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春生,曾熙媛,顾美仪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9047003
  • 页数:854 页
图书介绍:《中华当代护理大全》是一部大型护理工具书。反映了近20年护理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全书三卷四册,共5000千字。 第二卷《护理实践与管理》分上、下册,共15篇。上册临床护理,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及皮肤、传染科、精神心理卫生科;下册包括老年护理、急重症护理、传统医学护理、军事医学护理、社区护理、灾害护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
上一篇:伤科诊疗下一篇:高血脂食疗王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目录

第13篇 传统医学护理 3

第一章 中医护理学概述 3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3

一、阴阳学说 3

二、五行学说 4

第二节 藏象学说 6

一、五脏六腑 7

二、气、血、津液 12

第三节 病因病机与病情观察 14

一、致病因素 14

二、发病机理 16

三、病情观察 17

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与少数民族医学 19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19

一、整体观念 19

二、辨证施护 20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21

一、预防为主的护理原则 21

二、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23

三、护病求本的护理原则 23

四、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 25

五、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 25

第三节 中医一般护理 26

一、四时节气更变护理 26

二、生活起居护理 26

三、情志护理 27

四、饮食护理 27

五、用药护理 28

第四节 中医八法与护理 29

一、汗法与护理 29

二、吐法与护理 29

三、下法与护理 29

四、和法与护理 30

五、温法与护理 30

六、清法与护理 31

七、消法与护理 31

八、补法与护理 31

第五节 少数民族医学 31

一、蒙古族医学 31

二、藏族医学 32

三、壮族医学 32

四、苗族医学 33

第三章 中医中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34

第一节 中医中药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34

一、Ⅱ~Ⅲ期压疮的原因与特点 34

二、压疮的中药治疗与护理 34

三、压疮的预防 35

第二节 中医中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35

一、口腔炎的病因与特点 35

二、口腔炎的中药治疗与护理 35

三、口腔炎的预防 36

第三节 中医中药在静脉炎护理中的应用 36

一、静脉炎的病因与特点 36

二、静脉炎的中药治疗与护理 37

三、静脉炎的预防 37

第四章 常见病症辨证护理 38

第一节 中医急危重症辨证护理 38

一、高热 38

二、卒中 39

三、中暑 41

四、血证 43

五、痛证 45

六、药物中毒 47

七、痉证 51

第二节 内科病症辨证护理 53

一、感冒 53

二、哮证 55

三、喘证 56

四、悬饮 59

五、肺痈 61

六、胃脘痛 62

七、呕吐 65

八、泄泻 67

九、黄疸 70

十、水肿 72

十一、淋证 74

十二、癃闭 76

十三、消渴 79

十四、心悸 81

十五、胸痹 83

十六、眩晕 86

十七、不寐 87

十八、痹证 89

第三节 中医外科常见病症辨证护理 91

一、疖 91

二、疔 93

三、痈 95

四、脱疽 96

五、乳岩 98

六、蛇串疮 100

七、湿疮 101

八、白疕 103

九、筋伤 105

十、痔 107

十一、肛裂 109

第四节 中医妇科常见病症辨证护理 111

一、月经不调 111

二、痛经 119

三、崩漏 121

四、妊娠恶阻 124

第五节 中医儿科常见病症辨证护理 126

一、鹅口疮 126

二、惊风 127

三、痄腮 129

四、遗尿 131

参考文献 133

第14篇 军事医学护理 137

第一章 战伤伤员的护理 137

第一节 战伤护理概述 137

一、现代战争战伤特点及救治原则 137

二、现代战伤救护技术 140

第二节 战伤的现场救护 151

一、火器伤的现场救护 151

二、多发伤的现场救护 151

三、冲击伤的现场救护 153

四、烧伤的现场救护 153

五、挤压伤的现场救护 156

六、核武器伤害的现场救护 156

第三节 战伤的组织与后送 157

一、战伤抢救的组织流程 157

二、战伤伤员的后送 158

第四节 战伤的治疗与护理 161

一、火器伤的治疗与护理 161

二、多发伤的治疗与护理 164

三、冲击伤的治疗与护理 167

四、烧伤的治疗与护理 169

五、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 171

六、核武器伤害的治疗与护理 175

第五节 战伤的心理护理 177

一、前线伤员的心理护理 178

二、治疗阶段伤员的心理护理 178

三、康复期伤员的心理护理 179

第二章 海战伤伤员的护理 180

第一节 卫生船舶上护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180

一、卫生船舶上护理工作的特点 180

二、卫生船舶上护理工作的要求 181

