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云彦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2934264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本专著以南水北调与中部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题,分别从调水工程对中部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冲击,调水的地区利益分配以及调水对相关居民主体生计、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出发,从宏、微观两个视角研究分析了中部相关区域利益分配、空间经济结构和以移民为代表的居民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所做出的调整和适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从人的全面发展和中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均衡,从资源有序利用和资源有效保护方面给予了深层次的建设性思考,从公共行动的策略,移民等人民大众有可能采取的行为等角度做了大量的前瞻性剖析。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录

1 南水北调工程与区域发展 1

1.1 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

1.2 南水北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5

1.3 多区域协调与内源式发展: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0

2 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与区域利益关系 15

2.1 水权配置: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的一个研究视角 15

2.1.1 水资源及水资源分配 17

2.1.2 南水北调水权的内涵界定 18

2.1.3 南水北调水权配置及其层级结构 22

2.2 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中的区域利益关系 26

2.2.1 跨区水资源调配中不同层次利益主体 27

2.2.2 水资源分配中的不同层次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 28

2.2.3 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中的区域利益关系变化 30

2.3 流域层面水权配置与区域利益分配格局 31

2.3.1 调水流域水权初始配置 31

2.3.2 基于调水流域水权初始配置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 34

2.3.3 利益补偿与利益关系调整 41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分配及区域利益增进 46

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分配 46

3.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概况 46

3.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规划 49

3.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分配方案简述与评价 51

3.2 南水北调增量供水的区域利益增进 56

3.2.1 区域利益增进的衡量 56

3.2.2 调水量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宏观影响 57

3.2.3 调水后各受水城市的利益增进 68

3.3 基于调水量分配方案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 77

3.3.1 水资源调配与区域利益关系变化 77

3.3.2 基于调水量分配方案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 77

4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与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利益格局调整 79

4.1 南水北调调水水权初始配置 79

4.1.1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79

4.1.2 调水水权配置机制与配置模式 80

4.1.3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层级结构 82

4.2 基于利益协调的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模型 84

4.2.1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模型选择及研究路径 85

4.2.2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影响因素 90

4.2.3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指标体系构建 91

4.3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权区域间初始配置实证分析 94

4.3.1 研究区域及数据描述 94

4.3.2 各因素层的相对优属度及指标权重 95

4.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受水区调水水权配置量 103

4.3.4 基于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 106

4.4 制度创新与利益关系调整 110

4.4.1 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11

4.4.2 南水北调水权制度创新的方向 112

5 利益分配与多区域协调发展 116

5.1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产业的经济联系及带动作用 116

5.1.1 调水工程投资建设本身对当地产业的直接带动作用 116

5.1.2 调水工程建成后在调水期对中部地区产业与部门的影响 118

5.2 水资源调配与区域利益分配 119

5.2.1 水资源与区域利益分配的理论分析 120

5.2.2 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 122

5.2.3 南水北调与区域利益分配的实证分析 124

5.3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际关系的影响 129

5.3.1 南水北调项目中线工程的区域影响 129

5.3.2 相关影响区域的利益与责任分析 130

5.4 南水北调工程与新农村建设 133

5.4.1 南水北调工程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 134

5.4.2 南水北调工程对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 135

5.4.3 加快沿线和关联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136

6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边缘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39

