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数量经营学引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承祯,洪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3826576
- 页数:305 页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最优化与数量经营 1
1.2 杉木人工林经营面临的问题 4
1.2.1 林分生长力下降 4
1.2.2 林地土壤肥力下降 4
1.2.4 生物多样性降低 5
1.2.3 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 5
1.3 杉木人工林经营剖析 6
1.3.1 杉木人工林比重过大 6
1.3.2 不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 6
1.3.3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7
1.4 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及内涵 7
1.4.1 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7
1.4.2 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7
1.5.4 大力营造杉阔混交林 8
1.5.3 以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经营杉木林 8
1.5.2 以数量经营学原理优化杉木林经营 8
1.5.1 以生态学观点完善杉木人工林经营管理制度 8
1.5 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8
1.5.5 保护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 9
1.5.6 杉木林施肥 9
1.5.7 开展技术创新 9
第二章 杉木林气候生产力评价 14
2.1 气候生产力模型 14
2.1.1 Miami模型 14
2.2 福建省森林植被潜在生产力估算 15
2.1.2 Thornthwaite纪念模型 15
2.3 杉木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数学模式及其估算 18
2.4 福建省杉木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地理分布模型 20
2.4.1 趋势面分析 20
2.4.2 福建省杉木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地理分布趋势分析 25
第三章 自组织学习与杉木产区区划 28
3.1 全国及福建省杉木产区区划 28
3.2 人工神经网络在杉木产区区划中的应用 28
3.2.1 自组织学习联想神经树 29
3.2.2 学习样本的学习训练 30
3.2.3 杉木产区区划判别 31
第四章 杉木种子优化管理 33
4.1 良种基地建设概况 33
4.2 杉木种子发芽率检验抽样新技术 34
4.2.1 实验方法 34
4.2.2 种子发芽率的计算机模拟 35
4.3 地统计学与杉木种子涩籽地理变异性 36
4.3.1 地统计学方法 37
4.3.2 杉木种子涩籽空间变异性 43
5.1.1 试验设计方法 48
5.1 杉木苗木生长的N,P,K反应模式 48
第五章 杉木壮苗培育技术 48
5.1.2 试验统计分析 49
5.2 杉木壮苗定向培育措施条件优化 51
5.2.1 试验数据 52
5.2.2 杉木苗地径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53
5.2.3 措施条件优化 53
5.2.4 分析 54
第六章 杉木种源试验 55
6.1 杉木种源胸径生长的地理变异 56
6.1.2 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杉木种源胸径生长地理变异(回报) 57
6.1.1 杉木种源胸径生长的空间半方差曲线 57
6.1.3 杉木种源地理变异的地统计学方法预测(内插) 58
6.2 杉木种源胸径和树高生长空间分异性 58
6.2.1 基本理论 58
6.2.2 杉木种源胸径与树高生长 60
6.2.3 杉木种源生长的分异性 60
6.3 地统计学方法的改进及其在杉木种源试验中的应用 62
6.3.1 问题的提出 63
6.3.2 ANN-Krige方法与原理 64
6.3.3 ANN-Krige方法在杉木种源生长空间变异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66
6.4 杉木最优种源区选择 68
6.4.1 研究方法 69
6.4.2 杉木种源地理变异胸径生长BP模型的建立 70
6.4.3 杉木最优种源区的确定 71
6.5 杉木种源选择决策模型 72
6.5.1 问题介绍 72
6.5.2 数学模型 72
6.5.3 种源选择排序计算 72
7.1.1 生长曲线的描述 81
第七章 杉木人工林地位指数评价 81
7.1 杉木人工林地位指数曲线及实用公式 81
7.1.2 杉木生长导向曲线的推导 82
7.1.3 杉木地位指数曲线 84
7.1.4 评定林地地位指数的实用公式 85
7.1.5 预测不同地位指数、不同年龄的杉木优势木平均高公式 85
7.2 杉木人工林地位指数Sloboda模型 85
7.2.1 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 86
7.2.4 Sloboda多形地位指数模型与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比较 87
7.2.3 Sloboda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精度验证 87
