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野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489429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职高专医学教材。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一、微生物与药物 1

目录 1

二、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3

三、免疫与免疫学 7

四、学习方法提示 8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0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0

第二章细菌概论 10

二、细菌的结构 12

三、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21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22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22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4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26

四、细菌的变异 28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和人体的微生态 32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32

二、细菌在人体的分布与人体的微生态系 33

三、机会性感染 38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39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39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42

第五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45

一、细菌的致病性 45

二、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50

三、医院感染 51

一、菌种选育 54

第六节菌种的选育和保藏 54

二、菌种的保藏 56

第三章病原性细菌 59

第一节球菌 59

一、葡萄球菌属 59

二、链球菌属 62

三、肺炎链球菌 64

四、奈瑟菌属 66

五、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68

一、肠杆菌科 69

第二节肠杆菌科与弧菌属 69

二、弧菌属 75

第三节厌氧性细菌 78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78

二、无芽胞厌氧菌 82

第四节分枝杆菌属 83

一、结核分枝杆菌 83

二、麻风分枝杆菌 87

一、白喉棒状杆菌 88

第五节其他病原性细菌 88

二、炭疽芽胞杆菌 90

三、布鲁菌属 91

四、鼠疫耶氏菌 92

五、铜绿假单胞菌 93

六、流感嗜血杆菌 94

七、百日咳鲍特菌 95

八、军团菌属 95

九、空肠弯曲菌与幽门螺杆菌 96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98

第一节病毒概述 98

第四章病毒 98

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04

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08

第二节噬菌体 110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10

二、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 110

三、噬菌体的应用 112

第三节呼吸道病毒 113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13

三、腮腺炎病毒 115

二、麻疹病毒 115

四、风疹病毒 116

五、呼吸道病毒的防治原则 116

第四节肠道病毒 117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17

二、柯萨奇病毒 118

三、埃可病毒 119

四、轮状病毒 119

一、甲型肝炎病毒 120

五、肠道病毒的防治原则 120

第五节肝炎病毒 120

二、乙型肝炎病毒 122

三、丙型肝炎病毒 126

四、丁型肝炎病毒 126

五、戊型肝炎病毒 127

六、庚型肝炎病毒 128

七、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128

第六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30

一、EB病毒 133

第七节疱疹病毒 133

二、巨细胞病毒 134

三、单纯疱疹病毒 135

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35

五、疱疹病毒防治原则 136

第八节其他病毒 136

一、黄病毒 136

二、出血热病毒 138

三、狂犬病病毒 139

第五章真菌 141

第一节概述 141

一、生物学性状 141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43

三、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144

四、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44

第二节主要病原性真菌 144

一、白假丝酵母菌 144

二、新生隐球菌 145

三、皮肤癣真菌 146

四、曲霉菌 146

五、毛霉菌 147

六、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147

第六章放线菌 148

第一节概述 148

一、生物学性状 148

二、放线菌与抗生素 150

第二节主要致病放线菌属 150

二、诺卡菌属 151

一、放线菌属 151

第七章其他微生物 152

第一节螺旋体 152

一、钩端螺旋体 152

二、梅毒螺旋体 154

三、回归热螺旋体 156

四、伯氏螺旋体 157

第二节立克次体 157

一、衣原体 161

第三节衣原体、支原体 161

二、支原体 163

第八章微生物与抗生素 166

第一节抗生素概念与分类 166

一、抗生素的定义和命名 166

二、抗生素的分类 167

第二节抗生素剂量表示法与抗菌谱 168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168

第三节抗生素的制备概况 169

一、抗生素的生产方法 169

二、抗菌谱 169

二、生物合成法生产抗生素的过程 170

三、新抗生素产生菌的获得 171

四、抗生素产生菌的保藏 171

第四节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72

一、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 172

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173

三、干扰蛋白质合成 173

四、抑制核酸的合成 173

二、预防耐药性产生的措施 174

第五节耐药性 174

一、耐药性产生机制 174

第九章微生物与其他药物 175

第一节微生物与维生素 175

一、维生素C 175

二、维生素B2 177

三、维生素B12 177

第二节微生物与氨基酸 177

一、谷氨酸 177

一、酶制剂 179

二、赖氨酸 179

第三节微生物与酶及酶抑制剂 179

二、酶抑制剂 180

第四节微生物在甾体化合物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181

一、微生物转化甾体化合物的反应 181

二、微生物转化在甾体激素类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182

第五节其他微生物制剂 184

一、微生态制剂 184

二、其他制剂 184

一、药物原料 186

第一节药物中微生物的来源 186

第十章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186

二、药物生产环境 187

三、包装材料 187

第二节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 187

一、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的判断 187

