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
-
中国传统司法的现代转型
沈国琴著2007 年出版336 页ISBN:9787562030676本书采用内在观察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司法的现代转型进行法理层面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司法现代转型的发展历程、原因、意义、模式及其影响,进而阐释了中国当代司法的发展方向,即应该在宪政目标之下,按照人权保障...
-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 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
童星,张海波等著2007 年出版352 页ISBN:7305049395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国际上对风险社会的研究,结合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研究路径,强调了调整社会结构、化解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主张。下篇结合江苏“十一五”期间存...
-
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 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
赵晖著2007 年出版198 页ISBN:7107200208本书阐述了社会转型期实施公民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对国外公民教育的主要思潮和实践进行了考察。
-
教育的人性追寻 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转型及其启示
李颖著2006 年出版150 页ISBN:7206051340本书是以西方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为时代背景,以教育的人性追寻为核心内容,具有综合视域的教育思想断代史研究论文。
-
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
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主编2007 年出版285 页ISBN:9787564109172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审视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问题的国际思路,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转型,从经济、社会、文化、空间、政策等多维角度全面阐释了中国近20多年来城市发展、空间演变与规划领域的深刻...
-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曾康霖,邱伟著(教育部)2007 年出版207 页ISBN:9787504937476本书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建立信用制度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西方的信用制度、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转型背景、经济发展状况与信用制度建议以及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公共政策
张志超,雷晓康等著2005 年出版503 页ISBN:7500583265本书研究中国特殊时期的财政政策。包括转型经济时期的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阐释政府如何制定妥善处理公共福利关系的公共政策。
-
转型期中国跨省市都市圈区域治理:以“行政区经济”为视角
卢汉龙主编2007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807450740本书以单个跨省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对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现象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
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
周冰主编;谭庆刚著2007 年出版305 页ISBN:7802305349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是中国渐进式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仅在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中均有重要地位,而且是联结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两个研究领域的交集。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中...
-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2006 中文版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2007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802096240本书以2006年国合会课题组和专题政策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中外专家对中国在实现2020年小康目标进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重大挑战所进行的分析、展望与建议。...
-
祛魅时代的历史绘影 转型时期的历史小说艺术流变研究
陈娇华著2007 年出版365 页ISBN:9787215063563本书主要考察历史小说的流变,并把九十年代以来至新世纪初的历史小说与以往历史小说作了比较研究。
-
学业 产业 就业:产业转型期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研究 产业转型期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研究
张小纲2007 年出版327 页ISBN:7811132001本书是关于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与专业建设、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集。
-
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修订本
吴秀明著2004 年出版396 页ISBN:7308026183按照文学史家习惯的划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时间上限起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限终于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在我们身边流逝的当下现实,它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极的开放的时间概念。而转型时期的中国当...
-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的财政学透视
曹荣庆著2004 年出版348 页ISBN:750057603X本书将我国政府体制及职能结构放在世贸规则中重新认识,重新审视了我国政府职能结构的历史变迁,运用模型推导和预期我国政府职能在未来半个世纪的历程。...
-
构建新的认同 市场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劳动控制 labor control in a socialist firm in market transition
宓小雄著2007 年出版293 页ISBN:780230623X比较而言,当前中国国企的劳动控制与资本主义工厂的劳动控制有何异同?改革前后的中国国企在劳动控制方面又有何变化?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是:国企的工人们为何会转变观念顺应劳动控制的市场化、威权化趋势?作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