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时病论歌括新编
时病论歌括新编

时病论歌括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选堂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35200877
  • 页数:12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温病贯珠集下一篇:温热求新
《时病论歌括新编》目录
标签:新编

一、概述 1

卷一 1

(九)双甲搜邪法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1

二、分述 2

(一)春温 2

(二)风温 3

(三)温病 3

(四)温毒 4

(五)晚发 6

按语 6

三、拟用诸法 8

(一)辛温解表法 8

(二)凉解里热法 8

(五)祛热宣窍法 9

(四)却热熄风法 9

(三)清热解毒法 9

(六)辛凉解表法 10

(七)清凉透邪法 11

(八)清热保津法 11

(九)清凉荡热祛 12

(十)润下救津法 12

(十一)清凉透斑法 13

(十二)备用成方(计十方) 13

卷二 17

春伤于风大意 17

一、概述 17

二、分述 18

(二)冒风 18

(一)伤风 18

(三)中风 19

(四)风寒 20

(五)风热 20

(六)风湿 21

(七)寒疫 22

按语 22

三、拟用诸法 23

(一)解肌散表法 23

(二)微辛轻解法 23

(三)顺气搜风法 24

(四)活血祛风法 24

(八)清热保津法 25

(六)辛温解表法 25

(七)辛凉解表法 25

(五)宣窍导痰法 25

(九)两解太阳法 26

四、备用成方(计十八方) 26

卷三 31

春伤于风夏生殓泄大意 31

一、概述 31

二、分述 32

(一)殓泄 32

(二)洞泄 33

(三)寒泻 34

(五)暑泻 35

(四)火泻 35

(七)痰泻 36

(六)湿泻 36

(八)食泻(附:饮泻) 37

(九)风痢 37

(十)寒痢 38

(十一)热痢(附:暑痢) 39

(十二)湿痢 39

(十三)噤口痢 40

(十四)水谷痢 41

(十五)休息痢 42

(十五)五色痢 43

按语 43

(二)补火生土法 44

(一)培中泻木法 44

三、拟用诸法 44

(三)暖培卑监法 45

(四)补中收脱法 45

(五)通利州都法 46

(六)清凉涤暑法 46

(七)化痰顺气法 47

(八)楂曲平胃法 47

(九)增损胃苓法 47

(十)清痢荡积法 48

(十一)温化湿邪法 48

(十二)调中开噤法 49

(十三)调中畅气法 49

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 50

一、概述 53

卷四 53

夏伤于暑大意 53

二、分述 54

(一)伤暑 54

(二)冒暑 55

(三)中暑(即中暍) 55

(四)暑风 56

(五)暑温 57

(六)暑咳 57

(七)暑瘵 58

(八)霍乱 58

(九)痧气 59

(十)秽浊 60

(十二)热病 61

(十一)疰夏 61

(十三)霉湿 62

按语 63

三、拟用诸法 64

(一)辛热解表法 64

(二)清凉涤暑法 64

(三)祛暑解毒法 64

(四)增损胃苓法 64

(五)清暑开痰法 65

(六)去暑调元法 65

(七)清离定巽法 65

(十)清宣金脏法 66

(九)清热保津法 66

(八)凉解里热法 66

(十一)加味二陈法 67

(十二)甘咸养阴法 67

(十四)挽正回阳法 68

(十五)芳香化浊法 68

(十三)治乱保安法 68

(十六)金水相生法 69

(十七)二活同祛法 69

四、备用成方(计二十三方) 70

卷五 76

夏伤于暑秋必痃疟大意 76

一、概述 76

(一)风疟 77

二、分述 77

(三)寒疟 78

(二)暑疟 78

(四)湿疟 79

(五)温疟 79

(六)瘴疟 80

(七)痹疟 80

(八)牝疟 81

(九)痰疟 81

(十)食疟 82

(十一)疫疟 82

<十二)虚疟 83

(十三)劳疟 83

(十五)三日疟 84

(十四)疟母 84

(十六)伏暑 85

(十七)秋暑(附:秋凉) 86

按语 87

三、拟用诸法 87

(一)清营捍疟法 87

(二)辛散太阳法 88

<三)宣透膜原法 88

(四)和解兼攻法 89

(五)甘寒生津法 89

(六)宣阳透伏法 89

(七)补气升阳法 90

(八)营卫双调法 90

(十)清宣温化法 91

(十一)清凉透邪法 92

(十二)清热保津法 92

(十三)宣窍导痰法 92

(十四)芳香化浊法 92

(十五)化痰顺气法 92

(十六)楂曲平胃法 92

(十七)调中畅气法 92

(十八)润下救津法 93

(十九)辛温解表法 93

(二十)清凉涤暑法 93

(二十一)苦温平燥法 93

四、备用成方(计十六方) 93

一、概述 97

卷六 97

秋伤于湿大意 97

二、分述 98

(一)伤湿 98

(附)倪松亭治湿总则 99

(二)中湿 99

(三)冒湿 100

(四)湿热 100

(五)寒湿 101

(六)湿温 101

(七)秋燥 103

按语 103

三、拟用诸法 104

(一)宣疏表湿法 104

(四)松柏通幽法 105

(二)辛热燥湿法 105

(三)苦温平燥法 105

(五)辛散太阳法 106

(六)清宣温化法 106

(七)宣透膜原法 106

(八)宣阳透伏法 106

(九)通利州都法 106

(十)增损胃苓法 106

(十一)金水相生法 107

(十二)祛热宣窍法 107

(十三)润下救津法 107

四、备用成方(十二方) 107

(一)痰嗽 111

二、分述 111

卷七 111

一、概述 111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 111

(二)干咳 112

按语 113

三、拟用诸法 113

(一)加味二陈法 113

(二)温润辛金法 114

(三)清金宁络法 114

(四)金水相生法 115

四、备用成方(计七方) 115

一、概述 117

冬伤于寒大意 117

卷八 117

二、分述 118

(一)伤寒 118

(二)中寒 118

(三)冒寒 119

(四)冬温 120

按语 120

三、拟用诸法 121

(一)辛散太阳法 121

(二)甘热祛寒法 122

(三)挽正回阳法 122

四、备用成方(十八方) 1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