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用气相色谱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国旺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554963
- 页数:404 页
第1章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1
1.1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 1
1.1.1 气相色谱法简介 1
1.1.2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历史 2
1.1.3 色谱法的分类 5
1.1.4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 8
1.2 色谱过程热力学 9
1.2.1 塔板理论的假设条件 10
1.2.2 色谱流出曲线的推导 11
1.2.3 色谱流出曲线方程的连续函数形式 12
1.2.4 对保留值的解释 13
1.2.5 流出峰达到极大值时组分在柱后的浓度 14
1.2.6 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 14
1.2.7 塔板理论的作用与不足 15
1.3 色谱过程动力学 16
1.3.1 Van Deemter方程式的提出 16
1.3.2 Van Deemter方程式的理论说明 18
1.3.3 速率理论方程式的偶合式 21
1.3.4 影响谱带扩张的其他因素 22
1.4 气相色谱基本关系式 22
1.4.1 保留体积 22
1.4.2 分配关系 24
1.4.3 分配和保留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26
1.4.4 分离特性参数 27
1.4.5 分析时间 31
参考文献 32
第2章 气相色谱仪器 34
2.1 气路系统 35
2.1.1 气源系统 35
2.1.2 净化系统 35
2.1.3 阀件系统 37
2.2 进样系统 38
2.2.1 无分流进样 40
2.2.2 直接进样 41
2.2.3 柱头进样 41
2.3 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42
2.3.2 检测器的线性范围 43
2.3.3 检测器的灵敏度和检测限 43
2.3.1 检测器的基线噪声与漂移 43
2.3.4 检测器的检测限 44
2.3.5 检测器的响应时间 44
2.3.6 检测器的最小检测量与最小检测浓度 45
2.3.7 检测器的选择性 45
2.4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6
2.4.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响应机理 47
2.4.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结构 47
2.4.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操作条件 48
2.4.4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择性的改进 49
2.4.5 相对响应值 50
2.5 热导检测器 50
2.5.1 热导检测器的结构及测量电路 50
2.5.2 热导检测器的原理 52
2.5.3 操作条件的选择 52
2.6 电子俘获检测器 53
2.5.4 热导检测器的相对响应值 53
2.6.1 电子俘获检测器池的结构 54
2.6.2 电子俘获检测器的响应机理 55
2.6.3 电子俘获检测器电源的操作方式 56
2.6.4 电子俘获检测器操作条件的选择 56
2.6.5 电子俘获检测器的相对响应因子Kr 57
2.6.6 电子俘获检测器的安全使用 57
2.6.7 脉冲放电电子俘获检测器 57
2.6.8 改进型电子俘获检测器 58
2.7 火焰光度检测器 58
2.7.1 火焰光度检测器的结构 58
2.7.2 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反应机理 59
2.7.3 火焰光度检测器操作条件的选择 60
2.7.4 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 61
2.8 氮磷检测器 62
2.8.1 氮磷检测器的结构 62
2.8.4 氮磷检测器的响应因子 63
2.8.2 氮磷检测器的响应机理 63
2.8.3 氮磷检测器操作条件的选择 63
参考文献 64
第3章 判别样品可用气相色谱法的依据 67
3.1 什么样品可用气相色谱法判断 67
3.1.1 气相色谱分析的两个基本条件 67
3.1.2 气相色谱柱分离极限的预测 69
3.1.3 气相色谱柱流出极限的预测 71
3.2 色谱柱保留值对采用气相色谱法的制约 79
参考文献 83
3.3 某些不稳定或反应性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83
第4章 最佳气相色谱柱系统的选择依据 85
4.1 气相色谱柱及固定相 85
4.1.1 气相色谱柱 85
4.1.2 气相色谱固定相 88
4.2 最佳气相色谱柱系统选择的色谱理论和实践 95
4.2.1 用于同系物分离的最佳气相色谱柱系统 96
4.2.2 异构体分离的最佳气相色谱柱系统 107
4.2.3 沸点在25℃以下的气体组分分离的最佳气相色谱柱系统 119
参考文献 135
