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  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  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 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巧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5133291
  • 页数:5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以细腻的笔触,细致的田野资料,敏锐的学术视角,借鉴象征人类学的理论对侗族传统民居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民族志式的深描,把侗族传统民居研究纳入了更为广阔而细微,也更艰难而深邃的境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书稿在许多方面已经跨越了前人的研究。赵巧艳博士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可取的,对自己研究对象的近距离感,得益于她的个人经历与田野经验,还有她深厚的学养。可以说,本书的出版是非常有价值。
《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 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1.研究缘起 1

2.问题意识 3

(二)研究意义 4

1.学术意义 5

2.现实意义 8

二、研究对象与概念辨析 10

(一)研究对象 10

1.地域范围 10

2.民居形制 10

(二)概念辨析 11

1.民居与传统民居 11

2.侗族传统民居 14

3.象征 15

4.象征人类学 19

三、借鉴理论与研究方法 20

(一)借鉴理论 20

1.仪式过程理论 20

2.象征结构理论 21

3.象征符号理论 22

4.符号学理论 23

5.社会空间理论 24

(二)研究方法 26

1.深度访谈法与参与观察法相结合 26

2.深描法与主客位分析法相结合 27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28

(一)研究思路 28

(二)创新之处 31

1.理论创新 31

2.方法创新 32

五、田野调查简述 34

(一)田野点的选择 34

1.典型性 34

2.便利性 38

(二)田野调查经历 38

1.角色定位与自我调适 39

2.深度参与和田野反思 40

3.系统调研与多点参与 41

4.文本修正与补充调查 41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43

一、象征人类学 43

(一)国外相关研究 43

1.演进脉络 43

2.研究范式 48

3.研究主题 48

(二)国内相关研究 53

1.宏观探讨与综合研究 54

2.实证研究与微观考察 58

二、符号学 60

(一)国外相关研究 60

1.理论流派 60

2.演化路径 64

(二)国内相关研究 65

1.研究阶段 65

2.研究进路 67

三、空间与家屋 70

(一)空间与社会空间 70

(二)家与家屋 72

四、侗族传统民居 77

(一)特征与分类 78

(二)传承与变迁 81

五、本章小结 83

第二章 宝赠侗族传统民居概述 84

一、村落概况与聚落模式 84

(一)村落概况 84

1.总体概貌 84

2.行政区划 85

3.历史沿革 85

4.交通状况 88

5.现代变迁 89

(二)聚落模式 90

1.山麓河岸型 91

2.平坝田园型 92

3.半山隘口型 93

二、村落布局与居住格局 94

(一)村落布局 94

1.确立神圣中心 95

2.界定居住边界 99

3.明确布局层次 102

(二)居住格局 105

1.藏风聚气、祈福纳吉 105

2.聚族而居、喜聚憎散 106

3.依山傍水、负阴抱阳 107

4.方便耕作、舍远求近 108

三、民居类型与建筑形式 109

(一)民居类型 109

1.连排式 109

2.独立式 111

(二)建筑形式 112

1.廊檐形式 112

2.排柱形式 113

3.基础形式 114

4.屋面形式 115

5.倒水形式 117

6.厢房形式 119

