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社会结构论
社会结构论

社会结构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景泉著
  • 出 版 社:深圳:海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54254X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毕业于深圳大学的20位商业精英的创业报告。
《社会结构论》目录
标签:结构 社会

一、结构思想、结构主义与结构辩证法 1

(一)结构思想 2

1.古代朴素的结构思想 2

2.近现代自然科学的结构思想 4

(二)结构主义 7

1.结构主义的语言学 8

2.结构主义社会历史理论 8

3.系统论与耗散结构论 10

4.结构主义的特点与局限性 10

(三)结构辩证法 11

1.结构的整体性 12

2.结构的可变性 13

3.人、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 14

4.社会结构诸因素的有机统一 16

二、经济结构总览 20

(一)经济生产是社会结构的基础 20

1.经济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0

2.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结构的性质和变化 21

3.经济生产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22

(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3

1.生产与消费 23

2.分配与生产、消费 25

3.交换与分配、消费、生产 27

(三)产业结构 30

1.两大部类生产及其交换 30

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33

(四)经济地域结构 43

1.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布局 44

2.经济地域结构的原则和思路 46

3.当前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主要任务 47

(五)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地、持续地发展 50

1.经济结构与人口发展 50

2.经济结构与自然资源 51

3.经济结构与自然环境 51

三、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力 53

(一)生产力结构及其要素 53

1.生产力是具有内在结构的庞大系统 53

2.生产力三要素的相互关系 56

(二)生产力增长的诸因素 59

1.生产力增长理论 59

2.优化经济增长方式 63

(三)生产力与知识经济 65

1.何谓知识经济? 66

2.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71

3.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75

四、经济结构中的所有制 79

(一)所有制的基本类型及其内部的分类 79

1.公有制与私有制 80

2.所有制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82

(二)我国所有制的状况及其变化 86

1.简要的历史回顾 86

2.公有制结构与非公有制结构的作用 87

3.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和矛盾 92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94

1.实行综合的、配套的改革 95

2.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97

3.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98

4.选择最佳的所有制形式 99

五、经济结构中的分配 101

(一)分配结构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01

1.从生产要素来看 101

2.从国民收入分配来看 103

3.从分配形式来看 104

(二)分配结构若干问题的探索 104

1.当前分配结构存在的问题 104

2.正确调整分配结构中的若干关系 107

六、经济结构中的交换 113

(一)商品交换及其结构 113

1.商品交换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113

2.制约商品价格的因素 115

(二)资本流通 117

1.资本流通特点 117

2.银行资本的结构和银行系统 118

3.资本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121

(三)交换与开放 124

1.开放的必然性 124

2.“三个方面的开放” 128

3.经济全球化与自力更生 130

4.经济特区与对外开放 131

(四)流通结构与市场经济 133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13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135

3.市场经济的二重性 141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五个结合 145

5.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49

七、经济结构中的消费 156

(一)消费结构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56

1.生存要素 156

2.享乐要素 158

3.发展要素 158

(二)制约消费水平的诸因素 159

1.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59

2.分配制约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160

3.流通、交换是消费的重要渠道 160

(三)我国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161

1.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存在的问题 161

2.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对策 163

3.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思路 166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67

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耀矛盾 167

2.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176

八、政治学说与政治架构综论 178

(一)政治学说与政治架构的历史反思 178

1.中国政治学说与政治架构 179

2.西方政治学说与政治架构 182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187

1.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 188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189