第5章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最佳化 139
5.1 柱系统的最佳化选择 139
5.1.1 气相色谱柱参数的最佳化选择 139
5.1.2 载气种类及其线速的最佳化选择 142
5.2 以柱温为主要变量的气相色谱最佳化方法 145
5.2.1 窗口法 145
5.2.2 函数逼近法 147
5.2.4 单纯形法 150
5.2.3 梯度法 150
5.3 气相色谱柱温的智能最佳化 157
5.3.1 最佳温度求解区间及温度控制方式的预测 158
5.3.2 最难分离物质对及交叉点的预测 162
5.3.3 最难分离“物质对”及交叉点的最佳分离温度的预测 164
5.3.4 气相色谱柱温智能最佳化程序设计原理及应用 167
参考文献 183
6.1.2 保留体积 186
6.1.1 保留时间 186
第6章 气相色谱定性方法 186
6.1 色谱定性指标 186
6.1.3 相对保留值 187
6.2 利用保留值定性 187
6.2.1 利用绝对保留值定性 187
6.2.2 利用相对保留时间定性 187
6.2.3 标准加入法定性 187
6.3 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188
6.3.1 恒温保留指数 188
6.3.2 多环芳烃的保留指数 189
6.3.3 有机硅特定保留指数 189
6.3.4 程升保留指数 189
6.4 保留值定性的影响因素 191
6.4.1 死时间的影响 192
6.4.2 载体吸附作用的影响 192
6.5.1 同系物的保留值规律 193
6.5 保留值定性规律 193
6.4.3 进样量的影响 193
6.4.4 载气的纯度 193
6.5.2 异构体的保留值规律 197
6.6 选择性检测器定性 200
6.7 化学试剂定性法 203
6.7.1 选择性消除法 203
6.7.2 官能团试验法 203
6.7.3 母体烃色谱法 203
参考文献 204
6.7.4 裂解色谱法 204
第7章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206
7.1 气相色谱定量校正因子 206
7.1.1 定量校正因子的分类 206
7.1.2 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209
7.1.3 相对校正因子的预测 210
7.2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214
7.2.3 内标法 215
7.2.2 外标法 215
7.2.1 归一化法 215
7.2.4 叠加法 216
7.2.5 各种定量方法的比较 217
7.3 影响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217
7.3.1 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217
7.3.2 进样的重复性 217
7.4.1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 218
7.4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218
7.3.5 检测器及色谱条件的稳定性 218
7.3.4 峰面积和峰高判断和测量的准确性 218
7.3.3 柱内及色谱系统内的吸附和分解现象 218
7.4.2 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 219
7.4.3 分析数据的取舍 220
参考文献 220
第8章 气相色谱数据处理技术和色谱工作站 222
8.1 噪声平滑处理 222
8.1.1 数字滤波基本原理 223
8.1.2 实际应用 226
8.2.1 幅值法-水平门限法 227
8.2.2 统计门限法 227
8.2.3 面积灵敏度法与基线灵敏度法 227
8.2 几种色谱峰的检测判别方法 227
8.2.4 一阶导数判别法 228
8.2.5 修正的一阶导数判别法 229
8.2.6 二阶导数判断法 229
8.2.7 增加斜率法 230
8.3 色谱峰面积的测量 231
8.2.8 肩峰的判断(二阶导数法) 231
8.4 数据处理机 233
8.4.1 峰的检测 235
8.4.2 基线修正 236
8.4.3 时间程序 237
8.4.4 自动程序 238
8.4.5 波形存储器的应用 238
8.4.6 定性 238
8.5 色谱工作站 239
8.4.7 定量方法及ID表 239
8.5.1 一些工作站常见术语及常识 240
8.5.2 数据采集及方法设定 241
8.5.3 谱图处理 242
8.5.4 多谱图比较 243
8.5.5 打印、拷贝和数据输出 243
8.5.6 定量计算 244
8.5.7 工作站发展趋势 244
参考文献 245
第9章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 246
9.1 概论 246
9.2 全二维气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49
9.2.1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简介 249
9.2.2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50
9.3 GC×GC仪器 253
9.3.1 调制器 253
9.3.2 柱子和操作条件 255
9.3.3 GC×GC检测器 256
9.4 应用 257
9.4.1 石油样品 257
