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有机化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映钦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2920400
- 页数:372 页
1 绪论 1
1.1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1
1.2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1
1.2.1 有机化合物结构上的特点 2
1.2.2 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特点 2
1.3 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 3
1.3.1 有机化合物的来源 3
1.3.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3
1.4.1 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价态 5
1.4 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价态和构造式的表示法 5
1.4.2 构造式的表示法 7
1.5 共价键的属性 8
1.5.1 键长 8
1.5.2 键角 9
1.5.3 键能 9
1.5.4 键的极性和诱导效应 9
1.6 酸碱理论 11
1.6.1 阿累尼乌斯酸碱理论 11
1.6.2 布伦斯特质子理论 11
1.6.3 路易斯电子对理论 12
1.7.1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13
1.7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方程式 13
1.7.2 有机反应方程式 14
1.8 有机化学的展望 15
本章小结 16
习题 16
2 烷烃 18
2.1 烷烃的概念和命名 18
2.1.1 烷烃的概念 18
2.1.2 烷烃的命名 18
2.2 烷烃的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 21
2.2.1 究烃的结构 21
2.2.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22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25
2.3.1 物态 25
2.3.2 沸点 26
2.3.3 熔点 27
2.3.4 相对密度 27
2.3.5 溶解度 27
2.3.6 折射率 28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28
2.4.1 取代反应 28
2.4.2 氧化反应 30
2.5 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31
2.5.1 烷烃的来源 31
2.4.3 热裂反应 31
2.5.2 几种常用的烷烃 32
本章小结 33
习题 34
3 不饱和烃 36
3.1 烯烃 36
3.1.1 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 36
3.1.2 烯烃的物理性质 41
3.1.3 烯烃的化学性质 41
3.1.4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47
3.1.6 重要的烯烃 48
3.1.5 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律的解释 48
3.2 炔烃 49
3.2.1 炔烃的结构、构造异构和命名 49
3.2.2 炔烃的物理性质 51
3.2.3 炔烃的化学性质 52
3.2.4 乙炔的制法和用途 56
3.3 二烯烃 57
3.3.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57
3.3.2 1,3-丁二烯的结构 58
3.3.3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59
3.3.4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62
习题 65
本章小结 65
4 脂环烃 68
4.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68
4.1.1 脂环烃的分类 68
4.1.2 脂环烃的命名 68
4.2 脂环烃的结构 70
4.2.1 环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70
4.2.2 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71
4.2.3 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72
4.3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75
4.4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75
4.4.1 环烷烃的反应 76
4.4.2 环烯烃的反应 77
本章小结 78
习题 79
5 芳烃 81
5.1 芳烃的分类、构造异构和命名 81
5.1.1 单环芳烃 81
5.1.2 多环芳烃 83
5.2 苯分子的结构 85
5.2.1 价键理论 85
5.2.2 分子轨道理论 86
5.2.3 共振论简介 86
5.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88
5.4.1 取代反应 89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89
5.4.2 加成反应 93
5.4.3 氧化反应 94
5.5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95
5.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97
5.6.1 两类定位基 97
5.6.2 定位规律的解释 99
5.6.3 定位规律的应用 102
5.7.3 二甲苯 103
5.7.2 甲苯 103
5.7.1 苯 103
5.7 重要的单环芳烃 103
5.7.4 苯乙烯 104
5.8 多环芳烃 104
5.8.1 联苯 104
5.8.2 萘 105
5.8.3 蒽 109
5.8.4 菲 110
5.8.5 致癌烃 111
5.9 非苯芳烃 112
5.9.1 休克尔规则 112
5.9.2 非苯芳烃 112
本章小结 114
习题 115
6 对映异构 118
6.1 有机化合物的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118
6.1.1 平面偏振光 118
6.1.2 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119
6.2 有机化合物的旋光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120
6.2.1 手性碳原子 120
6.2.2 对称因素 121
