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用统计方法  第2版
医用统计方法  第2版

医用统计方法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丕焕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9036530
  • 页数:6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医用统计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医用统计方法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统计方法在医学科学研究及疾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1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 1

第三节 几个基本概念 2

一、总体与样本 2

二、抽样误差 2

三、随机化 3

四、概率 3

五、统计量与参数 3

第四节 正确运用统计学的观点与思想方法 4

第五节 统计方法的正确运用 4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来源 6

一、报表资料 6

二、报告卡(单) 6

三、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7

四、实验和试验数据 8

五、现场调查资料 8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记录和贮存 8

一、资料的记录 9

二、记录表的目视检查 12

三、数据的手工整理 13

四、计算机数据管理 15

五、计算机数据管理过程的记录文件 16

六、资料的贮存 17

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18

八、小结 18

第三章 平均数与标准差 19

第一节 算术均数和几何均数 19

一、算术均数 19

二、几何均数 22

第二节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23

一、中位数 23

二、百分位数 24

第三节 标准差 25

一、标准差的意义 25

二、不分组资料的标准差计算 26

三、离均差平方和的简化计算法 27

四、分组资料的标准差计算 28

五、标准差的应用 29

第四节 标准正态分布及分布的描述 32

一、标准正态分布 32

二、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33

三、关于记号ua 33

第四章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t分布 35

第一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 35

一、抽样与抽样误差 35

二、均数的标准误 35

第二节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t分布 36

一、大样本资料均数的可信区间 36

二、t分布 37

三、小样本资料均数的可信区间 38

第五章 两均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40

第一节 统计意义检验的基本步骤 40

第二节 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41

第三节 配对样本差值均数的t检验 42

一、同体比较(自身对照比较)的t检验 43

二、配对实验的t检验 44

三、同一批对象两次检测结果差值的t检验 45

第四节 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46

一、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 46

二、关于非正态分布资料均数差别的检验 47

第五节 方差不齐时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t′检验) 48

第六节 两种检验与两类错误 49

一、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49

二、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50

三、差别统计意义的正确理解 51

第七节 正态性检验 52

一、正态概率纸法 52

二、偏度与峰度检验 53

三、W检验(3≤n≤50) 56

四、D检验 56

第六章 方差分析(一) 58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58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59

一、各组样本含量相等 59

二、各组样本含量不相等 61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62

第四节 均数间的相互比较 64

一、各组样本含量相等 64

二、各组样本含量不相等 65

第五节 几个处理组均数与一个对照组均数比较 66

第六节 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68

第七节 方差齐性检验 70

一、各组样本含量相等 71

二、各组样本含量不相等 72

第八节 近似F检验 73

第九节 方差分析中的数据转换 75

一、平方根转换 75

二、平方根反正弦转换 76

三、对数转换 77

第七章 方差分析(二) 79

第一节 2×2析因实验设计 79

第二节 “23设计”或“2×2×2设计” 81

第三节 次级组样本含量不相等 84

一、两因素各次级组样本含量不相等,但呈一定的比例 84

二、次级组样本含量不相等且不成比例 86

第四节 不同模型资料的F检验 90

第八章 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 93

第一节 两水平正交试验 93

一、一些基本概念 93

二、正交试验及其分析的基本步骤 95

三、无重复两水平正交试验 95

四、有重复两水平正交试验 97

第二节 三水平及其他正交试验 99

一、三水平正交试验 99

二、在两水平正交表上安排四水平的因素 101

第三节 正交试验中的一些应用问题 105

一、关于特定条件的选择 105

二、两水平正交表的简易制作法及交互作用列的确定 106

第九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108

第一节 直线回归 108

一、概念 108

二、求直线回归方程的基本方法 109

第二节 直线回归分析中的误差及可信区间 111

一、标准估计误差 111

二、实测值围绕回归线的离散度 112

三、回归系数的标准误 113

四、?(xi=?)的标准误 113

五、?(xi=?)的可信区间 113

六、?i的标准误 114

七、?(x=xi)的可信区间 114

八、截距α的误差及总体参数α的可信区间 115

九、单一个体yi值的范围的预测 116

第三节 回归系数和截距的统计意义检验 117

一、回归系数的t检验 117

二、回归系数的方差分析 118

三、两个回归系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19

四、截距的统计意义检验 121

五、两条回归线高度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21

第四节 相关 122

一、相关系数的意义 122

二、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123

三、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t检验 123

四、两个相关系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24

五、相关和回归的关系 125

第十章 协方差分析 126

第一节 协方差分析法的意义和应用 126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协方差分析 127

