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
-
质变与重构 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
吴向东著2005 年出版342 页ISBN:7306026267本书面向数字化的未来,从宏观和长远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环境下重构的方法,并依据新课标的内容,提出了重构的详细建议。
-
-
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 “昆明模式”
王彦斌,赵锦云主编2006 年出版480 页ISBN:7802301890本书在对“昆明模式”家庭寄养养育方式的研究中提出三个关键词:“失依儿童”、“个人社会化”和“福利社会化”,认为目前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所采用的家庭寄养养育方式,是使失依儿童能够在社会中有所“依”的一种...
-
学习型学校的文化重构
(美)Jane Bumpers Huffman,(美)Kristine Kiefer Hipp著;贺凤美等译2006 年出版197 页ISBN:7501952507本书切中21世纪教育改革的焦点,以六所学校作为重点案例,展示它们在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有目的变革过程中的各种努力和成功经验。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对于六所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从发起、执行到制度化的发...
-
重构与治理 基于“多中心”的中国城市社区研究
吴海燕著2006 年出版330 页ISBN:7507320979本书是关于城市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包括社区组织机构、社区建设目标等等,并介绍了欧美国家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
马胜著2006 年出版247 页ISBN:7810885340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破产研究的既有理论成果为逻辑起点,以企业破产的基础理论和企业相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石来展开对企业破产制度的考察和讨论。本书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
-
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丁石庆著2006 年出版385 页ISBN:7810569996本书为我校“211工程”研究成果。全书运用人类学、语言学等方法,以达斡尔族作为个案分析样本,全面分析研究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初始与演化历程出现的母语文化、双语文化、方言文化三个母类型的结构系统,并阐...
-
第二汽车世纪 通过BTO重构顾客与价值链关系
(美)霍尔韦格(Holweg,M.),(美)皮尔(Pil,F.K.)著;陈荣秋等译2006 年出版254 页ISBN:7111186907本书为世界汽车制造企业走出困境,再次走向辉煌开出了一剂良方,这剂良方就是实行按订单制造(BTO),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性,才能求得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汽车行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汽车行业如...
-
重构现代性 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
吴向东著2006 年出版342 页ISBN:7303078991本书从哲学研究的视角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基础,从历史意义的演变和逻辑演变等方面阐释了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价值观...
-
反思与重构 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审判组织改革研究
姚莉著2005 年出版269 页ISBN:7562027439本书是诉讼法学科领域里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本书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司法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书运用了新资料、新成果,具有可靠性和突破性。...
-
关键 智力资本与战略性重构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strategic restructure
张晓峰著2006 年出版304 页ISBN:7501776253本书探索企业管理中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
中国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变革 重构组织惯例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于克信著(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2006 年出版338 页ISBN:7505858327本书研究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变革问题的研究及其深化、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变革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变革的核心与难点研究等。...
-
-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
张泉等著2006 年出版194 页ISBN:711208525X本书针对党中央最近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内容涉及产生城乡分离与对立的经济与管理制度基础、城乡不协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城乡...
-
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 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
郭圣莉著2006 年出版291 页ISBN:7201052144本书以上海市居民委员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新中国国家政权形成、发展,并构建与自身相适应的社会基础的历史过程。
-
科学信息交流研究 载体整合与过程重构
方卿,徐丽芳著2005 年出版432 页ISBN:7307044862本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考察信息载体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演绎新的科学发展背景下信息载体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从现实层面分析考察新网络载体的性能特征,探讨网络载体介入科学信息交流体系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