三、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的特殊伤情观察 184

第二节 海战伤伤员的急救与护理 186

一、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的现场急救护理 186

二、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紧急救治的护理 186

三、冷水浸泡低温症的护理 187

四、常见海战伤伤员的护理 188

第三节 海战伤伤员的心理护理 201

一、海战伤伤员心理护理的基本步骤 201

二、海战伤伤员心理护理与干预方式 205

第四节 海上伤员的后送方法 207

一、伤员的分类 207

二、伤员的后送 208

三、医疗后送文件的填写 211

第三章 航空护理 213

第一节 航空护理概述 213

一、航空护理的特点 213

二、航空护理的现状 213

三、航空护理的发展与展望 214

第二节 航空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215

一、高空减压病 215

二、空中晕厥 216

三、飞行错觉 218

四、空晕病 220

五、航空性中耳炎 221

六、航空性鼻窦炎 223

第三节 飞行人员体检护理 224

一、飞行人员常规体检 224

二、飞行员改装体检 225

三、航天员临床医学初选体检 226

第四节 飞行人员特殊检查及训练 226

一、立位耐力试验 226

二、低压氧舱试验 227

三、离心机检查 228

四、前庭功能检查 228

第五节 空运后送护理 230

一、伤员空运前医学准备 230

二、伤员检伤分类 232

三、空运前特殊伤情处置 233

四、空运前伤员健康教育 235

五、伤员空中护理 236

参考文献 239

第15篇 社区护理 243

第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护理概述 243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 243

一、社区 243

二、社区卫生服务 243

三、社区护理 244

第二节 社区护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45

一、社区护理发展的历史 245

二、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 246

第三节 社区护士的角色与工作范围 248

一、社区护士的角色 248

二、社区护士工作的范围 249

第四节 社区护理管理 250

一、社区护理行政管理 250

二、社区护理业务管理 251

三、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253

四、社区护理绩效考核 255

第二章 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 257

第一节 婴幼儿保健 257

一、新生儿访视 257

二、3岁前儿童日常保健 261

第二节 计划免疫概述 264

一、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历程 265

二、计划免疫的内容 265

三、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和效果评价 267

第三节 儿童传染病管理 270

一、消化系统常见传染病管理 270

二、呼吸系统常见传染病管理 271

第四节 集体与散居儿童卫生保健 274

一、幼儿园儿童的卫生保健 274

二、中小学学生的卫生保健 276

三、散居儿童的卫生保健 278

第三章 社区妇女保健 280

第一节 计划生育指导 280

一、婚前保健 280

二、女性各期计划生育咨询指导 281

第二节 孕产期保健 282

一、孕前保健 282

二、妊娠期保健 282

三、分娩期保健 284

四、产褥期保健 284

五、孕产期保健服务 286

第三节 围绝经期保健 292

一、围绝经期妇女常见健康问题 292

二、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管理及家庭护理 292

第四节 妇女常见病防治 293

一、妇女常见病及其筛查 293

二、妇女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295

第四章 社区老年人保健 297

第一节 老年人健康评估 297

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297

二、家庭评估 298

三、老年人健康评估 300

第二节 社区老年护理 303

一、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的意义 303

二、我国养老服务政策 304

三、社区老年人护理基本原则及措施 304

四、建立社区、家庭支持系统 305

第三节 老年人家庭访视 306

一、家庭访视的目的及类型 306

二、家庭访视程序 307

三、访视居家养老的老人 308

第四节 老年人居家护理 309

一、高龄老年人的居家护理 309

二、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居家护理 309

三、老年人居家护理内容 309

四、社区老年人的安全防护 311

第五章 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313

第一节 慢性病的社区管理 313

一、慢性病概述 313

二、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314

三、慢性病管理计划与工作流程 316

四、常见慢性病的社区管理 317

五、知己健康管理 320

第二节 社区健康档案 320

一、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意义 320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及要求 320

