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
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

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梦龙,蒲雪梅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22055613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化学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目录

第1章 分析化学计量单位和基本常数  1

1.1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及基本常数 1

表1-1 SI基本单位 1

表1-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1

表1-3 SI词头 2

表1-4 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3

表1-5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分组排布表 3

表1-6 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常数 6

1.2 化学元素的性质 6

表1-7 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电导率、热导率、密度、熔点和沸点 6

1.3 常用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 9

表1-8 常用酸、碱及盐溶液的活度系数(25℃) 9

1.4 化学试剂的分类、分级和规格 11

表1-9 化学试剂的分类 11

表1-10 一般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志 12

表1-11 一般化学试剂的国外标准简写代号 12

表1-12 特殊规格的化学试剂 13

1.5 常见物质的一般性质 13

表1-13 无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13

表1-14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29

表1-15 标准氨基酸的性质 38

1.6 压力单位间的换算 39

表1-16 压力单位间的换算 39

1.7 化学分析中酸碱滴定容器常用数据 39

表1-17 常用滴定管 39

表1-18 量器的容量允差/mL 40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实验常用数据 42

第2章 酸碱滴定法  42

表2-1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和离子积常数Kw值 42

表2-2 离子的活度系数(25℃) 44

表2-3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和介电常数 44

表2-4 水的体积和质量换算(供校准玻璃容量仪器体积用) 45

表2-5 水溶液中酸碱滴定的基准物 45

表2-6 无机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45

表2-7 有机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47

表2-8 无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49

表2-9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49

表2-10 酸在不同温度水溶液中的平衡常数 51

表2-11 不同酸度条件下HAc的d(HAc)和d(Ac-) 55

表2-12 水溶液酸碱滴定的指示剂及其变色的pH范围 55

表2-13 酸碱滴定中的混合指示剂 57

表2-14 强碱滴定弱酸的pH突跃范围 57

表2-15 强酸滴定弱碱的pH突跃范围 57

表2-16 常用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质子自递常数(pKs,25℃) 58

表2-17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 58

表2-18 非水体系中各种酸及指示剂的pKa 58

表2-19 非水介质中的滴定方法 59

第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表3-1 一些物质在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61

表3-2 一些物质在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66

表3-3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E?′) 67

表3-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剂 68

表3-5 预处理用的氧化剂 68

表3-6 预处理用的还原剂 69

表3-7 可用KMnO4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70

表3-8 可用碘量法测定的物质 73

表3-9 可用K2Cr2O7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76

表3-10 可用KBrO3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78

表3-11 可用Ce(SO4)2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79

表3-12 可用FeSO4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79

表3-13 可用NaAsO2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80

表3-14 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 81

第4章 络合滴定法 82

表4-1 金属-无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82

表4-2 金属-有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87

表4-3 EDTA的lgαY(H)值 93

表4-4 常用掩蔽剂 93

表4-5 掩蔽剂在络合滴定中的应用 97

表4-6 EDTA滴定时的掩蔽剂 101

表4-7 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阴离子 102

表4-8 EDTA滴定法测定阳离子 103

表4-9 常用金属指示剂 107

表4-10 金属指示剂的酸效应系数(lgαHIn) 108

表4-11 指示剂变色点pM终点值 109

表4-12 络合滴定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112

表4-13 pH标准缓冲溶液 113

第5章 重量分析及沉淀滴定法 115

表5-1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 115

表5-2 重量分析中常用的沉淀剂 121

表5-3 元素的重量分析法中沉淀的称量式的热稳定性及换算因子 122

表5-4 沉淀滴定法中的吸附指示剂 127

表5-5 基于沉淀反应的滴定方法 127

第6章 常用分离技术 130

表6-1 分析实验室用水技术要求 131

表6-2 常用有机溶剂的一般性质 131

表6-3 水与几种非水溶剂的沸点、冰点、沸点升高常数和冰点降低常数 132

表6-4 用含氧溶剂萃取金属氯化物的萃取率 132

表6-5 用乙醚从0.5mol/L HCl溶液中萃取硫氰酸盐的元素萃取率 133

表6-6 用磷酸三丁酯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134

表6-7 用磷酸三丁酯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134

表6-8 用5%的三辛基氧膦甲苯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135

表6-9 用5%的三辛基氧膦甲苯溶液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136

表6-10 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50%甲苯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136