第三节 协方差分析方法简化算法 131

第十一章 相对数 133

第一节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定义 133

一、比 133

二、比例 133

三、率 134

第二节 医学统计中各种率的属性 134

一、真正的率 134

二、名称为率而符合比例的定义的指标 134

三、名称为率而不符合比例的定义的指标 135

四、医学中称为率的一些指标的性质 135

第三节 相对指标与统计推论 136

第四节 构成比的应用 137

一、构成比的定义 137

二、构成比的应用 137

第五节 频率指标的应用 139

一、频率指标 139

二、频率指标的应用 139

第六节 率的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40

一、率的标准误 140

二、总体率的可信区间 140

三、样本率与总体率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41

四、两个样本率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42

第七节 率的标准化法 142

一、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143

二、标准的选择 146

三、标准化率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47

第八节 重复检验结果总阳性率的计算 149

一、总阳性率的计算 150

二、标准误的计算 151

三、两个总阳性率的比较 151

第十二章 卡方检验(一) 153

第一节 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153

一、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153

二、四格表x2检验的校正公式 155

三、四格表资料x2检验的专用公式 155

第二节 四格表精确检验法 156

一、有实际数为零的情况 156

二、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157

三、没有实际数为零的情况 157

四、查表法 158

第三节 名义变量行乘列表的x2检验——Pearson x2检验 159

一、变量的类型 159

二、行乘列表 160

三、名义变量行乘列表的x2检验——Pearson x2检验 160

第四节 列变量为顺序变量的列联表——行平均分差检验 163

一、2×c表 163

二、行为名义变量列为顺序变量的行×列表 164

三、各种评分方法 165

第五节 行列变量的相关检验 166

第六节 多层列联表的分析 167

一、多层2×r表 167

二、符号 168

三、扩展的Mantel-Haenszel平均得分统计量——x2SMH 168

第七节 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 169

第十三章 卡方检验(二) 172

第一节 2×c表x2检验的计算公式和x2值的分割 172

一、2×c表x2检验的几种计算公式 172

二、x2值及自由度的分割 174

第二节 组内分组资料的x2检验 174

第三节 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率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176