九、政治架构的核心 192

(一)党的领导结构的主要方面 192

1.政治领导 192

2.思想领导 193

3.组织领导 194

(二)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 194

1.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性 195

2.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196

3.党的建设理论的战略意义 198

(三)端正党风、整治腐败 200

1.加强反腐败的力度 200

2.强化反腐败机制 202

(四)正确处理党的建设结构中的几种关系 205

1.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205

2.正面教育与严格惩治的关系 206

3.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关系 206

4.加强学习与提高素质的关系 207

十、政治架构的权力机关 211

(一)历史的选择 211

1.历史上的不同政体 211

2.新中国的政体 212

(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结构 213

1.立法权 213

2.组织权 214

3.监督权 215

(三)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构成与工作机构系统 216

1.中国人大代表的构成 216

2.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20

(四)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222

1.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222

2.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224

十一、政治架构的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25

(一)政府职权的结构 225

1.外交、国防职权 225

2.维护社会治安职权 227

3.建设职权 227

4.领导组织职权 229

(二)政府机构的改革 230

1.机构改革的原则 230

2.避免机构改革的误区 232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种关系 233

1.党政关系 234

2.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35

3.政府中各个职能部门的关系 236

4.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237

十二、政治架构的审判机关与法律监督机关 239

(一)法的本质及法院、检察院的职能 239

1.法的本质 239

2.法院职能的结构 240

3.检察院职能的结构 242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权”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比较 243

1.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剖析 243

2.社会主义国家“三权”的相互关系 244

3.不同的人权观 244

十三、政治架构的坚强柱石 246

(一)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构成 246

1.人民军队的性质 246

2.人民解放军的构成 248

(二)正确理解军事理论中的几方面关系 249

1.关于军队与政治的关系 249

2.关于军队与经济的关系 251

3.关于军队与人民的关系 253

(三)加强国防意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55

1.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战略意义 255

2.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 259

十四、政治架构的统一战线 263

(一)中国人民政协的产生及其组成 264

1.中国人民政协的产生 264

2.中国人民政协的构成 265

(二)中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267

1.政治协商 267

2.民主监督 268

3.参政议政 269

4.促进团结 270

(三)优化人民政协结构 270

1.优化人民政协成员的结构 270

2.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71

3.优化人民政协的工作机制 272

十五、文化结构概述 274

(一)文化的本质 274

1.关于文化涵义的争论 274

2.毛泽东对文化涵义的界定 277

3.先进文化之内涵及其特征 280

(二)文化与哲学 283

1.哲学是文化的精华 283

2.真正哲学在文化结构中的作用 285

(三)文化的分类 287

1.文化分类的原则 287

2.文化结构的四大组成部分 290

(四)研究文化的方法论 291

1.系统论的方法 291

2.扬弃的方法 291

十六、文化结构中的文学艺术 293

(一)文学艺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293

1.文学艺术的本质 293

2.文学艺术的功能 295

(二)文学艺术的结构及其内在关系 297

1.先哲们对此问题的探讨 297

2.文艺结构的分类原则以及各种文艺之间的关系 307

(三)文学艺术结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312

1.关于全民性与阶级性的关系 313

2.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15

3.关于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 317

4.关于跨文化与多文化的关系 319

十七、文化结构中的科学技术 321

(一)科学的结构及其内在关系 321

1.自然科学结构 321

2.社会科学结构 323

3.思维科学结构 327

4.哲学与各科学之间的关系 329

(二)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发展 332

1.古代科学技术 332

2.近代科学技术 338

3.现代科学技术 348

(三)若干科学结构理论问题的探讨 352

1.关于科学技术运用的二重性问题 352

2.关于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 355

3.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的作用问题 356

十八、文化结构中的思想道德 360

(一)思想道德的内涵及其作用 360

1.思想道德是社会经济的反映 360

2.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361

3.思想道德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62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63

(二)思想道德的结构 364

1.善与恶 364

2.苦与乐 367

3.生与死 369

4.公与私 370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373

1.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73

2.加强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73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74

十九、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辩证统一 376

(一)两个文明建设结构的内在关系 376

1.两个文明建设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结构 376

2.两个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地发展 378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380

(二)正确处理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关系 382

1.“一手抓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一手抓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382

2.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383

3.一手抓“开放”,一手抓“抵制” 384

4.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 384

5.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385

(三)两个文明结构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386

1.文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386

2.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389

3.对立统一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392

简短的结论 396

本书的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 397

后记 4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