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功能性食品  第2卷
功能性食品  第2卷

功能性食品 第2卷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建仙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1925232
  • 页数:872 页
图书介绍:
《功能性食品 第2卷》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走向健康 1

一、健康的标志 1

二、保持健康的诀窍 2

三、亚健康 3

四、患病的征兆 3

五、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4

六、疾病的起因 5

七、疾病的防治措施 8

八、功能性食品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10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的管理 12

一、我国对保健食品的管理 13

二、美国对健康食品的管理 14

附件一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21

附件二 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 24

附件三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28

附件四 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 32

附件五 关于保健食品管理中若干问题的通知(1997年) 34

附件六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 36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41

一、药膳食品 42

二、黑色食品 46

三、绿色食品 47

参考文献 49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与乳酸菌 50

第一节 活性多糖 50

一、膳食纤维 50

二、壳聚糖 65

三、香菇多糖 79

四、β(1→3)葡聚糖的构效关系 81

五、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植物多糖 84

第二节 功能性低聚糖与单糖 89

一、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摄入量 90

二、低聚半乳糖 92

三、低聚异麦芽糖 98

四、环糊精 101

五、1,6-二磷酸果糖 106

第三节 乳酸菌 108

一、乳酸菌的分类与特性 108

二、乳酸菌的分离培养 114

三、乳酸菌的生理功能 124

四、双歧杆菌的生长因子及在肠道粘膜上的粘附 127

参考文献 129

第三章 功能性油脂 131

第一节 红花油、微生物油脂与磷脂 131

一、红花油 131

二、微生物油脂 135

三、γ-亚麻酸与花生四烯酸的发酵法生产 138

四、磷脂的提取与纯化 140

第二节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141

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与来源 141

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 143

三、世界各国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的研究 146

四、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49

五、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其他生理功能 153

六、从鱼油中分离提纯EPA与DHA 155

七、发酵法制备EPA与DHA 160

八、EPA与DHA的应用 166

第三节 脂肪替代品与脂肪改性 169

一、以蛋白质为原料的脂肪替代品 169

二、变链甘油三酯 173

三、蔗糖聚酯 176

参考文献 181

第四章 氨基酸、肽与蛋白质 183

第一节 氨基酸 183

一、氨基酸的营养强化 183

二、氨基酸的生理功能 185

三、牛磺酸 188

四、精氨酸 191

五、谷氨酰胺 192

六、要素膳 195

第二节 酪蛋白磷肽、高F值低聚肽与活性短肽 198

一、酪蛋白磷肽 198

二、高F值低聚肽 203

三、活性短肽 207

第三节 乳铁蛋白、金属硫蛋白与免疫球蛋白 209

一、乳铁蛋白 209

二、金属硫蛋白 212

三、免疫球蛋白 215

第四节 大豆球蛋白与大豆多肽 217

一、大豆球蛋白 218

二、大豆多肽 223

第五节 自由基与酶蛋白 229

一、自由基NO·的性质与功能 229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制备与应用 231

三、溶菌酶 235

参考文献 238

第五章 维生素 240

第一节 维生素E 241

一、天然维生素E的生产 241

二、生育三烯酚的生理功能 243

第二节 维生素D 246

一、维生素D的性质、吸收和代谢 246

二、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248

三、维生素D与疾病的关系 250

四、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 251

五、维生素D的生产 253

第三节 维生素K 255

一、维生素K的性质、吸收和代谢 255

二、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 256

三、维生素K与疾病的关系 258

四、人体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 260

五、维生素K的生产 261

第四节 维生素B1(硫胺素) 262

一、维生素B1的性质、吸收和代谢 262

二、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 263

三、维生素B1与疾病的关系 265

四、人体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 267

五、维生素B1的生产 269

第五节 维生素B2(核黄素) 272

一、维生素B2的化学性质、吸收和代谢 272

二、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273

三、维生素B2与疾病的关系 275

四、人体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 277

五、维生素B2的生产 278

第六节 维生素B6 282

一、维生素B6的性质、吸收与代谢 282

二、维生素B6的生理功能 283

三、维生素B6与疾病的关系 285

四、人体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 286

五、维生素B6的生产 287

第七节 叶酸 291

一、叶酸的化学性质、吸收和代谢 291

二、叶酸的生理功能 292

三、叶酸与疾病的关系 293

四、人体对叶酸的需要量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 295

五、叶酸的生产 296

第八节 烟酸及其他 297

一、烟酸 297

二、泛酸 304

三、生物素 312

四、苦杏仁苷 318

五、肌醇 321

参考文献 324

第六章 常量矿物元素 326

第一节 钙 326

一、钙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327

二、钙的生理功能 327

三、钙与疾病的关系 330

四、人体对钙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32

五、作为功能性食品基料的富钙制品 334

六、几种富钙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337

第二节 磷 340

一、磷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340

二、磷的生理功能 341

三、磷与疾病的关系 342

四、人体对磷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44

第三节 镁 345

一、镁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345

二、镁的生理功能 346

三、镁与疾病的关系 347

四、人体对镁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48

第四节 钾 349

一、钾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350

二、钾的生理功能 350

三、钾与疾病的关系 352

四、人体对钾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53

参考文献 354

第七章 微量活性元素 355

第一节 铁 355

一、铁在机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356

二、铁的生理功能 358

三、铁与疾病的关系 361

四、人体对铁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65

五、铁的补充 367

第二节 锌 368

一、锌在机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368

二、锌的生理功能 370

三、锌与疾病的关系 374

四、人体对锌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77

第三节 铜 379

一、铜在机体中的分布和代谢 379

二、铜的生理功能 381

三、铜与疾病的关系 382

四、人体对铜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86

第四节 锰 387

一、锰在机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388

二、锰的生理功能 389

三、锰缺乏与锰中毒 392

四、人体对锰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393

第五节 碘 394

一、碘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395

二、碘的生理功能 396

三、碘与疾病的关系 397

四、人体对碘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401

五、富碘制品 402

第六节 钴 407

一、钴在机体中的分布与代谢 407

二、钴的生理功能 408

三、维生素B12 409

四、钴与疾病的关系 412

五、人体对钴的需要量及钴在食物中的存在 414

六、维生素B12的工业化生产 415

七、维生素B12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418

第七节 氟 421

一、氟在机体中的吸收与代谢 421

二、氟的生理功能 422

三、氟与疾病的关系 424

四、人体对氟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426

参考文献 428

第八章 酮、醇与酸类化合物 429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 429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429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434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机体需要量与食物来源 439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439