一、加权x2检验法(Cochran检验) 176

二、x2值相加法 179

三、x值相加法 179

第四节 分表理论数合并法 180

一、2×2表理论数合并法 180

二、行×列表理论数合并法 181

第五节 行×列表的分割 183

一、2×k表的分割 183

二、行×列表的分割 184

第六节 2×c表线性回归的统计意义检验 185

一、按性质分组的资料 186

二、按数量分组的资料 187

三、百分率很小(或很大)时的资料 188

四、药物疗效比较 189

第十四章 二项分布 190

第一节 概述 190

第二节 二项分布的要求 191

第三节 二项分布的形态 192

第四节 二项分布在医学上的应用 193

一、应用二项分布的展开计算概率大小以观察疗效 193

二、计算总体率的可信区间 193

三、研究患某病的家族集积性 193

四、混合样品的分析 195

第十五章 普哇松分布 197

第一节 普哇松分布的拟合 197

第二节 拟合适度检验 199

第三节 普哇松分布的一些特征 200

一、普哇松分布的方差 200

二、普哇松分布的形态 200

三、普哇松分布的可加性 200

四、总数的分布 202

第四节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202

第五节 用普哇松分布对聚集性作研究 203

第六节 普哇松计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204

一、样本计数和总体均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204

二、两样本计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205

三、多个样本计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207

第七节 稀释法估计细菌数 207

一、只有一种稀释度时细菌数的估计 207

二、有几种稀释度时细菌数的估计 208

第十六章 圆分布资料分析 21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11

第二节 位置、时间变换为角度 212

一、圆周的位置以钟点表示 212

二、一天中的时间转换为圆周上的角度 212

三、一年时间以圆周表示 213

第三节 平均角及其假设检验 213

第四节 两样本的比较 215

第五节 多个样本的比较 217

第十七章 非参数统计(一) 219

第一节 成对资料的检验 219

一、符号检验 219

二、符号等级检验(Wilcoxon法) 221

第二节 成组资料的检验 222

一、两样本等级和检验(Wilcoxon,Mann and Whitney法) 222

二、中位数检验 223

第三节 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检验 224

一、H检验(Kruskal Wallis法) 224

二、各处理组间相互比较 226

三、中位数检验法 227

第四节 等级分组资料的检验 227

第五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检验 229

一、M检验(Friedman法)查表法 229

二、F检验 230

三、各组间相互比较 231

四、中位数检验 231

第十八章 非参数统计(二) 233

第一节 等级相关 233

一、Spearman等级相关 233

二、Kendall等级相关 234

三、2×k列联表的等级相关 236

四、等级的一致性检验 238

第二节 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 239

一、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的比较 239

二、两个样本分布的比较 241

第十九章 Ridit分析 243

第一节 样本与总体比较 243

一、样本与总体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243

二、用S?的近似值作统计意义检验 245

三、多个样本与某总体比较 246

四、应用本法的注意点 246

第二节 两组平均Ridit值比较 247

第三节 多组平均Ridit值比较 248

第二十章 序贯检验 250

第一节 序贯检验的意义 250

第二节 单一处理效果的检验——单向检验 251

一、计数资料 251

二、计量资料 253

第三节 两种处理的配对比较——双向检验 255

一、计数资料 255

二、计量资料 257

第四节 闭锁型序贯检验 259

一、计数资料 259

二、计量资料 260

第五节 成组序贯检验 262

一、统计分析次数与统计意义水平α的关系 262

二、确定中间分析次数的意义 263

三、成组序贯检验的作图分析 264

四、成组序贯检验的病例数估计 265

第二十一章 BAYES定理的应用 267

第一节 一个指标时的应用 267

第二节 先验概率对后验概率的影响 270

第三节 多个指标时的应用 271

第四节 似然度法 273

第五节 计量诊断表 274

第二十二章 生存率统计 277

第一节 小样本资料的生存率分析 277

一、原始资料的过录 277

二、寿命表的制作 278

三、生存率的图示 280

四、标准误 281

五、平均生存时间 281

第二节 生存率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 281

一、时序检验 282

二、Gehan比分检验 285

第三节 分组资料的生存率分析 286

一、分组资料对中断观察者的处理 286

二、原始资料的过录 287

三、计算步骤 287

四、生存率曲线 288

五、标准误的计算 289

第四节 分组资料生存率差异的时序检验 289

一、计算方法 289

二、消除其他因素影响后的比较 290

三、同时消除两个因素的影响 291

四、两个以上水平的比较 292

五、趋势检验 293

第二十三章 半数效量 29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95

第二节 目测法 296

一、基本原理 296

二、具体步骤 297

三、标准误和可信区间 298

四、注意点 299

第三节 加权直线回归法 299

一、加权直线回归线的求法 299

二、回归系数的x2检验 302

三、误差和可信区间 303

四、关于自然死亡率 304

第四节 K?rber法(寇氏法) 304

第五节 序贯法 305

第六节 半数效量的有关应用 307

一、效力比与毒力比 307

二、两个治疗指数的比较 308

第二十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 309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 309

一、多元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309

二、多元回归分析中的假设检验 311

三、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312

四、偏回归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 313

五、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 314

第二节 曲线回归 317

一、概述 317

二、医学上常用曲线的配合方法 319

三、曲线配合的拟合度——相关指数 323

第二十五章 逐步回归分析 32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25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步骤 325

