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用生物学  第2版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用生物学  第2版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用生物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璞,许由恩等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8
  • ISBN:
  • 页数:213 页
图书介绍: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用生物学 第2版》目录

绪论 1

生物学及其分科 1

目 录 1

医用生物学的范围和目的 2

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3

第一章生物大分子 6

第一节蛋白质 6

一、蛋白质的分布和作用 6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7

二、蛋白质的组成 7

四、糖蛋白和脂蛋白 9

第二节酶 10

一、酶的特性 10

二、酶与辅酶 11

第三节核酸 11

一、核酸的分布和作用 11

二、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12

三、核酸的种类 14

四、DNA的结构和功能 15

(一)DNA的自我复制 16

(二)DNA互补合成RNA(遗传信息的转录) 17

五、RNA的结构和功能 17

(一)信使RNA 18

(二)转移RNA 18

(三)核蛋白体RNA 19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20

第一节细胞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20

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24

第二节细胞膜 24

二、细胞表面 25

三、高等动物细胞膜的功能 26

(一)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26

(二)细胞膜受体 28

第三节细胞质 29

一、线粒体 29

二、内质网 32

三、核蛋白体 34

四、高尔基复合体 35

五、溶酶体 37

(一)溶酶体的异溶作用 38

(二)溶酶体的自溶作用 38

(三)溶酶体的粒溶作用 40

六、微管 40

七、微丝 41

八、中间纤维 41

九、中心粒 41

十、细胞质基质 42

第四节细胞核 43

一、核膜 43

二、核仁 44

三、染色质和染色体 45

四、核基质 46

第五节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46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46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47

