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
-
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
樊浩等著2012 年出版824 页ISBN:9787516100370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05&ZD04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二,是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田野调查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和数据库,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数据可...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
侯惠勤等著2011 年出版537 页ISBN:9787305079788本书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意识概念及其历史演化,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对执政党的意义,意识形态在科技、道德与宗教上的现实表现,作为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及相关社会思潮的理论实质,以及作为马克思主义意...
-
电视娱乐 传播形态及社会影响研究
殷乐著2011 年出版350 页ISBN:9787500498766本书对电视娱乐节目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既可以从观念上改变人们对电视娱乐的偏见,认识到娱乐背后的深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动因,使这一领域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强电视娱乐的学理化进程,又可以使电视娱乐传播在新形...
-
中国共产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蒯正明著2016 年出版380 页ISBN:750734455X《中国共产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项目批准号:14FDJ002),目前已结项。本书从意识形态的概念、特征功能入手,分析意识形态与政党的关系,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
分享经济时代 新经济形态,分享什么,如何分享
(美)杰夫·贾维斯著;南溪译2016 年出版272 页ISBN:7515816538分享经济是新商业浪潮的下一个风口。那么,新经济形态下,我们应该分享什么?如何分享?本书打破了人们旧有的经济习惯,贾维斯基于大量的采访,为我们介绍了在分享的基础上取得了不菲成就的人,并探索出一种方式来帮助我...
-
-
形态主导产品创新设计
于帆编著2011 年出版124 页ISBN:9787565004346本教材结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学改革,尝试构筑开放性的基础教学体系,加强多个层面造型要素与形式的相互延伸、渗透和交叉诸方面训练。具体内容涉及形态的特征、形态的美感以及形态的意向等,其中对产品形态的...
-
-
主力控盘典型形态查询手册
李一波著2016 年出版345 页ISBN:9787545445930战胜市场就需要了解主力资金操盘动向,这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本书从主力操盘的基础知识说起,包括主力操盘期间的成交量和资金变化,以及价格异动在RSI指标和BIAS指标中的表现,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而后续章节...
-
建筑与城市规划 形态与变形
(法)阿兰·博里,(法)皮埃尔·米克洛尼,(法)皮埃尔·皮农著;李婵译2011 年出版246 页ISBN:9787538171099本书是法国最畅销建筑参考书之一,专门介绍建筑形态和变形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的领域。
-
-
操盘赢家 3 图解K线形态
奋斗著2012 年出版237 页ISBN:9787545411072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和心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刻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K线形态进行实战操盘的技巧。内容包括K线技术含义新解,K线组合及实战要点,K线形态的形成及实战意义,K线形态的种类及实战技巧,K线...
-
-
本土文学资源的诸种形态及其现代意义 以1980年代小说为观察对象
刘子杰著2010 年出版159 页ISBN:7811186497本书收录了2007年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5篇,通过公开出版,使论文作为公共知识,转化成社会财富。产生社会影响。
-
-
难以摆脱的幻象缠绕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刘世衡著2011 年出版184 页ISBN:9787513005609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兴盛。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是“后意识形态”的流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打破了这种“后意识形态”的幻觉。他通过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现象的分...
-
-
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
吕明著2011 年出版242 页ISBN:9787566403162本书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从“系统性”、“权力向度”、“普遍性问题”、“虚假性问题”四个角度对法律意识形态语义进行了系统阐明。其次,针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及法...
-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肖应红著2011 年出版263 页ISBN:7511214169本书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学术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试图从总体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形态研究
袁玲红著2011 年出版359 页ISBN:9787208104037本书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宏大背景,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的学理背景、现实缘由、哲学基础、逻辑框架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及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