四、本章小结 120

第三章 建造仪式与象征表达 121

一、民居建造过程 122

(一)上梁前 122

1.选址 122

2.垫磉 125

3.伐木 126

4.发墨 127

(二)上梁日 128

1.发槌 128

2.竖柱 129

3.上梁 131

(三)上梁后 131

1.装占 131

2.安门 132

3.安神 134

4.进火 134

二、上梁仪式操演 135

(一)选梁树与砍梁木 136

1.选梁树 136

2.砍梁木 140

(二)开梁口与涂宝梁 141

1.开梁口 141

2.涂宝梁 142

(三)放梁口与饰宝梁 143

1.放梁口 143

2.饰宝梁 144

(四)祭宝梁与点宝梁 145

1.祭宝梁 145

2.点宝梁 145

(五)踩宝梁与升宝梁 146

1.踩宝梁 146

2.升宝梁 146

(六)定宝梁与抛梁粑 148

1.定宝梁 148

2.抛梁粑 149

(七)落成宴与答谢礼 153

1.落成宴 153

2.答谢礼 153

三、建造仪式过程的象征阐释 154

(一)分隔:设置圣境 158

1.区隔圣/俗空间 160

2.划分圣/俗时间 161

(二)阈限:维持圣境 162

1.维持已区隔空间的神圣性 164

2.延续已设定时间的神圣性 165

(三)聚合:回归俗境 166

1.回归世俗空间 167

2.回归世俗时间 169

(四)类阈限:强化圣境 169

1.强化神圣空间 170

2.强化神圣时间 171

(五)阈限嵌套:叠合圣境 172

1.分隔 173

2.阈限 175

3.分隔/聚合(与神圣聚合) 177

4.聚合(与世俗聚合) 179

四、共睦态与象征意义 181

(一)反结构状态:融合 182

1.悖逆反常的场景 183

2.结束分散劳作状态 185

3.前台与后台转置 186

(二)共睦态的象征意义 188

1.趋吉避凶与祈福纳祥 189

2.通过阈限与地位逆转 192

3.象征资本与地位提升 194

4.追寻权力与获取声望 195

五、仪式场域中的结构隐喻 200

(一)互惠与象征交换 202

1.劳务互惠 203

2.礼物互惠 207

(二)两性与性别分工 217

1.明晰分工界限 218

2.模糊分工界限 219

六、本章小结 220

第四章 家屋格局与象征蕴义 222

一、侗族传统家屋的空间布局 223

(一)独立式家屋 224

1.下层布局 224

2.中层布局 226

3.上层布局 228

(二)连排式家屋 229

1.下层布局 230

2.中层布局 230

3.上层布局 231

二、主要空间区隔及空间意义的传递 235

(一)堂屋与神龛 236

1.神龛的制作 237

2.神龛的形式 238

3.神龛的神位 239

(二)伙房与火塘 239

1.火塘的构造与功能 241

2.火塘的信仰与禁忌 244

3.火塘的方位与座次 245

(三)主屋与主床 248

1.主床安置 248

2.镶床仪式 248

(四)谷仓与糯谷 249

1.糯谷种植与收割 250

2.糯谷贮存与使用 253

三、空间意义的象征阐释 254

(一)堂屋:魂聚与魂移 255

1.魂聚:共魂意象 257

2.魂移:家屋衍生 262

(二)伙房:本家与分家 263

1.共食=本家 265

2.分食=分家 267

(三)主屋:繁衍与延续 270

1.繁衍子嗣 271

2.延续香火 273

(四)谷仓:财富与性别 274

1.财富象征 275

2.男性意象 277

四、本章小结 280

第五章 民居建筑与符号象征 282

一、侗族传统民居中的象征符号分类 284

(一)分类依据 284

1.特纳 284

2.奥特纳 286

(二)分类体系构建及应用 289

1.体系构建 289

2.体系应用 294

二、关键性象征符号的隐义 297

(一)概括性象征意义 297

(二)阐发性象征意义 299

1.福 300

2.禄 301

3.寿 301

4.喜 302

5.财 303

三、工具性象征符号的阐释 305

(一)中柱:家屋支撑与神佑象征 305

1.家屋支撑 305

2.神佑象征 308

(二)瓜柱:葫芦与多子的象征 312

1.多子多福 314

2.化煞解厄 314

(三)大门:招财聚气得水 316

(四)主门:骨盆与生育隐喻 319

四、指涉性象征符号的解读 321

(一)数字符号与象征表达 322

1.奇偶数字与象征意涵 323

2.营造尺度与数字象征 324

(二)语言文字与象征意涵 329

1.语言的象征表达 329

2.文字的象征表达 331