三、健康档案的内容与记录形式 321

第三节 社区双向转诊与护理会诊 322

一、双向转诊 322

二、护理会诊 323

第四节 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323

一、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参与者 323

二、患者的健康检查 324

三、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与病情观察 324

四、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照护 328

五、患者的心理调适 330

六、慢性病患者的就医指导 330

第六章 社区特殊人群护理管理 332

第一节 政策法规 332

一、残疾人群政策法规 332

二、精神疾患人群政策法规 335

第二节 社区康复 336

一、残疾人群社区康复 336

二、精神疾患人群社区康复 339

第三节 家庭访视 340

一、残疾人群随访及家庭照顾 340

二、精神疾患人群随访及家庭照顾 345

第七章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51

第一节 社区健康教育概述 351

一、健康教育的目标 351

二、健康教育目的、要求与策略 352

三、社区健康教育形式 353

四、社区健康教育对象与方法 353

五、健康教育工作程序 355

第二节 健康促进 356

一、健康促进的内容 356

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356

三、社区的健康促进 357

第三节 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 357

一、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教育内容 357

二、社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 357

参考文献 360

第16篇 灾害护理 363

第一章 灾害概述 363

第一节 灾害的特点与类型以及造成的影响 363

一、灾害的特点 363

二、灾害的类型 364

三、灾害的影响 364

第二节 灾害周期 366

一、准备期 366

二、应对期 366

三、恢复期 367

四、重建期 367

第三节 灾害的历史与社会现状 367

一、灾害的历史 367

二、灾害的社会脆弱性 368

三、灾害防治的相关法律与制度 369

四、灾害管理相关政策与救援体制 370

第四节 灾害应对 372

一、我国主要的灾害应对机制 372

二、灾害后的信息利用与管理 374

第二章 灾害医学 377

第一节 灾害医学概述 377

一、灾害医学的内容 377

二、灾害医学的主要特点 378

第二节 世界灾害医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79

一、世界灾害医学研究的兴起 379

二、美国的灾害医学组织体系 380

三、其他国家的灾害医学组织体系 382

第三节 我国灾害医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84

一、我国灾害医学发展的历史 384

二、我国灾害医学发展的现状 385

第四节 灾害的疾病构成与健康问题 387

第三章 灾害护理 390

第一节 灾害护理概述 390

一、灾害护理的发展过程 390

二、灾害护理的建立 392

三、灾害护理网络的建立 393

第二节 灾害护理的特点 395

一、灾害时特殊的护理需求 395

二、灾害护理援助 395

第三节 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97

一、护理人员的角色 397

二、灾害救援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98

第四节 灾害护理相关伦理问题 398

一、灾害情况下“对生命的尊重”的伦理问题 398

二、灾害情况下个人与公众利益的协调 399

三、灾害时支援与伦理研究的关系处理 400

第五节 灾害护理信息的利用与管理 402

一、国际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播 402

二、我国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播 404

三、防灾备灾的信息传播 405

第四章 灾害救护的准备 406

第一节 灾害救护的意识 406

一、建立防灾、救灾应急预案 406

二、建立防灾、救灾体系 408

三、建立防灾、救灾知识与技能的意识 409

第二节 灾害时医疗救护体系的构筑 409

一、医疗救护的主要原则 410

二、防灾、救灾的医疗救护预案 411

三、医疗救护的组织准备 412

四、医疗救护的人力与物力准备 413

五、信息传递系统的构建 413

第三节 灾害救护培训与训练 414

一、灾害救护的培训对象 414

二、灾害救护技能的训练 414

第五章 急性期、亚急性期灾害救护活动 417

第一节 灾害急性期的护理服务 417

一、灾害急性期救护的目的与原则 417

二、灾害急性期的护理需求与干预 418

第二节 灾害现场的救护活动 419

一、灾害现场的护理活动 420

二、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 420

三、灾害现场的紧急救护实践 423

四、灾害现场伤员的转运与监护 424

五、灾害现场的心理干预 425

六、灾后现场传染病风险评估及预防 426

七、遇难人员遗体的管理 428

八、灾害丧亲者及其家庭的照护 429

第三节 灾害急性期、亚急性期医院的救治活动 430

一、医院内灾害救援体系的构成与作用 430

二、医院内灾害救援流程设计 431

三、医院内灾害救援实践 432

四、院内搬运 433

五、灾害紧急手术及配合 433

六、院内感染的控制 434

七、灾害急性期、亚急性期医院内救援阶段心理干预 436

八、院内医疗救援志愿者的管理 436

第六章 特定灾害损伤的救治 437

第一节 爆震性损伤 437

一、爆震性损伤的原理 437

二、常见的爆炸原因 437

三、爆震伤的常见类型 438

四、爆震性损伤的临床特点 438

五、爆震性损伤的救治要点 439

第二节 挤压综合征 441

一、挤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441

二、挤压综合征的救治要点 442

第三节 四肢、脊髓及颅脑损伤 444

一、四肢、脊髓及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444

二、四肢、脊髓及颅脑损伤的救治要点 445

第四节 烧伤 447

一、烧伤的原因 447

二、烧伤的分类 448

三、烧伤的急救 448

四、烧伤的救治要点 448

第五节 冻伤 450

一、冻伤的分类 450

二、冻伤的临床特点 450

三、冻伤的救治要点 451

第六节 化学损伤性疾病的救护 452

一、化学损伤的常见类型 452

