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如轩,秦毅,程文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48026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次发现了低温效应是输送粗沙不可忽视的动力。阐明了黄河河口镇至龙门河段汛期水大反而淤积、非汛期水小冲刷的机理;阐明了龙门至潼关河段的时程冲淤规律与潼关河段相反的机理。据此,明确了在低温效应、冻融效应、沿程增能效应的时空调节下,黄河中、下游的粗沙链形成、连接和断裂的原因与条件;和该链的运动过程中,大量粗沙集中地从悬移质转化为推移质淤积下来,形成了下游长300km的游荡河段。从而论证了黄河难以治理的根源就是粗沙链在下游断裂,粗沙集中淤积,河道被淤坏。书中提出了黄河泥沙粗细分治解决黄河下游粗沙链断裂的设想,提出了泥沙粗细分治中拦截粗沙、排出粗沙、输送粗沙放淤利用的系统工程。同时还提出了利用三门峡基岩天然落差降低潼关河床高程、扩大三门峡水库兴利库容的设想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目录

第1章 与时俱进治粗沙 1

1.1治黄认识上的突破 1

1.2粗细泥沙分治 6

1.2.1分治的必要性 6

1.2.2分治的技术系统 13

1.3三门峡基岩天然落差的利用 14

1.3.1三门峡基岩的溢流坝功能 14

1.3.2根治渭河下游洪涝盐碱灾害 15

第2章 黄河来水来沙特性 17

2.1流域概况 17

2.2径流、洪水特征 18

2.2.1年径流量 18

2.2.2洪峰流量 20

2.3泥沙特征 22

2.3.1沙量大,含沙量高 22

2.3.2水沙异源 24

2.3.3泥沙粒径组成 26

2.4水沙协调性问题 30

2.4.1黄河上游水沙协调性分析 30

2.4.2黄河中游水沙协调性分析 31

2.4.3黄河下游水沙协调性分析 35

2.5近期来水来沙减少原因分析 36

2.5.1自然因素影响 36

2.5.2人为活动影响 37

第3章 黄河低温输沙特性研究 38

3.1黄河上、中、下游凌情概况 38

3.1.1黄河上游宁蒙河段 38

3.1.2黄河中游河段 39

3.1.3黄河下游河段 40

3.2低温期河道输沙特征 40

3.2.1已有成果简介 40

3.2.2黄河上、中、下游低温时空分布 41

3.2.3宁蒙河段低温期输沙特性 43

3.2.4北干流低温期冲淤特性 49

3.2.5小北干流低温期的冲刷特性 51

3.2.6黄河下游低温期输沙特性 54

3.3塑就低温输沙特性的机理 55

3.3.1低温效应 55

3.3.2沿程增能效应 58

3.3.3冻融效应 60

3.4影响低温输沙的次要因素 60

第4章 粗泥沙运动 63

4.1粗泥沙的粒径界定 63

4.1.1河道淤积物含量界定法 63

4.1.2河流动力学界定法 69

4.1.3泥沙运动形态界定法 69

4.2粗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 72

4.2.1推移质与悬移质的区别 72

4.2.2粗泥沙的运动特性 73

4.3来沙组成及含量对河道冲淤的影响 79

4.3.1不同水沙条件下游冲淤量变化 79

4.3.2粗、中、细沙淤积的相互影响分析 81

4.3.3各级流量下不同粒径泥沙冲淤变化 84

4.3.4高含沙洪水不同粒径泥沙沿程冲淤量 86

4.3.5粗泥沙是淤积主体 86

第5章 黄河输沙特性 88

5.1影响水流输沙的因素 88

5.1.1来水来沙对输沙率的影响 88

5.1.2边界条件对输沙率的影响 90

5.2不平衡输沙理论 90

5.2.1含沙量沿程变化 90

5.2.2水流挟沙力 91

5.3高含沙水流挟沙力 93

5.3.1浑水的沉降特性 93

5.3.2高含沙浑水的流变特性和静态极限切应力 94

5.3.3高含沙浑水的沉速 97

5.3.4挟沙力双值关系 98

5.4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 101

5.4.1细沙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 101

5.4.2粗沙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 103

5.5高含沙洪水演进中的异常现象 105

5.5.1洪水位创新高机理 105

5.5.2流量沿程增加机理 105

5.5.3“驼峰”现象 106

第6章 黄河下游纵横断面变化基本规律 108

6.1影响纵横剖面变化的主要因素 109

6.1.1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 109

