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
-
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丛 论儒教作为一种文教 孔子、儒学与儒教问题评论集
林存光著2017 年出版280 页ISBN:9787514707915本书稿为“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丛”第二册,由12篇文章组成。第一篇文章是专门评述梁漱溟先生的文化理论的;最后一篇文章则又再次回到梁溟漱先生有关中国文化的论述;中间的10篇论文,主要是作者10多年来思考...
-
走出政治孤立 新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政治哲学转向
应奇2018 年出版214 页ISBN:9787308181631本书从“走出政治孤立”的角度出发,指出发生在新、旧法兰克福学派之间的是一种政治哲学的转向,并尝试描述这种转向的内在逻辑。本书聚焦新法兰克福学派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例如哈贝马斯、韦尔默、霍内特以及晚近...
-
杜伊威尔的社会政治哲学研究
郝涛著2017 年出版240 页ISBN:9787520116213本书的目的就是深入与系统地讨论1-2的社会政治哲学,力图展现出杜伊威尔社会政治哲学的整体图景。在讨论杜伊威尔社会政治哲学之前,先讨论他的哲学批判路径与本体论。在此基础上,首先介绍杜伊威尔思想的历史背...
-
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丛 道义、权力与政治 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集
林存光著2017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514707892本书稿为“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丛”第三册,由10篇论文组成。在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研究方面,作者认为,应认真对待、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现代多民族国家和全球社会之优良治理及其思想多元、文化多样之事...
-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
王艳秀著2014 年出版182 页ISBN:9787516150078我们生活一个道德生活碎片化的时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代道德哲学家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寻求道德客观性:共识法、中介法、超越法。三种方法尝试立足于后形而上学视域解决道德困境,但都陷入各自的理论困境之中...
-
激情与政治 霍布斯政治哲学新释
洪琼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15 年出版209 页ISBN:9787566313041本书稿比较深入地讨论了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本结构及其思想特征,大体把握了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并对后人的各种回应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点评,视角独到,分析准确,行文流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我们清...
-
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
(德)迈尔(HEINRICHMEIER)著;余明锋译2014 年出版210 页ISBN:9787508081885本书为德国著名学者,施特劳斯研究者迈尔的著作。尝试让政治哲学面对面经受启示宗教的挑战。即哲学必须与可能提出来反对自己的最强有力的异议相对峙,必须在这种对峙中证明自身的权利和必然性,而这种对峙该成为...
-
多元价值的均衡 沃尔泽政治哲学研究
刁小行著2014 年出版292 页ISBN:9787516147139美国当代政治学家迈克尔·沃尔泽拥有一种惊人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包括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与宗教研究等。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也很独特,几乎涉及了政治哲学的所有重要领域,包括...
-
政治哲学 问题与争论
谭安奎著2014 年出版349 页ISBN:9787511723697作为一部政治哲学的导论性作品,本书既不是政治思想史的纵向叙述,也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平行罗列,而是以这一古老学科的基本问题为中心,呈现重要的理论争论并展开批判性的分析。全书围绕政治权威、权利与美德、社...
-
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 马克思早期著作研究
李淑梅著2014 年出版458 页ISBN:9787010138305本书稿深入研究并系统梳理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写作时期、《莱茵报》时期、《德法年鉴》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社会政治指向。分析了马克思通过批判卢格、蒲鲁东、布·鲍威尔、李斯特等人的思...
-
知识与权力 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
(美)约瑟夫·劳斯(Joseph Rouse)著;盛晓明等译2004 年出版320 页ISBN:7301068670本书为了理解现代科学的这些特征,重新构想知识与权力,本书反对这样的观念,知识与权力是行动者占有或使用的实在事物,知识不仅仅是一种表象,这种模式包含了被表象的对象或现角,也包含着情境安排,只有在这些情境中,表...
-
当代中国的新政治哲学 论以德治国方略
房宁著2002 年出版419 页ISBN:7806760598本书主要内容有: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传统文化中的经验总结;市场经济与道德约束——西方现代化中的探索;人类文明成果的现代综合——以德治国的思想资源等。...
-
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
刘小枫主编;张新樟等译2002 年出版775 页ISBN:7542616587本书分四编:第一编侧重施特劳斯思想概述、思想背景以及弟子们所得“心传”;第二编施特劳斯有关现代性论断;第三编施特劳斯对西方近代哲学历史嬗变的思索;第四编施特劳斯后半生专注的苏格拉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