第三节 逐步回归分析注意点 331

第二十六章 Logistic回归分析 332

第一节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332

一、Logistic回归方程 332

二、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 333

第二节 非条件Logistic回归 334

一、两分类反应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 334

二、多分类无序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 336

三、连续型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 337

四、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 338

五、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 339

六、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Logistic回归的说明 341

第三节 条件Logistic回归 342

一、基本原理 342

二、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342

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343

第二十七章 Cox回归模型 344

第一节 Cox回归模型的构造 344

第二节 Cox回归模型的拟合步骤 345

一、Cox回归模型拟合的三项基本信息 345

二、实例 345

三、模型拟合及分析步骤 345

第三节 偏似然函数及参数估计的计算方法 348

第四节 回归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及解释 350

一、对回归系数作统计意义检验 350

二、对回归系数统计意义检验结果的解释 351

第五节 用Cox回归模型估计病人的生存概率 351

一、Cox回归模型的生存函数 351

二、任意回归向量的病人的生存概率的估计方法 351

三、利用已建立的Cox回归模型对新病人的生存概率进行估计 352

第二十八章 对数线性模型 355

第一节 概述 355

第二节 二维列联表对数线性模型 355

一、2×2表资料的分析 355

二、R×C表资料的分析 358

第三节 三维列联表对数线性模型 360

一、举例 360

二、变量间的四种独立性 360

三、与四种独立性相对应的对数线性模型 361

四、模型的拟合 362

第四节 Logistic回归模型与对数线性模型的联系 364

一、举例 365

二、Logistic回归 365

三、对数线性模型 365

第二十九章 广义线性模型 366

第一节 广义线性模型简介 366

一、一般线性模型 366

二、广义线性模型 366

三、应用举例 367

第二节 广义估计方程 370

一、纵向数据 370

二、广义估计方程 372

三、应用举例 373

四、小结 376

第三十章 判别分析 37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78

第二节 两类判别,两个指标 379

一、计算判别式 379

二、临界值 381

三、回代 381

四、判别能力的统计意义检验 382

五、各因素的贡献率 382

六、图示法 382

七、新个体的判别 383

第三节 三个指标的两类判别 383

第三十一章 主成分分析 386

第一节 概述 386

第二节 二维主成分分析 387

第三节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步骤 390

第四节 主成分分析应用举例 392

第三十二章 因子分析 394

第一节 概述 394

第二节 因子分析的步骤 396

一、建立模型 396

二、解释共性因子的实际意义 401

第三节 因子得分 401

第四节 因子分析应用举例 402

第三十三章 聚类分析 405

第一节 概述 405

第二节 R型聚类 406

第三节 Q型聚类 409

第三十四章 典型相关分析 416

第一节 概述 416

第二节 典型相关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求法 417

一、数据资料的形式 417

二、思想方法 419

三、一般计算步骤 420

第三节 典型变量的性质及其实际意义的解释 422

一、典型变量的性质 422

二、典型变量实际意义的解释 422

第四节 典型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423

第三十五章 检验指标的正确性分析 424

第一节 敏感度和特异度 424

第二节 预测值 425

第三节 似然比 426

第四节 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 428

第五节 联合试验 431

第六节 评价检测指标正确性的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432

第三十六章 观察值的一致性 434

第一节 二分类资料 434

一、K值(Kappa)计算 435

二、K值的假设检验 436

三、K值的简便运算 437

第二节 有序分类资料 437

一、加权Kw值的计算 437

二、Kw值的假设检验 438

第三节 连续性资料 439

一、单因素随机模型资料的ICC计算方法 439

二、两因素混合模型设计资料的ICC计算方法 441

三、两因素随机模型设计资料的ICC计算方法 442

第三十七章 研究设计 445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445

一、确定研究目的 445

二、确定研究对象 445

三、确定研究对象的数量 445

四、确定观察指标 446

五、设立适当的对照 446

六、随机化分组 447

七、制定较好的原始记录表 447

八、考虑好统计分析的方法 447

第二节 不同场合的研究设计 448

一、调查研究设计 448

二、临床研究设计 448

三、动物实验研究设计 448

第三节 研究设计的类型及随机化方法 450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450

二、随机区组设计 451

三、拉丁方设计 453

四、序贯设计 456

五、其他设计 456

第三十八章 抽样设计 457

第一节 单纯随机抽样 457

一、抽样方法 457

二、优缺点 457

三、抽样误差 458

第二节 机械抽样(系统抽样) 458

一、抽样方法 458

二、优缺点 458

三、抽样误差 459

第三节 分层抽样 459

一、抽样方法 459

二、优缺点 459

三、抽样误差 460

第四节 整群抽样 461

一、抽样方法 461

二、优缺点 461

三、抽样误差 461

第三十九章 临床试验设计 463

第一节 概述 463

一、临床医学的研究内容 463

二、药品临床试验的定义 463

三、试验统计学家 463

四、临床试验的步骤和临床试验方案 464

第二节 随机双盲对照设计 464

一、随机化 464

二、双盲试验 465

三、对照 466

第三节 临床试验的种类 467

一、优效性试验 467

二、等效性试验 467

三、非劣效性试验 467

第四节 各种试验的统计检验 468

一、优效性试验的统计检验 468

二、等效性试验的统计检验 468

三、非劣效性试验的统计检验 469

第五节 样本大小的估计 469

一、临床试验中的样本大小 469

二、优效性试验样本大小的计算 470

三、等效性试验样本大小的计算 471

四、非劣效性试验样本大小计算 472

五、用非等效性检验的方法做等效性检验的问题 472

第六节 数据管理和分析集 473

一、数据管理 473

二、分析集 473

第七节 交叉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474

一、病人内比较的试验设计 474

二、简单的两阶段交叉设计 475

三、交叉试验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475

四、交叉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 476

第四十章 流行病学调查设计与分析 477

第一节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 477

一、大样本四格表资料 478

二、小样本四格表资料 481

三、几个四格表资料的联合分析 483

四、公共比数比 484

五、公共比数比的可信区间 485

六、比数比的一致性检验 486

七、比数比的趋势检验 487

八、多个暴露水平——2×k表资料的分析 488

第二节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 489

一、配对的四格表 489

二、1∶M配对资料 491

三、对照数M不相等时的1∶M配对资料 495

第三节 定群研究资料分析 496

一、暴露人年数的计算 497

二、率的直接法标准化及其有关指标 499

三、率的间接法标准化和标准化死亡比 502

四、危险度分析 506

五、定群研究和生存分析 508

第四十一章 样本大小与极端值处理 509

第一节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时的样本大小 509

第二节 对比例作抽样调查时的样本大小 510

第三节 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511

第四节 成组比较即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512

第五节 成对比较(或自身前后对比)作均数差别的统计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513

