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苕珠主编
  • 出 版 社:烃加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0431258
  • 页数:488 页
图书介绍:
《化学分析》目录

第一章 定性分析 7

1-1 定性分析概述 7

一、定性分析方法 7

二、定性分析的反应条件 9

三、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0

四、系统分析和个别分析 13

五、提高检出反应可靠性的方法 14

六、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14

1-2 试样的初步检查和试液的制备 15

一、外表的观察 15

二、灼烧试验 16

三、焰色试验 16

五、溶解试验 18

四、熔珠试验 18

六、试液的制备 20

1-3 阳离子分析 20

一、阳离子的特性和常见试剂的反应 21

二、硫化氢系统分析 30

三、快速分析法 52

1-4 阴离子分析 61

一、阴离子的特性和试液的制备 62

二、初步试验 63

三、分组 65

四、分别检出 65

五、分析结果的判断 71

思考题 72

习题 73

2-1 滴定分析法概述 77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 77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 77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79

三、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的配制 81

2-2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82

一、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间的关系 82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83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 86

四、分析结果的表示 89

2-3 误差与有效数字 90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90

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97

三、有效数字 100

四、可疑测定值的取舍(4d法) 105

思考题 106

习题 107

一、酸碱质子理论 110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110

3-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110

二、活度、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 115

3-2 酸碱平衡中酸度对各种型体分布的影响 118

一、酸碱平衡中酸度对各种型体分布的影响 118

二、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 124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的计算 127

一、强酸强碱溶液 128

二、一元弱酸(碱)溶液 129

三、多元酸(碱)溶液 132

四、两性物质溶液 133

五、混合酸碱溶液 136

3-4 缓冲溶液 139

一、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139

二、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42

四、标准缓冲溶液 144

三、缓冲溶液的选择 144

3-5 酸碱指示剂 146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146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147

三、混合指示剂 151

3-6 酸碱滴定原理和指示剂的选择 152

一、强酸(碱)滴定强碱(酸) 153

二、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156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161

四、终点误差 165

3-7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69

一、酸标准溶液 169

二、碱标准溶液 170

三、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171

一、混合碱的测定 172

3-8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172

二、氨态氮的测定 174

三、磷的测定 175

四、有机酸酐的测定 176

五、酮醛的测定 176

六、酯的测定 177

3-9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178

一、溶剂的分类 178

七、环氧化物的测定 178

二、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K3 179

三、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181

四、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 182

五、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的应用 185

3-10 对数图解法 185

一、浓度对数图 186

二、对数图解法的应用 189

习题 191

思考题 191

4-1 络合滴定法概述 196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196

4-2 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及其稳定性 197

一、EDTA及其水溶液的离解平衡 197

二、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及其稳定性 199

4-3 影响EDTA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202

一、主反应和副反应 202

二、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203

三、络合效应及副反应系数 206

四、条件稳定常数 208

4-4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210

一、滴定曲线 210

二、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212

三、终点误差 215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19

4-5 金属指示剂 219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221

三、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23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224

4-6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228

一、单一离子滴定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228

二、混合离子选择滴定可能性的判断 231

三、溶液酸度的控制 232

四、掩蔽与解蔽 235

五、分离除去干扰 240

4-7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41

一、基准试剂 241

二、EDTA溶液的配制 241

三、EDTA溶液的标定 243

二、返滴定法 244

4-8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244

一、直接滴定法 244

三、置换滴定法 245

四、间接滴定法 246

五、络合滴定结果的计算 247

思考题 250

习题 251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54

5-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254

5-2 氧化还原平衡 254

一、电极电势 254

二、条件电极电势 255

5-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58

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258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259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 259

5-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262

一、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62

二、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63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63

四、诱导反应 264

5-5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 265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265

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267

5-6 氧化还原滴定法计算 271

5-7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273

5-8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74

一、高锰酸钾法 274

二、碘量法 278

三、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282

思考题 284

习题 285

第六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 288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 288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288

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289

6-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291

一、溶度积与活度积 291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92

6-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300

一、共沉淀 300

二、后沉淀 303

三、有机试剂的玷污 303

四、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 304

6-4 沉淀的形成 305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308

6-5 沉淀条件的选择 308

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309

三、均相沉淀法 310

6-6 沉淀剂 310

一、沉淀剂的选择 312

二、有机沉淀剂 313

6-7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315

6-8 沉淀滴定法 317

一、概述 317

二、滴定曲线 318

三、沉淀滴定法分类 320

思考题 326

习题 327

第七章 分离方法 329

7-1 概述 329

一、定量分离方法的作用和任务 329

二、分离方法的分类 330

三、回收率 331

7-2 沉淀分离 332

一、无机沉淀剂分离 332

二、有机沉淀剂分离 336

三、共沉淀分离 340

四、提高沉淀分离方法的选择性 341

7-3 溶剂萃取分离 342

一、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343

二、无机物的萃取体系 348

三、有机物的萃取 351

四、溶剂的选择和萃取方式 352

五、萃取分离的应用 355

7-4 液相色谱分离 356

一、基本原理 356

三、纸色谱简介 358

二、柱色谱简介 358

四、薄层色谱法 359

7-5 离子交换分离 370

一、树脂的结构、种类和性质 370

二、交换平衡和选择性 375

三、离子交换分离技术 377

四、应用 379

7-6 挥发与蒸馏分离 382

思考题 383

习题 385

第八章 试样的制备和分析示例 388

8-1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388

一、固体试样的采集 389

二、液体试样的采集 391

三、气体试样的采集 391

一、溶解法 392

8-2 试样的分解 392

二、熔融法 394

三、烧结法 395

四、有机试样的处理 396

8-3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397

8-4 多组分试样分析示例——硅酸盐的系统分析 398

思考题 400

第九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402

9-1 偶然误差的分布 402

一、频数分布 402

二、正态分布 403

三、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 405

9-2 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409

一、平均值的意义 409

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410

三、t分布曲线 412

四、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13

9-3 误差的传递 415

一、误差传递的计算 416

二、误差传递的应用示例 420

9-4 定量分析中测定数据的评价 422

一、可疑数据的舍弃 422

二、显著性检验法 425

9-5 质量控制图 430

9-6 回归分析法 435

一、一元回归方程式的确定 435

二、相关系数 437

习题 440

主要参考书 445

附录 4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