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手册  第2分册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手册  第2分册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手册 第2分册 化学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2519718
  • 页数:715 页
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手册 第2分册 化学分析》目录

第一章 沉淀分离法 1

第一节 沉淀分离法 1

一、无机沉淀剂 1

第一篇 分离与富集 1

第一章 沉淀分离法 1

表1-1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2

表1-2 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析出氢氧化物的pH顺序 2

表1-3 镧系元素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2

二、有机沉淀剂 3

表1-5 用氨水(在铵盐存在下)、氢氧化钠及氧化锌悬浊液沉淀金属离子 3

表1-4 用以产生氢氧化物沉淀的试剂 3

表1-6 某些有机沉淀剂 4

表1-9 8-巯基喹啉络合物的某些性质 7

表1-8 2-甲基-8-羟基喹啉络合物沉淀的pH值 7

表1-7 8-羟革喹啉络合物沉淀的pH值 7

表1-12 一些元素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沉淀条件 8

表1-10 铜铁试剂对金属离子的沉淀作用 8

表1-11 N-苯甲酰-N-苯胲沉淀金属离子的最佳pH值 8

表1-14 邻氨基苯甲酸沉淀金属离子的pH范围 9

表1-13 1-亚硝基-2-萘酚螯合物沉淀的pH范围 9

三、均相沉淀法(均匀沉淀法) 9

表1-16 元素和离子的均相沉淀法 10

表1-15 某些均相沉淀类型 10

表1-17 无机离子的沉淀分离法 14

四、元素和离子的沉淀分离法 14

第二节 共沉淀分离法 19

表1-18 常用的无机共沉淀剂 20

一、无机共沉淀 20

表1-19 元素和离子的共沉淀分离法(用无机共沉淀剂) 21

二、有机共沉淀 23

表1-21 成络阴离子的共沉淀(Ⅰ型) 24

表1-20 元素的共沉淀化合物及共沉淀剂的类型 24

表1-24 螯合物与惰性共沉淀剂的共沉淀(Ⅳ型) 25

表1-23 络合剂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所成沉淀对螯合物的共沉淀(Ⅲ型) 25

