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全史  第1卷  中国通史  上
中国全史  第1卷  中国通史  上

中国全史 第1卷 中国通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全史》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8714391
  • 页数:462 页
图书介绍:本套《中国野史》,共伍册。包括宫禁隐私、帝王秘闻、后妃轶事、人物春秋、文人雅士、豪强侠士等部分。从先秦野史,一直到太平天国和洪宪野史。
上一篇:我注鲁迅下一篇:小渡口
《中国全史 第1卷 中国通史 上》目录

第一编 上古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先秦史 8

第一章 远古原始社会 8

第一节 华夏起源期 8

一、中国人的起源 8

二、北京人 9

三、新人种 14

第二节 前氏族社会 16

一、旧石器时代 16

二、前氏族社会生产关系和家庭关系 22

三、前氏族社会意识形态 27

第三节 氏族社会 35

一、历史新趋势 35

二、新石器时代 38

第四节 晚期新石器文化与田野农业之出现 45

一、氏族家庭关系 48

二、氏族社会的意识形态 56

一、夏的起源与发展 63

第二章 奴隶社会 63

第一节 夏朝 63

二、夏朝的社会生产 65

三、夏朝的文化艺术 67

第二节 商朝 68

一、商的起源和发展 68

二、商的社会生产 74

三、商代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 83

四、商代的意识形态 97

第三节 西周 102

一、西周的兴亡 102

二、西周的土地制度 106

三、西周的手工业与商业 110

四、西周的没落 113

第三章 先秦社会大变革 117

第一节 春秋 117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 117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

三、强国的争霸活动 122

四、春秋时期各国君主权力下移和卿大夫的兼并斗争 128

五、春秋时期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关系 129

六、孔子及其学说思想 130

第二节 战国 132

一、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 132

二、战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 137

三、各国变法和新的君主集权制 139

四、战国时期的官制、兵制和法律 141

五、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143

六、战国时期边境内外各族 147

七、诸子的思想与学说 149

第二编 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确立——秦汉史 155

第一章 秦 155

第一节 秦王朝建立 155

一、由秦国到秦朝 155

三、多民族国家的兴旺 157

二、秦朝的领土 157

第二节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0

一、皇权的确立 162

二、中央官僚机构 163

三、地方官僚机构 168

四、官吏的任免和等级制度 172

第三节 土地、赋役、军事和法律制度 174

一、土地和赋税制度 174

二、兵役和军制 175

三、法律制度 176

第四节 秦朝经济文化政策 182

一、经济政策 182

二、文化政策 184

第五节 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185

一、从分封之议引起的焚烧诗书 186

二、从求长生药到坑杀儒生 187

四、荒淫腐朽的生活 188

三、豪华富丽的宫殿建筑 188

五、惊人的陵墓建筑 189

第六节 秦王朝的灭亡 190

一、各地人民反对秦暴政的斗争 190

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 191

三、项羽、刘邦继续领导反秦战争 193

四、楚汉战争 197

第二章 西汉 199

第一节 西汉王朝的建立 199

第二节 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 202

一、汉高祖稳定封建秩序的措施 202

二、文景之治 203

三、削弱王国势力 204

四、对匈奴的和亲和对南越的安抚 206

第三节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207

一、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07

二、实行察举制度 建立太学 207

三、削弱丞相权力 209

四、加强中央军力 210

五、设置刺史 211

六、任酷吏 严刑法 211

七、统一货币 212

第四节 西汉的全盛时期 213

一、思想统治的加强 213

二、政治制度的变革 214

三、武帝时的财政、经济政策变化 217

四、“昭宣中兴” 221

第五节 西汉王朝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225

一、匈奴 226

二、西域诸国 张骞通西域 228

第六节 西汉阶级矛盾的发展与王莽改制 233

一、汉武帝末年的农民暴动 233

二、昭、宣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34

三、西汉末年阶级矛盾的尖锐 235

四、王莽代汉和改制 236

一、绿林军 238

第七节 绿林、赤眉起义及其失败和东汉的建立 238

二、赤眉军 239

三、农民起义失败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240

第八节 西汉经济的发展 241

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241

二、手工业发展的水平 251

三、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 258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建立 264

