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德发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9609026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民生公司、东亚公司等典型的民族企业为案例,揭示了企业文化是近代民族企业身处逆境、曲折发展的重要动因,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意义 1

第二节 概念界定 6

一、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6

二、企业的本质 11

三、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兴起 16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22

一、研究思路 22

二、研究内容 23

三、研究方法 24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25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 27

第一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27

一、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强 27

二、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3

第二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产生的文化背景 36

一、科学管理思想的兴起与传入 36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38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微观分析 51

第一节 精神文化分析 51

一、企业价值观 52

二、企业精神 59

第二节 制度文化分析 69

一、企业组织制度 70

二、人事管理制度 83

三、财务制度 95

第三节 行为文化分析 99

一、企业礼仪 99

二、行为规范 102

三、英雄人物 104

第四节 物质文化分析 111

一、企业物质设施 111

二、企业产品 114

第五节 制度经济学分析 124

一、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124

二、企业文化的制度经济学诠释 125

三、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30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宏观分析 133

第一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结构 133

一、企业文化结构分析 133

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结构 136

第二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模式 138

一、企业文化的几种主要模式 138

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模式 140

第三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特点 146

一、时代性 146

二、系统性 148

三、实效性 149

四、创造性 150

第四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功能 151

一、导向功能 151

二、凝聚功能 153

三、渗透功能 154

四、激励功能 155

第五章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成因分析 157

第一节 科学管理思想实践的困境 157

一、科学管理思想在民族企业中的实践 157

二、科学管理思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61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深深影响 162

一、刚健进取思想是创建企业文化的思想前提 163

二、爱国主义思想是创建企业文化的永恒主题 164

三、重德修身思想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165

四、以人为本思想是塑造企业精神的根本指针 167

五、注重和合思想是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168

第三节 民族企业家的管理创新 170

一、民族企业家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171

二、民族企业家管理创新的实践 172

第六章 中日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 177

第一节 文化背景比较 178

一、关于家的观念 178

二、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观念 181

三、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183

第二节 精神文化比较 185

一、企业价值观 185

二、企业精神 188

第三节 组织制度比较 192

一、组织结构 192

二、领导体制 193

三、决策方式 195

第四节 人事制度比较 197

一、人才选用制度 197

二、雇佣制度 201

三、工资制度 204

第七章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评析与启示 207

第一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精华 207

一、中西文化对接,高举爱国旗帜 207

二、统一价值观念,塑造企业精神 210

三、重视人才选用,挖掘创造潜能 212

四、坚持以人为本,激发职工奋进 214

五、注重创立名牌,提升竞争能力 216

第二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219

一、人事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19

二、管理方法上,存在过于苛刻的现象 220

三、思想渗透上,具有明显的宗教倾向 221

四、物质文化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21

第三节 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历史启示 222

一、树立现代管理意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222

二、吸收外国先进管理思想,注重与本土化对接 223

三、建设要有系统性,绝不可急功近利 224

四、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25

五、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永葆企业发展活力 226

结束语 229

附录 231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