(一)mRNA上密码子的发现 47

(二)核蛋白体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48

(三)tRNA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49

(四)肽链的形成过程 49

三、“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 50

第六节细胞的增殖周期 51

一、细胞增殖周期的概念 51

二、间期的特点 52

(一)DNA合成前期(G1期) 52

(三)DNA合成后期(G 2期) 53

(二)DNA合成期(S期) 53

三、丝裂期的特点 54

第七节细胞的整体性 55

第三章发育 56

第一节胚胎发育 56

一、卵裂和囊胚 56

二、原肠胚的形成 58

三、神经轴胚的形成 58

四、器官发生期 59

(二)发育过程中细胞质对细胞核的影响 60

(一)基因控制卵裂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新的蛋白质 60

第二节胚胎发育的控制因素 60

一、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细胞分化中的相互作用 60

二、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61

(一)诱导 61

(二)抑制 61

(三)相互识别 62

第三节胚后发育 63

一、生长 63

二、再生 63

三、衰老和死亡 63

(二)衰老的理论 64

(一)衰老的征象 64

第四章生物界的类型 66

第一节种的概念和命名方法 66

一、种的概念 66

二、种的命名方法 66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和分类的等级 67

一、人为分类和自然分类 67

二、分类的等级 69

一、藻类植物门 70

第三节植物界的主要类群 70

三、苔藓植物门 71

四、蕨类植物门 71

五、种子植物门 71

二、菌类植物门 71

(一)裸子植物亚门 72

(二)被子植物亚门 72

第四节动物界的主要类群 72

一、原生动物门 72

(三)孢子纲 73

(四)纤毛纲 73

(一)鞭毛纲 73

(二)肉足纲 73

二、海绵动物门 74

三、腔肠动物门 74

四、扁形动物门 75

五、线形动物门 76

(三)绦虫纲 76

(二)吸虫纲 76

(一)涡虫纲 76

六、环节动物门 77

七、节肢动物门 78

(一)甲壳纲 79

(二)蛛形纲 79

(三)多足纲 79

(四)昆虫纲 79

八、软体动物门 80

九、棘皮动物门 80

十、脊索动物门 81

(一)尾索动物亚门 81

(二)头素动物亚门 81

(三)脊椎动物亚门 82

十一、动物界的系统树 89

第五章动物机体结构机能的演变 91

一、皮肤的结构和机能 92

二、皮肤的衍生物 92

第一节皮肤及其衍生物 92

三、皮肤及其衍生物的演化 93

第二节骨骼系统 94

一、头骨 95

(一)脑颅的发生 95

(二)脑颅的演化 95

(三)咽颅的发生 95

(四)咽颅的演化 96

二、脊柱 97

三、附肢骨骼 98

(一)肩带 98

(二)腰带 98

(三)肢骨 98

第三节肌肉系统 99

一、肌肉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99

二、肌肉系统的演化 99

(一)体肌 99

二、消化系统的演化 100

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100

(二)脏肌 100

第四节消化系统 100

(三)皮肌 100

(一)口腔 102

(二)咽 103

(三)食管 103

(四)胃 103

(五)肠 103

第五节呼吸系统 105

第六节循环系统 107

一、血液 108

二、心脏的演化 109

(一)单泵(静脉式心脏) 109

(二)三腔(过渡式心脏) 109

(三)双泵(复合式心脏) 110

三、动脉弓的演化 111

四、淋巴系统 112

第七节排泄系统 112

一、肾的结构 114

二、肾的演化 115

第八节生殖系统 118

一、雄性生殖系统 119

二、雌性生殖系统 120

第九节神经系统 121

一、神经系统的进化 122

二、神经原和反射弧 123

(二)脑的演化 124

(一)脑的发生和结构 124

三、脑 124

四、脊髓 127

(一)脊髓的结构及机能 127

(二)脊髓的演化 127

五、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127

(一)脑神经 127

(二)脊神经 127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 128

一、脑垂体 130

第十节内分泌系统 130

三、甲状旁腺 131

二、甲状腺 131

四、肾上腺 132

五、胸腺 132

六、胰岛 132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133

第一节配子发生与减数分裂 133

一、精子的发生 133

三、减数分裂 134

二、卵子的发生 134

第二节单基因性状的遗传 137

一、分离律 137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39

(一)显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 140

(二)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 142

三、不完全显性遗传或半显性遗传 143

四、共显性遗传 143

五、自由组合律 144

六、两种单基因性状的独立传递 146

七、连锁和互换 146

八、两种单基因性状的联合传递 149

九、性别决定和性连锁遗传 149

(一)X连锁隐性遗传 150

(二)X连锁显性遗传 151

第三节多基因遗传 152

一、数量性状 152

二、多基因假说 153

三、多基因遗传病 154

(一)易患性变异与阈值 154

(二)遗传度(力) 154

(三)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154

第四节人类染色体 156

一、人的正常核型 156

二、X染色质和Y染色质 159

(一)体细胞杂交法 160

(二)区域制图法 160

三、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定位 160

(三)原位杂交法 161

(四)家系分析法 161

四、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162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 162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166

(一)细菌的转化实验 168

(二)噬菌体的感染与繁殖 168

一、DNA与遗传 168

第五节基因的本质和作用 168

二、DNA与基因 170

(一)基因(DNA)与遗传性状 171

(二)基因(DNA)突变 172

(三)基因的本质 175

第六节群体中的基因 175

一、基因频率 175

二、Hardy-Weinberg定律 176

三、基因频率的计算 177

(二)选择的作用与突变率的计算 178

四、突变率的计算 178

(一)突变间的平衡 178

五、遗传负荷 179

第七节基因和环境 179

一、基因的多效性和异质性 179

二、遗传背景 180

三、基因型和环境 180

第八节基因的调节系统 181

一、原核细胞的基因调节系统 181

二、真核细胞的基因调节系统 182

第九节遗传工程 184

一、基因的分离与合成 184

二、运载体的选择 185

三、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与连接酶的连接 185

四、导入细胞后检测基因产物 185

五、基因工程的实例 185

(一)细菌与细菌之间的基因转移 185

(二)从细菌到人之间的基因转移 185

(三)从人到细菌之间的基因转移 186

第七章进化的机理 188

第一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88

第二节综合性进化学说 189

一、突变为进化提供了原料 190

二、自然选择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90

三、隔离导致新种的形成 191

一、地理的种形成 192

第三节新种形成的方式 192

(二)生殖隔离 192

(一)地理隔离 192

二、多倍体种形成 193

(一)同源多倍体 193

(二)异源多倍体 193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196

第一节个体与环境 196

一、气候及土壤因素 196

二、营养因素 198

三、生物因素 198

四、限制因素和生态幅 199

第二节种群与环境 200

一、种群的属性 200

(一)种群密度 200

(二)出生率 200

(三)死亡率 200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 200

二、种群增长型和容纳量 201

三、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201

四、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 202

第三节群落与环境 203

一、生态系的基本结构 203

二、生态系中的能量转移 204

三、生态系中的物质循环 205

四、生态系的自我调节 207

五、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 208

(一)自然资源的破坏 208

(二)环境的污染 210

(三)人口爆炸 2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