二、化学损伤的护理要点 452

第七节 生物性损伤疾病的救护 454

一、生物性损伤的常见类型 454

二、生物损伤的临床特点 454

三、生物损伤的救治要点 455

四、生物损伤的防护要点 456

第八节 放射性损伤疾病的救护 458

一、放射性损伤的常见类型 458

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特点 458

三、放射性损伤的救护要点 459

第九节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 461

一、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常见类型 461

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462

三、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救治要点 462

第七章 灾害中远期的护理干预 464

第一节 灾害中远期的护理需求与特点 464

一、中远期灾民的健康问题 464

二、中远期灾民的护理需求 465

三、中远期护理干预原则与特点 467

第二节 灾区环境管理 468

一、饮用水卫生要求和处理 468

二、环境清理与消毒 470

三、食品卫生 471

第三节 灾区疾病监测与预防 472

一、灾区疾病监测 472

二、灾区疾病预防 473

第四节 伤员的功能康复护理 474

一、肢体功能的康复 474

二、排泄功能锻炼 477

第五节 灾民的心理支持 480

一、灾民对灾害的身心反应 480

二、灾民的心理评估 480

三、灾害中远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481

四、灾民的心理支持措施 482

第六节 灾后居民健康生活的护理干预 485

一、临时安置点灾民的生活护理支援 485

二、临时住宅灾民的生活护理支援 487

三、灾后永久性住宅灾民的护理支援 489

四、灾后长期支援者的照护 489

第七节 社区居民灾害预防性护理干预 490

一、灾害健康教育策略 490

二、灾害健康教育内容 491

第八章 灾害后脆弱人群的护理 494

第一节 灾害后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的护理 494

一、孕产妇因灾害出现的常见反应 494

二、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的护理干预 495

第二节 灾害后对儿童及其家庭的护理 496

一、儿童对灾害的反应 496

二、对儿童的护理干预 497

第三节 灾害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护理 499

一、老年人因灾害出现的常见反应 499

二、对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护理 500

第四节 灾害后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 502

一、灾害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 502

二、慢性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护理干预和指导 503

第五节 灾后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护理 505

一、灾害对残疾人的影响 505

二、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护理 506

第六节 灾后对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 508

一、精神病患者因灾害出现的常见反应 508

二、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 508

第九章 灾害救护的护理管理与救援者心理干预 512

第一节 灾害救治中的护理管理 512

一、灾害救治中护理管理的特点与职能 512

二、灾害救援紧急护理指挥体系的建立 514

三、灾害救治中的护理管理分类 516

第二节 救援者的心理压力与管理对策 517

一、救援者心理压力的来源 518

二、救援者心理危机的预检分诊 518

三、救援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对策 520

四、各类救援人员的压力管理建议 521

第十章 灾害护理学专业的发展 523

第一节 灾害护理学教育 523

一、国内外灾害护理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523

二、灾害护理学教育发展的现状 525

三、积极推动灾害护理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526

四、国际护理协会提出灾害护理学教育的能力培养模式 528

五、国际护理协会提出灾害管理中护士责任和作用 530

六、灾害护理学教育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将来培训的课题 531

第二节 灾害护理学研究 532

一、国内外灾害护理学研究的现状 532

二、灾害护理研究发展的趋势 535

附录 537

附录1 灾害救援人员常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及技巧 537

附录2 灾害护理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以及护士的作用 538

参考文献 539

第17篇 护理管理 549

第一章 护理管理概述 549

第一节 护理管理的发展历程 549

一、护理管理的萌芽与雏形 549

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 550

第二节 管理与管理者 551

一、管理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551

二、管理者的内涵与任务 552

三、护理管理的特点 554

四、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 555

第三节 护理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557

一、我国护理管理的现状 557

二、现代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 559

三、21世纪护理管理发展趋势 560

第二章 管理理论与方法 563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563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及特点 563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564