表6-11 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137

表6-12 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及使用说明 137

表6-13 离子交换树脂的转换 139

表6-14 二元混合物的蒸气压比 139

第二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常用数据 144

第7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4

表7-1 A-T值换算 144

表7-2 常用溶剂的最低波长极限 145

表7-3 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元素中的显色剂 145

表7-4 有机物分光光度(紫外)法 159

表7-5 国家标准中有机物测定的分光光度法 166

表7-6 常用检测器的特性 166

表7-7 常用光电倍增管的特性 167

表7-8 汞灯发射光谱波长/nm 167

表7-9 氧化钬玻璃吸收峰波长/nm 167

表7-10 含量为10%高氯酸中4%氧化钬溶液吸收峰波长/nm 167

第8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168

表8-1 按波长排列的元素的灵敏线 169

表8-2 ICP-AES法中元素的分析线、检出限及干扰元素 174

表8-3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检出限 194

第9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207

表9-1 元素的电离电位 208

表9-2 光谱干扰线 209

表9-3 水焰的原子化效率(β值) 210

表9-4 用于抑制干扰的试剂 212

表9-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元素的测定条件 212

表9-6 常见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条件 218

表9-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故障表现及排除方法 219

第10章 红外光谱法 221

表10-1 波数-波长转换 221

表10-2 振动的类型和形式及其表示符号 222

表10-3 伸缩力常数 223

表10-4 近红外区吸收频率 223

表10-5 各类基团的吸收频率 224

表10-6 红外光谱的类型与仪器部件 242

表10-7 红外透光材料 242

表10-8 各种常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242

表10-9 常用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的特性 243

表10-10 近红外(NIR)检测器构成材料及光谱范围 243

表10-11 各种类型近红外仪器的比较 243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244

表11-1 元素的核磁共振参数 245

表11-2 NMR常用溶剂的性质 248

表11-3 标准物的化学位移 249

表11-4 质子的化学位移 250

表11-5 单取代苯的化学位移 252

表11-6 双键上质子的化学位移估计值 252

表11-7 质子-质子自旋偶合常数 254

表11-8 H-1与F-19之间的自旋偶合常数 255

表11-9 13C的化学位移 255

表11-10 取代基对烷基化学位移的影响 257

表11-11 取代苯上13C的化学位移 258

表11-12 羰基上13C的化学位移 259

表11-13 取代吡啶上13C的化学位移 260

表11-14 单键C—H自旋偶合常数 261

表11-15 碳-碳自旋偶合常数 262

第12章 质谱法 263

表12-1 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精确质量及天然丰度 263

表12-2 常见分子离子的元素组成 270

表12-3 有机化合物质谱中一些常见碎片离子 273

表12-4 从分子离子失去的中性碎片 276

第13章 色谱法  277

表13-1 226种固定相的麦克雷诺兹常数 278

表13-2 气相色谱常用固定液 283

表13-3 热导池、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283

表13-4 色谱法常用溶剂 286

表13-5 溶剂的互溶度数(M) 287

表13-6 HPLC常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 288

表13-7 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性能的比较 289

表13-8 HPLC仪常用检测器性能的比较 290

表13-9 色谱仪一般故障分析及排除 290

第14章 电化学分析法 296

表14-1 常见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 296

表14-2 参比电极标准电位(mV)与温度的关系(含液接电势) 297

表14-3 25℃时参比电极在不同水-有机混合溶剂中的电极电位/mV 297

表14-4 非水介质中的参比电极 298

表14-5 液接电势 298

表14-6 无机化合物的半波电势/V(vs.SCE) 299

表14-7 有机化合物的半波电势/V(vs.SCE,25℃) 302

表14-8 常见电极反应的超电势/V(25℃) 311

表14-9 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极限等当量电导/mΩ·cm2·equ-1 312

第15章 X射线衍射分析法 316

表15-1 X射线发射谱的波长/A 317

表15-2 吸收边的波长/A 319

表15-3 特征X射线吸收能量/keV 321

表15-4 用于X射线谱的分析晶体 323

表15-5 Kα1和W Lα1线的质量吸收系数 323

表15-6 Kα1射线的晶面间距(d)与2θ角 325

第16章 热分析法 327

表16-1 标定物质α-氧化铝的比热容 328

表16-2 标定物质安息香酸的比热容 328

表16-3 标定物质铜的比热容 329

表16-4 标定物质水的比热容 329

表16-5 标定物质氯化钾的比热容 329

表16-6 固体元素的热导率 330

表16-7 热焓标定物质的熔点与熔化焓 331

表16-8 不同热电偶在固定点的偶极电位 331

表16-9 E型热电偶:镍-铬合金/铜-镍合金 332

表16-10 J型热电偶:铁/铜-镍合金 332

表16-11 K型热电偶:镍-铬合金/镍-铝合金 332

表16-12 N型热电偶:镍-14.2%铬-1.4%硅/镍-4.4%硅-0.1%镁合金 333

表16-13 R型热电偶:铂-13%铑合金/铂 333

表16-14 S型热电偶:铂-10%铑合金/铂 334

表16-15 常用商品热分析仪的使用温度范围 334

第17章 实验室安全知识 335

17.1 实验室的事故处理 335

17.1.1 割伤(玻璃或铁器刺伤等) 335

17.1.2 化学灼伤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335

表17-1 常见灼伤急救处理方法 335

17.1.3 中毒的处理与急救 336

表17-2 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救治方法 336

17.1.4 化学实验室的灭火常识 337

表17-3 常用灭火器的性能及用途 337

17.2 实验室废物的处理 338

17.2.1 实验室的废渣 338

17.2.2 实验室的废气 338

表17-4 常用吸附剂及处理的吸附物质 339

17.2.3 实验室的废液 339

主要参考文献 3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