表1-22 成络阳离子的共沉淀(Ⅱ型) 25

参考文献 25

表1-25 成胶态化合物的共沉淀(Ⅴ型) 25

第二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 26

第二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 26

第一节 概述 26

一、分配系数 26

二、分配比 26

三、分离系数(分离因数) 26

四、萃取率(E) 27

五、萃取常数(Kex) 27

六、pH1/2 28

第二节 常用萃取方法和装置 28

一、单级萃取的常用装置 28

二、连续萃取的常用装置 29

三、逆流萃取法及克雷格萃取装置 30

表2-1 分析化学中萃取体系的主要类型 31

十七、偶氮化合物 31

第三节 萃取体系、萃取剂和可萃取化合物 31

一、萃取体系类型 31

二、主要萃取剂 32

表2-2 主要萃取剂及其可萃取离子 32

表2-3 螯合萃取剂的离解常数(KH2A、KHA)、分配系数KD(HA)和溶解度S 44

三、螯合剂的离解常数 44

四、金属螯合物的萃取常数 50

表2-4 某些金属螯合物的萃取常数和pH1/2值 50

表2-5 稀土元素在某些体系中的分配比D 51

表2-6 各种金属离子与一元二烷基磷酸(HX)的萃取常数Kex 54

五、有机化合物的萃取常数 55

表2-7 某些二价金属离子混合螯合物的萃取常数Kex 55

表2-8 某些有机化合物在异丁醇-水、乙醚-水体系中的萃取常数Kex 55

表2-9 某些羧酸的萃取常数Kex 57

表2-10 某些酚在环己烷-水体系中的萃取常数Kex 57

表2-11 苯及其单取代衍生物在己烷和水间的分配常数KD及水中溶解度S 58

表2-13 不同溶剂-水体系中丙酸的分配系数KD和二聚常数Kdim有机 58

表2-14 不同溶剂-水体系中丁酸的萃取常数和生成常数 58

表2-12 磷酸二丁本的分配系数KD和二聚常数Kdim有机 58

表2-15 水相中NaClO4对某些β-二酮的离解常数、分配系数的影响 58

二、各类萃取溶剂的互溶性规律 59

一、萃取溶剂的分类 59

第四节 萃取溶剂 59

表2-16 溶剂互溶次序表 60

表2-17 某些有机溶剂与水的互溶溶解度(25℃) 60

表2-18 中性有机磷酸酯与水的互溶溶解度 61

四、萃取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 62

三、溶剂的选用 62

表2-19 萃取常用有机溶剂及其物理常数 62

第五节 各种萃取体系 65

一、螯合物萃取体系 65

表2-20 用乙酰丙酮(AA)萃取金属离子 66

表2-21 用苯甲酰丙酮(BZA)萃取金属离子 68

表2-22 用噻酚甲酰三氟丙酮(TTA)萃取金属离子 69

表2-23 用β-异丙基?酚酮(IPT)萃取金属离子 73

表2-24 用8-羟基喹啉(HR)萃取金属离子 74

表2-25 用8-羟基喹啉衍生物萃取金属离子 76

表2-27 用铜铁试剂萃取金属离子 77

表2-26 用8-巯基喹啉及其衍生物萃取金属离子 77

表2-28 用N-苯甲酰-N-苯胲(BPHA)萃取金属离子 79

表2-29 BPHA萃取成对元素的分离因子 80

表2-30 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萃取金属离子 81

表2-31 用双硫腙萃取金属离子 81

表2-32 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盐(DDTC)萃取金属离子 83

表2-33 用二乙氨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DDDC)萃取金属离子 84

表2-34 用磷酸二丁酯(DBP)萃取金属离子 85

表2-35 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金属离子 85

表2-36 用三正辛基氧膦(TOPO)萃取金属离子 88

表2-37 用磷酸二(2-乙基)乙基酯(D2EHPA)萃取金属离子 89

表2-38 50%D2EHPA(1.5mol·L-1)-甲苯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效果 91