三、古典管理理论的借鉴意义 566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影响 567

五、古典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568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568

一、早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568

二、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571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574

第三节 领导理论 574

一、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574

二、领导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578

第四节 管理激励理论 579

一、激励需求理论 579

二、激励过程理论 580

三、激励强化理论 581

四、激励的基本原则 582

五、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584

第五节 现代护理管理新理念与常用模式及方法 586

一、现代护理管理新理念 586

二、现代护理管理常用模式 587

三、现代管理方法与护理实践 589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及应用 592

第一节 计划概述 592

一、计划的特性 592

二、计划的种类 593

三、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595

第二节 计划的制订 596

一、制订计划的原则 596

二、制订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597

第三节 目标管理 599

一、目标 599

二、目标管理 601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605

第一节 组织概述 605

一、组织的特征 605

二、组织的作用 606

三、组织的类型 606

第二节 组织理论 607

一、古典组织理论 607

二、新古典组织理论 608

三、现代组织理论 608

第三节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 609

一、组织设计的原则 610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611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614

四、组织设计的结果 614

五、医院护理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616

六、医院护理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619

第四节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 620

一、国外护理管理组织系统 620

二、我国护理管理组织系统 621

第五节 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及任职资格 624

一、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624

二、医院护理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626

第六节 护理组织文化 629

一、护理组织文化的特点 630

二、护理组织文化的功能 630

三、护理组织文化的内容 631

四、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631

五、护理组织文化测量 633

六、护理组织文化的建设 634

第五章 管理中的领导职能 636

第一节 领导者的职能 636

一、领导的含义 636

二、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关系 636

第二节 护理管理中的沟通 637

一、沟通的相关概念 637

二、沟通的管理作用 638

三、管理沟通的过程 639

四、沟通的类型 640

五、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642

第三节 管理决策 643

一、管理决策的分类 643

二、管理决策的过程 644

三、管理决策的工具及方法 645

四、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646

第四节 护理管理授权 647

一、授权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647

二、授权的过程和方法 648

第五节 护理管理创新 649

一、管理创新的内容 649

二、常用的管理创新技术 649

三、护理管理中的创新 650

第六章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 652

第一节 管理中的控制 652

一、控制的基本过程 652

二、关键控制点 653

三、控制的类型 653

四、控制的重要性 654

第二节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655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655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656

第三节 控制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657

一、制定护理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 657

二、确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659

三、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660

四、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 661

第四节 医院护理风险管理 662

一、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演变过程 662

二、护理风险管理程序 663

三、护理风险分析 664

四、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 665

第五节 患者满意度管理 667

一、从顾客满意到患者满意 668

二、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 668

三、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 669

四、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670

五、患者满意度的信息利用 670

第六节 护理成本与预算 671

一、护理成本的概念 671

二、护理成本核算方法 672

三、护理成本控制 673

第七章 医院护理管理法规与制度 675

第一节 医院护理管理法规 675

一、我国卫生法律体系与护理法规 675

二、我国医院护理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676

第二节 依法执业和执业安全 677

一、依法执业 677

二、执业安全 678

第三节 临床护理管理制度 679

一、临床护理管理制度的作用 679

二、临床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 679

第四节 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686

一、传染性疾病科管理制度 686

二、手术室管理制度 687

三、重症监护室(ICU)管理制度 687

四、急诊科管理制度 687

五、血液透析室管理制度 687

六、产房管理制度 688

七、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688

八、精神科管理制度 688

第五节 护理教学及科研管理制度 689

一、护理教学管理制度 689

二、护理科研管理制度 689

第八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691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691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691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691

