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放射毒理学  第3版
放射毒理学  第3版

放射毒理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寿彭,李章主编
  • 出 版 社: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902458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放射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原理。
《放射毒理学 第3版》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放射毒理学在毒理学中的地位 1

一、毒理学的范畴 1

二、放射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4

三、放射毒理学发展简史 4

第二节 放射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6

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6

二、研究的意义 7

第二章 放射性核素生物动力学 9

第一节 摄入、吸入模式 9

一、生物膜的特点和跨膜转运方式 9

二、摄入模式 11

第二节 生物动力学模型 12

一、隔室模型的基本概念 12

二、生物动力学模型 14

一、呼吸道吸收 16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的吸收 16

二、胃肠道吸收 22

三、皮肤和伤口吸收 24

四、注入 25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滞留 25

一、放射性核素在血液内存在的形式 26

二、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类型及分布规律 27

三、滞留模型 30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由体内的排除 32

一、排除途径 33

二、排除速率 34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 37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机制及特点 37

一、放射性核素的作用机制 37

二、放射性核素的作用特点 41

第二节 影响放射性核素作用的因素 43

一、放射性核素的理化因素 43

二、机体因素 47

三、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因素 51

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损伤效应 55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毒性和损伤特点 55

一、一般概念 55

二、放射性核素的毒性 55

三、内照射损伤的特点 57

四、内照射损伤的分类 57

第二节 内照射的确定性效应 58

一、内照射急性放射病 58

二、主要靶器官的损伤 60

三、物质代谢异常 61

四、免疫功能障碍 62

五、体细胞染色体畸变 63

六、致畸效应 64

第三节 内照射的随机性效应 64

一、致癌效应 64

二、遗传效应 69

三、随机性效应的辐射危害评估 70

第四节 辐射致癌的剂量效应与时间响应模型 72

一、剂量效应模型 73

二、时间响应模型 74

第五节 随机性效应的危险系数 76

一、辐射致癌效应的危险系数 76

二、辐射遗传效应的危险系数 80

一、职业性人员摄入放射性核素的监测目的和频度 83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 83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诊断与危害评价 83

二、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测量方法 84

三、对个人测量结果的评价 87

第二节 初始污染量的推算与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89

一、初始污染量的推算 89

二、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91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医学处理原则 95

一、人体内污染的判断依据 95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放射病的诊断标准 96

三、医学处理原则及随访 97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危害评价 98

一、群体危害评价 98

二、个体危害评价 100

第六章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 102

第一节 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原则和医学干预水平 102

一、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原则 102

二、医学干预水平 103

第二节 减少吸收 103

一、阻止胃肠道内吸收 103

二、阻止呼吸道内吸收 105

三、阻止皮肤和伤口吸收 106

第三节 加速排除 106

一、络合剂促排 107

二、影响代谢疗法 113

第一节 现行内照射防护标准及其制定的依据 116

一、国际标准的历史和现状概述 116

第七章 放射毒理学在制定辐射防护标准中的应用 116

二、我国现行的内照射防护标准及其依据 117

第二节 放射毒理学在制定内照射防护标准中的应用 119

一、放射性核素体内动力学参数值是内照射剂量限值的依据 119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效应是导出内照射剂量限值的依据 123

三、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124

第一节 基本研究方法的选择 127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127

第八章 放射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27

二、染毒方式的选择 128

三、观察指标的选择 129

第二节 整体测量方法 130

一、整体测量装置 130

二、γ谱的分析 131

第三节 液体闪烁测量方法 131

一、基本原理及特点 131

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32

一、基本原理及特点 133

第四节 放射自显影方法 133

二、不同水平的观察方法 134

三、特殊观察方法 136

第五节 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试验方法 137

一、致突变试验 137

二、致畸试验 140

三、致癌试验 140

第六节 人体观察方法 141

一、个体临床观察 141

二、群体辐射流行病学调查 142

第七节 比较放射毒理学方法 143

一、生理解剖学比较 143

二、代谢率比较 144

三、生物效应比较 144

第八节 核酸分子杂交方法 145

一、核酸探针 145

二、核酸分子杂交 146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147

第一节 铀的放射毒理学 147

第二篇 各论 147

第九章 铀及铀系主要核素的放射毒理学 147

二、体内代谢 148

三、损伤效应 154

四、尿铀值在卫生学评价中的应用 159

五、职业性工作者天然铀的摄入量限值 163

六、加速排除 164

第二节 镭的放射毒理学 165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165

二、体内代谢 166

三、损伤效应 169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173

第三节 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放射毒理学 173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173

