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仲荪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2700338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
《病理生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其研究方法 1

一、病理生理学性质与任务 1

二、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2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 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3

第二章 疾病概论 4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4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4

一、生物性因素 4

二、理化因素 4

三、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5

四、精神因素 5

五、遗传和免疫性因素 5

第三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理 6

一、神经体液调节紊乱 6

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细胞机理 9

第四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1

一、疾病时损伤与抗损伤过程 11

二、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11

第五节 疾病转归 11

一、康复 12

二、死亡 12

第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3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13

一、水、钠的正常代谢 13

二、脱水 16

三、水中毒 20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21

一、钾的正常代谢与生理功能 22

二、低钾血症 24

三、高钾血症 30

第三节 镁代谢紊乱 33

一、镁的正常代谢与生理功能 33

二、低镁血症 34

三、高镁血症 36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37

第一节 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37

一、〔pH,H+〕 37

二、二氧化碳分压 39

三、二氧化碳结合力 40

四、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40

五、血浆二氧化碳总量 40

六、缓冲碱 41

七、碱剩余和碱缺失 41

八、阴离子间隙 41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43

一、代谢性酸中毒 43

二、呼吸性酸中毒 49

三、代谢性碱中毒 52

四、呼吸性碱中毒 55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8

一、混合型代谢性和呼吸性酸-碱紊乱 59

二、混合型代谢性酸-碱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61

三、三重性酸-碱紊乱 61

第四节 酸-碱紊乱诊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63

第五章 水肿 69

第一节 水肿的发生机理 69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69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73

第二节 几种重要水肿的发生机理 77

一、心性水肿 77

二、肾性水肿 78

三、肝性水肿 80

四、脑水肿 81

五、肺水肿 84

第三节 水肿的临床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88

一、水肿的临床特点 88

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89

第六章 炎症 90

第一节 炎症局部的血管现象 90

一、血液流变学变化 90

二、血栓形成 91

三、出血 91

四、血管通透性升高和渗出 92

五、血管通透性升高与淋巴引流平衡失调 93

第二节 炎症的细胞反应 94

一、靠边及附壁 94

二、细胞游出 95

三、趋化作用 95

四、吞噬和杀菌作用 96

第三节 炎症介质在炎症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98

一、参与炎症反应的主要炎症介质 99

二、炎症介质释放的方式和机理 105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中的地位和作用 106

第四节 炎症的全身反应和机体机能状态对炎症过程的影响 107

一、炎症的全身反应 107

二、机体机能状态对炎症过程的影响 110

第五节 抗炎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11

第七章 发热 113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与分类 113

一、传染性发热 113

二、非传染性发热 113

第二节 发热的发生机理 114

一、致热原 114

二、内源性致热原引起发热的机理 116

第三节 发热时热代谢变化、热型与临床特点 120

一、发热时的热代谢变化 120

二、热型与临床特点 121

第四节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和处理原则 122

一、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122

二、发热的处理原则 124

第八章 缺氧 125

第一节 缺氧的基本发病环节 125

一、大气供氧和氧在呼吸系统中的交换障碍 126

二、氧在血液和循环系统中的输送障碍 126

三、细胞内氧的供给和利用障碍 127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类型及特点 128

一、乏氧性缺氧 128

二、血液性缺氧 129

三、循环性缺氧 130

四、组织中毒性缺氧 130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与代谢变化 131

一、组织、细胞的变化 132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 132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133

四、血液系统的变化 135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136

第四节 缺氧的防治原则 136

一、防治原发病,防止和消除病因的作用 136

二、给氧疗法 136

第九章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38

第一节 凝血与抗凝血的基本过程 138

一、凝血过程 138

二、抗凝血过程 139

第二节 DIC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141

一、容易引起DIC的原发病 141

二、DIC的发病机理 141

三、DIC过程中的凝血、激肽、纤溶和补体系统之间的关系 143

第三节 DIC的诱发因素 144

一、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低 144

二、肝细胞功能受损 144

三、高凝状态 145

四、微循环障碍 145

五、纤溶系统活性过度抑制 145

第四节 DIC的临床表现 145

一、DIC的后果 145

二、DIG的临床分期与分型 147

第五节 DIC的治疗原则 148

一、治疗原发病 148

二、改善微循环 148

三、抗凝疗法 148

四、其他 149

第十章 休克 150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150

一、按休克的病因分类 150

二、按休克过程中血容置丢失的程度分类 151

三、按休克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分类 151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理 151

