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雪梅,汪徐春主编;戚邦华,李子荣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394804
  • 页数:2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基础分析化学部分,第一篇化学定量分析包括: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等内容;第二篇仪器分析包括:电位分析法及永停滴定法、光学分析法概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综合光谱解析法、色谱分析法概论、经典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色谱联用技术等内容。本书供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相关专业使用,还可供有关科研单位或药品质量检验部门的科研、技术人员参阅。
《分析化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

1.1.1分析化学的定义 1

1.1.2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2分析方法的分类 2

1.2.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2

1.2.2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2

1.2.3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

1.2.4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3

1.3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3

1.4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5

第2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6

2.1误差的种类和来源 6

2.1.1系统误差 6

2.1.2 随机误差 7

2.1.3过失 8

2.2准确度和精密度 8

2.2.1准确度与误差 8

2.2.2精密度与偏差 8

2.2.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0

2.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1

2.3.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11

2.3.2减小测量误差 11

2.3.3减小随机误差 11

2.3.4检验并消除系统误差 12

2.4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2

2.4.1有限数据的分布及置信区间 12

2.4.2显著性检验 14

2.4.3可疑值的取舍 16

2.5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7

2.5.1有效数字 17

2.5.2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18

2.5.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19

思考题 20

习题 20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2

3.1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2

3.1.1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22

3.1.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2

3.2滴定方式 23

3.2.1直接滴定法 23

3.2.2返滴定法 23

3.2.3置换滴定法 23

3.2.4间接滴定法 23

3.3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24

3.3.1基准物质 24

3.3.2标准溶液的配制 24

3.3.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5

3.4滴定分析的计算 26

3.4.1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和基本公式 26

3.4.2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26

思考题 28

习题 28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30

4.1水溶液中酸碱平衡 30

4.1.1酸碱质子理论 30

4.1.2酸碱反应 30

4.1.3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之间的关系 31

4.2酸度对酸碱存在型体的影响 31

4.3质子条件及弱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33

4.3.1质子条件 33

4.3.2弱酸(碱)水溶液中酸度的计算 34

4.4酸碱指示剂 38

4.4.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38

4.4.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9

4.4.3混合指示剂 40

4.5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41

4.5.1强酸(碱)的滴定 41

4.5.2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44

4.5.3多元弱酸(碱)的滴定 46

4.6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48

4.6.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48

4.6.2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49

思考题 51

习题 52

第5章 配位滴定法 53

5.1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配合物 54

5.2配位平衡 55

5.2.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55

5.2.2累积稳定常数 56

5.3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56

5.3.1 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56

5.3.2配位效应及配位效应系数 58

5.3.3条件稳定常数 58

5.4金属指示剂 59

5.4.1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59

5.4.2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和氧化变质现象 60

5.4.3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60

5.5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62

5.5.1配位滴定曲线 62

5.5.2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64

5.5.3准确滴定的条件 65

5.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6

5.6.1控制溶液酸度 66

5.6.2利用掩蔽剂提高选择性 67

5.6.3解蔽作用 68

5.7配位滴定的应用 69

5.7.1配位滴定方式 69

5.7.2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0

5.7.3水的硬度的测定 71

思考题 71

习题 71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73

6.1氧化还原平衡 73

6.1.1条件电位 73

6.1.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76

6.1.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77

6.1.4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78

6.2氧化还原滴定 79

6.2.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79

6.2.2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因素 82

6.2.3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 83

6.3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85

6.3.1自身指示剂 85

6.3.2专属指示剂 85

6.3.3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 85

6.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87

6.4.1高锰酸钾法及应用示例 87