(三)色彩符号与象征蕴义 331

1.建造仪式中的色彩象征 335

2.家屋空间与色彩象征 339

五、本章小结 342

第六章 二元对立与秩序象征 344

一、二元对立的象征渊源与表达 346

(一)秩序与失序:二元对立产生的根源 346

(二)秩序的象征表达形式 349

1.宗教活动 350

2.仪式空间 352

3.世俗生活 353

(三)秩序的维持 354

1.禁忌规则 355

2.污秽净化 356

二、宗教空间中的圣洁与亵渎 358

(一)神圣的洁净与世俗的污秽 359

(二)污秽与行为禁忌 360

三、仪式空间中的清净与肮脏 362

(一)不洁与社会边界 363

1.性别区隔 363

2.种姓区隔 369

3.阈限实体区隔 371

(二)献祭牺牲的圣洁隐喻 372

1.污秽与牲祭选择 373

2.献祭牺牲与吉凶观念 375

四、生活空间中的清洁与不洁 377

(一)洁净的内部与污秽的外部 378

(二)横向空间的洁净与肮脏 380

(三)干净的上层与污浊的下层 380

五、危机化解与秩序重构 382

(一)净化 384

1.洗礼 385

2.衅礼 386

(二)禳解 387

1.安神 388

2.除祟 391

六、本章小结 397

第七章 象征渊源与观念意象 399

一、象征渊源 399

(一)汉族影响 400

1.风水五行哲学 400

2.阴阳八卦学说 407

(二)侗族传统 410

1.诗性智慧 411

2.巫术信仰 412

二、观念意象 415

(一)自然观 415

1.自然系统的和谐追求 416

2.个体系统的和谐追求 417

3.社会系统的和谐追求 418

(二)空间观 419

1.神圣中心与四方尊卑观 420

2.三界宇宙与上优下劣观 425

(三)时间观 426

1.世俗时间 428

2.神圣时间 429

(四)宗教观 432

1.普化宗教的神明系统 432

2.善恶分明的神灵信仰 434

(五)阶序观 435

1.财富与阶序 435

2.权威与阶序 436

3.声望与阶序 438

(六)伦理观 438

1.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439

2.内外有别、亲疏远近 441

(七)生育观 443

1.祈求多子多福 443

2.防止生育不顺 444

(八)幸福观 445

1.祈福 445

2.祈禄 447

3.祈寿 448

4.祈喜 449

5.祈财 449

三、本章小结 452

结语:空间·实践·表征 453

一、侗族传统民居是实践基础上的一个表征空间 453

二、仪式实践对侗族传统民居的空间表征有关键作用 456

三、侗族传统民居表征空间的形成是多种象征要素统合的结果 461

四、侗族传统民居是侗族传统文化中多维观念意象的集合表征 465

余论 468

一、文化涵化与侗族民居的现代变迁 470

(一)民居类型独立化 472

1.民居独立化日趋增强 473

2.连排式民居彻底消失 474

(二)家屋格局实用化 474

1.下层:传统与现代交织 475

2.中层:生活与社交并重 477

3.上层:神圣与世俗共享 479

(三)外部形态个性化 480

1.建筑选材现代化 480

2.色彩应用多样化 482

3.门窗款式潮流化 483

(四)内部装饰现代化 484

1.装饰材料功能化 484

2.装饰风格大众化 485

二、现代语境下侗族民居象征意涵的消褪 486

(一)圣俗区隔 486

1.神圣空间压缩 487

2.圣俗分界模糊 488

(二)象征表达 490

1.仪式过程简化 490

2.传递媒介单一 491

(三)社会交换 491

1.互惠与象征交换式微 492

2.商品与经济交换加剧 493

(四)权威结构 493

1.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过渡 494

2.传统精英被现代精英取代 496

三、侗族民居象征意义重构的价值反思 499

(一)增强族群与社区认同 500

(二)弘扬文化与信仰魅力 501

(三)调和传统与现代张力 502

参考文献 505

一、英文文献 505

二、中文文献 514

(一)古籍 514

(二)译著 515

(三)专著 524

(四)工具书 531

(五)学位论文 531

(六)期刊论文 533

后记 541

附录A 田野调查期间参与的部分大事记 544

附录B 部分深度访谈人员名单 5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