9.4.2 环境样品 261
9.4.3 卷烟烟气 267
9.4.4 中药挥发油 273
9.4.5 其他样品 284
参考文献 286
10.1.1 质谱单元 290
10.1 GC/MS和GC/FTIR联用技术 290
第10章 气相色谱联用技术 290
10.1.2 接口单元 295
10.1.3 色谱单元 296
10.1.4 实验及数据处理 297
10.1.5 分析实例 299
10.1.6 GC/MS使用注意事项和技巧 299
10.1.7 GC/FTIR联用技术 301
10.2.1 质谱数据的智能解析 302
10.2 GC/MS智能分析软件 302
10.2.2 GC/MS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308
10.3 LC/GC联用技术 314
10.3.1 液相色谱 314
10.3.2 接口技术 315
参考文献 316
第11章 气相色谱样品预处理技术 318
11.1 固相萃取技术 318
11.1.1 固相萃取法概述 318
11.1.2 固定相简介 319
11.1.3 如何选择固定相 320
11.1.4 溶剂选择 320
11.1.5 离子交换固定相 322
11.1.6 流速选择 323
11.1.7 柱容量 324
11.1.8 方法建立 324
11.1.9 应用实例 325
11.2.1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装置及操作过程 328
11.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应用 328
11.2.2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萃取模式 333
11.2.3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 334
11.2.4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示例 338
11.2.5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341
参考文献 342
第12章 气相色谱法的典型应用 343
12.1 无机气体和轻烃分析 343
12.1.1 永久性气体分析 343
12.1.2 轻烃的分析 344
12.1.3 水的分析 346
12.2 碳氢化合物的分析 346
12.2.1 烷烃的分离 346
12.2.2 芳烃的分离 346
12.2.3 其他烃的分离 348
12.3 含氧化合物的分析 350
12.3.1 醇、酚类的分析 350
12.3.2 醛、酮的分析 353
12.3.3 酸和酯类的分析 354
12.4 含氮磷化合物的分析 356
12.4.1 硝基化合物的分析 356
12.4.2 胺类化合物的分析 358
12.4.3 其他含氮磷化合物的分析 358
12.5 有机卤化物的分析 361
12.5.1 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 361
12.5.2 半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 362
12.6.1 农药和除草剂 365
12.6 环境样品分析 365
12.6.2 半挥发性化合物 367
12.6.3 挥发性化合物 370
12.7 食品分析 372
12.7.1 脂类分析 372
12.7.2 糖类分析 375
12.7.3 添加剂分析 376
12.7.4 酒类分析 377
12.8 香精香料的分析 379
12.8.1 天然香精、香料的分析 380
12.8.2 合成香精分析 383
12.9 生物样品的分析 385
12.9.1 手性物质的分析 385
12.9.2 体液中药物的分析 387
12.9.3 代谢产物的分析 389
参考文献 391
13.2 气相色谱仪故障和操作失误的排除 394
13.1 气相色谱仪的安装 394
第13章 气相色谱仪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故障的排除 394
13.2.1 气路 395
13.2.2 色谱柱系统 395
13.2.3 各系统的加热控制 398
13.2.4 放大器 399
13.2.5 检测器 399
13.2.6 采集系统 400
参考文献 4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食品色谱和质谱分析手册》汪辉,陈波主编 2019
-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邓惠敏,杨飞,唐盛主译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 2019
- 《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在功能糖生产中的应用》李良玉,曹龙奎,王维浩著 2019
- 《海岸带经济与管理》朱坚真,王锋主编;徐小怡,刘汉威,何时都副主编;朱坚真,王锋,徐小怡,刘汉斌,何时都,毛小敏,秦运巧等编著;张登义,鹿守本顾问 2013
- 《茄果类蔬菜科学施肥》张菊平,赵要尊,熊法亭编著 2013
- 《融进三千里江山的英魂》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编 2012
- 《微积分习题与试题解析教程 第2版》陈仲主编 2013
- 《妊娠与分娩》黄海珍编著 2001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