第二节 医院护理人力配置 692

一、医院护理人力配置的相关规定与依据 692

二、医院护理人力配置原则 693

三、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测算方法 693

四、医院护理人员排班原则与方式 694

第三节 护理人员招聘与使用 696

一、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696

二、医院护理人员的招聘原则与流程 697

三、医院护理人员合理使用原则 699

第四节 护理人员培训 700

一、护理人员培训的意义、管理制度及原则 700

二、护理人员培训实施步骤 702

第五节 专科护士培训 706

一、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 706

二、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式 709

三、我国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709

四、专科护士培训认证 712

第六节 护士绩效考核与晋升 713

一、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作用与原则 714

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程序 715

三、护理人员考核方法和工具 716

第七节 护理人员薪酬管理 718

一、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718

二、薪酬的分类 718

三、常用薪酬基本模型 720

四、护理人员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721

五、护理人员薪酬管理 722

第八节 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 724

一、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 724

二、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基础 725

三、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727

四、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方法和策略 728

第九章 护理信息管理 730

第一节 护理信息管理概述 730

一、护理信息的特点 730

二、护理信息的管理 731

第二节 护理信息系统概述 733

一、护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733

二、护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734

三、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734

四、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735

第三节 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736

一、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736

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 737

三、远程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742

参考文献 744

第18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751

第一章 医院感染概述 751

第一节 医院感染发展简史与趋势 751

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发展的起始阶段 751

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现状 756

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发展的趋势 760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范围与分类 762

一、医院感染的范围 762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763

第三节 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764

一、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发展史中的角色 764

二、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特点 765

三、医院感染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770

第二章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772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 772

一、医院感染监测的发展 772

二、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 773

三、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773

四、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 774

第二节 现代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特点 776

一、医院感染率 776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 777

三、病源微生物 778

四、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779

第三节 护理在医院流行病学中的作用 780

一、护理人员在医院流行病学中的作用 780

二、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作用 783

第三章 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 785

第一节 医院感染常见症状与体征 785

一、发热 785

二、脓毒症 786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 787

一、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率 787

二、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 787

三、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 787

四、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788

第三节 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 790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 790

二、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 790

三、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 790

四、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791

第四节 外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 793

一、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 793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 794

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 794

四、外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794

第五节 消化系统的医院感染 796

一、感染性腹泻 796

二、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 797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医院感染 799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率 799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 799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 800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801

第七节 血液系统的医院感染 801

一、血液系统感染的发病率 801

二、血液系统感染的病原菌 801

三、血液系统感染的诊断 802

四、血液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802

第四章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804

第一节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总体要求 804

一、建筑布局 804

二、重点部门护理人员职责 805

第二节 治疗室的管理 805

一、治疗室区域划分及物品的放置 805

二、治疗室的感染管理 806

三、治疗室的药品管理 806

第三节 换药室的管理 807

一、换药室的设置 807

二、换药室的感染管理 807

三、换药程序的管理 807

第四节 重症监护室(ICU)的管理 808

一、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808

二、重症监护室的建筑设计及布局 809

三、重症监护室的感染管理 809

四、按ICU要求管理的特殊部门 810

第五节 手术室的管理 811

一、手术室的建筑设计及布局 811

二、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812

第六节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813

一、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设计与布局 813

二、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 813

第七节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的管理 814

一、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的建筑设计及布局 814

二、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的感染管理 814

第五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816

第一节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816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致的危害分类 816

二、医务人员成为医院感染易感者的原因 817

第二节 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 817

一、标准预防概述 817

二、标准预防的隔离原则 821

第三节 合理使用锐器 821

一、医务人员锐器伤 821

二、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置 824

三、安全注射 825

第六章 医疗废物的管理 828

第一节 医疗废物概述 828

一、医疗废物的产生 828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 829

第二节 医疗废物的处置和运输 830

一、医疗废物的处置 830

二、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 835

三、移送医疗废物 837

四、医疗废物的运输 837

第七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839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分类 839

一、β-内酰胺类 839

二、氨基糖苷类 841

三、大环内酯类 841

四、多肽类抗菌药物 841

五、四环素类 842

六、氯霉素类 842

七、林可酰胺类 842

八、合成的抗菌药物 842

第二节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843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843

二、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845

三、护理人员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角色 846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846

一、毒性反应 847

二、继发反应 848

三、过敏反应 848

四、不良反应的预防 849

五、不良反应的治疗与护理 850

参与文献 8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