第二节 廿八醇、谷维素与甾醇 442

一、廿八醇 442

二、谷维素 447

三、甾醇 452

第三节 L-肉碱、潘氨酸与嘌呤 455

一、L-肉碱 455

二、潘氨酸 463

三、香菇嘌呤与灵芝嘌呤 466

第四节 叶绿素、皂苷及其他 470

一、叶绿素 470

二、皂苷 473

三、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 478

参考文献 480

第九章 海洋活性物质 481

第一节 抗肿瘤活性物质 482

一、肽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482

二、大环内酯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488

三、萜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497

四、生物碱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499

五、多糖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500

六、皂苷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500

七、多醚类抗肿瘤活性物质 501

八、其他抗肿瘤活性物质 502

第二节 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活性物质 505

一、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505

二、虾青素 508

三、海藻中的活性物质 509

四、其他海洋活性物质 512

五、结束语 515

参考文献 515

第十章 褪黑素 517

第一节 褪黑素与睡眠 519

一、松果体被誉为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 519

二、体内合成褪黑素的原理 520

三、褪黑素与睡眠周期 521

四、褪黑素与时差调整 523

第二节 褪黑素与衰老 524

一、松果体被誉为是人体的衰老时钟 524

二、三个震惊世界的生存试验 525

三、褪黑素与青春活力 529

第三节 褪黑素与免疫功能 531

一、褪黑素修复胸腺功能、强化抗体反应 531

二、褪黑素协助对抗病毒 532

三、褪黑素阻止应激对免疫功能造成的损害 532

第四节 褪黑素与肿瘤 533

一、褪黑素预防肿瘤的作用机制 534

二、褪黑素在抗肿瘤方面的功能 535

第五节 褪黑素与心血管疾病 538

一、褪黑素调节血液胆固醇水平 538

二、褪黑素降低高血压 539

三、褪黑素防止血栓调整心律 540

第六节 褪黑素与性功能、精神及视力疾病 540

一、褪黑素与性功能 540

二、褪黑素与精神疾病 542

三、褪黑素与视力疾病 543

第七节 褪黑素的应用与生产 544

一、褪黑素的特点 544

二、褪黑素在国外的发展 545

三、褪黑素的生产 546

参考文献 551

第十一章 藻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552

第一节 螺旋藻 553

一、螺旋藻的化学组成与生理功能 553

二、螺旋藻的生产 556

三、螺旋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558

第二节 小球藻 559

一、小球藻的培养 559

二、小球藻的应用 561

第三节 杜氏藻 562

一、杜氏藻的化学组成 563

二、杜氏藻的生产 564

第四节 海藻 568

一、海藻的化学组成 570

二、海藻的生理功能 574

三、海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576

参考文献 579

第十二章 菌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581

第一节 冬虫夏草 581

一、天然虫草及发酵虫草菌丝体的化学组成 582

二、冬虫夏草的生理功能 585

三、冬虫夏草的发酵法生产 589

第二节 灵芝 590

一、灵芝的化学组成 590

二、灵芝的生理功能 594

三、灵芝菌的发酵法生产 597

四、灵芝产品的开发 599

第三节 蜜环菌 601

一、蜜环菌的化学组成 601

二、蜜环菌的生理功能 605

三、蜜环菌的发酵法生产 609

第四节 茯苓 612

一、茯苓的化学组成 612

二、茯苓的生理功能 612

三、茯苓的安全毒理学分析与应用 615

参考文献 615

第十三章 根茎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616

第一节 人参 616

一、人参的活性成分 616

二、人参的生理功能 621

三、人参与疾病的关系 625

四、人参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628

第二节 甘草 630

一、甘草的活性成分 631

二、甘草的生理功能 632

三、甘草与疾病的关系 634

四、甘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636

第三节 葛根 637

一、葛根的活性成分 637

二、葛根的生理功能 640

三、葛根与疾病的关系 641

四、葛根总黄酮的提取 642

五、葛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643

第四节 大蒜 647

一、大蒜的化学组成 648

二、大蒜的生理功能 650

三、大蒜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653

四、大蒜的脱臭 654

五、大蒜产品的开发 656

第五节 白芷 657

一、白芷的化学组成 657

二、白芷的生理功能 658

三、白芷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659

第六节 肉桂 660

一、肉桂的化学组成 660

二、肉桂的生理功能 660