表2-39 用有机含磷化合物萃取铜系元素 91

表2-40 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PMBP)萃取金属离子 93

表2-42 用某些肟类化合物萃取金属离子 96

表2-41 用1-苯基-3-甲基-4-取代基-5-吡唑酮萃取金属离子 96

表2-43 烷基胺萃取剂的物理性质 97

二、利用高分子胺的萃取体系 97

表2-47 胺的硝基盐的平衡常数K11 98

表2-46 三月桂胺盐在各种稀释剂中的离解常数(25℃) 98

表2-45 正烷基胺盐酸盐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25℃) 98

表2-44 正脂肪族胺在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ρ/g·L-1,20℃) 98

表2-48 胺的盐酸盐的平衡常数K11 99

表2-49 胺的氢溴酸盐和氢碘酸盐的平衡常数K11 99

表2-50 胺的酸性硫酸盐的平衡常数K21和K11 100

表2-51 可被胺类萃取并可在有机相显色的元素 100

表2-52 用高分子胺萃取的元素和离子 101

三、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萃取体系 106

表2-53 氟化物的萃取 106

表2-55 盐酸浓度对萃取铁(Ⅲ)的影响 107

表2-54 氯化物的萃取 107

表2-58 碘化物的萃取 108

表2-57 用甲基丙基酮从水相萃取微量元素的溴化物 108

表2-56 用乙醚从水相萃取金属溴化物 108

表2-61 硝酸盐的萃取 109

表2-60 用不同溶剂萃取硫氰酸盐 109

表2-59 用乙醚从水相萃取硫氰酸盐 109

表2-63 0.05mlo·L-氯化四苯胂-氯仿对盐酸介质中各种金属离子的萃取 111

表2-64 用大有机阳离子(在氯仿中)萃取阴离子 111

表2-65 用大阴离子萃取金属离子 112

表2-66 用络阳离子与络阴离子缔合的间接测定法 113

表2-67 协同萃取体系的分类表 114

四、协同萃取体系 114

表2-69 常见冠状化合类萃取剂 115

表2-68 Am-TTA-TBP体系中各种溶剂的性质与协同萃取效果比较 115

五、冠状化合物萃取体系 115

表2-70 冠状化合物的环空穴直径 116

表2-73 各种冠醚萃取硝酸、硝酸铀酰和不同价态钚、镎的Kex 117

表2-72 DB18C6萃取金属离子的平衡常数 117

表2-71 金属离子直径 117

表2-74 稀释剂对各种穴醚萃取Na+的影响 117

第六节 元素和离子的溶剂萃取分离法 117

表2-75 元素和离子的溶剂萃取分离法 118

表2-76 主要组分的萃取分离与测定示例 153

表2-77 一组微量元素的萃取分离测定示例 154

第七节 固相萃取法 155

表2-78 固相萃取剂的基本特性 155

表2-79 固相萃取填料的适用范围 155

表2-80 固相萃取预处理短柱的应用实例 156

表2-81 某些药物在C18萃取柱上的吸附率、洗脱率、水中溶解度和离解常数 157

第八节 新型萃取方法 157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 157

二、双水相萃取 158

三、反微团 158

参考文献 158

表3-1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与交联度和含水量的关系 159

第三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 159

一、交换容量 159

第三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 159

第一节 名词与术语 159

二、交联度 159

三、选择性、选择系数(分离因数) 160

表3-2 天然阳离子交换剂 161

一、天然阳离子交换剂 161

第二节 离子交换剂 161

五、主子对树脂的亲和性 161

四、始漏点和始漏量 161

二、重要的离子交换树脂 162

表3-3 粘土矿物的离子交换物质 162

表3-4 合成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162

表3-5(a) 强碱聚苯乙烯加聚物交换树脂 165

表3-5(c) 缩聚物交换树脂 167

表3-5(b) 中等和弱碱聚苯乙烯加聚物交换树脂 167

表3-6 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 168

表3-7(b) 国产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性能(二) 169

表3-7(a) 国产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性能(一) 169

表3-9(b) 强酸型树脂在水中的溶胀性 173

表3-8 大网状树脂的某些性质 173

表3-9(a) NH?式聚苯乙烯磺酸交换树脂的溶胀性能 173

表3-10 CMDP、XDC和MCDE交联的聚合物孔径结构参数 174

表3-11 无机离子交换剂 174

表3-12 铬(Ⅲ)、锡(Ⅳ)和钛(Ⅴ)离子交换剂的比较 174

表3-13 Serva-纤维素离子交换剂 174

四、其他类型离子交换剂 174

三、无机离子交换剂 174

表3-14 葡聚糖(Sephadex)离子交换剂 175

表3-16(a) 国外离子交换膜性质 175

表3-15 煤离子交换剂 175

表3-16(b) 国产离子交换膜性质 177

表3-17 三种高效离子交换剂比较 178

第三节 分配系数、分离因数及其他 179

一、分配系数 179

表3-18 国内外某些高效离子交换剂产品 179

表3-19 某些离子在不同交联度树脂上的分配系数 179

表3-20 在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某些金属离子在AG50W-X8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分配系数 180

表3-21 在碳酸中的阳离子分配系数KD/ml·g-1 181

表3-22 在盐酸(0.10mol·L-1)-乙醇混合液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1

表3-23 在盐酸(0.20mol·L-1)-乙醇混合液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1

表3-24 在盐酸(0.50mol·L-1)-乙醇混合液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2

表3-25 在盐酸(1.00mol·L-1)-乙醇混合液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2

表3-26 在盐酸(2.00mol·L-1)-乙醇混合液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3

表3-27 在盐酸(3.00mol·L-1)-乙醇混合液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3

表3-29 在盐酸溶液中金属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 184

表3-28 用Dowex-50×4在高氯酸介质中阳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4

表3-31 在草酸溶液中的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5

表2-30 在硫酸溶液中某些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5

表3-32 在草酸(0.05mol·L-1)-盐酸混合液中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5

表3-34 在草酸(0.05mol·L-1)-硝酸混合液中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6

表3-33 在草酸(0.25mol·L-1)-盐酸混合液中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6

表3-36 在硝酸溶液中某些元素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分配系数KD/ml·g-1 187

表3-35 在草酸(0.25mol·L-1)-硝酸混合液中络阴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 187

表3-37 各种合成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离子选择序 188

表3-38 金属离子在氢氧化铬、砷酸铬、锑酸铬、钼酸铬和钨酸铬交换剂上的分配系数 191

表3-39 金属离子在热处理过的含水ThO2和TiO2上的分配系数KD/ml·g-1 192

表3-40 0.1mol·L-1NH4NO3溶液中痕量阳离子在12-磷钼酸铵上的分配系数 192

表3-41 锑酸交换剂上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KD/ml·g-1和分离因数K,及其与其他交换剂的比较 192

二、分离因数 193

表3-42 有同洗脱剂对碱土金属在AG50W-X8树脂上的分离因数 193

表3-44 用阳离子交换法分离超钚元素的最佳分离因数K2 194

表3-45 用柠檬酸钠洗脱某些氨基酸的洗脱序 194

三、洗脱序 194

表3-43 盐酸(3.0mol·L-1)-乙醇中相邻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因数K? 194

表3-46 各类离子交换树脂转化成所需离子型式的再生剂 195

一、元素和离子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195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195