一、正常微循环的结构与生理特点 151

二、休克时微循环血液灌注流量减少的机理 152

三、休克过程的分期及其主要变化 154

四、休克时微血流流态 159

第三节 休克时的细胞和代谢变化及其机理 160

一、细胞和代谢变化 160

二、休克时细胞损害的机理 162

第四节 某些体液因素在休克过程中的作用 163

一、儿茶酚胺 163

二、前列腺素 163

第五节 休克时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 166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166

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67

三、肾功能变化 167

四、肺呼吸功能的变化 168

五、肝脏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变化 168

六、胃和胰腺的变化 169

七、多器官衰竭 169

第六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169

一、烧伤性休克 169

二、心源性休克 170

三、感染性休克 170

四、过敏性休克 172

五、神经源性休克 172

第七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72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休克的发生 172

二、早期发现,迅速抢救 173

第十一章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175

第一节 肿瘤的病因学 175

一、外界致癌因子 175

二、机体内在因素 185

三、肿瘤的综合病因学说 189

第二节 肿瘤的发病学 190

一、细胞癌变的始动机制 190

二、肿瘤形成过程 192

三、肿瘤的生长规律 193

四、播散机理 195

五、肿瘤可逆性问题 197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学 199

第一节 高血压病 199

一、高血压的病因 200

二、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 201

三、高血压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06

四、高血压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207

五、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209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0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 211

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理生理 216

三、心肌再灌流障碍 222

四、冠心病的防治原则 225

第三节 心力衰竭 226

一、心肌收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26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228

三、心力衰竭的原因及诱因 229

四、机体的适应代偿功能 230

五、心力衰竭的发生机理 234

六、心力衰竭时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238

七、心力衰竭的防治 242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 246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246

一、慢阻肺病时心肺功能失常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46

二、肺功能实验检查的基础理论和解释 251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54

一、病理生理学改变 254

二、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改变的联系 257

三、病因发病学 257

第三节 呼吸衰竭 259

一、呼吸衰竭诊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60

二、呼吸衰竭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260

三、呼吸衰竭时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紊乱 261

四、呼吸衰竭时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263

五、呼吸功能监控 264

六、呼吸衰竭处理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67

第十四章 肝胆系统病理生理学 271

第一节 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生理 271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271

二、病理生理变化 272

三、肝硬化的治疗原则 274

四、腹水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75

第二节 肝性脑病 276

一、病因 276

二、分类 276

三、发病机理 277

四、常见诱因 283

五、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84

第三节 胆石症 285

一、胆石症的分类 285

二、胆石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86

三、溶石与排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89

第四节 黄疸 290

一、正常胆红素生成与代谢 290

二、反映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常用测定指标及意义 293

三、几种主要黄疸及其发病机理 294

四、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298

第十五章 肾脏的病理生理学 300

第一节 肾功能障碍的一般原因 300

一、肾前因素 300

二、肾性因素 300

三、肾后因素 301

第二节 肾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发生机理 302

一、泌尿功能的变化 302

二、血液生化成分的变化 305

三、其他系统的变化 308

第三节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生理 310

一、分类 310

二、病因 310

三、发病机理 311

四、病理生理改变 312

五、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13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313

一、与肾病综合征有关的疾病 313

二、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314

第五节 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 315

一、急性肾功能不全 315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 320

第六节 尿毒症 325

一、尿毒症的主要表现 325

二、尿毒症的发病机理 326

第七节 肾衰透析疗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28

一、腹膜透析的原理 328

二、血液透析(人工肾)原理 328

参考文献 3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