三、肉桂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663

第七节 姜类 664

一、生姜 664

二、干姜 668

三、高良姜 670

第八节 百合、薤白、山药及其他 672

一、百合 672

二、薤白 674

三、山药 675

四、白茅根 676

五、芦根 677

六、莴苣 678

参考文献 678

第十四章 叶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679

第一节 茶叶 679

一、茶叶的化学组成 679

二、茶叶的生理功能 683

三、茶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688

四、茶叶副产品的利用 692

第二节 银杏 694

一、银杏的化学组成 695

二、银杏的生理功能 698

三、银杏安全毒理学分析 700

四、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701

五、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功能性饮料 703

第三节 紫苏、桑叶、荷叶和芦荟 706

一、紫苏 706

二、桑叶 709

三、荷叶 710

四、芦荟 711

参考文献 713

第十五章 花草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714

第一节 花粉 714

一、蜂花粉的化学组成 714

二、蜂花粉的消化吸收 717

三、蜂花粉的生理功能 718

四、蜂花粉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723

五、蜂花粉的破壁 724

六、蜂花粉有效成分的提取 726

第二节 金银花和红花 728

一、金银花 728

二、红花 730

第三节 菊花、丁香和代代花 733

一、菊花 733

二、丁香 735

三、代代花 737

第四节 鱼腥草和蒲公英 737

一、鱼腥草 738

二、蒲公英 740

第五节 薄荷、藿香及其他 742

一、薄荷 742

二、藿香 745

三、马齿苋 747

四、香薷 748

五、淡竹叶 750

参考文献 750

第十六章 果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752

第一节 沙棘 752

一、沙棘的化学组成 752

二、沙棘的生理功能 753

三、沙棘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756

第二节 枸杞子 756

一、枸杞子的化学组成 757

二、枸杞子的生理功能 757

三、枸杞子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761

第三节 栀子 761

一、栀子的化学组成 761

二、栀子的生理功能 762

三、栀子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764

第四节 山楂 765

一、山楂的化学组成 765

二、山楂的生理功能 766

三、山楂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768

第五节 其他果类 768

一、桑椹 768

二、乌梅 770

三、佛手 771

四、木瓜 772

五、黄荆子 773

六、余甘子 775

七、罗汉果 776

八、益智 776

九、青果 777

十、香橼 778

第六节 陈皮、花椒、胡椒及其他 778

一、陈皮与橘红 778

二、花椒 781

三、小茴香 783

四、胡椒 785

五、八角茴香 786

参考文献 787

第十七章 种子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788

第一节 枣类 788

一、大枣 788

二、酸枣仁 790

第二节 豆类 793

一、刀豆 793

二、白扁豆 795

三、赤小豆 796

四、淡豆豉 796

第三节 种仁类 797

一、苦杏仁 797

二、桃仁 799

三、薏苡仁 801

四、火麻仁 805

五、郁李仁 806

六、砂仁 807

第四节 决明子、胖大海及其他 808

一、决明子 808

二、莱菔子 811

三、肉豆蔻 813

四、麦芽 814

五、龙眼肉 818

六、黑芝麻 819

七、胖大海 819

八、榧子 820

九、芡实 820

十、莲子 821

参考文献 821

第十八章 动物类功能性食品配料 822

第一节 昆虫 822

一、蚂蚁 823

二、其他食用昆虫 831

第二节 蛇 834

一、蝮蛇的化学组成 834

二、蝮蛇的生理功能 835

三、蝮蛇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836

四、乌梢蛇 837

第三节 蜂蜜 837

一、蜂蜜的化学组成 837

二、蜂蜜的生理功能 838

三、蜂蜜的安全毒理学分析 839

四、蜂蜜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839

第四节 海洋动物 841

一、牡蛎 841

二、鳖 843

三、鲨鱼 844

四、鲍鱼 844

五、海参 845

六、海龙 846

七、海月 846

第五节 鸡内金 846

一、鸡内金的化学组成 846

二、鸡内金的生理功能 847

参考文献 847

附录 848

附录一 世界营养宣言 848

附录二 世界营养改善行动计划(摘要) 851

附录三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854

附录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859

附录五 中国、美国、FAO/WHO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862

附录六 特种营养食品生产管理办法 869

附录七 特殊营养食品标签(GB 13432-1992) 8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