四、再生剂 195

表3-47 元素和离子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196

二、有机物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1

表3-48 烃、醇、酚、羰基化合物及碳水化合物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2

表3-49 有机酸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3

表3-50 胺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4

表3-51 氨基酸、核酸及有关化合物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5

表3-52 生物胺及药物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一节 概论 218

一、可利用的挥发性元素的基本情况 218

二、术语与概念 218

第四章 蒸馏、气化、升华和其他分离法 218

表4-1 可挥发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18

表4-2 适于气态分离的元素与化合物 218

第四章 蒸馏、气化、升华和其他分离法 218

第二节 无机物的蒸馏分离法 220

表4-3 无机物的蒸馏分离法 220

第三节 有关蒸馏分离的某些数据 222

表4-4 有机化合物的二元混合物的蒸馏特性 222

表4-5 有机化合物二元恒沸混合物 224

表4-6 二元共沸混合物 228

表4-7 用不同试剂蒸馏时各元素(20~100mg)近似挥发的质量分数 229

一、理论板值的测定 230

第四节 理论板值 230

表4-8 Se、Os和Ru在不同磷酸体系中蒸馏的回收率 230

表4-9 二元混合物的蒸气压比 231

二、理论板值与理论板高度的关系 233

三、分馏柱选择示例 233

表4-10 沸点差与所需理论板值 233

表4-11 部分氢化物的性质 234

表4-12 氢化物的生成条件 234

表4-13 氢化物分离法的应用 234

第五节 氢化物分离法 234

表4-15 气压对升华温度的影响(示例) 236

第六节 升华分离法 236

第七节 其他分离方法 236

一、液膜分离法 236

表4-14 可利用升华法分离(提纯)的物质 236

二、浮选分离法 237

表4-16 用载体输送分离的各种离子 237

表4-19 其他沉淀浮选法 238

表4-18 适于作浮选的金属氢氧化物 238

表4-17 离子浮选法的部分应用 238

三、热色谱分离法 239

表4-20 吸附胶体浮选法示例 239

表4-21 溶剂浮选分光光度法示例 239

表4-22 在(25~950)℃之间能形成挥发性单质或化合物的元素 239

表4-24 一些放射性元素在石英管壁上的特征沉积温度 240

表4-23 一些金属氯化物的沸点 240

参考文献 241

四、分离方法的选择 241

表4-25 主要分离方法的选择 241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42

第一节 概述 242

第五章 分离富集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242

表5-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42

第五章 分离富集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242

二、表面活性剂的亲憎平衡值(HLB) 243

表5-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类型 243

表5-4 HLB范围及其应用 244

表5-3 浊度法测HLB值对照表 244

表5-5 部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244

三、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聚集数(N) 244

表5-6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长对其Cmc的影响 245

表5-7 不饱和度与极性取代基对Cmc的影响 245

表5-8 一些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Cmc 246

表5-9 一些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中的Cmc 248

表5-10 一些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数 249

表5-11 一些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的聚集数 251

表5-1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液体系 252

第二节 有机溶剂中用于分离富集的表面活性剂 252

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体系 252

二、有机溶剂萃取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254

表5-14 溶剂萃取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实例 255

表5-13 应用于金属离子分离的萃取剂 255

表5-15 有机溶剂中表面活性剂萃取体系的应用实例 257

一、析相液-液萃取法(浊点析相法) 259

第三节 用于学溶液中分离富集的表面活性剂 259

表5-16 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和浊点 259

三、胶束增效的超滤法(MEUF) 260

二、形成凝聚体的析相法 260

表5-17 浊点析相法应用示例 260

参考文献 261

第二篇 定性分析 262

第六章 无机定性分析 262

第一节 常用试剂与离子的反应 262

表6-1 各族离子与常用酸碱的反应(包括水) 262

第六章 无机定性分析 262

表6-2 某些无机试剂(除酸、碱外)与离子的反应 265

第二节 初步试验 267

一、灼烧试验 267

二、焰色反应 268

表6-4 焰色试验 268

表6-3 灼烧试验 268

三、溶解度试验 268

四、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试验 269

表6-6 氧化性物质试验 269

表6-5 各种溶剂的作用 269

表6-7 还原性物质试验 270

第三节 元素和离子的化学鉴定法 271

表6-8 金属离子的化学鉴定法 271

表6-9 阴离子的化学鉴定法 294

参考文献 303

表7-1 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系统步骤 304

第七章 有机定性分析 304

第七章 有机定性分析 304

第一节 概述 304

第二节 初步试验 304

一、初步审查 304

二、灼烧和热解试验 305

表7-3 若干有机化合物气味的分类 305

表7-2 有机化合物的颜色 305

表7-5 挥发物的试验 306

表7-4 某些有机化合物灼烧时的特征 306

表7-6 灼烧后余留残渣的观察 307

三、高锰酸钾、溴、三氯化铁及碘仿试验 307

表7-7 灼烧残渣在水和乙酸中的溶解情况 307

表7-8 高锰酸钾试验与溴-四氯化碳试验结果比较 308

表7-9 不同溶剂中三氯化铁与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308

表7-10 有机化合物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308

表7-11 有碘仿反应的化合物 314

表7-12 鉴定有机物中元素的试样分解法 314

第三节 元素定性分析 314

一、有机化合物中元素的鉴定法 315

表7-13 有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学鉴定法 315

表7-14 含碳和氢试样的初步试验 316

二、根据元素鉴定结果进行初步试验 316

表7-15 含碳、氢和氮试样的初步试验 318

表7-16 含碳、氢和硫试样的初步试验 319

表7-17 含碳、氢和卤素试样的初步试验 319

表7-20 灼烧后残留金属残渣的初步试验 320

表7-19 含碳、氢、硫和卤素试样的初步试验 320

