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加法与减法  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
加法与减法  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

加法与减法 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伯扬,吴咏怡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0102155
  • 页数:195 页
图书介绍:这是一本激发自己和他人的力量、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的原创著作。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自己的人生中,还是在一个团队中,基本上有两种表现方式:做加法,或者做减法。加法让人更有力量,帮助人达成目标,减法让人变成问题,阻碍人达成目标。加法和减法之间,隐藏着很多能量和障碍,隐含着很多管理的诀窍。比如,一些看起来是在做加法的表现,实际上却是在做减法;再比如,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在为团队解决问题,实际上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最大的问题。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加法的输出者,也可能是减法的输出者;任何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做加法或者做减法,也在为别人、为团队做加法或者做减法。有效区分自己的加法和减法,会让自己更有影响力;有效区分他人的加法和减法,会让自己更有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有效区分团队中的各种加减法,会激发团队成员的表现,让团队成为优秀的团队。这本书不仅仅适合领导者和管理者阅读,也适合每一个想得到更多资源支持的人阅读,因为,人人皆是资源,而能否获得这种资源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一直在为自己、为别人以及为你想整合的资源做加法。这是一本负责任的著作,两位作者立足于实践,又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理论,在借鉴世界大师的理论的同
上一篇:智慧谋略宝库 3下一篇:管理学
《加法与减法 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团队关系 2

第一章 价值观上的黑白道 2

1.1 何谓志同道合 2

1.2 组织中的同流合污 3

1.3 源头在哪里 5

1.4 合作的终极对象 6

1.5 减“污”加“志” 7

1.6 教练案例:教练的同流合污 8

第二章 人和方法孰轻孰重 11

2.1 老板想方法,员工谈战略 11

2.2组织中的“目中无人” 12

2.3方法不是障碍,人是障碍 12

2.4怎样以人为本 13

2.5减“法”加“人” 14

2.6教练案例:真的以人为本吗? 15

第三章 团队中的学习模式 17

3.1免费培训成为被迫培训 17

3.2克服组织防卫 18

3.3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 19

3.4学习“我”自己 20

3.5在体验中学习 21

3.6减“单”加“双” 22

3.7教练案例:测试学习模型 23

第四章 团队成员的情感距离 25

4.1亲密关系与凝聚力 25

4.2心理边界:地盘的切割线 26

4.3制造神秘感 27

4.4企业的外部心理边界 28

4.5扩大团队地盘 29

4.6编织亚血缘关系 30

4.7减“疏”加“密” 31

4.8教练案例:洞察团队关系 32

第五章 推和拉的合作惯性 33

5.1团队合作是一种惯性 33

5.2两种沟通模式 34

5.3对口型 36

5.4个性上的胜利 37

5.5换位思考 37

5.6团队成员的评估偏见 39

5.7减“对”加“持” 40

5.8教练案例:对口型的被教练者 41

第六章 责任面前的两种选择 44

6.1负责任的三层含意 44

6.2与我有关 45

6.3行为还是意愿 46

6.4在意愿层面上负责任 47

6.5选择借口的理由 49

6.6负责任的方向 50

6.7“负责任”不是武器 51

6.8减“推”加“责” 52

6.9教练案例:负责任的范围 53

第二部分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58

第七章 团队成员的目标 58

7.1悄然发生的目标转移 58

7.2干扰来自哪里 59

7.3“不喜欢”与“喜欢” 64

7.4“不能”与“不为” 64

7.5情绪掩盖的饱和点 65

7.6谁的目标 67

7.7减“扰”加“标” 69

7.8教练案例:“没办法”的真相 70

第八章 执行中的问题叠加 74

8.1谈论问题还是谈论解决 74

8.2我就是问题 76

8.3成为别人的钥匙 77

8.4注入希望 78

8.5引发改变 79

8.6减“锁”加“解” 80

8.7教练案例:股东间的冷战 81

第九章 绩效的看齐标准 85

9.1绩效减速带 85

9.2结果不等于成果 87

9.3增加绩效的维度 90

9.4择高处立 91

9.5减“付”加“效” 92

9.6教练案例:你将如何教练 94

第十章 制度的实施和出发点 96

10.1组织中的制度困境 96

10.2制度覆盖下的潜规则 97

10.3动机决定真相 98

10.4洞察出发点 100

10.5出发点决定冲突的类型 101

10.6刚性和柔性 102

10.7减“械”加“察” 103

10.8教练案例:都是出发点惹的祸 104

第十一章 团队的奖励对象 106

11.1一枝独秀的杀伤力 106

11.2田径队和篮球队 108

11.3团队中的非职务角色 110

11.4成员的“反射”功能 112

11.5减“个”加“团” 112

11.6教练案例:不同角色的教练方向 114

第三部分领导者的乘除程序 116

第十二章 领导者的假设 116

12.1两种不同的假设 116

12.2 X理论和Y理论 118

12.3最核心的乘除法 120

12.4正向理解 123

12.5信任和约束 124

12.6减“疑”加“信” 125

12.7教练案例:领导者的反思 127

第十三章 塑造组织气氛 129

13.1组织气氛由谁决定 129

13.2领导者在推动什么 131

13.3下属的推动力 135

13.4负面标签 137

13.5减“负”加“正” 140

13.6教练案例:测试你的推动方向 142

第十四章 领导者修炼 144

14.1言和行的匹配度 144

14.2领导者的自律 147

14.3高层是团队吗 147

14.4向内看 148

14.5包容的智慧 150

14.6减“负”加“容” 153

14.7教练案例:虚假的用人不疑 155

第四部分团队教练的加法原则 158

第十五章 团队教练的出发点 158

15.1对话的焦点 158

15.2技巧迷恋 160

15.3放下权威心态 161

15.4为效果负责 164

15.5减“我”加“你” 165

15.6教练案例:炫耀的教练 166

第十六章 团队教练的立场 168

16.1保持中立 168

16.2为对方保密 170

16.3拒绝双簧戏 172

16.4相信可能性 173

16.5对话中的时间维度 174

16.6“成为”教练 176

16.7平衡的境界 176

16.8减“好”加“中” 178

16.9教练案例:团队教练表现评分 179

附录:团队教练的过程和能力 181

参考书目 1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