二、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的后果 188

三、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的影响因素 188

第三节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的措施 189

一、稀释法 190

第十一章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190

第一节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190

二、扩散法 193

第二节体外杀菌试验 196

一、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196

二、石炭酸系数测定法 196

三、定量悬浮试验 198

第三节联合抗菌试验 199

一、琼脂扩散纸片法 200

二、棋盘稀释法 201

第四节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203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204

第一节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204

一、无菌检查的基本原则 204

二、无菌检查的基本方法 204

第二节 口服药及外用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205

一、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205

二、病原菌的检验 206

三、活螨的检验 207

第十三章抗原 208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208

一、抗原的概念 208

二、抗原的特性 208

第二节抗原的异物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208

一、异物性 208

二、抗原的特异性 209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 210

第三节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210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210

二、宿主因素 211

三、免疫方法 211

第四节常见的抗原分类 211

一、根据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 211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211

三、动物免疫血清 212

一、病原微生物 212

二、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 212

三、根据抗原的性状分类 212

第五节医学上常见的重要抗原 212

四、同种异型抗原 213

五、异嗜性抗原 213

第六节超抗原与佐剂 214

一、超抗原 214

二、佐剂 214

二、免疫球蛋白 215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15

第二二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215

一、抗体 215

第一节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15

第十四章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215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217

三、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218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218

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219

一、可变区的生物学活性 219

二、恒定区的生物学活性 219

一、IgG 220

第四节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220

二、IgM 221

三、IgA 221

四、IgE 221

五、IgD 221

第五节单克隆抗体 222

第十五章免疫系统 223

第一节免疫器官 224

一、中枢免疫器官 224

二、外周免疫器官 225

第二节免疫细胞 226

一、淋巴细胞 227

二、抗原提呈细胞 231

三、其他免疫细胞 232

第十六章细胞因子 233

第一节细胞因子的概述 233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233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233 )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234

第二节各类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35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235

第三节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238

第十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40

第一节概述 240

第二节HLA的分布与功能 241

一、HLA的分布 241

二、HLA的主要功能 241

三、HLA复合体的组成及遗传特征 241

三、HLA与疾病的关联 242

四、HLA与法医 242

一、HLA与移植排斥反应 242

二、HLA与输血反应 242

第三节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242

第四节移植免疫 243

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 243

二、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243

四、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 245

三、免疫应答的场所 245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245

第一节概述 245

第十八章免疫应答 245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245

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47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247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249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249

一、CD4+Th1细胞的作用 250

二、CD8+Tc细胞的作用 250

第三节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250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251

第四节免疫耐受 251

第十九章抗感染免疫 253

第一节固有免疫 253

一、屏障结构 253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254

三、体液中天然的抗微生物分子 255

第二节适应性免疫 259

一、体液免疫 259

二、细胞免疫 260

第一节超敏反应 261

一、Ⅰ型超敏反应 261

第二十章临床免疫 261

二、Ⅱ型超敏反应 264

三、Ⅲ型超敏反应 265

四、Ⅳ型超敏反应 267

二、特征 268

三、发生机制 268

一、概念 268

第二节自身免疫性疾病 268

四、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69

第三节免疫缺陷病 269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69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270

第二十一章免疫学应用 271

一、免疫学预防 271

二、免疫学治疗 273

三、免疫学诊断 274

参考文献 2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