表7-18 含碳、氢、氮和硫试样的初步试验 320

表7-23 含氧官能团的化学检验法 321

表7-22 烃的初步鉴别 321

表7-21 不饱和官能团的化学检验法 321

第四节 官能团检验 321

表7-25 醛和酮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322

表7-24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初步鉴别 322

表7-27 检验胺类的反应 323

表7-26 含氮官能团的化学检验法 323

表7-28 含硫官能团的化学检验法 324

表7-29 多官能团及其他官能团的化学检验法 324

第五节 衍生物的制备 325

表7-30 测定卤素原子与其他原子间键的本质的反应 325

表7-31 各种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的适宜衍生物 326

表7-32 醛、酮及醌衍生物的制备 327

表7-33 芳香醛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27

一、醛、酮和醌 327

表7-34 脂肪醛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28

表7-35 脂肪酮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29

表7-36 芳香酮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30

表7-37 醌及其衍生物的熔点/℃ 330

表7-38 不同类型的酯及内酯的水解过程 331

表7-39 芳香酸酯和内酯的熔、沸点 331

二、酯和内酯 331

表7-40 脂肪酸酯和内酯的熔、沸点 332

三、碳水化合物 333

表7-41 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某些物理常数 333

表7-42 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的制备 333

四、醇 334

表7-43 醇衍生物的制备 334

表7-44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34

表7-45 芳香醇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35

五、醚和烃 336

表7-46 醚和烃衍生物的制备 336

表7-47 芳香醚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37

表7-48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37

表7-49 脂肪醚的沸点/℃ 338

表7-50 烷烃和环烷烃的熔、沸点/℃ 338

表7-51 烯烃和环烯烃的熔、沸点/℃ 338

表7-54 芳香族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熔点/℃ 339

表7-52 炔烃的沸点/℃ 339

表7-53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339

六、羟酸 339

表7-55 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0

表7-56 酸酐衍生物的制备 341

七、酸酐 341

表7-59 酚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2

八、酚和烯醇 342

表7-58 酚和烯醇衍生物的制备 342

表7-57 羧酸酐的熔、沸点/℃ 342

表7-60 芳香族烯醇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3

表7-61 脂肪族烯醇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4

表7-63 脂肪族伯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4

九、胺 344

表7-62 胺衍生物的制备 344

表7-64 脂肪族仲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5

表7-65 脂肪族叔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5

表7-66 芳香族侧链伯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5

表7-67 芳香族伯胺(包括硝基胺、卤代胺)和二元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5

表7-68 芳香族仲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6

表7-69 芳香族叔胺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7

表7-70 肼和氨基脲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7

十、肼和氨基脲 347

表7-71 亚胺、席夫碱和醛-氨的熔点/℃ 348

表7-74 芳香族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熔点/℃ 348

表7-73 脂肪族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熔点/℃ 348

表7-72 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 348

十三、N-取代酰胺 348

十二、伯酰胺 348

十一、亚胺、席夫碱和醛-氨 348

表7-76 氨基酚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49

表7-75 N-取代酰胺的熔、沸点/℃ 349

十四、羧酸铵盐和氨基酚 349

表7-77 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 350

表7-78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解点/℃ 350

十五、氨基酸 350

十六、腈 351

表7-79 腈的熔、沸点/℃ 351

表7-80 偶氮化合物的熔点/℃ 351

表7-81 亚硝基化合物的熔点/℃ 352

表7-82 硝基芳烃和醚衍生物的制备 352

表7-83 硝基芳烃和醚的熔、沸点/℃ 352

十八、亚硝基化合物 352

十九、硝基芳烃和醚 352

二十、酰亚胺(包括环状脲衍生物) 352

表7-86 酰卤的熔、沸点/℃ 353

表7-85 酰卤衍生物的制备 353

表7-87 卤代烃和芳侧链卤化物衍生物的制备 353

二十二、卤代烃和芳侧链卤化物 353

表7-84 酰亚胺(包括环状脲)衍生物的熔点/℃ 353

二十一、酰卤 353

表7-88 卤代烃和芳侧链卤化物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54

表7-89 芳卤衍生物的制备 354

二十三、芳卤 354

二十四、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硫代羧酸 355

表7-91 硫醇衍生物的制备 355

二十五、磺酸 355

表7-90 芳卤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55

表7-92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硫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 355

表7-94 磺酸衍生物的熔、沸点/℃ 356

二十六、磺酸酯 356

表7-93 磺酸衍生物的制备 356

表7-95 磺酸酯的熔、沸点/℃ 357

三十、磺酰胺和N-取代磺酰胺 357

二十九、硫脲和硫代酰胺 357

二十七、硫酸酯 357

二十八、卤素取代的硝基烃和醚 357

表7-96 硫酸酯的沸点/℃ 357

表7-97 硫代酰胺和硫脲的熔点/℃ 357

三十一、氨基磺酸 358

参考文献 358

第一节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一般沉淀剂 359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359