7.2.2 杉木人工林Sloboda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的遗传算法拟合 87
7.3 杉木地位指数曲线预报有效性的计算机检验 88
7.3.1 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原理 88
7.3.2 数据和计算机模拟 89
7.3.3 地位指数预报有效性检验 90
7.3.4 结论 90
第八章 杉木人工林立地控制 92
8.1 立地控制的意义 92
8.2 计算机辅助造林设计系统简介 93
8.3 在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问题的提法 94
8.4 在约束条件下小班造林设计的0-1规划法 95
8.5 在约束条件下造林设计实际应用 97
8.6 在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方法的改进 98
8.6.1 模拟退火法 99
8.6.2 模拟退火法优化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实例 100
8.7 立地控制有关问题分析 105
第九章 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 107
9.1 林木胸径结构特征研究概况 107
9.2.2 对数正态分布 109
9.2.1 正态分布 109
9.2 林分胸径结构研究方法 109
9.2.3 Г分布 110
9.2.4 β分布 110
9.2.5 Weibull分布 110
9.2.6 K.Pearson分布系 111
9.2.7 以偏中指标和密度指数为参数的胸径结构预测模型 112
9.2.8 林分胸径结构预测的L-PRM方法 112
9.2.9 林分胸径结构预测的G-PRM方法 113
9.2.10 林分胸径结构预测的G-L-PRM方法 114
9.3 杉木人工林胸径分布的Weibull模型 115
9.3.1 Weibull分布的最优拟合 116
9.3.2 Weibull分布参数预估方程的建立 117
9.4 杉木人工林胸径分布的L-PRM预测 117
9.4.1 Logistic方程表征林分胸径分布的效果 117
9.4.2 Dg与XF=0.5、XF=0.9之间关系 118
9.4.3 L-PRM之应用 118
9.6.1 G-Logistic方程表征林分直径分布的效果 121
9.6 G-L-PRM在杉木人工林中的应用 121
9.5.3 闽北杉木人工林G-PRM的应用 121
9.5.2 ?与xF=1/3、xF0. 9之间关系 121
9.5.1 Gompertz方程表征林分胸径分布的效果 121
9.5 杉木人工林胸径分布的G-PRM预测 121
9.6.2 ?与xF=0.333,xF=拐点,xF=09之间的关系 122
9.6.3 G-L-PRM法之应用检验 123
第十章 杉木种群空间格局与年龄结构 125
10.1 杉木种群空间格局 126
10.1.1 分布格局测定方法 126
10.2.1 生命表中数据的处理 127
10.2 杉木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127
10.1.3 杉木种群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127
10.1.2 杉木种群空间格局 127
10.2.2 生命表的编制 128
10.2.3 杉木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129
第十一章 杉木人工林生长的气候响应 132
11.1 研究概况 132
11.2 杉木胸径生长与气候关系 134
11.2.1 年轮宽度测量 134
11.2.2 年轮资料计算 134
11.2.5 杉木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135
11.2.3 年轮指数 135
11.2.4 气候因子的选择 135
11.2.6 检验与分析 138
11.3 全球气候异常对杉木生长的可能影响 139
11.3.1 全球气候异常资料 139
11.3.2 厄尔尼诺事件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 140
11.3.3 南方涛动与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关系 141
11.3.4 南方涛动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142
11.3.5 南方涛动主分量与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关系 143
11.4.1 太阳黑子与杉木生长 145
11.4 太阳黑子对杉木生长的可能影响 145
11.4.2 分析方法 146
11.4.3 预测模型的建立 146
11.4.4 预测模型的拟合检验 146
11.4.5 预测模型的预报检验 147
11.5 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太阳黑子的可能研究 147
11.5.1 预测因子的筛选 147
11.5.2 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148
11.5.4 太阳黑子预测预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149
11.5.3 预测因子的确定 149
11.6 杉木人工林生长的气候响应有关问题探讨 153
第十二章 杉木人工林自疏机制 158
12.1 森林自疏研究概况 158
12.2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 161
12.2.1 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调查技术 162
