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经络信息诊疗法  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
经络信息诊疗法  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

经络信息诊疗法 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公越,汪湘,谢新才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15203942
  • 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
《经络信息诊疗法 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目录

第一章 针灸是信息疗法 25

第一节 什么是信息 25

第二节 广义信息疗法 26

一、通过条件反射神经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输入治疗信息 26

二、通过非条件反射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经络等)输入治疗信息 27

三、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输入治疗信息 28

四、基因疗法 28

第三节 狭义信息疗法——广义针灸疗法 28

第四节 信疗原理 30

第五节 信疗治病的速度和治病极限 31

第六节 狭义信疗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31

一、经穴是信号变换器 31

二、经络是信息传输系统 31

三、经络是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 32

第二章 藏象学说 34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 34

一、心 34

二、肺 36

三、脾 39

四、肝 42

五、肾 45

六、心包 48

第二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 49

一、胆 49

二、胃 50

三、小肠 50

四、大肠 51

五、膀胱 51

六、三焦 51

第三节 脏与腑的关系 52

一、心与小肠 53

二、肺与大肠 53

三、脾与胃 53

四、肝与胆 53

五、肾与膀胱 54

第四节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54

一、相生的关系 54

二、相克的关系 55

第五节 先天之本、后天之本 56

一、先天之本 56

二、后天之本 58

第六节 性命之根——性腺 59

第三章 经络和经络学说 60

第一节 经络 60

一、经络的主要内容 60

第二节《黄帝内经》有关经络认识的现代分析 75

一、经络的发生与形态 75

二、经脉的循行与功能 76

三、腧穴 77

四、针感与循感 78

第三节 经络实质与假说 78

一、经络假说 78

二、特定穴与递质能神经元的对应关系 80

三、相关及其他论述 81

四、经脉——对应染色体活性轨迹 83

第四节 经络研究进展及其探析 86

一、经络的外周结构 86

二、经络的神经主导论(中枢论) 87

三、其他见解 90

四、针刺的作用机制研究 90

五、其他的相关研究 91

六、本书作者的假说 91

七、经络现象观测 92

八、现代经络研究状况 93

第四章 阴阳五行学说 97

一、十二经和五输穴的五行配置 97

二、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 97

三、五输穴五行配置的验证 99

四、作者对经络的理解 100

第五章 经络的控制论研究 101

第一节 经络——人体控制系统 101

一、经络简述 101

二、经络——人体控制系统 101

三、“经络神经统一观” 103

第二节 经络学说——古典的生物控制论 106

一、从“整体”观念出发,着重系统功能 106

二、“黑箱”方法的应用 106

三、概念与术语的相似 107

第三节 经络——“多级协调控制系统” 107

一、协调控制信息 107

二、“多级递阶”结构 108

三、输入输出共享 109

四、多种信息载体 109

五、高度信息压缩与全息性 110

六、低速信息传输 112

第四节 广义“经络人”研究开发 112

一、广义“经络人”的概念 112

二、数字“经络人”研究 113

三、软件“经络人”研究 114

四、生物工程“经络人”研究 116

五、“经络”与“经络人”的科学意义 117

六、“经络”与“经络人”的应用价值 117

第五节 针麻——“多级协调控制”过程 118

一、针麻概况 118

二、针麻是一种生物控制过程 118

三、针刺信息与致痛信息输入通道 120

四、针刺镇痛的多级协调控制过程 121

五、针刺镇痛过程的控制方式 124

