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月君,曹延华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959399
- 页数:296 页
绪论 1
0.1 化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
0.2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
0.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3
0.4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及意义 3
第1章 溶液和胶体 5
学习目标 5
1.1 分散系 5
1.1.1 基本概念 5
1.1.2 分类 6
1.2 溶液 7
1.2.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7
1.2.2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相关计算 9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11
1.3.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1
1.3.2 溶液的沸点升高 12
1.3.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13
1.3.4 溶液的渗透压 14
1.4 胶体溶液 17
1.4.1 溶胶 17
1.4.2 高分子溶液 20
1.5 表面现象 21
1.5.1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22
1.5.2 表面吸附 22
1.5.3 表面活性剂 23
学习小结 24
目标测试 25
第2章 物质结构 28
学习目标 28
2.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8
2.1.1 核外电子的运动 28
2.1.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9
2.2 核外电子的排布 31
2.2.1 近似能级图 31
2.2.2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1
2.3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的基本性质 33
2.3.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表 33
2.3.2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5
2.4 化学键 38
2.4.1 离子键 38
2.4.2 共价键 38
2.5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42
2.5.1 分子的极性 42
2.5.2 分子间作用力 42
2.5.3 氢键 43
学习小结 45
目标测试 46
第3章 元素 48
学习目标 48
3.1 s区元素 48
3.1.1 s区元素的通性 48
3.1.2 氢 49
3.1.3 钠和钾 49
3.1.4 镁和钙 50
3.2 p区金属元素 51
3.2.1 p区金属元素的通性 51
3.2.2 铝 51
3.2.3 锗、锡、铅 53
3. 2.4 锑、铋 54
3.3 p区非金属元素 55
3.3.1 p区非金属元素的通性 55
3.3.2 卤素 55
3.3.3 氧、硫、硒 57
3.3.4 氮和磷 58
3.3.5 碳 59
3.4 d区元素 60
3.4.1 d区元素的通性 60
3.4.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60
学习小结 62
目标测试 63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4
学习目标 64
4.1 化学反应速率 64
4.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64
4.1.2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65
4.1.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7
4.2 化学平衡 69
4.2.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70
4.2.2 化学平衡常数 70
4.2.3 化学平衡的移动 71
4.2.4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74
学习小结 75
目标测试 76
第5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79
学习目标 79
5.1 定量分析概述 79
5.1.1 定量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79
5.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80
5.2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82
5.2.1 误差的分类 82
5.2.2 准确度与精密度 83
5.2.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86
5.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87
5.2.5 可疑值的取舍 89
5.3 滴定分析法 90
5.3.1 滴定分析法概述 90
5.3.2 标准溶液 93
5.3.3 滴定分析计算 96
学习小结 99
目标测试 99
第6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02
学习目标 102
6.1 酸碱质子理论 102
6.1.1 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102
6.1.2 酸碱反应的实质 104
6.1.3 酸碱的强度和溶液的酸碱性 104
6.2 酸碱平衡 105
6.2.1 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 105
6.2.2 溶液的酸碱平衡 106
6.3 缓冲溶液 111
6.3.1 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111
6.3.2 缓冲作用原理 111
6.3.3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112
6.3.4 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 112
6.3.5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113
6.4 酸碱滴定法 116
6.4.1 酸碱指示剂 116
6.4.2 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 120
6.4.3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27
6.4.4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129
6.5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132
6.5.1 溶剂 133
6.5.2 碱的滴定 136
6.5.3 酸的滴定 137
学习小结 137
目标测试 139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146
学习目标 146
7.1 溶度积规则 146
7.1.1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常数 146
7.1.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47
7.1.3 溶度积规则 147
7.1.4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48
7.2 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149
7.2.1 沉淀的生成 149
7.2.2 沉淀的溶解 150
7.2.3 分步沉淀 151
7.2.4 沉淀的转化 152
7.3 沉淀滴定法 152
7.3.1 沉淀滴定法概述 152
7.3.2 银量法指示终点的方法 152
7.3.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55
7.3.4 银量法的应用 156
学习小结 156
目标测试 157
第8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159
学习目标 159
8.1 配位化合物 159
8.1.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159
8.1.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60
8.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61
8.1.4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162
8.2 配位平衡 163
8.2.1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 164
8.2.2 配位平衡的移动 166
8.3 配位滴定法 168
8.3.1 配位滴定法概述 168
8.3.2 EDTA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69
8.3.3 金属离子指示剂 174
8.3.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75
8.3.5 配位滴定法应用示例 176
学习小结 176
目标测试 177
第9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80
学习目标 180
9.1 氧化还原反应 180
9.1.1 氧化数 180
9.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81
9.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82
9.2 电极电势 184
9.2.1 原电池 184
9.2.2 电极电势 185
9.2.3 能斯特方程式及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186
9.2.4 电极电势的应用 188
9.3 氧化还原滴定法 189
9.3.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189
9.3.2 指示剂 191
9.3.3 高锰酸钾法 191
9.3.4 碘量法 193
9.3.5 重铬酸钾法 196
9.3.6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 197
学习小结 198
目标测试 199
第10章 电势法及永停滴定法 203
学习目标 203
10.1 电势法的基本原理 203
10.1.1 基本原理 203
10.1.2 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204
10.2 直接电势法 206
10.2.1 溶液pH值的测定 206
10.2.2 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 210
10.3 电势滴定法 211
10.3.1 基本原理 211
10.3.2 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 212
10.3.3 电势滴定法的应用 214
10.4 永停滴定法 214
10.4.1 永停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14
10.4.2 永停滴定法应用示例 216
学习小结 216
目标测试 217
第11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19
学习目标 219
11.1 基本原理 219
11.1.1 光的特性 220
11.1.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21
11.1.3 吸收光谱曲线 222
11.1.4 光的吸收定律 223
11.1.5 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因素 225
1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26
11.2.1 主要组成部件 226
11.2.2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29
11.2.3 测量条件的选择 231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应用 232
11.3.1 定性分析 232
11.3.2 定量分析 235
11.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39
学习小结 240
目标测试 241
第12章 色谱分析法 245
学习目标 245
12.1 色谱法概述 245
12.1.1 色谱法的分类 246
1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46
12.2 经典液相色谱法 247
12.2.1 柱色谱法 247
12.2.2 平面色谱法 250
12.3 气相色谱法 254
12.3.1 气相色谱法基本理论 255
12.3.2 色谱柱 259
12.3.3 检测器 260
12.3.4 分离条件的选择 261
12.3.5 定性与定量方法 262
12.4 高效液相色谱法 264
12.4.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65
12.4.2 高效液相色谱仪 265
12.4.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267
12.5 色谱分析法应用示例 268
学习小结 270
目标测试 270
目标测试部分参考答案 273
附录 281
附录A 相对原子质量 281
附录B 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82
附录C 弱酸和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15K) 283
附录D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8.15K) 284
附录E EDTA与部分金属离子螯合物的lgK稳(20~25℃) 287
附录F EDTA的lgaY(H)值 288
附录G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101.33kPa) 288
参考文献 29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分析化学》陈怀侠主编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影响葡萄和葡萄酒中酚类特征的因素分析》朱磊 2019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仪器分析技术 第2版》曹国庆 2018
- 《有机化学实验》雷文 2015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生物化学》田余祥主编 2020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