6.4.2重铬酸钾法及应用示例 90

6.4.3碘量法及应用示例 91

6.4.4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96

6.5氧化还原滴定法中样品的预处理 96

思考题 97

习题 97

第7章 重量法和沉淀滴定法 99

7.1重量法概述 99

7.1.1重量法分类 99

7.1.2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100

7.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01

7.2.1沉淀的溶解度 101

7.2.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02

7.3沉淀的类型及沉淀的形成过程 104

7.3.1沉淀的类型 105

7.3.2沉淀的形成过程 105

7.4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07

7.4.1共沉淀现象 107

7.4.2后沉淀现象 108

7.5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109

7.6沉淀条件的选择 109

7.6.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09

7.6.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10

7.6.3均匀沉淀法 110

7.7沉淀滴定法 110

7.7.1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法 111

7.7.2福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 113

7.7.3法扬斯法——吸附指示剂法 114

思考题 115

习题 116

第8章 吸光光度法 117

8.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17

8.1.1光的基本性质 117

8.1.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17

8.2光的吸收基本定律 120

8.2.1朗伯-比尔定律 120

8.2.2影响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 121

8.3吸光光度分析法及仪器 122

8.3.1各种方法的简介与对比 122

8.3.2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123

8.3.3分光光度计简介 124

8.4显色反应与反应条件的选择 126

8.4.1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126

8.4.2 显色反应的条件 126

3.4.3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 127

8.5仪器测量误差及测定条件的选择 127

8.5.1测量误差 127

8.5.2 测量条件的选择 128

8.6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28

8.6.1 示差分光光度法 128

8.6.2多组分分析 129

8.6.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30

8.6.4 吸光光度法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31

思考题 132

习题 132

第9章 电位分析法 134

9.1电位分析法概述 134

9.2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135

9.2.1参比电极 135

9.2.2指示电极 136

9.3离子选择性电极 137

9.3.1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造及分类 138

9.3.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机理 140

9.3.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 143

9.4直接电位法 144

9.4.1测定原理 144

9.4.2测定方法 145

9.4.3直接电位法的应用 146

9.5电位滴定法 146

9.5.1基本原理 146

9.5.2电位滴定法常用仪器装置 146

9.5.3滴定终点的确定 147

9.5.4电位滴定法的应用 148

思考题 149

习题 150

第10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151

10.1概述 151

10.1.1回收率 151

10.1.2分离因子 151

10.2沉淀分离法 152

10.2.1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152

10.2.2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155

10.3蒸馏分离法 155

10.4液-液萃取分离法 156

10.4.1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156

10.4.2重要的萃取体系 157

10.4.3萃取条件的选择 158

10.4.4萃取技术 159

10.5离子交换分离法 160

10.5.1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 160

10.5.2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 162

10.5.3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162

10.5.4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164

10.6色谱分离法 164

10.6.1纸色谱分离法 165

10.6.2薄层色谱分离法 165

10.6.3反相分配色谱分离法 166

10.7几种新的仪器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 167

10.7.1气浮分离法 167

10.7.2固相微萃取分离法 167

10.7.3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法 167

10.7.4液膜萃取分离法 167

10.7.5毛细管电泳分离法 168

10.7.6膜分离法 168

10.7.7电化学分离法 168

10.7.8微波萃取分离法 168

思考题 168

习题 169

第11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170

11.1原子吸收光谱法 170

11.1.1概述 170

11.1.2基本原理 171

11.1.3原子吸收光谱仪 171

11.1.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73

11.2原子发射光谱法 174

11.2.1概述 174

11.2.2基本原理 175

11.2.3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仪器 175

11.2.4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 177

11.3红外光谱法 177

11.3.1概述 177

11.3.2基本原理 178

11.3.3主要仪器部件 179

11.3.4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80

11.4色谱分析法 181

11.4.1概述 181

11.4.2基本原理 181

11.4.3气相色谱法 183

11.4.4高效液相色谱法 186

11.5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188

11.5.1概述 188

11.5.2基本原理 189

11.5.3毛细管电泳仪 191

11.5.4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191

11.5.5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193

思考题 194

习题 194

参考文献 195

附录 196

附录1常用浓酸的密度和浓度 196

附录2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196

附录3常用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197

附录4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199

附录5氨羧配位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I=0.1mol·L-1) 204

附录6标准电极电势(18~25℃) 205

附录7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 208

附录8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 209

附录9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11

附录10相对原子质量 214

附录11几种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215

附录12符号与缩写 2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