6.2.3 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122
6.3 分子的构型 122
6.3.1 构型的表示法 122
6.3.2 构型的标记法 124
6.4 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127
6.4.1 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127
6.4.2 含有n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 129
6.5 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130
6.5.1 外消旋体的拆分 130
6.5.2 手性合成(不对称合成) 131
本章小结 131
习题 133
7 卤代烃 135
7.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135
7.1.1 卤代烃的分类 135
7.1.2 卤代烃的命名 136
7.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37
7.3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138
7.3.1 亲核取代反应 138
7.3.2 消除反应 139
7.3.3 与金属反应 140
7.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141
7.4.1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2) 141
7.4.2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 142
7.4.3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142
7.5.1 双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2) 143
7.5.2 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1) 143
7.5 消除反应历程 143
7.5.3 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竞争 144
7.6 卤代烯烃的化学性质 144
7.6.1 乙烯型卤代烯烃 144
7.6.2 烯丙型卤代烯烃 145
7.6.3 隔离型卤代烯烃 146
7.7 重要的卤代烃 146
7.7.1 一氯甲烷 146
7.7.2 三氯甲烷 146
7.7.3 四氯化碳 146
7.7.4 氯化石蜡 146
习题 147
本章小结 147
7.7.6 氟里昂 147
7.7.7 聚四氟乙烯 147
7.7.5 氯乙烯 147
8 醇、酚、醚 150
8.1 醇 150
8.1.1 醇的结构、分类、构造异构和命名 150
8.1.2 醇的物理性质 153
8.1.3 醇的化学性质 154
8.1.4 重要的醇 158
8.1.5 硫醇 159
8.2.1 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60
8.2 酚 160
8.2.2 酚的物理性质 162
8.2.3 酚的化学性质 162
8.2.4 重要的酚 168
8.3 醚 168
8.3.1 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168
8.3.2 醚的物理性质 169
8.3.3 醚的化学性质 169
8.3.4 重要的醚 171
8.3.5 冠醚 173
8.3.6 硫醚 174
习题 175
本章小结 175
9 醛和酮 178
9.1 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78
9.1.1 醛、酮的结构 178
9.1.2 醛、酮的分类 179
9.1.3 醛、酮的命名 179
9.2 醛、酮的物理性质 181
9.3 醛、酮的化学性质 182
9.3.1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182
9.3.2 与氨衍生物的反应 186
9.3.3 α-氢原子的反应 186
9.3.4 氧化反应 189
9.3.5 还原反应 190
9.3.6 康尼扎罗反应 192
9.3.7 柏琴反应 193
9.4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193
9.4.1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193
9.4.2 影响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 194
9.5 重要的醛、酮 195
9.5.1 甲醛 195
9.5.2 乙醛 196
9.5.3 丙酮 196
本章小结 196
习题 197
10 羧酸及其衍生物 200
10.1 羧酸 200
10.1.1 羧酸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200
10.1.2 羧酸的物理性质 202
10.1.3 羧酸的化学性质 203
10.1.4 重要的羧酸 207
10.2 羧酸衍生物 209
10.2.1 羧酸衍生物的构造和命名 209
10.2.2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210
10.2.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212
10.2.4 乙酰乙酸乙酯的特性及其应用 217
10.2.5 丙二酸二乙酯的特性及其应用 219
10.2.6 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220
10.2.7 蜡和油脂 222
10.2.8 碳酸衍生物 224
本章小结 227
习题 227
11 含氮化合物 230
11.1 硝基化合物 230
11.1.1 硝基化合物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230
11.1.2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31
11.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32
11.2.1 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234
11.2 胺 234
11.2.2 胺的物理性质 236
11.2.3 胺的化学性质 237
11.2.4 季铵盐和季铵碱、表面活性剂 242
11.2.5 重要的胺 244
11.3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245
11.3.1 芳香族伯胺的重氮化反应 245
11.3.2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 246
11.3.3 偶氮化合物 249
11.4.3 丙烯腈 250
11.4.2 腈的性质 250
11.4.1 腈的构造和命名 250
11.4 腈 250
本章小结 251
习题 251
12 杂环化合物 254