12.2.2 数量化Ⅰ模型方法 162
12.2.3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数量化模型的建立 163
12.2.4 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的建立 165
12.3.1 试验设计方法 166
12.3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分析新方法 166
12.3.2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与参数优化原理 167
12.3.3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规律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168
12.3.4 模型适用性检验 169
12.3.5 模型的解析 169
12.4 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规律新模型 170
12.4.1 模型的推导 171
12.4.2 新模型的意义 172
12.4.3 模型的验证 173
12.5 杉木林自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 174
12.4.4 模型应用 174
12.5.1 森林自疏规律模型的构建 175
12.5.2 森林自然稀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模型的验证 177
12.5.3 杉木林自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模型的建立 178
12.5.4 模型分析 179
12.6 基于改进单纯形法的神经网络及其在杉木林自疏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180
12.6.1 BP算法 180
12.6.2 用于优化BP网络参数改进单纯形法 181
12.6.3 BP-MSM混合算法在森林自疏规律研究中的性能分析 183
12.6.4 BP-MSM混合算法在杉木林自疏规律建模中的应用 187
12.7.1 自疏机制3/2法则 190
12.7 杉木人工林自疏有关问题讨论 190
12.7.2 杉木自疏机制的讨论 191
第十三章 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 197
13.1 林木生长与生长方程 198
13.1.1 生长的基本成分 198
13.1.2 生长方程 199
13.1.3 生长方程与计算机模拟 200
13.2 杉木人工林生长的起伏型时间序列预测 200
13.2.1 起伏型时间序列法 201
13.2.2 杉木人工林生长的起伏型时间序列模型 203
13.2.3 杉木人工林生长的起伏型时间序列分析 204
13.3 杉木生长的多维时间序列分析 205
13.3.1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 205
13.3.2 突变预测模型 206
13.3.3 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多维时间序列模型 208
第十四章 杉木人工林密度及立地效应 213
14.1 概述 213
14.2 杉木人工林密度及立地效应研究方法 216
14.2.1 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规律 216
14.3.1 V=αNβ1Hβ2密度效应模型 217
14.2.2 杉木人工林立地效应 217
14.3 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及经济评价 217
14.3.2 V=a1Hb1—a2Hb2N密度效应模型 218
14.4 杉木人工林立地效应 220
第十五章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223
15.1 影响杉木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因素 223
15.1.1 地貌因素影响 223
15.1.2 地形因素影响 223
15.1.3 立地条件影响 223
15.1.7 年龄的影响 224
15.1.8 管理措施的影响 224
15.1.4 经向的影响 224
15.1.6 密度的影响 224
15.1.5 纬向的影响 224
15.2 不同区域杉木林乔木层生物量随年龄变化规律模拟 225
15.3 中国杉木人工林生产量与生产力 226
第十六章 杉木林凋落物动态 230
16.1 我国森林凋落物研究概况 230
16.2 杉木林凋落物动态模拟 230
16.2.1 杉木单优群落凋落物动态 231
16.2.2 天然杉木混交林凋落物动态 232
16.2.3 杉木林凋落物起伏型时间序列模型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233
第十七章 杉木人工林资源优化管理 235
17.1 森林资源管理的意义 235
17.2 杉木人工林资源管理的Logistic模型 235
17.2.1 资源自然增长的数学模型 235
17.2.2 资源阻滞增长的数学模型 236
17.2.3 杉木人工林资源利用的阻滞增长模型 237
17.3 收缩扩张算法(C—E算法)优化杉木人工林资源管理的Logistic模型 237
17.3.1 收缩扩张算法(C—E算法) 238
17.3.2 收缩扩张算法优化的杉木人工林资源管理Logistic模型 240
17.3.3 优化的Logistic模型的应用 240
17.4 杉木人工林资源管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41
17.4.1 杉木人工林资源管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241