第三篇 定量分析 359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359

表8-1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一般沉淀剂 359

表8-2 重量分析方法 361

第二节 元素和离子的重量分析方法 361

表8-3 重量分析沉淀的热稳定性及换算因数 371

第三节 重量分析沉淀的热稳定性及换算因数 371

第四节 重量分析标准方法 376

表8-4 中国国家标准采用的重量分析方法 376

参考文献 377

第九章 酸碱滴定法 378

第一节 指示剂 378

一、酸碱指示剂 378

第九章 酸碱滴定法 378

表9-1 酸碱指示剂(以变色的pH值范围为序) 378

表9-2 单色指示剂的pKa 393

表9-3 双色指示剂的pKa 393

二、酸碱指示剂的离解常数 393

表9-4 混合酸碱指示剂 394

三、混合指示剂 394

表9-5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 395

第二节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 395

表9-6 弱酸盐、弱碱盐滴定的pH突跃范围 396

表9-7 某些离子及化合物的酸碱滴定测定法 396

第三节 某些离子及化合物的酸碱滴定测定法 396

参考文献 397

第十章 沉淀滴定法 398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终点的判断方法 398

一、某些特殊指示剂 398

二、吸附指示剂 398

第十章 沉淀滴定法 398

表10-1 沉淀滴定法中应用的某些特殊指示剂 398

表10-2 沉淀滴定法中常用的吸附指示剂 398

表10-3 元素及离子的沉淀滴定法 410

第二节 元素及离子的沉淀滴定测定法 410

参考文献 413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414

第一节 物质的预氧化和预还原 414

一、物质的预氧化方法 414

二、物质的预还原方法 414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414

表11-1 物质的预氧化 414

表11-2 物质的预还原 414

表11-3 Eind≥0.75V的指示剂 415

一、Eind≥0.75V的指示剂 415

第二节 氧化还原指示剂 415

二、Eind<0.75V的指示剂 421

表11-4 Eind<0.75V的指示剂 422

表11-5 氧化还原法中的特殊指示剂 431

三、氧化还原法中的特殊指示剂 431

表11-6 溴量法和溴酸盐法的特殊指示剂 433

第三节 元素及离子的氧化还原测定 433

表11-7 元素及离子的氧化还原测定法 434

参考文献 444

第十二章 络合滴定法 445

第一节 螯合滴定剂 445

一、螯合滴定剂及其质子化常数 445

表12-1 螯合滴定剂及其质子化常数 445

第十二章 络合滴定法 445

二、螯合剂的副反应系数 450

表12-2 不同pH值EDTA的酸效应系数 451

表12-3 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副反应系数lgam(L)值 452

三、在不同pH值时EDTA各种离解形式的质量分数 457

表12-6 络合滴定指示剂 457

表12-5 各种温度下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 457

表12-4 在不同pH值时EDTA各种离解形式的质量分数 457

一、指示剂 457

第二节 络合滴定指示剂 457

四、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 457

表12-7 金属指示剂在不同pH值时的酸效应系数[lgαIn(H)] 497

二、指示剂的酸效应系数 497

三、指示剂变色点的pMerans值 498

表12-8 指示剂变色点的pMtrans值 498

表12-9 EDTA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 502

一、常用的掩蔽剂 502

第三节 EDTA滴定法中常用的掩蔽剂 502

表12-10 EDTA滴定中常用的混合掩蔽剂 510

二、常用的混合掩蔽剂 510

三、阳离子常用掩蔽剂 513

表12-11 阳离子常用掩蔽剂 513

一、螯合滴定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形成常数 514

第四节 金属螯合物的形成常数 514

表12-12 螯合滴定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形成常数 515

表12-14 金属指示剂与质子(H+)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539

三、金属指示剂的质子化常数 539

二、EDTA与金属离子在不同pH值的稳定常数 539

表12-13 金属离子-EDTA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的对数(lgK) 539