12.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54
12.1.1 音译命名法 254
12.1.2 系统命名法 255
12.2 五元杂环化合物 256
12.2.1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 256
12.2.2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性质 258
12.2.3 糠醛 261
12.3.1 吡啶 263
12.3 六元杂环化合物 263
12.3.2 喹啉 266
12.4 生物碱 269
12.4.1 生物碱的概念 269
12.4.2 生物碱的性质 270
12.4.3 重要的生物碱 271
本章小结 272
习题 273
13 碳水化合物 275
13.1 单糖 276
13.1.1 葡萄糖的结构 276
13.1.2 果糖的结构 280
13.1.3 单糖的化学性质 281
13.1.4 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285
13.2 低聚糖 287
13.2.1 蔗糖 287
13.2.2 麦芽糖 287
13.2.3 纤维二糖 288
13.2.4 乳糖 288
13.3 多糖 289
13.3.1 淀粉 289
13.3.2 纤维素 290
本章小结 291
13.3.3 糖原 292
习题 293
14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295
14.1 氨基酸 295
14.1.1 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295
14.1.2 氨基酸的构型 298
14.1.3 氨基酸的性质 298
14.1.4 重要的氨基酸 301
14.2 多肽 302
14.3 蛋白质 303
14.3.1 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303
14.3.2 蛋白质的结构 304
14.3.3 蛋白质的性质 305
14.4 核酸 307
14.4.1 核酸的组成 307
14.4.2 核酸的结构 307
14.4.3 核酸的生物功能 309
本章小结 309
习题 310
15 元素有机化合物 311
15.1 元素有机化合物的涵义、分类和命名 311
15.1.1 元素有机化合物的涵义和分类 311
15.1.2 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11
15.2.1 硅的成键特征 312
15.2 有机硅化合物 312
15.2.2 有机硅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及反应 313
15.2.3 有机硅偶联剂 316
15.3 有机磷化合物 319
15.3.1 有机磷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319
15.3.2 磷叶立德和魏悌希反应 320
15.3.3 有机磷杀虫剂 322
15.4 有机钛化合物 323
15.4.1 原钛酸酯的制备和性质 323
15.4.2 钛酸酯偶联剂 324
习题 327
本章小结 327
16 高分子化合物 329
16.1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329
16.1.1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329
16.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 331
16.2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331
16.2.1 两种基本结构 331
16.2.2 高分子化合物的聚集状态 331
16.3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 333
16.3.1 相对分子质量大,具有多分散性 333
16.3.2 复杂的分子链形 333
16.4.1 加聚反应 334
16.4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34
16.3.3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与良好的机械强度 334
16.3.4 良好的绝缘性能 334
16.4.2 缩聚反应 335
16.5 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36
16.5.1 聚合度不变的反应 337
16.5.2 聚合度增大的反应 337
16.5.3 聚合度减小的反应 338
16.6 离子交换树脂 339
16.6.1 阳离子交换树脂 340
16.7 橡胶 341
16.7.1 天然橡胶 341
16.6.2 阴离子交换树脂 341
16.7.2 合成橡胶 342
16.8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343
16.8.1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343
16.8.2 水溶性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344
本章小结 344
习题 345
17 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46
17.1 光谱分析概述 346
17.1.1 光谱形成的基本原理 346
17.1.2 光谱分析的分类 346
17.1.3 能量约束原理与选律 347
17.1.4 分子吸收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原理 348
17.2 紫外光谱(UV) 348
17.2.1 紫外光谱的形成 348
17.2.2 紫外光谱对有机分子结构的表征 349
17.2.3 紫外光谱在有机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49
17.3 红外光谱(IR) 350
17.3.1 红外光谱的形成 350
17.3.2 分子的振动模式 351
17.3.3 振动频率与红外活性 352
17.3.5 红外光谱对有机分子结构的表征及在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53
17.3.4 拉曼活性与红外活性 353
17.4 核磁共振谱(NMR) 355
17.4.1 核磁共振原理 355
17.4.2 逆磁效应与化学位移 356
17.4.3 1H-NMR核磁共振谱的形成 357
17.4.4 自旋偶合与谱线裂分 357
17.4.5 1H-NMR谱对有机分子结构的表征和在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58
17.4.6 13C-NMR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 360
本章小结 360
习题 360
附录 常用中英文有机化学名称对照表 363
参考文献 372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分析化学》陈怀侠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