17.4.2 BP模型与Logistic模型的比较 242
第十八章 杉木人工林林分收获建模 244
18.1 收获建模资料的处理 244
18.2 方法与原理 245
18.2.1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245
18.3.1 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方程 246
18.3 杉木人工林林分收获模型的建立 246
18.2.2 改进的单纯形最优化法 246
18.2.3 林龄指数法 246
18.3.2 改进单纯形优化 247
18.3.3 林龄指数计算 248
18.4 模型检验 248
18.5 模型的实际应用 249
18.6 经济效益分析 250
18.7 小结 250
第十九章 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技术 252
19.1.1 原理和方法 253
19.1 三次设计与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 253
19.1.2 三次设计最优控制实例 254
19.1.3 三次设计最优控制分析 256
19.2 杉木人工林计算机辅助经营系统 256
19.2.1 模型的建立 256
19.2.2 模型的检验 258
19.2.3 财务分析 259
19.2.4 系统设计与功能 259
19.3.1 离散阶段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 261
19.2.5 实际应用 261
19.3 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的连续状态动态规划 261
19.3.2 应用举例 262
19.4 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的遗传算法决策 263
19.4.1 离散阶段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 264
19.4.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264
19.4.3 遗传算法优化密度控制决策的应用举例 264
第二十章 杉木材积方程优化 267
20.1 一元材积方程优化 267
20.2.2 用三次设计法编制地径一元材积表 268
20.2 杉木高精度地径材积表的编制 268
20.2.1 问题的提出 268
20.2.3 用改进单纯形法编制地径一元材积表 272
20.2.4 编制的地径一元材积表的适用性检验 274
20.2.5 结论 275
第二十一章 杉木人工林序列林价及其应用 278
21.1 杉木人工用材林林价分析 279
21.1.1 杉木人工用材林立木价值的构成和计量单位 279
21.1.2 杉木立木价值的形成过程 280
21.1.3 林价构成因素的分析 281
21.2 杉木人工林序列林价 282
21.2.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82
21.2.2 杉木人工林序列林价分析的基本原理 283
21.2.3 杉木人工林序列林价分析 284
21.3 杉木人工林序列林价的应用 287
21.3.1 杉木人工林最优经济轮伐期的确定 287
21.3.2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290
21.3.3 在森林保险中的应用 290
22.1 杉木生态型栽培模式的序列综合—专家咨询法选择 293
第二十二章 杉木人工混交林模式优化 293
22.1.1 数学方法和原理 294
22.1.2 应用实例 296
22.2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 298
22.2.1 分形模型 298
22.2.2 不同杉木混交模式土壤团粒结构数据的收集 299
22.2.3 不同杉木林混交模式土壤团粒体结构分形特征 299
22.3 杉木—柳杉混交林竞争关系 301
22.3.1 杉木—柳杉混交林生长 301
22.3.2 杉木—柳杉混交林竞争关系 302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BCG经营战略 成熟市场的销售变革》(日)杉田浩章著 2019
- 《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编 2016
- 《宝冢剧团经营战略 跨越百年的演艺生意经》董纾含责任编辑;方瑜译;(日本)森下信雄 2019
- 《精神分析引论》(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黄珊译 2019
- 《行测数量关系》李永新主编 2019
- 《华为经营法》戚风 2019
- 《日本企业家经营丛书 中内功 日本商业圣手》卢玥彤译;(日)石井淳藏 2019
- 《模糊集引论 上》罗承忠,于福生,曾文艺编著 2019
- 《GIS和数量方法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刘凌波译;(美国)王法辉 2019
- 《Python3从入门到实战》董洪伟 2019
- 《西游记 下》吴承恩著 2020
- 《西游记 美绘注音版》(明)吴承恩著 2018
- 《总体国家安全观》尚伟著 2019
- 《西游记 上》吴承恩著 2020
- 《西游记 中》吴承恩著 2020
- 《中华复兴管窥》高大伟著 2018
-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张子伟著 2015
- 《蜱螨与健康》裴伟著 2019
-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专业化农业区域的集群机制与政策研究》税伟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