6.1.2侵蚀基准面的影响 114

6.1.3河道周界条件 116

6.2黄河下游纵剖面形态 117

6.2.1黄河下游纵剖面形态特征 117

6.2.2黄河下游纵剖面沿程调整分析 120

6.3黄河下游横断面形态 123

6.3.1黄河下游横断面形态特征 123

6.3.2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对下游横断面形态的影响 124

6.4黄河下游河相关系 127

6.4.1造床流量 127

6.4.2纵剖面河相关系 127

6.4.3横断面河相关系 128

6.5河道游荡成因 131

6.5.1已有成果简介 131

6.5.2悬推转换集中迅速且两岸无约束是河流游荡的根源 134

6.5.3冲积平原河流不游荡的成因分析 142

第7章 黄河中游对粗沙的时空调节 150

7.1北干流是粗沙的转运调节通道 150

7.1.1北干流概况 150

7.1.2支流的水沙 157

7.1.3粗沙转运调节机理 158

7.2小北干流是黄河粗沙的时空调节通道 159

7.2.1小北干流概况 159

7.2.2低温期冲淤特性 160

7.2.3高温期冲淤特性 163

7.3潼关至三门峡河段对粗沙的调节 164

7.3.1潼三河段概况 164

7.3.2河段冲淤特性 164

7.4渭河下游对粗沙的调节 165

7.4.i渭河下游概况 165

7.4.2天然情况下渭河下游冲淤特性 166

7.4.3三门峡建库后渭河下游的冲淤演变 167

7.5中游泥沙时空调节对下游的影响 169

第8章 利用三门峡基岩天然落差降低潼关高程 171

8.1重新认识天然情况下的潼关高程问题 171

8.1.1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171

8.1.2天然情况下影响潼关高程的因素 172

8.1.3天然情况下潼关河床处于动态冲淤平衡微淤状态 177

8.2重新认识建库后潼关高程问题 179

8.2.1潼关高程演变特性 179

8.2.2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的原因 186

8.3潼关高程成为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188

8.3.1小北干流演变加剧 189

8.3.2渭河下游洪涝盐碱灾害严重 190

8.4降低潼关高程的方案 191

8.4.1敞泄排沙降低潼关高程 191

8.4.2黄河下游输沙特性对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制约 193

8.4.3自排沙廊道排沙 197

第9章 黄河宁蒙河段的产沙、输沙特性 199

9.1宁蒙河段概况 199

9.1.1自然地理 199

9.1.2河流环境 200

9.2粗沙来源 203

9.2.1水沙异源特征 203

9.2.2粗泥沙进入宁蒙河段的形式 205

9.3粗沙的输移与河床演变 206

9.3.1天然情况下粗沙的输移与河床变化 206

9.3.2人类活动影响下粗沙的输移 213

9.4近期河床演变趋势分析 215

9.4.1径流量减少 215

9.4.2区间来沙增加 216

9.4.3用水量增加 216

9.4.4河床的演变趋势 216

9.5宁蒙河道治理方案分析 217

9.5.1下泄大流量冲刷方案 217

9.5.2自排沙廊道治理方案 221

第10章 一种新型的排粗沙建筑物——自排沙廊道 222

10.1廊道中三维水流的数值模拟 222

10.2廊道的功能演变 223

10.2.1第一代廊道 223

10.2.2第二代廊道 225

10.2.3自排沙廊道 226

10.2.4自排沙廊道在沉沙池中的应用 230

10.2.5自排沙廊道排粗沙效率高的机理 230

10.3自排沙廊道的优化设计 231

10.4应用前景 231

10.4.1游荡河道变窄的“希望工程” 232

10.4.2有利于环境保护 233

10.4.3增大城市下水道排水能力 235

第11章 高含沙水流长距离输送 237

11.1明渠高含沙输送 238

11.1.1输送浓度的选择 238

11.1.2明渠设计 239

11.2管道高含沙输送 245

11.2.1管道高含沙输送的能量损失 245

11.2.2管道高含沙输沙的临界流速 246

11.2.3管道输送设计步骤 248

11.2.4高浓度长距离输送需研究的问题 249

11.3结论 249

参考文献 254

附录1 东雷抽黄灌区自排沙廊道技术应用十年回眸 258

附录2 1967~1968年渭河淤塞、归流纪实 2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