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25,852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1600秒)

为您推荐: 大圆满心性休息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新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上下 大圆满 大圆满前行 大圆满心性休息导引

  • 心性诗学的再生 徐复观与现代知识人的文艺对话

    张重岗著2013 年出版321 页ISBN:9787516129760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中在美学方面最着力的一位,而新儒家的文艺观点一直以来在学术界讨论较少,但事实上儒家的文艺观在传统中国一直是主导的观念。本书所研究的恰恰是“五四”后的新儒家文艺观,涉及的是传统儒家...

  • 教养的本原 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

    李景林著1998 年出版369 页ISBN:7205041465

    内容简介儒学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本书结合历史文献和相关出土文献,阐明了孔子至孟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和逻辑的发展脉络,追本溯源,对儒家人性、心知、性情、身心、心物、天人诸观念作了返本、澄清的工作、...

  • 儒道心性论的追究

    罗安宪著2018 年出版423 页ISBN:9787010192949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关于儒学、道家及儒道关系方面的研究论文自选集,共收入近三十篇文章,约30万字。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道学,涉及道家性论、道家天命论、道家心性论以及老子的“虚心”论、庄子心性论...

  • 圆满 一个加拿学者的中国情愫

    (加)许美德著;周勇译2007 年出版229 页ISBN:7504137790

    许美德教授是国际比较教育界的著名学者,她的治学以研究中国教育与文化为重心,作为一个加拿人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教育文化的价值,并将研究、传播中国教育文化视为生命。因为自小就与中国有某...

  • 明儒礼法学的心性论基础及其现代启示

    琦著2014 年出版269 页ISBN:9787212077716

    阳明心学在本体论上挺立心体,在认识论上以心定理,在实践中起到解放了人性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人性泛滥之弊。只注重挺立良知本体,并未在认识论上找到一条通往天理的可循之路。阳明逝后,其后学围绕着如何确立良知而...

  • 从非本体到心性本体 唯识学种子说在中国佛学中的转向

    沈庭著2016 年出版279 页ISBN:9787307179011

    唯识学种子说通过在微分、刹那层面探讨深层心识的构造活动和存在的本质,论证了佛教缘起性空的非本体立场,属于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但是,由于受到中国固有思维的影响,中国佛学不再侧重强调法性即空性的“...

  • 圆满沟通 让你影响力倍增的情感交流艺术

    (法)沙罗梅,(法)加兰德著;杨淑媜译2013 年出版277 页ISBN:9787119084268

    人与人之间的很多误会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些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不合适的沟通方式也使人与人交往时变得尴尬。人际沟通又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极为缺少的教育环节。为了能与他人更好地沟通,首先必须知...

  • 从儒学心性论到道德形上学的嬗变 以唐君毅为中心

    段吉福著2014 年出版312 页ISBN:9787532572601

    唐君毅力求统摄“文化意识宇宙”以求其会通,比较鲜明地体现了现代新儒学的整体精神核心。本书以“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人文性特征形成及其对中国哲学特质的塑造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儒学心性论的基本主题和历史...

  • 心性与体知 从现象学到儒家

    张任之著2019 年出版331 页ISBN:9787100163392

    本书题名为“心性与体知——从现象学到儒家”,它一方面标明了本书的研究主题,即心性与体知;另一方面也划定了本书涉及的研究论域,主要是现象学和儒家。“心性”这个概念来自东方,主要出自儒学和佛学。就儒学而言...

  • 心理成长论本 超越心理发展的新心性心理学主张

    葛鲁嘉编2012 年出版376 页ISBN:9787010106489

    在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的研究中,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考察和研究。发展心理学经历了自己的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学说。但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重要的缺失。补足这些缺失是发展心...

返回顶部