疗效评定 494

九、PTCA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496

九、PTCA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496

十、介绍几种复杂的PTCA 503

十、介绍几种复杂的PTCA 503

十一、PTCA术中的心肌保护 519

十一、PTCA术中的心肌保护 519

十二、PTCA术后再狭窄机理和防治研究 520

十二、PTCA术后再狭窄机理和防治研究 520

一、概述 527

第三节 冠心病的其他介入性治疗技术 527

第三节 冠心病的其他介入性治疗技术 527

一、概述 527

二、冠脉内支架术 529

二、冠脉内支架术 529

三、冠脉内膜旋切术 536

三、冠脉内膜旋切术 536

四、激光冠脉成形术 545

四、激光冠脉成形术 545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550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550

二、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51

一、溶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551

一、溶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551

二、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51

三、溶栓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554

三、溶栓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554

四、溶栓疗效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556

五、溶栓的效果和病人的临床预后的影响 556

五、溶栓的效果和病人的临床预后的影响 556

四、溶栓疗效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556

六、溶栓药物的副作用和溶栓疗法的局限性 558

六、溶栓药物的副作用和溶栓疗法的局限性 558

七、溶栓治疗的辅助或联合药物治疗 559

七、溶栓治疗的辅助或联合药物治疗 559

八、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时代PTCA的作用 561

八、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时代PTCA的作用 561

第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血脂调节药 564

第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血脂调节药 564

第一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564

一、β肾上腺素能受体 564

第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血脂调节药 564

第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血脂调节药 564

第一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564

一、β肾上腺素能受体 564

二、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药理学 565

二、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药理学 565

三、β阻滞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569

三、β阻滞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569

四、β阻滞剂在心血管病的应用 571

四、β阻滞剂在心血管病的应用 571

六、β阻滞剂和其它药物的交叉作用 575

五、不同β阻滞剂的选择 575

五、不同β阻滞剂的选择 575

六、β阻滞剂和其它药物的交叉作用 575

七、β阻滞剂的副作用 576

七、β阻滞剂的副作用 576

一、慢通道和Ca?对于心脏血管运动的控制 578

第二节 钙拮抗剂 578

第二节 钙拮抗剂 578

一、慢通道和Ca?对于心脏血管运动的控制 578

三、常用钙拮抗剂的心血管作用 579

三、常用钙拮抗剂的心血管作用 579

二、钙抗拮剂的分类 579

二、钙抗拮剂的分类 579

四、钙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 580

四、钙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 580

五、钙拮抗剂在冠心病的应用 581

五、钙拮抗剂在冠心病的应用 581

六、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 583

六、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 583

七、钙拮抗剂的抗心素心律失常作用 584

七、钙拮抗剂的抗心素心律失常作用 584

八、钙拮抗剂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及其它疾病 585

八、钙拮抗剂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及其它疾病 585

九、钙拮抗剂的副作用 586

十、药物相互作用 586

十、药物相互作用 586

九、钙拮抗剂的副作用 586

十一、其它钙拮抗剂 587

十一、其它钙拮抗剂 587

第三节 硝酸酯类药物 588

一、硝酸甘油 588

第三节 硝酸酯类药物 588

一、硝酸甘油 588

二、二硝酸山梨醇酯 592

二、二硝酸山梨醇酯 592

一、高脂血症 593

第四节 血脂调节药物 593

二、高脂蛋白血症 593

二、高脂蛋白血症 593

一、高脂血症 593

第四节 血脂调节药物 593

三、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 596

三、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 596

第一节 室性心律失常 600

第一节 室性心律失常 600

第十九章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600

一、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600

第十九章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600

一、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600

第十九章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600

第十九章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600

二、住院前室性心律失常 601

三、CCU期的室性心律失常 601

二、住院前室性心律失常 601

三、CCU期的室性心律失常 601

四、住院后期室性心律失常 604

四、住院后期室性心律失常 604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607

二、房性心动过速 607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607

一、房性期前收缩 607

一、房性期前收缩 607

二、房性心动过速 607

四、心房颤动 608

三、心房扑动 608

四、心房颤动 608

第三节 AMI期间的缓慢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 608

第三节 AMI期间的缓慢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 608

三、心房扑动 608

一、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 609

二、房室阻滞 609

二、房室阻滞 609

一、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 609

四、预防性临时起搏的适应症 611

三、室内传导阻滞 611

四、预防性临时起搏的适应症 611

三、室内传导阻滞 611

第四节 心室晚电位 612

第四节 心室晚电位 612

五、永久性起搏的适应症 612

五、永久性起搏的适应症 612

二、心室晚电位的记录原理和方法 613

一、心室晚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613

二、心室晚电位的记录原理和方法 613

一、心室晚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613

三、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 614

三、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 614

第二十章 冠心病外科 619

第一节 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619

一、历史 619

一、历史 619

第二十章 冠心病外科 619

第二十章 冠心病外科 619

第一节 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619

第二十章 冠心病外科 619

二、手术适应症 620

二、手术适应症 620

三、术前准备 622

三、术前准备 622

四、移植血管的选择 623

四、移植血管的选择 623

五、手术技术 625

五、手术技术 625

六、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630

六、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630

七、手术治疗效果 633

七、手术治疗效果 633

第二节 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635

一、室壁瘤的手术治疗 635

第二节 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635

一、室壁瘤的手术治疗 635

二、室间隔穿孔 637

二、室间隔穿孔 637

三、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638

三、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638

中文索引 644

中文索引 644

索引 644

中文索引 644

索引 644

中文索引 644

中英文索引 653

中英文索引 653

中英文索引 653

中英文索引 6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