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宗通与说通  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宗通与说通  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宗通与说通 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邦志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755723
  • 页数:4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大师隆钦巴所论述的“自然智”的启迪下,致力于破解“吐蕃宗论”及其在后弘期所引起的千年辩争的教理之谜。通过对比大量经论和后弘期的经典著作,揭示了唐朝时期汉藏两地“顿渐之争”的不同;并以“宗通与说通”的路线选择为视角,解释了禅宗、宁玛派、噶举派,中观瑜伽行派、萨迦派与格鲁派等分别依据“自然智”、“后得智”和“根本智”建立教法、分宗立派而引起的前弘期、后弘期的教义上的往复辩难,及其对人类智慧所具有的深远的影响。指出了这场贯穿藏传佛教发展史的“争论”,其实有佛性、佛语等教理依据,不是无谓的误读,而是严肃的“正理之辩”。多方的批判和辩解,是各自建立宗派的需要,同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每一方都体现了承担真理的精神,共同促进了藏传佛教的发展。通过思想史的梳理,分析了吐蕃宗论对藏传佛教“次第思想”的启迪、对前弘期和后弘期宗教格局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汉藏佛教亲缘关系的具体表现,除了有相互影响的具体事实,还有共同的核心理念、修持方法、经典依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可以表述为:血脉相连,相哺相资。
《宗通与说通 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目录

绪论 1

第一部分 吐蕃宗论与藏传佛教的形成 13

第一章 吐蕃宗论 13

第一节 宗论的起因:桑耶寺的香火 13

第二节 宗论的依据:中道佛性论 23

第三节 宗论的焦点:宗通与说通 48

第四节 宗论的性质:分宗立派的戏剧 71

第二章 吐蕃宗论与前弘期佛教 119

第一节 中印佛教哺育的“大圆满” 120

第二节 旧译密法的宗通思想 130

第三节 吐蕃宗论的和会 143

第四节 判摄佛法的体系 153

第二部分 吐蕃宗论与后弘期佛教的格局 167

第三章 戒律和密法 167

第一节 宗通法脉的传续 168

第二节 贬斥顿悟,借律扶教 186

第三节 阿底峡道次第思想的形成 195

第四章 瑜伽士与汉地佛法 208

第一节 瑜伽士、班智达和后弘期的宗教格局 209

第二节 噶举派的宗通法门 213

第三节 冈波巴和禅 231

第四节 宗通法脉的传承问题 239

第五章 班智达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45

第一节 萨班伯侄对汉藏佛教交流的贡献 246

第二节 萨班对“汉地大圆满”的批判 254

第三节 《大藏经》的编纂及布顿对宗论的评述 281

第六章 汉藏教法的融通 291

第一节 瑜伽士和班智达的集大成者 291

第二节 宗说兼通的大圆满教法 301

第三节 汉藏教理的融会 318

第四节 为摩诃衍平反 332

第五节 《五部遗教》与禅密融合的思潮 336

第三部分 吐蕃宗论与宗派运动 343

第七章 格鲁派与“支那堪布遗教” 343

第一节 提振戒律以护教 343

第二节 依根本智而立破 347

第三节 道次第思想 359

第四节 对“支那堪布遗教”的批判 368

第八章 宗派的融合 380

第一节 “和尚宗”:新旧教派的分界线 380

第二节 晋美林巴的拨乱反正 394

第三节 利美运动 410

第四节 麦彭的“大中观”思想 426

结语 439

参考文献 442

附录一 菩提道灯论 457

附录二 太虚大师为支那堪布翻案 460

主题词索引 471

主要人名索引 4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