一、EDTA络合滴定法 554

第五节 元素及离子的络合滴定测定法 554

表12-15 阳离子的络合滴定测定法 555

表12-16 阴离子的EDTA间接测定 562

表12-17 其他氨羧络合剂的络合滴定法 563

二、其他几种氨羧络合剂的络合滴定法 563

三、其他络合滴定测定法 565

表12-18 其他络合滴定测定法 566

表12-19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567

四、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567

参考文献 571

第十三章 非水滴定法 574

表13-1 非水滴定的溶剂特性 574

第一节 非水滴定的溶剂及参比电极 574

第十三章 非水滴定法 574

表13-4 非水滴定中碱滴定剂 579

表13-2 用于非水滴定的参比电极 579

表13-3 非水滴定中酸滴定剂 579

二、碱滴定剂 579

一、酸滴定剂 579

第二节 滴定剂 579

表13-5 非水滴定中氧化还原滴定型 580

三、氧化还原滴定剂 580

第三节 非水滴定中的指示剂 580

一、非水滴定中应用的酸碱指示剂 580

表13-6 非水滴定中应用的酸碱指示剂 581

表13-7 非水滴定中常用混合指示剂 584

一、无机物的非水滴定法 586

表13-8 非水滴定中应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586

表13-9 无机物的非水滴定法 586

二、非水滴定中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586

第四节 非水滴定法的应用 586

表13-10 有机化合物的非水滴定方法 589

二、有机化合物的非水滴定法 589

表13-11 药物的非水滴定法 596

三、药物的非水滴定法 596

参考文献 607

第十四章 示波滴定法 608

表14-1 示波计时电位滴定法 608

第十四章 示波滴定法 608

第一节 示波分析的分类 608

第二节 示波沉淀滴定法 609

表14-2 示波电位滴定法 609

表14-3 示波沉淀滴定常用沉淀剂 610

一、示波沉淀滴定法常用沉淀剂 610

表14-4 示波沉淀滴定法测定某些物质的方法与条件 611

二、示波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611

表14-5 示波酸碱滴定指示剂 617

一、示波酸碱滴定指示剂 617

第三节 示波酸碱滴定法 617

表14-6 示波酸碱滴定法测定某些物质的方法与条件 620

二、示波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620

表14-7 示波络合滴定法常用滴定剂 622

第四节 示波络合滴定法 622

一、示波络合滴定法常用滴定剂 622

二、示波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623

表14-8 示波络合滴定法测定某些物质的方法与条件 623

一、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滴定剂 627

第五节 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 627

表14-9 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滴定剂及典型示波图形 627

表14-10 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某些物质的方法与条件 628

二、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628

参考文献 631

表15-1 干法分解有机物试样 632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 632

第一节 试样的分解 632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 632

第二节 碳和氢的测定 633

表15-2 湿法分解有机物试样 633

一、测定方法 634

表15-3 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的测定法 634

二、燃烧法常用的催化氧化剂 635

表15-4 燃烧法测定碳和氢常用的催化氧化剂 635

三、除去干扰元素的吸收剂 636

表15-5 除去干扰元素的某些吸收剂 636

第三节 氧的测定 638

表15-6 测定有机物中氧的化学方法 639

表15-8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氮的化学法 640

表15-7 直接法测氧时消除硫干扰的方法 640

第四节 氮的测定 640

第五节 卤素的测定 642

表15-9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卤素的化学法 642

表15-10 用氧瓶燃烧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卤素 643

表15-11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氟的方法 644

第六节 硫的测定 645

表15-12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硫的化学方法 646

第七节 磷和砷的测定 647

表15-13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磷的化学方法 648