六、针刺对生理功能的多级协调控制 125

第六章 经络特定穴 128

一、背部俞穴 128

二、腹部募穴 128

三、原穴 128

四、五输穴 128

五、络穴 129

六、郄穴 130

七、六腑下合穴 130

八、八会穴 131

九、八脉交会穴 131

十、交会穴 131

第七章 腧穴总论 136

第一节 穴位的命名 136

一、水流和山谷 136

二、生物和体形 136

三、居处与活动 136

四、脏象和功能 136

五、天象和位置 136

第二节 穴位的演变与发展 137

第三节 穴位定位尺度和方法 137

一、体表标志 138

二、骨度分寸 138

三、指寸法 140

第四节 生物全息现象 141

第八章 信疗常用腧穴 146

一、背俞和腹募 146

二、原穴和络穴 146

三、井穴 146

四、合穴 146

五、等位穴 146

六、八会穴、奇经八脉交会穴和各经交会穴 147

第九章 经络状态的测定 148

第一节 经络状态的测定 148

一、压痛点、皮下硬结、凹陷、皮肤着色探测法 148

二、知热感度测定法 148

三、穴位皮肤电导测定法 149

四、穴位皮肤阻抗测定法 149

五、EVA(Electro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Voll——弗尔电刺激疗法)诊断法 149

六、EA V药物疗效预测 150

七、穴位皮肤温度测定法 150

八、穴位皮肤电位测定法 150

九、皮电点测定法 150

十、差电点测定法 151

十一、红外线热像摄影法 151

十二、液晶热像摄影法 151

十三、电晕放电摄影法 151

十四、穴位红外线辐射强度测定法 151

十五、穴位可见冷光辐射强度测定法 151

第二节 知热感度测定法 152

一、测量点 152

二、测量方法 156

三、病经分析 157

第三节 电导测定法 159

一、测量点 159

二、测量方法 160

三、病经分析 161

第四节 疾病的预防和疗效预测 162

第五节 经络状态自动测试、诊断系统 162

第十章 狭义信息疗法的基本规律 164

一、循经律 164

二、反映律 164

三、虚实律 164

四、补泻律 165

五、阴阳表里律 167

六、左右律 168

七、手足律 169

八、交叉律 170

九、生克律 171

十、巨刺律 172

十一、等位律 175

十二、全息律 175

十三、俞募律 175

十四、对偶律 176

第十一章 治疗过程 177

第一节 经络状态测定 177

第二节 治疗过程 179

第三节 治疗实例 180

附录: 183

第四节 信疗方式与刺激信息 185

一、机械刺激信息 185

二、电刺激信息 186

三、超声波刺激信息 186

四、光刺激 187

五、磁刺激信息 187

六、热刺激信息 187

七、化学刺激信息 187

八、综合刺激信息 187

第五节 常用信疗取穴法(最优信息输入点选取法) 188

一、寻找经络反应点 188

二、选用要穴 188

三、选用特定穴 188

四、循经取穴 188

五、病区局部沿经取穴 188

六、巨刺与偶刺 188

第六节 简便针灸 188

第七节 信息输入区的选择 189

第十二章 生物节律与子午流注——备受争议的课题 190

一、生物节律现象 190

二、时间针灸的内容 190

三、有待验证的课题 190

第十三章 信息疗法的诊断处方自动化——经络信息协调诊疗系统 192

第一节 临床研究 192

一、慢性支气管炎 192

二、心律紊乱(1970年8~11月) 193

三、精神病(1994~1996年) 193

第二节 诊治机制 194

一、测定经络状态 194

二、输入负反馈信息 194

三、经络信息协调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的差异 195

四、经络信息协调疗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195

第三节 中医经络信息协调诊疗系统 196

一、引言 196

二、方法 196

三、功能模块 197

四、临床应用效果 198

第十四章 狭义信息疗法展望 201

一、经络状态测定 201

二、经络实质研究 201

三、经络信息编码 201

四、经络控制论的诞生 201

五、全自动信疗系统 202

附录一经络穴位图 203

附录二针灸常用穴 214

一、手太阴肺经 214

二、手阳明大肠经 215

三、足阳明胃经 217

四、足太阴脾经 221

五、手少阴心经 223

六、手太阳小肠经 224

七、足太阳膀胱经 226

八、足少阴肾经 233

九、手厥阴心包经 235

十、手少阳三焦经 237

十一、足少阳胆经 239

十二、足厥阴肝经 243

附录三 奇经八脉 245

一、督脉 245

二、任脉 247

三、冲脉 250

四、带脉 250

五、阴维脉 250

六、阳维脉 250

七、阴跷脉 250

八、阳跷脉 250

附录四 经络是如何正在被证明的 251

参考文献 2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