第六节 对两个比例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513

第七节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样本大小 514

一、不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所需的样本含量 514

二、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所需的样本含量 517

第八节 极端值的处理 517

一、正态分布数据 518

二、普哇松分布数据 518

三、二项分布数据 519

第四十二章 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 520

第一节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520

一、Epi Info 520

二、EpiData 521

三、SPSS Data Entry 521

四、Access 522

五、Foxpro 522

六、其他数据管理软件 522

第二节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523

一、SAS 523

二、SPSS 524

三、Stata 525

四、S-Plus 526

五、国内开发的一些统计软件简介 527

第三节 计算统计学方法简介 527

一、随机数 527

二、Monte Carlo方法 528

三、Bootstrap方法 528

四、MCMC方法 529

五、人工神经网络 531

第四十三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533

第一节 统计表 533

一、统计表的结构与编制要求 533

二、统计表的种类 533

三、统计表的审查和修改 534

第二节 统计图 535

一、绘制统计图的要求 535

二、常用统计图的分类 535

附录一 统计用表 545

附表3-1 正态分布表 545

附表4-1 t值表 546

附表5-1 百分率与概率单位对照表 547

附表5-2 计算统计量W所必需的系数ai值 547

附表5-3 W检验统计量W的P分位数 549

附表5-4 D检验统计量y的P分位数 549

附表6-1 F值表(双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用) 550

附表6-2 F值表(单侧检验,方差分析用) 551

附表6-3 F值表(单侧检验,方差分析用) 552

附表6-4 各均数间相差有统计意义时所需之Q值 553

附表6-5 Dunnett t表(单侧检验) 554

附表6-6 Dunnett t表(双侧检验) 555

附表6-7 x2值表 556

附表6-8 相当于百分比之角度 557

附表8-1 m=2的正交表 559

附表8-2 m=3的正交表 563

附表8-3 m=4的正交表 565

附表9-1 r值表 566

附表9-2 由r转Z值表 567

附表12-1 lgn!数值表 567

附表12-2 四格表的统计意义检验用表(C值表) 568

附表14-1 百分率的可信区间 580

附表15-1 普哇松分布用的上下可信区间 583

附表16-1 Rayleigh’s Z的临界值表 583

附表16-2 Watson and Williams检验中校正因子 584

附表16-3 Watson’s U2检验的临界值表 585

附表17-1 符号等级检验表(Wilcoxon成对比较用) 587

附表17-2 等级总和数临界值(双侧检验) 588

附表17-3 H值与概率对照表 589

附表17-4 M值的界限值 591

附表18-1 等级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界限表 591

附表18-2 样本与总体比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临界值表 592

附表18-3 两样本比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临界值表 593

附表20-1 计数资料单向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 595

附表20-2 计数资料单向序贯检验?值表 596

附表20-3 配对计数资料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 597

附表20-4 配对计量资料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 597

附表20-5 计数资料闭锁型序贯检验边界(U、L)和中间线(M、M′)坐标 597

附表20-6 计量资料序贯检验闭锁线坐标n′、y′n数值 598

附表23-1 概率单位与权重系数对照表 599

附表23-2 作业用概率单位之极小值、极大值及全距 599

附表37-1 随机数字表 601

附表40-1 SMR的95%可信区间系数表 602

附表41-1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 602

附表41-2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 603

附表41-3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大小(n) 603

附表41-4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大小(n) 604

附表41-5 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 604

附表41-6 对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 605

附表41-7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 606

附表41-8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 606

附表41-9 TN1的临界值表(极端值处理用) 607

附表41-10 TN2的临界值表(极端值处理用) 607

附表41-11 TP1的0.05水平临界值 607

附表41-12 TP1的0.01水平临界值 608

附表41-13 TP2的0.05水平临界值 608

附表41-14 TP2的0.01水平临界值 608

附表41-15 TB1的0.05,0.01水平临界值 608

附录二 统计符号表 609

附录三 参考文献与参考书 614

附录四 常用统计公式证明 618

附录五 求逆距阵的计算方法 624

附录六 关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说明 626

附录七 希腊文字母表 628

附录八 汉英名词对照表 629

附录九 英汉名词对照表 6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