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景华,程姝娟,马长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900530
  • 页数:1249 页
图书介绍:心脏起搏器:起搏、除颤和再同步治疗。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目录

第一篇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基本概念 1

第一章 心脏电刺激 1

第一节 电刺激相关概念 1

第二节 细胞特征和离子通道 3

第三节 心脏组织的人工电刺激 9

第四节 强度-时间关系 11

第五节 电流流动的相关因素 14

第六节 电极设计特征 24

第七节 心脏电刺激的临床问题 26

第八节 起搏设置的临床应用 32

第二章 除颤的细胞电生理学 46

第一节 纤颤的机制 46

第二节 除颤原理 49

第三章 感知和检测 64

第一节 心脏腔内电图 64

第二节 感知 74

第三节 过感知的识别和处理 85

第四节 室速/室颤的检测 98

第五节 室上速-室速的鉴别 102

第六节 检测程控和故障排除 125

第七节 感知低下和失检测 128

第八节 起搏器诊断、管理及ICD治疗 131

第九节 植入式心电记录仪监测起搏器感知以及ICD血流动力学传感器 137

第四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组件及编码命名 152

第一节 电极导线 152

第二节 植入式传感器 171

第三节 电池系统 215

第四节 起搏器、除颤器和电极导线的编码及命名 240

第二篇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相关临床概念 261

第一章 心脏起搏的基础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 261

第一节 电激动和机械激动的生理学 261

第二节 心率和房室同步的生理学作用 273

第三节 心脏再同步策略 286

第四节 起搏器综合征 295

第五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起搏治疗 299

第二章 心房和心室起搏模式的临床试验 308

第一节 不同起搏模式的原理 308

第二节 窦房结疾病单腔起搏 312

第三节 心室起搏与双腔起搏 314

第四节 心房单腔与双腔起搏 324

第五节 单腔与双腔ICD起搏 327

第六节 起搏模式相关临床试验 329

第七节 非必需右心室起搏的预防 332

第八节 右心室与双心室起搏 334

第九节 双腔起搏的效价比 336

第十节 最佳起搏模式的选择 337

第三章 电除颤治疗的临床试验 346

第一节 猝死的定义及临床研究的启示 346

第二节 治疗策略的演化史:临床试验的启示 346

第三节 ICD的临床应用 347

第四节 ICD治疗适用人群 350

第五节 ICD随机对照试验 352

第六节 ICD非随机性试验 366

第七节 其他ICD试验 368

第八节 ICD治疗指南 371

第九节 其他研究 374

第四章 心脏再同步治疗 383

第一节 QRS间期与心力衰竭 383

第二节 CRT治疗心力衰竭的早期获益 384

第三节 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预防作用 393

第四节 药物对CRT治疗的协同作用 395

第五节 适当/不适当电击治疗 396

第六节 特殊人群的长期CRT研究 396

第七节 评估设备特性和程序的研究 401

第八节 CRT其他设备功能 408

第五章 窦房结疾病的起搏治疗 417

第一节 窦房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诊断 417

第二节 起搏治疗窦房结疾病的临床预后 420

第三节 心室起搏的潜在危害 429

第四节 窦房结疾病的治疗 433

第六章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治疗 443

第一节 房室传导系统的解剖 443

第二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诊断 444

第三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分类 451

第四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器治疗 462

第五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起搏模式的选择 473

第七章 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的起搏治疗 498

第一节 颈动脉窦晕厥 498

第二节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502

第八章 离子通道病的ICD治疗 522

第一节 长QT间期综合征 522

第二节 短QT间期综合征 524

第三节 Brugada综合征 524

第四节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526

第五节 离子通道病ICD治疗总则 527

第六节 ICD治疗的并发症 528

第九章 起搏器及ICD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 537

第一节 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 537

第二节 起搏器系统的选择 542

第三节 儿童起搏器植入技术 561

第四节 儿童起搏器随访 567

第五节 抗心动过速装置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574

第六节 结构性心脏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 579

第七节 围术期的相关药物治疗及术后心理干预 580

第三篇 植入技术 587

第一章 起搏器和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 587

第一节 永久起搏器的植入 587

第二节 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及程控 635

第二章 器械植入中介入技术的应用 686

第一节 介入技术概述 686

第二节 介入操作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687

第三节 狭窄或闭塞静脉处理 695

第四节 腋静脉-右心房间静脉成形术 711

第五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心脏静脉成形术 719

第三章 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 764

第一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概述 764

第二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的位置及反应 767

第三节 定向支撑输送系统 770

第四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的手术技巧 775

第五节 冠状窦置管:对比剂两步法 791

第六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输送系统 828

第七节 心外膜左心室起搏 847

第八节 CRT并发症 849

第四章 起搏器更换 857

第一节 起搏器更换适应证及ICD的特殊问题 857

第二节 患者的评估 858

第三节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的外科手段 868

第四节 脉冲发生器和导线的兼容性 872

第五节 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876

第五章 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并发症 885

第一节 植入并发症概述 885

第二节 手术操作并发症 885

第三节 术后疼痛 887

第四节 术后感染 888

第六章 导线去除技术 893

第一节 相关定义 893

第二节 临床考虑 899

第三节 导线拔除技术 901

第七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影像学特征 913

第一节 放射影像学 913

第二节 术中透视和静脉造影 931

第三节 植入后并发症的X线检查 933

第四节 植入后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935

第五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935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检查 936

第四篇 随访及程控 940

第一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计时周期 940

第一节 更新的起搏系统代码 940

第二节 单腔起搏的计时周期 941

第三节 心动过缓的计时周期 945

第四节 双心室起搏的计时周期 972

第五节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计时周期 981

第二章 起搏器与ICD的故障及排除 986

第一节 起搏器故障与随访 986

第二节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计时周期 1041

第三章 双心室起搏器疑难问题识别和处理 1072

第一节 电机械事件和心脏泵功能 1072

第二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系统 1084

第三节 CRT无反应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1140

第四节 CRT并发症 1154

第四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随访管理 1169

第一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监测 1169

第二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现场监测 1169

第三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远程监测 1170

第四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特殊患者的监测 1175

第五节 电极导线和器械性能的监测 1177

第六节 远程监测的管理及经济学 1177

第五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电磁干扰 1184

第一节 电磁兼容性 1184

第二节 电磁干扰的分类及主要来源 1184

第三节 电磁干扰的诊断 1186

第四节 起搏器和ICD对电磁干扰的反应 1186

第五节 引起电磁干扰的原因 1192

第五篇 新兴起搏技术 1218

第一章 生物起搏器 1218

第一节 生物起搏器的初步实验 1218

第二节 基因治疗方法 1219

第三节 细胞治疗策略 1221

第二章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1224

第一节 S-ICD植入手术和程控特点 1224

第二节 S-ICD相关临床研究 1226

第三节 S-ICD的适应证 1228

第三章 无导线心脏起搏 1231

第一节 ICD采用左心室心内膜起搏的优势 1231

第二节 完全独立式心腔内起搏器 1233

第三节 心脏生物起搏器 1237

附录: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12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