二、在空气中的物理特征 174

三、在呼吸道内的转运及衰变 176

四、氡子体致肺部剂量的估算 179

五、损伤效应 184

六、控制肺癌发生的措施 188

第四节 钋的放射毒理学 189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189

二、体内代谢 189

三、损伤效应 191

四、加速排除 192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194

第十章 钚及超钚核素的放射毒理学 194

第一节 钚的放射毒理学 194

二、体内代谢 196

三、体内钚含量及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204

四、损伤效应 206

五、加速排除 211

六、人体内污染钚的案例 214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16

第二节 镅的放射毒理学 216

二、体内代谢 217

三、损伤效应 221

四、加速排除 223

五、人体内污染镅的案例 224

第三节 锔的放射毒理学 226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26

二、体内代谢 226

三、损伤效应 229

四、加速排除 230

第四节 锎的放射毒理学 231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31

二、体内代谢 231

三、损伤效应 235

四、加速排除 235

第一节 辐射和化学特性 237

一、辐射特性 237

第十一章 钍的放射毒理学 237

二、化学特性 238

第二节 钍的体内代谢 238

一、吸收 238

二、分布 239

三、排除 241

第三节 钍的损伤效应 242

一、确定性效应 243

二、随机性效应 244

第四节 钍内污染的医学监督和加速排除 247

一、医学监督 247

二、加速排除 249

第十二章 裂变产物的放射毒理学 252

第一节 混合裂变产物的毒理学 252

一、形成和组分 252

二、辐射特性 253

三、作用方式 254

四、体内代谢 256

五、损伤效应 257

六、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259

第二节 放射性碘的毒理学 259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59

二、体内代谢 261

三、损伤效应 263

四、减少吸收 266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68

第三节 放射性锶的毒理学 268

二、体内代谢 269

三、损伤效应 273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275

第四节 放射性铯的毒理学 278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78

二、体内代谢 279

三、损伤效应 281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282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83

第五节 放射性钷的毒理学 283

二、体内代谢 284

三、损伤效应 286

四、加速排除 287

第六节 放射性铈的毒理学 288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88

二、体内代谢 288

三、损伤效应 290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291

第七节 放射性钌的毒理学 292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292

二、体内代谢 293

三、损伤效应 296

四、加速排除 296

第十三章 氚的放射毒理学 297

第一节 氚的辐射和化学特性 297

一、环境中氚的来源 298

二、氚在环境中的循环 298

第二节 环境中氚的来源和循环 298

第三节 氚的体内代谢 299

一、吸收 299

二、分布和滞留 301

三、排除 302

第四节 氚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304

一、氚β粒子的品质因素(Q)和相对生物效能(RBE) 304

二、氚水和氚气在人体内的转运速率常数 304

三、摄入氚水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305

四、摄入氚气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306

五、摄入DNA前身物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307

第五节 氚的损伤效应 307

一、确定性效应 308

二、随机性效应 311

第六节 氚的加速排除 313

一、大量饮水 313

二、利尿剂 313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14

第十四章 医学上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理学 314

第一节 放射性锝的毒理学 314

二、体内代谢 315

三、损伤效应 317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318

第二节 放射性铟的毒理学 319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19

二、体内代谢 319

三、损伤效应 320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21

第三节 放射性碳的毒理学 321

二、环境中14C的来源及向人体内的转移 322

三、体内代谢 323

四、损伤效应 324

第四节 放射性磷的毒理学 325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25

二、体内代谢 325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326

三、损伤效应 326

第五节 放射性铁的毒理学 327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27

二、体内代谢 327

三、损伤效应 329

四、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 329

第六节 放射性钴的毒理学 330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30

二、体内代谢 331

三、损伤效应 331

四、加速排除 332

第七节 放射性钐的毒理学 332

一、辐射和化学特性 332

二、体内代谢 333

三、损伤效应 333

四、加速排除 3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