表15-14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砷的化学方法 648

第八节 汞、硅和硼的测定 648

表15-15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汞的化学方法 649

表15-16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硅的化学方法 649

第九节 有机官能团定量分析 650

一、有机官能团 650

表15-17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硼的化学方法 650

表15-18 常见官能团及测定方法 650

二、官能团的分析方法 655

表15-19 可直接滴定的酸性官能团 655

表15-21 酸碱滴定法间接测定的官能团 656

表15-20 可直接滴定的碱性官能团 656

表15-22 滴定酸性官能团用的指示剂 657

表15-23 用于非水滴定弱碱的指示剂 657

表15-24 电位滴定酸性官能团用的电极 657

表15-25 用亚钛盐还原滴定的官能团 657

表15-26 可用LiAlH4测定的官能团 658

表15-27 氧化还原法测定的官能团 659

表15-28 滴定测水法测定有机官能团 659

表15-29 沉淀反应法测定有机官能团 660

表15-30 气量法测定的官能团 660

表15-31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官能团 661

表15-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官能团 662

表15-32 某些官能团分析的专属方法 662

参考文献 663

一、某些气体和蒸气的密度、熔点和沸点 664

第一节 气体和蒸气的物理化学常数 664

第十六章 气体分析 664

第十六章 气体分析 664

表16-1 某些气体和溶剂的密度、熔点和沸点 664

二、气体的蒸气压 666

表16-2 无机化合物蒸气压(101.32kPa以下) 666

表16-3 无机化合物蒸气压(101.32kPa以上) 667

表16-4 有机化合物蒸气压(101.32kPa以下) 668

表16-5 有机化合物蒸气压(101.32kPa以上) 673

表16-6 无机化合物气体的临界常数 674

表16-7 有机化合物气体的临界常数 674

三、气体的临界常数 674

表16-9 气体定压体膨胀系数av(0~100℃) 676

表16-8 气体定容体膨胀系数ap(0~100℃) 676

四、气体的膨胀系数 676

一、气体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676

第二节 气体分析中的基本计算 676

二、气体分析中的计算 677

表16-10 气体浓度换算关系式 677

表16-11 压力单位换算表 678

表16-12 毫米汞柱(mmHg)对千帕(kPa)的换算 678

表16-13 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体积换算到标准状况下体积的换算系数F值 680

表16-16 气体分析中使用的封闭液 685

表16-14 不同温度时水面上空气中饱和水蒸气的压力(p)及含量(ρ) 685

三、气体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685

一、气体分析中使用的封闭液及其有关数据 686

表16-15 分析气体对被测物质的换算系数f值 686

第三节 分析气体的纯化 686

表16-17 饱和硫酸钠溶液的水蒸气压(p?) 687

表16-18 饱和食盐水的水蒸气压(p?) 687

表16-19 某些气体在水和酸化的硫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687

表16-20 某些气体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687

三、除湿 688

二、微尘及除尘法 688

表16-21 微尘的种类及粒径 688

表16-22 除尘方法及适用的粒径范围 688

表16-23 除湿装置 688

表16-24 抽引用泵的种类及压力范围 689

表16-25 用于吸收气体的液态吸收剂 689

四、抽引泵 689

五、气体的纯化及某些吸收剂 689

表16-26 用于吸收气体的固态吸收剂 690

表16-27 常压下气体的干燥和纯化 690

表16-28 加热加压下气体的纯化 690

表16-29 混合气体的选择性干燥和纯化 691

第四节 气体的检测方法 692

一、气体检测试纸 692

二、检气管 692

表16-30 气体检测试纸 692

表16-31 国产检气管 693

表16-32 国外某些检气管 693

表16-33 检气管应用的变色反应 694

三、气体容量法(奥氏分析) 697

表16-34 气体容量法 697

四、气体分析器 699

表16-35 爆炸混合物的组成 699

表16-36 燃烧混合物的组成 699

表16-37 气体分析器 699

五、某些气体的分析方法 701

表16-38 某些气体的分析方法 701

表16-39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703

六、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703

参考文献 706

索引 707

本册符号表 715

表2-62 以四苯胂酸盐形式萃取阴离子 11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