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  上
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  上

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令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105191X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理学为宋代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哲学思潮,无论其代表人物的言论行为抑或学派之活动,皆予两宋及后世的政治、思想以极大的影响。正因如此,有关宋代理学的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前人对宋代理学与佛学、佛教的关联注意较多,对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论述。本书从大量哲学史料中发掘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名家与道家、道教的关系,以充分的史实和细致的分析说明:宋代理学无论是在代表人物的师承传授、人际往来上还是在概念表述、思辩框架、思维方式、思辩逻辑等方面,都深受到道家、道教的影响。结论颇有创新,富有说服力。
上一篇:创新思维学下一篇:实用生死学
《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 上》目录
标签:道家 理学

导论 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1

上编 理学诸家与道家、道教 33

第一章 理学的兴起与道家、道教 33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儒家与道教 35

第二节 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46

第三节 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50

第四节 李觏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63

第五节 王安石学派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76

第二章 周敦颐与道家、道教的史料及其分析 90

第一节 周敦颐《太极图》的渊源 91

第二节 周敦颐从张伯端得到《太极图》 98

第三节 儒道融合的周子思想 126

第三章 邵雍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133

第一节 《易》与道教的结合 133

第二节 邵雍思想的道教来源及其以道融儒的努力 138

第四章 张载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167

第一节 道家、道教对张载天道观的影响 167

第二节 道家、道教对张载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179

第三节 道家、道教对《西铭》的影响 191

第五章 二程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及其史料分析 198

第一节 二程与道家、道教 198

第二节 道家、道教对二程思想的影响 205

第三节 二程弟子与道家、道教 233

第六章 心学先驱陆九渊与道家、道教 247

第一节 陆九渊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概述 247

第二节 陆九渊哲学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257

第三节 陆九渊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266

第一节 朱熹易学对邵雍和周敦颐思想的融合 271

第一章 北宋五子思想的道家、道教渊源对朱熹的影响 271

下编 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 271

第二节 朱熹对张载和二程思想的综合 293

第二章 朱熹与道家、道教的不解之缘 298

第一节 朱熹一生与道家、道教的事迹 298

第二节 朱熹的道家风味的诗词 313

第三节 朱熹与道教炼养术 317

第四节 朱熹与风水 326

第五节 朱熹晚年对《阴符经》和《周易参同契》的研究 327

第一节 禅宗的道家化与宋代佛教发展的一般情况 346

第三章 进出庄学化的佛教禅宗 346

第二节 朱熹与佛教的事迹的考察 357

第三节 朱熹对佛教的评论 362

第四节 朱熹的思想不是“阳儒阴释” 368

第五节 朱熹对道家、道教的评论 375

第六节 朱熹对佛道的不同态度 397

第七节 道家、道教对朱熹思想影响的初步估价 405

第四章 理体论 409

第一节 儒、道二家“道”的同与异 410

第二节 道家、道教之理的儒家化 413

第三节 虚而生生不已的道体 435

第四节 有无关系与“无极而太极” 442

第五节 理气关系论 496

第六节 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 508

第五章 物体论 518

第一节 物生化过程中的理气关系 518

第二节 格物穷理 528

第三节 道家、道教与朱熹的具体科学思想 539

第四节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 557

第六章 性体论 565

第一节 由天道到人性 570

第二节 一体两分的太极性体 581

第三节 回归本性 610

第七章 心体论 644

第一节 一体两面的太极心体 644

第二节 心统性情 664

第三节 尽心明理 687

第八章 境界论 710

第一节 明体达用、用以明体的知行功夫 712

第二节 体用互陈的境界建构与提升 725

第三节 达观生死的境界超越 771

第九章 宋代哲学视野下对朱熹纳道入儒的评价 776

第一节 对朱熹纳道入儒的评价 776

第二节 朱熹哲学对儒家和佛教的影响 783

第三节 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 787

主要参考文献 809

附论 从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看现代新儒家与新道家 822

后记 8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