6.1 边缘化区域概念的理解 139

6.1.1 边缘化区域的定义和属性 139

6.1.2 边缘化区域界定 140

6.1.3 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取 141

6.1.4 边缘化区域判别的参照值 143

6.2 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解释模型 144

6.2.1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演绎 144

6.2.2 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解释模型 145

6.2.3 重大工程与区域边缘化机制解析 146

6.3 重大工程与区域边缘化 149

6.3.1 重大工程与资源利用变化 149

6.3.2 重大工程与收益分配变化 151

6.3.3 重大工程与区域位置特征 153

6.3.4 重大工程与区域管理 154

6.3.5 重大工程与边缘化分析框架 155

7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边缘化区域的界定与特征 157

7.1 南水北调沿线边缘化区域的界定 157

7.1.1 鄂、豫、晋三省边缘化现象的总体特征 157

7.1.2 湖北省边缘化区域的空间分布 158

7.2 南水北调工程与丹江口库区的边缘化表现 160

7.2.1 丹江口库区经济实力的边缘化 160

7.2.2 丹江口库区经济活跃度的边缘化 163

7.2.3 丹江口库区经济开放度的边缘化 166

8 南水北调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的经济效应 170

8.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水源地效应 170

8.1.1 丹江口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170

8.1.2 南水北调水源地工程的属性与建设任务 174

8.1.3 南水北调水源地工程的投资效应 175

8.1.4 南水北调水源地工程建设的扰动效应 177

8.1.5 丹江口库区边缘化与南水北调工程效应 179

8.2 邻近效应与南水北调工程受影响区域的发展 180

8.2.1 技术创新扩散的文献综述 181

8.2.2 对邻近性的讨论 182

8.2.3 邻近性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 182

8.2.4 依托沿南水北调中线湖北省利用邻近效应的思考 183

8.3 重大工程效应与边缘化区域发展 186

8.3.1 重大工程与边缘化区域的形成机理 186

8.3.2 重大工程效应与边缘化区域发展 187

9 能力变迁与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发展 188

9.1 水利工程移民的历史审视 188

9.2 能力变迁与介入型贫困 189

9.2.1 工程移民介入型贫困的研究背景 189

9.2.2 工程移民贫困治理的现存问题 191

9.2.3 工程移民贫困的特征 192

9.3 能力再造与移民可持续发展 199

10 工程移民人力资本变迁的理论分析 202

10.1 被动性迁移与移民人力资本变迁 203

10.1.1 人力资本与个体满意度 203

10.1.2 被动性迁移与人力资本变化 204

10.2 政府后期扶持能否促进移民人力资本积累 206

10.2.1 我国现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回顾 206

10.2.2 以往移民安置方式的弊端 207

10.2.3 后期扶持政策与移民人力资本积累 208

11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人力资本变迁 210

11.1 工程移民的人力资本构成及其变化 210

11.1.1 移民受教育水平 210

11.1.2 移民健康状况 212

11.1.3 移民技术培训 214

11.1.4 移民人口迁移 216

11.1.5 移民社会资本 217

11.1.6 迁移、满意度与人力资本 219

11.2 相关变量的再检验 222

11.2.1 被动性迁移与技术、自发迁移变量的因果分析 222

11.2.2 被动性迁移与满意度的因果分析 222

11.2.3 满意度与技术变量的因果分析 223

12 人力资本与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224

12.1 人力资本与移民可持续能力:理论分析 225

12.2 人力资本与移民可持续能力:实证分析 226

12.3 人力资本:满意度对能力的传导机制分析 233

12.3.1 移民与非移民的对比分析 233

12.3.2 人力资本影响程度分析 234

13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分析 236

13.1 脆弱性的内涵及生计脆弱性的研究现状 236

13.1.1 脆弱性的内涵 236

13.1.2 生计脆弱性及其研究现状 237

13.2 库区移民的生计脆弱性 239

13.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生计脆弱性现状 239

13.2.2 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结构性脆弱和冲击性脆弱 240

14 中部崛起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 242

14.1 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 242

14.2 推动内源式发展,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245

14.2.1 借助工程建设契机,推进湖北省库区空间结构调整 245

14.2.2 推进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245

14.2.3 建立水源地利益补偿、生态补偿和对口支援机制,实现利益均衡化 246

14.3 加强能力再造,促进移民的全面发展 246

14.3.1 为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 247

14.3.2 有针对性地对移民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恢复并提高移民生计能力 247

14.3.3 鼓励移民参与性发展 249

参考文献 25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