第三章 东汉 264

第二节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268

一、重建专制政权 268

二、统治机构和制度的变化 271

第三节 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274

一、“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274

二、释放奴婢,减省刑法 276

一、班超出使西域 278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278

二、汉、匈在西域的争夺 280

第五节 东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82

一、外戚、宦官的黑暗统治 282

二、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门阀的出现 284

三、清议和党锢 284

第六节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286

一、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 286

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汉族百姓 288

第七节 东汉的灭亡 290

一、黄巾大起义 290

二、割据形势的再现和东汉的灭亡 294

三、赤壁之战和东汉灭亡 297

第四章 秦汉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299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社会生活 299

一、饮食和服装 299

二、居住与交通 301

三、婚、丧习惯及社会风俗 303

第二节 秦汉时代的科学技术主要成就 305

一、数学、天文、历法的发展 305

二、物理、化学、地理学和医学的成就 306

第三节 哲学思想和宗教迷信 309

一、以儒为主各家融合的哲学、政治思想 309

二、谶纬之学盛行和反谶纬的思想 311

三、迷信和宗教 313

第四节 经学、史学和文学艺术 315

一、经学和史学 315

二、文学和艺术 317

第三编 民族大融合的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323

第一章 三国 323

第一节 三国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 323

一、魏 324

第二节 鼎足而立的魏、蜀、吴 324

二、蜀 326

三、吴 327

第二章 两晋 330

第一节 西晋 330

第二节 东晋 333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的北方社会 341

一、十六国与五胡 341

第三章 五胡十六国 341

二、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342

三、各族所建政权的性质 343

四、编户与荫附户口 343

五、少数族政权与汉族士庶的关系 344

六、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345

七、东西交通 346

八、分裂与融合 346

一、前凉 347

二、成汉 347

第二节 十六国的更替与兴衰 347

三、汉 348

四、前赵 349

五、后赵 349

六、前燕 351

七、冉魏 351

八、前秦 352

九、后秦 354

十、后燕 355

十一、西秦 355

十二、后凉 356

十三、北凉 356

十四、北燕 357

十五、夏 357

十六、南燕 358

一、宋 359

第一节 四朝更替 359

第四章 南朝 359

二、齐 360

三、梁 361

四、陈 362

第二节 南朝的政治状况 363

一、加强皇权 363

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364

三、与北魏的战争 365

一、士族的庄园经济 366

四、侯景之乱与南朝的衰败 366

第三节 南朝的经济 366

二、赋役制度 367

三、农业、手工业、商业 367

第四节 南朝社会状况及阶层 368

一、士族 368

二、庶族 369

三、侨人与南人 370

一、北魏 371

第五章 北朝 371

二、东魏 375

三、西魏 375

四、北齐 376

五、北周 377

第一节 隋朝建立 381

一、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381

第一章 隋朝 381

第四编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五代史 381

二、平定三方叛乱 383

三、改易官制 384

四、统一南北 385

第二节 隋朝的改革与发展 387

一、改革兵制 387

二、改革行政制度 388

三、改革选举制度 388

五、制订开皇律 389

四、改革府兵制 389

六、均田制的继续和农业 390

七、富实的仓库储积 391

八、手工业和商业 392

九、炀帝的继位 393

十、大运河的开凿 394

十一、隋朝与国内少数族的关系 394

十二、隋和外国的关系 395

第三节 隋朝的覆亡 396

第四节 隋朝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403

第二章 唐朝建立 406

第一节 晋阳起兵和进据关中 406

第二节 建立唐朝 统一全国 409

一、李渊称帝 409

二、四方不宁 410

三、来自各方的宰相 412

一、三省六部与九寺三监 415

第三节 唐承隋制 充实完善 415

二、官、阶、爵 418

三、职制 监察 考课 419

四、限制皇权 420

五、军事制度 421

六、官吏选拔的途径 422

第四节 高祖时期主要战争 425

一、薛举犯唐 425

二、定河东 427

三、晋阳归唐 429

四、取东都 429

五、唐平萧铣 432

六、北征刘黑闼 434

第三章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38

第一节 玄武门之变 438

一、太子与秦王 438

二、弟兄交锋 441

一、导我以礼义 弘我以政道 442

第二节 贞观君臣论治道政术 442

二、“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445

三、君臣行事准则 447

四、选拔贤才 449

五、贞观之治的出现 451

第三节 措置失当 准备后事 453

一、树立新门阀的失败 453

二、亲王相争 454

三、刘洎被杀与李勣贬出 455

第四节 唐前期社会经济和课役制度 456

一、地主经济和租佃关系 456

二、均田制 457

三、课役制度 457

四、农业的发展 458

五、手工业的发展 458

六、商业的繁荣 460

七、均田制与租调制 4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