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87,402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3715秒)
为您推荐: 中医师承学堂 王雨三治病法轨 胡希恕经方医学 方表证 中医师承学堂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 中医师承学堂 经方扶阳三十年 伤寒论教程 中医师承学堂 胡希恕经方医学 方表证中医师承学堂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金匮要略研究 中医师承学堂
-
-
探索中医“阴阳五行六气一体化”新说及其临床运用
包顺义,包渝艳著2008 年出版391 页ISBN:7537730857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指导先天八卦反映的科学理论,寻找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三大基本学说间的联系。下编是将上编提出的理论应用与中医临床。...
-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仲景活法 汤方辨证及临床
畅达等著2012 年出版212 页ISBN:9787513207652本书对“汤方辨证”这一由《伤寒论》创立、临床常用但尚未被充分重视的重要辨证体系进行全面整理,列举著名汤证100例进行辨析示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适宜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
-
中医科学导言·阴阳五行藏象
陈道纯编著2017 年出版233 页ISBN:9787533552107本书以自然界基本事实和已知物理规律论证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藏象”的科学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①阴阳反映物质与能量的关系;②五行提示热力学系统循环演化的完整规律,同时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
-
中医文化青少年读本 中医之本 阴阳五行·望闻问切
刘更生,张蕾,张潇潇著2017 年出版172 页ISBN:9787548825159体现中医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炼中医文化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体现中医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炼中医文化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还设计了谜语、谚语及中药歌诀,从而使少年儿童...
-
和理阴阳中医和发的理论与临床
王志红,李笑宇编著2016 年出版158 页ISBN:9787541699672本书全面收集了与“和法”有关的先秦诸子著述以及历代中医著作,进行分析、归纳及整理研究。将“和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和法”内涵指将机体调整到“和”的状态的各种方法,外延为中医的一切治法...
-
中医补阴阳养生法 第4版
马汴梁著2017 年出版343 页ISBN:9787534985010本书在前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概述了中医阴阳学说与补阴阳基本知识, 详述了补阴阳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味中药和食品80余种, 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 各种补阴阳靓...
-
中医补阴阳养生法 第2版
马汴梁主编;梅楠,靳丽华副主编;马宏伟等编著2011 年出版334 页ISBN:9787509145227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概述了中医阴阳学说与阴阳虚弱的基本知识,详述了补阴阳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味中药和食品80余种,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功效作用等;各种补阴阳靓汤、药膳、药酒...
-
仲景脉学精讲 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 4
李显忠编著2012 年出版230 页ISBN:9787509141762脉象是病证形之于外的凭证,用于诊断的实用价值极大,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辨证论治的桥梁。先贤仲景在1800余年前已经用大量篇章论述了脉法。本书则以仲景《平脉法》上、下篇专论为基础,按[词解]、[要点]、[今......
-
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技能考试应试指南 2009最新修订版
中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编写2009 年出版229 页ISBN:9787802316003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对2006年版《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