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

  • 管理学科手机微课程与三放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毅,张为波,仁孜泽仁主编2016 年出版414 页ISBN:7514168457

  • 婚育新风进万家的理论与实践 惠东模式研究

    罗明忠,刘沛,唐宇文主编2009 年出版139 页ISBN:9787811207170

    惠州市惠东县是广东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成效显著的先进地区之一。本书列举出惠东开展这一活动所累积的成功做法,归纳出惠东模式,对其长效机制建设、特点和启发等方面作了分析和概括,对全国地区计生工作...

  • 一代宗师梁启超作品精选

    舒静庐主编2017 年出版199 页ISBN:9787563653478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卓越的思想启蒙者,他的文章分析透彻,条理清楚,行文一泻千里,文风大气磅礴,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

  • 社会组织的演进

    哀利赛,邵可侣2017 年出版141 页ISBN:9787552017908

    分上、下两卷。上卷“家族、阶级”,分婚姻的方式,社会团体,君主制的开端,死后的生活等19部分。下卷“历史的区分与节奏”,分旧世界的区分,东方文化的分散,社会的发展,进化的典型等14部分,概述了社会组织的演进过程 ...

  •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 第8卷

    欧阳康著2018 年出版448 页ISBN:9787568034425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8卷)》主要收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的讲演录,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主题涉及大学与人才,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思潮,文学与艺术,哲学与科学,经济与社会等方面。该书主题覆...

  • 你能识别哪些人在说谎 微表情、微动作与识谎艺术

    钱钱著2017 年出版203 页ISBN:9787515822006

    人的微表情可以暴露很多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掌握了微表情,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有效地对他人的话语进行判断,识别出谎言。本书是心理学知识普及读本,主要从人的面部表情、手部动作、腿脚动作及其他肢体动作入手...

  • 源道 第1卷

    周发源著2016 年出版313 页ISBN:7811283301

    本书包括“西潮”和“新潮”两部分。前者写作者亲历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在西方影响下的变化,后者写的是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社会产生的变化。...

  • 生涯线

    (美)戴维·范鲁伊著;粟志敏等译2018 年出版209 页ISBN:9787213087325

    7大职业发展策略,助你实现自身梦想。学习到这些永恒的战略,确保自己实现目标,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梦想。除了要为今天和明天做准备之外,还必须学会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生涯线》将帮助你把那些泛泛之谈抛之窗外,...

  • 中国人才聚集报告

    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编;王通讯,岳文厚主编;桂昭明,杨河清副主编2017 年出版218 页ISBN:9787509909126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系列图书之一。本书从概念特征、理论基础、发展沿革和现实影响四个层面论述人才集聚对实现中国梦的贡献,梳理了国内政策和国外研究中关于人才集聚的前沿焦点...

  • 爱 小时光

    薇言著;野生菌绘2016 年出版237 页ISBN:9787549246069

    本书是一本爱情故事绘本,裴亦和薇言是一对两小无猜的情侣,从校服到婚纱,毕业后他们过起了两人幸福的小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细节成为了虐狗无数的爱情佳话……爱情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当我们变成不同的身份,我们...

  • 幸福婚姻心理学

    陈素娟著2018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568034562

    如何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如何应对婚姻中的明枪暗箭?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的困扰?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这本书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层次分析解读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原生家庭对婚姻行为的影...

  • 轻松学点管理学

    曹金洪编著2017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63951796

    所谓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既是企业实现资源最大化的途径,又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学习并掌握的一门技能。本书摒弃了以往管理教材的枯...

  • 卡耐基沟通课 畅销3版

    刘文秀著2018 年出版308 页ISBN:9787509393277

    世界超有影响力的沟通导师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因素当中,有85%来自于语言沟通能力,15%依赖于专业知识。”纵览卡耐基先生的一生,我们发现,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提升沟通能力,克服谈话中的畏惧心...

  • 暖物·志

    陈向航2017 年出版232 页ISBN:9787540248154

    本书针对20-45岁都市人群找寻生活中的31个生活品质好物,从人与物的故事切入,用娓娓道来的文字讲述人与物不断纠缠、选择的历程,进而引出作者倡导的关键--人的一生不在于拥有多少件物品,而在于能与多少件物品天...

  •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 理论、方法与应用

    陈振明等著2017 年出版317 页ISBN:9787030538086

    本书关注的是公共服务基础理论的研究,涉及公共服务研究的意义、公共服务概念的内涵、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化、公共服务的分类、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及其作用、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及方式的选...

  •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阳茂庆著2017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520312554

    该书基于广泛实地调研和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西南边境地区总人口、跨境民族人口、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弥补了系统研究边境地区人口的空白,首次将地缘环境作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因素进...

  • 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曹杰,蒋莹,曹玲,王娓娓著2018 年出版228 页ISBN:9787030562784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必然发生在这个个体生命成长的各个时期、各个空间,包括家庭、学校、组织、地区。有别于一般的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本书聚焦于三个不同的人才成长空间,在微观...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优秀硕士论文集 第1卷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主编2018 年出版482 页ISBN:9787520119047

    华中科技大学2016届优秀硕士论文,包括社会学、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社会学,如卫文凯的文章利用2012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群体、不同居住区类型...

  • 社会学教材教参方法系列 分类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 第2版

    (美)丹尼尔.A.鲍威斯(Daniel.A.Powers),(美)谢宇(Yu Xie)著2018 年出版315 页ISBN:9787520117210

    本书对分类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模型,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全面介绍。它的一个目标是整合变换方法和潜在变量方法,这是两类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处理分类数据分析的传统方法。这也是第一次在一本单册书中...

  • 陶白文集

    陶白著1995 年出版879 页ISBN:7214015404

  •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李飞著2018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44190602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一书根据职场文化理念,针对而生动地提出职场礼仪、职业仪表、礼仪规范、职场工作礼仪、客户约见礼仪、客户拜访礼仪、商务接待礼仪、商务谈判礼仪等内容。配以案例注释和直观的案例解析...

  • 交际语言学理论与方法

    李明姬,李晨著2016 年出版161 页ISBN:9787564351687

    本书是一部有关日语日常交际方法与理论的著作,正文语种为日本语。全书共八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相关理论问题,包括科学的语言交际行为、公众传媒交际、语言与交际、非语言交际等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第二部分...

  • 人类学的缺位 关于市场、社会、历史与人类学定位的思考

    (英)韩可思,(英)凯斯·哈特,(德)斯蒂芬·迈尔著;吴秀杰等译2015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566010339

    在20世纪,东欧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风云激荡。奥匈帝国的分崩离析、民族国家的兴起、社会主义的建成和解体、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侵入,每一次政体上的变迁也都意味着社会构成、物权关系在经历急剧震荡。社会人...

  • 张煦侯文史论集

    张煦侯著;杨柏岭整理2018 年出版327 页ISBN:756763547X

    本书稿是著名文史学者张煦侯先生文史论著论文之精选,如《通鉴学》《先秦两汉文论》等著作选粹、《万季野与明史》等。本书稿以文学、史学、语言学、文献学四类研究视角加以编排,所选文章体现了作者宏阔的学术...

  • 同情性教育 走出他者化教育困境的探索

    武秀霞著2016 年出版237 页ISBN:9787519107987

    本书稿首先在厘清他者化教育与合理教育的存在形式和价值立场的基础上,探讨了“去他者化”教育需要持有的价值立场,并阐明同情在消减他者化问题上所具备的效力,然后围绕同情与教育的关系、同情性教育的精神实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